自行车花毂棘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9444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行车花毂棘轮,其是于花毂的中心配合结合轴承而枢设有一心轴,并于花毂一边配合组设有一齿盘结合座,其中,    花毂与齿盘结合座其中一边设置有一环槽,并于环槽内周缘设有卡结齿,而花毂与齿盘结合座的另其中一边则凸设有一配合段,配合段可容置入相对的环槽中,且配合使用有一个以上的卡契块、一个以上之弹性元件及一弹性圈;    配合段的周缘预设位置处切设有一端封闭之滑槽,卡契块是配合齿盘结合座的滑槽形状设置,而小于滑槽,一边外侧缘是配合配合段的外周缘弧形状,该边并设置有若干的卡结齿;    藉由上述结构,卡契块是配合设于配合段的滑槽中,使配合段呈似一完整圆形状,而卡契块结合后与滑槽的封闭端间并形成有一活动空间,弹性元件是容置在该活动空间内,使卡契块能顺着弹性元件之弹力方向被往外推,弹性圈是圈设于配合段与卡契块外,用于将卡契块弹性固定在滑槽中,卡契块可于该滑槽中移动变化,当卡契块被外推时,其具卡结齿的外周缘边正配合卡结环套之卡结齿,反之当卡契块顺着活动空间被内压时,卡结齿的外周缘边则小于配合段的外径,利用卡契块的活动达到以卡结齿相互咬合,使花毂与齿盘结合座连动,或卡结齿分离,使花毂与齿盘结合座由连动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有关一种装设在自行车的车轮花毂处,用以提供使用者在没踩踏或遇下坡自行车快速下滑,在车轮的惯性自转大于踏板与齿盘时,不虞干涉齿盘的转动而影响骑乘者踩踏与牵移的一种自行车花毂棘轮。(2)
技术介绍
目前自行车的花毂离合装置,多如图10、11的结构所示,其花毂70的中心结合有心轴71,外侧边处设有一容置槽72,利用容置槽72以结合一卡结环套73,卡结环套73之内部环槽设有若干斜倒齿状之卡结槽74,其相对卡结环套73位置配合有一齿盘结合座80,利用齿盘结合座80之接合可配合产生棘齿动作,其齿盘结合座80具有一延伸入卡结环套73之配合段81,该配合段81周缘设有数崁置槽82,而各崁置槽82中分别容置有一棘齿83,棘齿83并利用一弹性圈84之套置,使棘齿83被一边被弹性圈84下压,而让另一边顺着弧状呈现倾斜翘起,该动作可详见图11所示,以此方式令齿盘结合座80的转动快于花毂70时,可令棘齿83倾斜而逆向卡结入卡结环套73之卡结槽74中,以连动花毂70之同时转动,反之当齿盘结合座80之转速慢于花毂70时,棘齿83则正向顺着卡结环套73之卡结槽74弹动而不卡止,使其不虞干涉花毂70之转动。该种现有的结构设计,其棘齿83是以倾斜之方式结合,该单一棘齿83之设计仅能产生单一之卡结动作,因此除必须设置较长外,更需设置许多个,设置数量需较多是为能够产生有效之卡结动作,以利连动,但该方式之设置整体之结构总数必须使用较多,再者棘齿83以倾斜之方式设置时,各棘齿83与卡结槽74之行程长度则需相对增加,因此当空转后,齿盘结合座80欲再次连动花毂70时,其踏板产生之空转长度较长,该每一长度之距离即如图11之空转长度T1所示,造成连动之时间长,起步慢,使用之功能性较差。因此,现有的自行车花毂棘轮结构,其各棘齿与卡结槽之行程长度较长,因此当空转后,齿盘结合座欲再次连动花毂卡结时,踏板产生之空转长度相对较长,使连动之时间长,起步慢,该使用之功能性较差,此乃欲解决的技术问题点。(3)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花毂棘轮,其是于花毂的中心配合结合轴承而枢设有一心轴,花毂外侧边处再设有容置槽,利用容置槽以配合设置一卡结环套,卡结环套之内部环槽设有若干齿状之卡结齿,相对卡结环套位置另配合设有一齿盘结合座,齿盘结合座上结合有一个以上之卡契块、一个以上之弹性元件及一弹性圈,其中齿盘结合座具有一延伸入卡结环套之配合段,该配合段的周缘预设位置处并切设有一端封闭之滑槽,滑槽之封闭端并设有一限位槽,另配合段之外周缘圈设有一弹性槽,卡契块配合齿盘结合座的滑槽形状设置,而小于滑槽,一边外侧缘配合配合段之外周缘弧形状,该处并设置有若干之卡结齿及凹设有一弹性槽,卡契块之外切边另设有一限位槽,藉由上述结构,俾组成自行车的花毂棘轮者。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自行车花毂棘轮,其齿盘结合座与花毂之咬合连动,利用整个卡契块在滑槽中活动而得,而利用于使卡契块与卡结环套咬合之卡结齿,则能顺着弧状连续设置若干,且各卡结齿之距离可以设的极短,因此当一卡结齿与下一卡结齿之空转长度自然变短,因此相互卡结连动之时间短,故自行车的踩踏起步快,使用的功能性较佳。(4)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自行车花毂棘轮的立体组合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自行车花毂棘轮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自行车花毂棘轮卡契块另一角度的放大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自行车花毂棘轮横向的组合剖面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自行车花毂棘轮纵向的组合剖面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自行车花毂棘轮卡结连动的动作图一。图7是本专利技术自行车花毂棘轮卡结连动的动作图二。图8是本专利技术自行车花毂棘轮另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自行车花毂棘轮另一实施方式的组合剖面图。图10是现有自行车花毂棘轮的立体分解图。图11是现有自行车花毂棘轮的组合剖面图。(5)具体实施方式首先,先请由图1、2、3所示,其是于花毂10之中心配合结合轴承而枢设有一心轴11,花毂10外侧边处再设有容置槽12,利用容置槽12以配合设置一卡结环套20,卡结环套20之内部环槽设有若干齿状之卡结齿21,相对卡结环套20位置另配合设有一齿盘结合座30,齿盘结合座30上结合有一个以上之卡契块40、一个以上之弹性元件50及一弹性圈60,其中齿盘结合座30具有一延伸入卡结环套20之配合段31,该配合段31之周缘预设位置处并切设有一端封闭之滑槽32,滑槽32之封闭端并设有一限位槽33,另配合段31之外周缘圈设有一弹性槽34,卡契块40系配合齿盘结合座30之滑槽32形状设置,而小于滑槽32,一边外侧缘配合配合段31之外周缘弧形状,该处并设置有若干之卡结齿41及凹设有一弹性槽42,卡契块40之外切边另设有一限位槽43。其结构之组合,请由图4配合图5所示,卡契块40是配合设于齿盘结合座30之滑槽32中,使配合段31呈似一完整圆形状,而二限位槽33、43相对设置,该处并形成有一活动空间44,弹性元件50则容契于该二限位槽3343间,以使卡契块40能顺着弹性元件50之弹力方向被往外推,弹性圈60系圈设于齿盘结合座30与卡契块40之弹性槽34、42中,用于将卡契块40弹性固定在滑槽32中,卡契块40可于该滑槽32中移动变化,当卡契块40被外推时,其具卡结齿41的外周缘边正配合卡结环套20之卡结齿21,反之当卡契块40被内压时,卡结齿41的外周缘边则小于配合段31的外径。其结构之动作,如图6、7所示,当齿盘结合座30的转速低于花毂10时,卡结环套20系逆转于齿盘结合座30,并以卡结齿21推动卡契块40之卡结齿41,使卡契块40被往内活动空间44推缩,因此不会使卡结齿2141咬合,齿盘结合座30与花毂10间则形成空转;而当齿盘结合座30之转速大于花毂10时,齿盘结合座30系正转卡结环套20,并以卡契块40之卡结齿41供卡结环套20之卡结齿21咬合,使整个卡契块40被往外拉,让卡结齿2141之咬合更佳紧密,令卡契块40能够推转齿盘结合座30,藉以产生连动的关系。其卡契块40的底部亦能由设置弹性元件50之封闭边起,且设有由大渐小的倾斜边,形成一倾斜空间45,如图7的所示,利用倾斜空间45之设置,使卡契块40内推时,可由活动空间44与倾斜空间45闪避入,反之当卡契块40之卡结齿41与卡结环套20之卡结齿21咬合时,卡契块40会产生一外甩之动作,而令整个弧状周缘所有之卡结齿41,均能确实与卡结环套20之卡结齿21达到咬合。其卡契块40与弹性元件50之使用可为一组或二组以上,而齿盘结合座30之滑槽32则相对增加设置。另由图8、9观之,其设置于花毂10方向之卡结环套20的卡结齿21,与设置于齿盘结合座30方向之配合段31与结构及其卡契块40、弹性元件50可互换设置,该暨使将前述之结构互换设置,仍具有等效的功能性。藉上述具体实施例之结构,可得到下述之效益其齿盘结合座30与花毂10的咬合连动,利用整个卡契块40在滑槽32中活动而得,而利用于使卡契块40与卡结环套20咬合之卡结齿21、41,则能顺着弧状连续设置若干,且各卡结齿21、41的距离可以设的极短,因此当一卡结齿21与下一卡结齿41的空转长度T2自然变短,因此相互卡结连动之时间短,故自行车的踩踏起步快,使用的功能性较佳。唯以上所述者,仅为本专利技术之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之限定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花毂棘轮,其是于花毂的中心配合结合轴承而枢设有一心轴,并于花毂一边配合组设有一齿盘结合座,其中,花毂与齿盘结合座其中一边设置有一环槽,并于环槽内周缘设有卡结齿,而花毂与齿盘结合座的另其中一边则凸设有一配合段,配合段可容置入相对的环槽中,且配合使用有一个以上的卡契块、一个以上之弹性元件及一弹性圈;配合段的周缘预设位置处切设有一端封闭之滑槽,卡契块是配合齿盘结合座的滑槽形状设置,而小于滑槽,一边外侧缘是配合配合段的外周缘弧形状,该边并设置有若干的卡结齿;藉由上述结构,卡契块是配合设于配合段的滑槽中,使配合段呈似一完整圆形状,而卡契块结合后与滑槽的封闭端间并形成有一活动空间,弹性元件是容置在该活动空间内,使卡契块能顺着弹性元件之弹力方向被往外推,弹性圈是圈设于配合段与卡契块外,用于将卡契块弹性固定在滑槽中,卡契块可于该滑槽中移动变化,当卡契块被外推时,其具卡结齿的外周缘边正配合卡结环套之卡结齿,反之当卡契块顺着活动空间被内压时,卡结齿的外周缘边则小于配合段的外径,利用卡契块的活动达到以卡结齿相互咬合,使花毂与齿盘结合座连动,或卡结齿分离,使花毂与齿盘结合座由连动分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青树
申请(专利权)人:乔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