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光引发聚合物保护层的新型反渗透复合膜和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反渗透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膜科学
技术介绍
自从1981年聚酰胺类反渗透复合膜问世以来,聚酰胺化学就成为反渗透复合膜的标志性化学组成。尽管第一个关于聚酰胺反渗透膜的专利早已过了保护期,但是,迄今为止,以聚酰胺为核心的反渗透复合膜仍然是主流产品,关于如何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的研究仍十分活跃。Koehler等在2017年3月21日发布的美国专利US9597642B2中描述了以聚酰胺为基础的含有非金属添加剂的反渗透复合膜。该专利系统地描述了非金属添加剂对聚酰胺反渗透复合膜性能的影响,在通量方面有所改善。但在截留率方面没有任何改善,反而低于纯的聚酰胺反渗透膜。Roy等在2018年2月20日发布的美国专利USPat.No.9,895,666报道了在两个1,3,5-苯三甲酰氯单元之间引入具有苯磺酸基、羧基、双键等官能团来改善聚酰胺反渗透膜的性能,但所得到的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美国Tomlinson等在2017年4月11日发布的美国专利USPat.No.9,616,392中报道了企图用在聚酰胺反渗透膜表面引入偶氮苯和间位酰胺基苯酚来用来改进膜的分离性能,但事与愿违,实际得到还不如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反渗透膜性能好。Na等在2017年2月28日发布的美国专利USPat.No.9,579,608中报道了在聚酰胺反渗透膜表面引入多元氨基功能化的线性高分子,其侧链带季铵盐、磺酸基和同时代有正电荷和负电荷的侧链,试图来改进聚酰胺反渗透膜的分离特性,但结果不尽人意。Gleason等在2017年3月21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光引发聚合物保护层的多层反渗透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渗透复合膜是由结构特征鲜明和功能分工明确的多层复合而成,第一层是基础层在最底部起支撑作用,厚度一般在20‑100微米,由有机、无机、或金属织物或非织物构成,提供优异的抗压和抗拉伸强度;第二层是过渡层,厚度一般在10‑80微米,由多孔材料构成,封住所述最底基础支撑层的微米级以上的空隙,为分离层提供较致密而均匀的基底;第三层是由界面反应在第二层的表面上形成的超薄致密层,有效厚度一般在20纳米以下,起分离作用,又称分离层;第四层是在所述的分离层上面由光引发聚合形成的具有高分子三维网络结构的保护层,含有下述两点交联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光引发聚合物保护层的多层反渗透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渗透复合膜是由结构特征鲜明和功能分工明确的多层复合而成,第一层是基础层在最底部起支撑作用,厚度一般在20-100微米,由有机、无机、或金属织物或非织物构成,提供优异的抗压和抗拉伸强度;第二层是过渡层,厚度一般在10-80微米,由多孔材料构成,封住所述最底基础支撑层的微米级以上的空隙,为分离层提供较致密而均匀的基底;第三层是由界面反应在第二层的表面上形成的超薄致密层,有效厚度一般在20纳米以下,起分离作用,又称分离层;第四层是在所述的分离层上面由光引发聚合形成的具有高分子三维网络结构的保护层,含有下述两点交联结构:所述的保护层还含有下述三点交联结构:所述的保护层还含有下述六点交联结构:所述的保护层还含有下述官能团和结构单元:所述保护层根据需要可以只带永久正电荷,也可以只带永久负电荷,也可以同时既带正电荷又带负电荷;所述保护层根据需要还可以是中性的不带任何电荷,既可以呈现极性亲水的也可以呈现非极性疏水的物理化学性质,所述保护层可以同时具有上述全部化学结构特征,也可以具有上述部分化学结构特征,根据需要任意组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光引发聚合物保护层的多层反渗透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础支撑层的金属织物是由不锈钢或耐腐蚀的钛合金丝编织而成;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第一基础层的金属非织物是由不锈钢或耐腐蚀的钛合金粉末烧结而成;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非金属织物是由玻璃纤维、碳纤维、陶瓷纤维,天然矿物纤维,有机高分子合成纤维或天然纤维编织而成;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非金属非织物是由玻璃纤维、碳纤维、陶瓷纤维,天然矿物纤维,有机高分子合成纤维的无纺布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光引发聚合物保护层的多层反渗透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过渡层是由多孔有机高分子、无机高分子、和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光引发聚合物保护层的多层反渗透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离层是由有机高分子、无机高分子、金属原子或离子通过共价键、离子键、配位键和金属键紧密结合排列而成,形成致密的结构可以截留小到像氯化钠一类的离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光引发聚合物保护层的多层反渗透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层是由具有共价键交联的三维网络构成,与分离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为分离层提供强有力的保护,防止机械损伤和化学破坏与污染,增强膜的分离性能和增长膜的使用寿命。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光引发聚合物保护层的多层反渗透复合膜,其特征在于一般厚度在20-200微米之间,较适宜的厚度在50-120微米之间,最佳厚度在50-100微米之间;其特征还在于一般使用压力范围在0.1-12MPa,较适宜的使用压力范围在1-8MPa,最佳使用压力范围在1.5-6MPa;其特征还在于一般使用温度范围在1-1300C,较适宜使用温度范围在4-1000C,最佳使用温度范围在20-600C;其特征还在于对氯化钠脱盐率范围一般在10-99.9%,较适宜氯化钠脱盐率范围在50-99.9%,最佳氯化钠脱盐率范围在90-99.9%;其特征还在于在1.5MPa跨膜压差的条件下,2000ppm盐浓度,透过膜的水通量一般范围在20-200L/(m2.h),较适宜的水通量范围在30-150L/(m2.h),最佳水通量范围在40-100L/(m2.h)。7.一种新型反渗透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选用具有满足尺寸、抗压和抗拉强度要求的织物或非织物作为基础支撑层;其次在所述基础支撑上用全自动涂膜机均匀地涂上一层所需厚度的含有有机高分子或无机高分子或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的溶液,经溶剂交换或温度变化或化学反应引起的相变,从液态转变为固态,形成具有超滤膜分离性能的过渡层;再其次在所述的过渡层上通过在线界面反应形成可以截留小到氯化钠离子的致密分离层;最后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汲江,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江天智能仿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