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在自行车用盘式制动块中,抑制噪音且可容易地进行制造。自行车用盘式制动块(76)是自行车用盘式制动器装置(12)的块,具备背板部(77)和摩擦部(79)。背板部(77)是铜系烧结合金制的部分。摩擦部(79)是与背板部一体烧结形成的铜系烧结合金制的部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动块,特别涉及自行车用盘式制动器装置的盘式制动块(brake pad)。技术背景通常,盘式制动块通过夹持与车轮一同转动的盘式制动器转子而 将车轮制动。作为此种盘式制动块,以往公知的块具有铜系烧结金属 制的干式的摩擦部件、和接合摩擦部件的例如不锈钢合金等钢制的背 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l)。在此类具有烧结金属制的摩擦部件的现 有盘式制动块中,摩擦部件通过以扩散接合法同时进行烧结金属的焙 烧和向背板的接合而制造。具体地,在背板的接合面上形成铜镀层, 在该铜镀层上载置将成为摩擦部件的、成形了的金属粉末的压粉体, 例如,在卯01C左右的高温下,用热压机焙烧(烧成)将成为摩擦部件 的压粉体并将其接合到背板上。在如此制造的制动块中,背板和铜镀 层通过金属间结合的化学结合方式结合。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8 - 188769号公报在上述现有的、用扩散接合法在铜镀层上接合摩擦部件的技术 中,在背板上形成化学地结合到摩擦部件上的铜镀层,并在该铜镀层 上烧结形成摩擦部件。因此,需要进行在背板表面上形成铜镀层的前 处理工序,还需要用于在热处理中加压而进行扩散接合的设备,制造 工序变复杂。此外,在扩散接合时,需要850度以上的较高温度,烧结时的焙 烧温度高从而摩擦部件的硬度高,在制动时有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课题是,在自行车用盘式制动块中,抑制噪音且可容易 地进行制造。技术方案1的自行车用盘式制动块,是自行车用盘式制动器装置 的盘式制动块,具备背板部和摩擦部。背板部是铜系烧结合金制的部分。摩擦部是与背板部一体烧结形成的铜系(铜基)烧结合金制的部 分。在该盘式制动块中,用以往仅用于摩擦部的铜系烧结合金来一体 成形并烧结形成背板部和摩擦部。因此,与以往在背板上形成化学地 结合到摩擦部件上的铜镀层并在其上烧结形成摩擦部件的工序相比, 不需要形成铜镀层的前处理工序和在热处理中加压而进行扩散接合的 工序。而且,由于不需要在背板上接合摩擦部,所以可在比接合用的 温度低的温度下制造包括摩擦部的制动块。其结果,摩擦部的硬度变 低,可抑制噪音,并能使自行车用盘式制动块的制造工序简化而容易 地进行制造。技术方案2的自行车用盘式制动块,在技术方案1记载的块中, 背板部和摩擦部通过将含有铜及锡的金属粉末成形并一体烧结而制 造。该情况下,通过在铜中加锡,可维持作为背板的强度且可维持作 为摩擦部的耐热性和耐磨损性。技术方案3的自行车用盘式制动块,在技术方案2记载的块中, 背板部的金属粉末的构成为,以重量比计,铜(Cu)为约89%、锡(Sn) 为约9%、铁(Fe)及铬(Cr)分别为约1%,该情况下,通过增加锡 的比例可提高背板的强度。根据本专利技术,与以往在背板上形成化学地结合到摩擦部件上的铜 镀层并在其上烧结形成摩擦部件的工序相比,不需要形成铜镀层的前 处理工序和在热处理中加压而进行扩散接合的工序。而且,由于不需 要在背板上接合摩擦部,所以可在比接合用的温度低的温度下制造包 括摩擦部的制动块。其结果,摩擦部的硬度变低,可抑制噪音,并能 使自行车用盘式制动块的制造工序简化而容易地进行制造。附图说明图l是采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自行车的前部侧视图。图2是其盘式转子部分的侧视图。图3是制动器卡钳的分解示意图。图4是制动器致动机构的主视图。图5是盘式制动器装置的概要结构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盘式制动块的俯视图。图7是图6的vn-vn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i表示搭载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i的盘式制动器装置12的自行 车io的前部。此类自行车io在本领域中是公知的,省略对自行车的 构成部件的详细说明。自行车IO是以往已知的自行车,包括具有车把杆15的自行车 车架14、前及后叉16 (仅示出前叉)、前后轮17 (仅示出前轮)、包 括链轮和链条的驱动装置。盘式制动器装置12具备安装在双肩盖型的带悬架的前叉16上 的制动器卡钳21、盘式转子22、制动器致动机构23。制动器卡钳21在接近盘式转子22的位置上安装于自行车10的前 叉16,能对盘式转子22施加使其转动停止的夹紧力。如图2及图3 所示,制动器卡钳21具备壳体50和活塞单元51。壳体50具有由例如 铝合金等导热性材料构成并通过螺栓结合的笫一壳体部件52a和笫二 壳体部件52b。两壳体部件52a、 52b基本上是相同形状,在笫二壳体 部件52b上,连结有制动器致动机构23的液压配管86,向两壳体部件 52a、 52b供给制动油。此外,笫二壳体部件52b具有凸缘,该凸缘形成用于将制动器卡 钳21螺栓固定在前叉16上的安装部件54,并朝外延伸。如果将两壳 体部件52a、 52b螺栓连接,则在其间形成制动器槽,可在其间容纳盘 式转子22。此外,如图3及图5所示,在两壳体部件52a、 52b上, 分别形成有容纳两个活塞74的圆形缸部57a、 57b、和用于向各缸部 57a、 57b供给制动油的油路58a、 58b。这样,从制动器致动才几构23 供给的制动油流入第二壳体部件52b并流入油路58a、 58b,而使活塞 单元51动作。如图3所示,活塞单元51具有四个活塞74和一对制动块76。活 塞74滑动自如地嵌入到一对缸部57a、 57b中,并在制动解除位置和 制动位置之间移动。制动块76配置在活塞74的末端并一体移动。因 此,在活塞74从制动解除位置移动到制动位置时,制动块76也从制 动解除位置移动到制动位置。在处于制动位置时,制动块76夹持盘式 转子22并与其摩擦结合,且经盘式转子22制动前轮17。在处于制动解除位置时,制动块76从盘式转子22远离,盘式转子22变得可自由 转动。制动块76例如是整体由烧结合金制成的烧结块,如图6及图7所 示,例如,具备背板部77和形成在背板部77上的摩擦部79。背板部77例如是厚1. 7mm~ 1. 8mm左右的铜系烧结金属制的板状 部分,具有卡止在笫一及笫二壳体部件52a、 52b上的钩状的卡止部 77a、和进退自如地支承在第一及第二壳体部件52a、 52b上的圓形支 持部77b。背板部77通过将含有铜及锡的金属粉末成形并烧结而制 造。背板部77所使用的金属粉末的构成是,以重量比计,铜(Cu)为 约89%、锡(Sn)为约9%、铁(Fe)及铬(Cr )分别为约1%。摩擦部79是与背板部77 —体烧结形成的铜系烧结合金制的部分。 背板部77及摩擦部79通过将含有铜及锡的金属粉末成形并一体烧结 而制造。摩擦部79的厚度例如是2. 0m迈 2.5mm左右的厚度。摩擦部 79的金属粉末的构成为,以重量比计,铜(Cu)为约60%、锡(Sn) 为约2%、锌(Zn)为约7%、镍(Ni )为约6%、铬(Cr)为约3%、 铁(Fe)为约2%,石墨为约10%、其它金属为约10%。即使如此这样背板部77和摩擦部79同为铜系烧结合金,通过改变 铜和锡的重量比,增多背板部77中的锡的比例,也可提高背板部77 所要求的较高强度和摩擦部79所要求的耐热性和耐磨性。其次,对盘式制动块76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首先,为背板部77和摩擦部79准备配合比例不同的两种金属粉末 的混合物。配合比例如上所述。其次,在形成有空间的模具中填充金 属粉末的混合物,该空间用于形成图6及图7所示形状的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用盘式制动块,是自行车用盘式制动器装置的盘式制动块,具备铜系烧结合金制的背板部、和与所述背板部一体烧结形成的铜系烧结合金制的摩擦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岩井亨,藤谷隆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岛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