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子荧光光谱仪废液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8730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2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原子荧光光谱仪废液收集装置,包括收集桶、插杆、圆筒、螺纹盖、漏斗、阀门、挡板、弹簧以及滑块,收集桶上侧面开设有螺纹孔,圆筒安装在螺纹孔内部,螺纹盖安装在圆筒内部上端,圆筒内部下侧面中部位置开设有通孔,漏斗下端穿过通孔并延伸至收集桶内部,阀门安装在漏斗上端,挡板连接在阀门下侧的漏斗环形侧面,挡板左端与右端均连接有滑块,且滑块分别安装在滑槽内部,弹簧上端连接在挡板下侧面中部位置,该设计实现了本装置将废液收集使其不易挥发的功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废液收集,集中处理危害小,保持周围空气清新。

A Waste Liquid Collection Device for 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原子荧光光谱仪废液收集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原子荧光光谱仪废液收集装置,属于检测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原子荧光光谱仪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废液在试剂皿中,此废液中富含一些重金属,直接倒入洗手池内会造成其排放至农田以及河流,从而造成环境的污染,此外一些废液还会散发出刺鼻气息,容易挥发至实验室内部对使用人员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因此需要一种原子荧光光谱仪废液收集装置来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原子荧光光谱仪废液收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将废液收集,集中处理危害小,保持周围空气清新。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原子荧光光谱仪废液收集装置,包括收集桶、插杆、圆筒、螺纹盖、漏斗、阀门、挡板、弹簧以及滑块,所述收集桶上侧面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圆筒安装在螺纹孔内部,所述螺纹盖安装在圆筒内部上端,所述螺纹盖上侧面左端开设有插孔一,所述螺纹孔外表面的收集桶上侧面左端开设有插孔二,所述圆筒上侧面左端开设有插孔三,所述插孔二通过插杆与插孔三相连接,所述圆筒内部下侧面中部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漏斗下端穿过通孔并延伸至收集桶内部,所述阀门安装在漏斗上端,所述挡板连接在阀门下侧的漏斗环形侧面,所述圆筒内部左侧面以及右侧面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挡板左端与右端均连接有滑块,且滑块分别安装在滑槽内部,所述弹簧上端连接在挡板下侧面中部位置,且弹簧下端连接在圆筒内部下侧面中部位置。进一步地,所述插孔一、插孔二、插孔三以及插杆均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插孔一分别开设在螺纹盖上侧面左端与右端,两个所述插孔二分别开设在螺纹孔外表面的收集桶上侧面左端与右端,两个所述插孔三分别开设在圆筒上侧面左端与右端,且两个插孔二分别通过两个插杆与两个插孔三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螺纹盖上侧面中部位置固定有把手,所述圆筒内部环形侧面上端加工有螺纹,且螺纹盖通过螺纹啮合在圆筒内部上端。进一步地,所述圆筒环形侧面上端加工有螺纹,且圆筒通过螺纹啮合在螺纹孔内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原子荧光光谱仪废液收集装置,因本技术添加了收集桶、插杆、圆筒、螺纹盖、漏斗、阀门、挡板、弹簧以及滑块,在使用过程中,使用人员转动把手,使螺纹盖与圆筒分离,然后缓慢向上移动螺纹盖,以此使漏斗上端以及阀门移动至圆筒上侧,使用人员打开阀门,并将废液沿着漏斗倒入收集桶内部,当收集桶内装满废液时,使用人员使插孔一与插孔三通过插杆相连接,然后转动把手,从而将螺纹孔打开,然后使用人员将收集桶内部的废液沿着螺纹孔倒出进行处理即可,该设计实现了本装置将废液收集使其不易挥发的功能,降低重金属危害,本技术将废液收集,集中处理危害小,保持周围空气清新。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原子荧光光谱仪废液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原子荧光光谱仪废液收集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原子荧光光谱仪废液收集装置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收集桶、2-插杆、3-圆筒、4-插孔一、5-螺纹盖、6-插孔二、7-插孔三、8-漏斗、9-阀门、10-挡板、11-弹簧、12-滑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原子荧光光谱仪废液收集装置,包括收集桶1、插杆2、圆筒3、螺纹盖5、漏斗8、阀门9、挡板10、弹簧11以及滑块12,收集桶1上侧面开设有螺纹孔,圆筒3安装在螺纹孔内部,螺纹盖5安装在圆筒3内部上端,螺纹盖5上侧面左端开设有插孔一4,螺纹孔外表面的收集桶1上侧面左端开设有插孔二6,圆筒3上侧面左端开设有插孔三7,插孔二6通过插杆2与插孔三7相连接,圆筒3内部下侧面中部位置开设有通孔,漏斗8下端穿过通孔并延伸至收集桶1内部,阀门9安装在漏斗8上端,挡板10连接在阀门9下侧的漏斗8环形侧面,圆筒3内部左侧面以及右侧面均开设有滑槽,挡板10左端与右端均连接有滑块12,且滑块12分别安装在滑槽内部,弹簧11上端连接在挡板10下侧面中部位置,且弹簧11下端连接在圆筒3内部下侧面中部位置,在使用过程中,当原子荧光光谱仪使用完成时,使用人员转动把手,从而把手转动带动螺纹盖5在圆筒3内部转动并移动,以此使螺纹盖5与圆筒3分离,然后缓慢向上移动螺纹盖5,因为此前在螺纹盖5的压力作用下使弹簧11产生弹性形变,所以此时在弹簧11反弹力的作用下将推动挡板10向上移动,挡板10向上移动带动滑块12在滑槽内部移动,同时挡板10向上移动带动漏斗8向上移动,漏斗8向上移动带动阀门9向上移动,以此使漏斗8上端以及阀门9移动至圆筒3上侧,然后使用人员打开阀门9,并将试剂皿中的废液倒入漏斗8内部,从而废液将沿着漏斗8流进收集桶1内部,然后关闭阀门9,再去取下一个试剂皿,当收集桶1内装满废液时,需要将废液倒出进行集中处理,使用人员向上移动插杆2,从而使插孔二6与插孔三7分离,使用人员将插孔一4与插孔三7通过插杆2相连接,然后转动把手,把手转动带动螺纹盖5转动,螺纹盖5转动带动插杆2转动,从而带动圆筒3在螺纹孔内部转动并移动,以此将螺纹孔打开,然后使用人员将收集桶1内部的废液沿着螺纹孔倒出进行处理即可,该设计实现了本装置将废液收集使其不易挥发的功能。插孔一4、插孔二6、插孔三7以及插杆2均设有两个,两个插孔一4分别开设在螺纹盖5上侧面左端与右端,两个插孔二6分别开设在螺纹孔外表面的收集桶1上侧面左端与右端,两个插孔三7分别开设在圆筒3上侧面左端与右端,且两个插孔二6分别通过两个插杆2与两个插孔三7相连接,该设计实现了圆筒3与收集桶1的固定以及圆筒3与螺纹盖5的固定。螺纹盖5上侧面中部位置固定有把手,圆筒3内部环形侧面上端加工有螺纹,且螺纹盖5通过螺纹啮合在圆筒3内部上端,该设计方便转动螺纹盖5。圆筒3环形侧面上端加工有螺纹,且圆筒3通过螺纹啮合在螺纹孔内部,该设计方便转动圆筒3使圆筒3与收集桶1分离。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原子荧光光谱仪废液收集装置,包括收集桶(1)、插杆(2)、圆筒(3)、螺纹盖(5)、漏斗(8)、阀门(9)、挡板(10)、弹簧(11)以及滑块(12),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桶(1)上侧面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圆筒(3)安装在螺纹孔内部,所述螺纹盖(5)安装在圆筒(3)内部上端,所述螺纹盖(5)上侧面左端开设有插孔一(4),所述螺纹孔外表面的收集桶(1)上侧面左端开设有插孔二(6),所述圆筒(3)上侧面左端开设有插孔三(7),所述插孔二(6)通过插杆(2)与插孔三(7)相连接,所述圆筒(3)内部下侧面中部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漏斗(8)下端穿过通孔并延伸至收集桶(1)内部,所述阀门(9)安装在漏斗(8)上端,所述挡板(10)连接在阀门(9)下侧的漏斗(8)环形侧面,所述圆筒(3)内部左侧面以及右侧面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挡板(10)左端与右端均连接有滑块(12),且滑块(12)分别安装在滑槽内部,所述弹簧(11)上端连接在挡板(10)下侧面中部位置,且弹簧(11)下端连接在圆筒(3)内部下侧面中部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原子荧光光谱仪废液收集装置,包括收集桶(1)、插杆(2)、圆筒(3)、螺纹盖(5)、漏斗(8)、阀门(9)、挡板(10)、弹簧(11)以及滑块(12),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桶(1)上侧面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圆筒(3)安装在螺纹孔内部,所述螺纹盖(5)安装在圆筒(3)内部上端,所述螺纹盖(5)上侧面左端开设有插孔一(4),所述螺纹孔外表面的收集桶(1)上侧面左端开设有插孔二(6),所述圆筒(3)上侧面左端开设有插孔三(7),所述插孔二(6)通过插杆(2)与插孔三(7)相连接,所述圆筒(3)内部下侧面中部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漏斗(8)下端穿过通孔并延伸至收集桶(1)内部,所述阀门(9)安装在漏斗(8)上端,所述挡板(10)连接在阀门(9)下侧的漏斗(8)环形侧面,所述圆筒(3)内部左侧面以及右侧面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挡板(10)左端与右端均连接有滑块(12),且滑块(12)分别安装在滑槽内部,所述弹簧(11)上端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智弢李鹏闫玉春张明贺周志诚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宇相津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