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形基础立杆整正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8406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7: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杯形基础立杆整正器,涉及电杆安装设备技术领域,该整正器包括承重抱箍、支柱、调整丝杠和调整抱箍,承重抱箍和调整抱箍均能够夹持在电杆上,并且调整抱箍位于承重抱箍的下侧,支柱的上端与承重抱箍连接、下端支撑于地面上,调整丝杠的一端与调整抱箍连接、另一端与支柱连接,支柱具有第一轴向可伸缩结构,调整丝杠具有第二轴向可伸缩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调整支柱的长度能够将电杆顶升,通过改变调整丝杠的长度则能够调整电杆的垂直精度,确保电杆中心间距通过调整达到设计要求,大幅提高了电杆调整精度和施工效率。

Cup-shaped foundation vertical bar rectifi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杯形基础立杆整正器
本技术涉及电杆安装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杯形基础立杆整正器。
技术介绍
目前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建设中,220kV(110kV)牵引变电所施工时,牵引变电所杯形基础立杆的整正作业,主要采用木楔子固定、并用大锤砸敲的方法来进行电杆调整。采用上述方法作业,调整精度和施工效率低,不能满足现场大面积施工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杯形基础立杆整正器,其能够将电杆顶升以调整立杆的垂直精度,提高了调整精度和施工效率。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杯形基础立杆整正器,其包括承重抱箍、支柱、调整丝杠和调整抱箍,所述承重抱箍和所述调整抱箍均夹持在电杆上,并且所述调整抱箍位于承重抱箍的下侧,所述支柱为多根,所述支柱的上端与承重抱箍连接、下端支撑于地面上,调整丝杠的一端与调整抱箍连接、另一端与支柱连接,所述支柱具有第一轴向可伸缩结构,所述调整丝杠具有第二轴向可伸缩结构。优选地,所述第一轴向可伸缩结构包括支撑螺杆和支撑杆,所述支撑螺杆位于所述支撑杆的上侧,所述支撑螺杆的上端与承重抱箍连接,所述支撑螺杆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杆的上端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下端支撑于地面上。优选地,所述支柱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上端与所述承重抱箍枢接,所述支撑螺杆竖向设置,所述支撑螺杆与所述连接件可转动连接。优选地,所述支柱还包括扳手结构,所述扳手结构与所述支撑螺杆通过棘轮机构连接。优选地,所述扳手结构包括加力杆和两个连接夹片,所述棘轮机构位于两个连接夹片之间,所述棘轮机构包括棘爪、棘轮体、滑块和弹性元件,所述棘轮体与所述支撑螺杆固定,所述棘轮体的外轮廓设有多个槽体,所述棘爪与所述连接夹片枢接,所述棘爪的端部具有卡合部,所述滑块的一端与所述弹性元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棘爪连接,所述弹性元件用于推动所述卡合部卡入所述槽体内。优选地,所述卡合部为两个,两个所述卡合部对称设置于所述棘爪的两侧,所述棘爪上对称设有两个第一斜面,所述滑块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能够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二斜面连接。优选地,所述承重抱箍包括两个半环形的承重半体,所述承重半体的外侧设有多个与所述支柱一一对应的承重接耳,所述承重接耳与所述支柱的顶端枢接。优选地,所述第二轴向可伸缩结构包括调整管、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所述调整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丝杆螺纹连接,所述调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丝杆螺纹连接,且所述第一丝杆和所述第二丝杆上的螺纹旋向相反。优选地,所述调整抱箍包括两个半环形的调整半体,所述调整半体的外侧设有多个调整接耳,所述调整接耳与所述调整丝杠枢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调整支柱的长度能够将电杆顶升,通过改变调整丝杠的长度则能够调整电杆的垂直精度,确保电杆中心间距通过调整达到设计要求,大幅提高了调整精度和施工效率,将杯形基础立杆的施工速度提高两倍以上。利用本技术的杯形基础立杆整正器还可以省去杯形基础杯底抄平的施工工序,按照设计标高测量调整完成后,即可进行电杆二次浇注的施工工序,可以实现连续施工、一次成型。实践证明技术在牵引变电所杯形基础立杆施工过程中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杯形基础立杆整正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杯形基础立杆整正器中承重抱箍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杯形基础立杆整正器中扳手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Ⅰ;图5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杯形基础立杆整正器中调整抱箍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承重抱箍,11-承重半体,12-承重接耳,13-第一紧固组件,14-第二紧固组件,20-支柱,21-连接件,22-支撑螺杆,23-扳手结构,231-加力杆,232-连接夹片,233-棘爪,2331-卡合部,2332-第一斜面,234-棘轮体,2341-槽体,235-连接销,236-滑块,2361-第二斜面,237-弹性元件,24-支撑杆,25-脚轮,30-调整丝杠,31-调整管,32-第一丝杆,33-第二丝杆,34-加力部,40-调整抱箍,41-调整半体,42-调整接耳,43-第三紧固组件,50-电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解释和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杯形基础立杆整正器,包括承重抱箍10、支柱20、调整丝杠30和调整抱箍40。承重抱箍10和调整抱箍40均能够夹持在电杆50上,并且调整抱箍40位于承重抱箍10的下侧且间隔一段距离。支柱20竖向设置,其上端与承重抱箍10枢轴连接、下端支撑于地面上。调整丝杠30的一端与调整抱箍40连接、另一端与支柱20连接。支柱20具有第一轴向可伸缩结构,通过第一轴向可伸缩结构能够调整支柱20的长度,进而能够将电杆50顶升至设计标高的位置。调整丝杠30具有第二轴向可伸缩结构,通过第二轴向可伸缩结构能够改变调整丝杠30的长度,进而能够调整电杆50的垂直精度。参考图2所示,承重抱箍10包括两个半环形的承重半体11,两个承重半体11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紧固组件13连接,从而承重抱箍10可以抱合在电杆50的外轮廓上。承重半体11的外侧设置有四个承重接耳12。本实施例中,两个承重接耳12形成于两个承重半体11的连接处,另外两个承重接耳12形成于承重半体11的外部表面,承重接耳12也可以都形成在承重半体11的外部表面。各承重接耳12与相对应的支柱20的顶端通过第二紧固组件14枢接。本实施例中,第一紧固组件13和第二紧固组件14可以为螺栓、螺母组件,也可以为销轴等结构。参考图1和图3所示,支柱20中的第一轴向可伸缩结构包括支撑螺杆22和支撑杆24,支撑螺杆22与支撑杆24螺纹连接,通过旋转支撑螺杆22能够调整支柱20的长度,进而将电杆50调整到设计标高的位置。支柱20的顶部优选为连接件21,连接件21的上端与承重抱箍10通过第二紧固组件14枢接。支撑螺杆22与连接件21可转动连接,支撑螺杆22竖向设置,支撑螺杆22能够绕其自身轴线旋转。进一步优选地,支柱20的底部设有脚轮25,将电杆50顶升后,通过该脚轮25能够水平移动电杆50以及旋转电杆50以调整电杆50上接缝的朝向。参考图3所示,支柱20还包括扳手结构23,扳手结构23与支撑螺杆22通过棘轮机构连接,便于工人在适当的位置操作扳手结构23。优选地,扳手结构23包括加力杆231和两个连接夹片232,连接夹片232固定对称固定于加力杆231的端部。上述棘轮机构位于两个连接夹片232之间,棘轮机构包括棘爪233、棘轮体234、滑块236和弹性元件237。棘轮体234与支撑螺杆22固定连接,优选通过销轴或者螺栓实现固定。棘轮体234的外轮廓具有多个均匀布设的槽体2341。棘爪233与连接夹片232通过连接销235枢接,棘爪233的端部具有卡合部2331。滑块236的一端与弹性元件237连接、另一端与棘爪233连接。弹性元件237用于推动卡合部2331卡入槽体2341内。进一步优选地,卡合部2331为两个,两个卡合部2331对称设置于棘爪233的两侧。棘爪233上对称设有两个第一斜面2332,滑块236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斜面2361,第一斜面2332能够选择性地与第二斜面2361连接。具体地,通过压缩弹性元件237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杯形基础立杆整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承重抱箍(10)、支柱(20)、调整丝杠(30)和调整抱箍(40),所述承重抱箍(10)和所述调整抱箍(40)均夹持在电杆(50)上,并且所述调整抱箍(40)位于承重抱箍(10)的下侧;所述支柱(20)为多根,所述支柱(20)的上端与承重抱箍(10)连接、下端支撑于地面上,所述支柱(20)具有第一轴向可伸缩结构;调整丝杠(30)的一端与调整抱箍(40)连接、另一端与支柱(20)连接,所述调整丝杠(30)具有第二轴向可伸缩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杯形基础立杆整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承重抱箍(10)、支柱(20)、调整丝杠(30)和调整抱箍(40),所述承重抱箍(10)和所述调整抱箍(40)均夹持在电杆(50)上,并且所述调整抱箍(40)位于承重抱箍(10)的下侧;所述支柱(20)为多根,所述支柱(20)的上端与承重抱箍(10)连接、下端支撑于地面上,所述支柱(20)具有第一轴向可伸缩结构;调整丝杠(30)的一端与调整抱箍(40)连接、另一端与支柱(20)连接,所述调整丝杠(30)具有第二轴向可伸缩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向可伸缩结构包括支撑螺杆(22)和支撑杆(24),所述支撑螺杆(22)位于所述支撑杆(24)的上侧,支撑螺杆(22)的上端与承重抱箍(10)连接,支撑螺杆(22)的下端与支撑杆(24)的上端螺纹连接,支撑杆(24)的下端支撑于地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20)还包括连接件(21),所述连接件(21)的上端与所述承重抱箍(10)枢接,所述支撑螺杆(22)竖向设置,所述支撑螺杆(22)与所述连接件(21)可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整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20)还包括扳手结构(23),所述扳手结构(23)与所述支撑螺杆(22)通过棘轮机构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整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结构(23)包括加力杆(231)和两个连接夹片(232),所述棘轮机构位于两个连接夹片(232)之间,所述棘轮机构包括棘爪(233)、棘轮体(234)、滑块(236)和弹性元件(237),所述棘轮体(234)与所述支撑螺杆(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永清刘雨佳王海冬徐永学王生旭刘新杨哲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