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交织的凉感针织面料,针织面料为由凉感纤维纱线和吸湿纱线交织构成的双罗纹织物,由凉感纤维纱线构成的凉感纤维线圈和由吸湿纤维纱线构成的吸湿纤维线圈的数量比例为2:1,吸湿纤维线圈的四周和背面都是凉感纤维线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交织的凉感针织面料,兼顾了面料的凉感和吸湿等贴身服用舒适性,凉感效应佳,散湿发凉效果好。
A Cool Knitted Fabri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织的凉感针织面料
本技术涉及一种内衣服装面料,尤其涉及一种交织的凉感针织面料。
技术介绍
凉感贴身服装是迎合人们穿着舒适性需求而开发的凉感功能性面料制作的服装。人们为开发凉感服装,研制了种种凉感纤维。凉感面料的主要形式是:通过纤维表面的沟槽,将皮肤表层的湿气及汗水快速吸收并传输扩散至衣料表面,散发出去。散湿的过程中吸收热量,产生凉感效应。同时,纤维中熔融加入有凉感效应的一些凉感粉体。使其与人体肌肤接触时增加皮肤凉爽感并且有散热效应。现有技术在开发凉感面料方面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凉感纤维的改进,例如在凉感纤维上开发了导湿性更好的沟槽,在纤维中加入吸热速度减缓而散热速度加快的粉体,形成更好的凉感效应。但是在其面料结构方面很少研发。鉴于凉感纤维通常为化纤,用作贴身穿着时一般采用与部分天然纤维或再生纤维素纤维混纺或交织来兼顾各种服用舒适性。现有技术存在着不足,采用凉感纤维与其它纤维简单交织或混纺以后,散湿发凉效果不佳,而且凉感纤维与肌肤的接触面减小,凉感效应会减弱。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交织凉感针织面料,通过采用特定的纱线结构和针织物结构,使凉感纤维与其它纤维的有机组合,不仅兼顾服用舒适性,而且能更好地发挥接触凉感效应+散湿凉感效应的集成效果。克服了现有技术凉感纤维与其它纤维简单交织或混纺后凉感效应减弱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凉感纤维与其它纤维简单交织或混纺后凉感效减弱的不足,提供了交织的凉感针织面料。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交织的凉感针织面料,所述针织面料为由凉感纤维纱线2和吸湿纤维纱线1交织构成的双罗纹织物,所述凉感纤维纱线2构成的凉感纤维线圈4和由所述吸湿纤维纱线1构成的吸湿纤维线圈3的数量比例为2:1,所述吸湿纤维线圈3的四周和背面都是所述凉感纤维线圈4。进一步地,所述吸湿纤维纱线1为超细纤维素纤维短纤纱。进一步地,所述吸湿纤维纱线1为单纤细度为0.7-1D、纱线细度为50-80英支的超细木代尔、天丝或粘胶短纤纱。进一步地,所述凉感纤维纱线2为凉感的合成纤维长丝。进一步地,所述凉感纤维纱线2为细度为50-70D的涤纶或锦纶的单孔长丝。进一步地,所述凉感纤维纱线2中熔融有凉感矿石粉末。进一步地,所述凉感纤维纱线2表面设有导湿沟槽。进一步地,所述双罗纹结构为6个线圈横列为一个完全组织的循环结构,第1、4横列为所述吸湿纤维线圈3横列,第2、3、5、6横列为所述凉感纤维线圈4横列。进一步地,所述凉感纤维线圈4在面料表面上的高度比所述吸湿纤维线圈3略高。进一步地,所述吸湿纤维线圈3与背后的凉感纤维线圈4沿织物纵向相差半个线圈高度。本技术提供的交织的凉感针织面料,是通过凉感纤维纱线与吸湿纱线交织的结构设计实现凉感效应的提升。采用凉感纤维纱线与吸湿纤维纱线的双罗纹结构增强吸湿纤维纱线的蓄湿、吸湿纤维向凉感纤维的缓释湿传导、凉感纤维纱线的散湿功能。凉感纤维纱线采用单孔长丝,增强凉感纱线与肌肤接触,以利凉感的传递。吸湿纤维纱线采用超细纤维素纤维短纤纱,增强吸湿性。在织物结构上,吸湿纤维线圈少而均匀分布在织物的凉感纤维线圈中间且从织物表面稍凹下一些,增加了凉感纤维线圈与肌肤的接触。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交织的凉感针织面料,通过采用特定的纱线结构和针织物结构,使凉感纤维与其它纤维的有机组合,不仅兼顾服用舒适性,而且能更好地发挥接触凉感效应+散湿凉感效应的集成效果,克服了现有技术凉感纤维与其它纤维简单交织或混纺后凉感效减弱的不足;本技术大大弥补了现有技术采用凉感纤维与其它纤维简单交织或混纺后,散湿发凉效果不佳,而且凉感纤维与肌肤的接触面减小,凉感效应会减弱的缺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交织的凉感针织面料的双罗纹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交织的凉感针织面料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交织的凉感针织面料中凉感纤维纱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交织的凉感针织面料中吸湿纤维纱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各附图标记为:1-吸湿纤维纱线,2-凉感纤维纱线,3-吸湿纤维线圈,4-凉感纤维线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和具体的介绍,以使更好的理解本技术,但是下述实施例并不限制本技术范围。实施例1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交织的凉感针织面料,针织面料为由凉感纤维纱线2和吸湿纤维纱线1交织构成的双罗纹织物,由凉感纤维纱线2构成的凉感纤维线圈4和由吸湿纤维纱线1构成的吸湿纤维线圈3的数量比例为2:1,吸湿纤维线圈3的四周和背面都是凉感纤维线圈4。本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如图2,4所示,吸湿纤维纱线1为超细纤维素纤维短纤纱,吸湿纤维纱线1采用超细纤维素纤维短纤纱,增强吸湿性。本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如图2,4所示,吸湿纤维纱线1为单纤细度为0.7-1D、纱线细度为50-80英支的超细木代尔、天丝或粘胶短纤纱,吸湿纤维纱线1可选用单纤细度为0.7D,用赛络纺纺制的纱线细度为60英支的超细木代尔。本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如图1,3所示,凉感纤维纱线2为凉感的合成纤维长丝,凉感纤维纱线2采用合成纤维单孔长丝,增强凉感纱线与肌肤接触,以利凉感的传递。本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如图1,3所示,凉感纤维纱线2为细度为50-70D的涤纶或锦纶的单孔长丝,凉感纤维纱线2可选用细度为50D的锦纶单孔长丝,凉感纤维纱线2中熔融有凉感矿石粉末,凉感纤维纱线2表面具有导湿沟槽。本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如图1,3所示,凉感纤维纱线2中熔融有凉感矿石粉末。本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如图1,3所示,凉感纤维纱线2表面设有导湿沟槽。本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如图1所示,双罗纹结构为6个线圈横列为一个完全组织的循环结构,第1、4横列为吸湿纤维线圈3横列,第2、3、5、6横列为凉感纤维线圈4横列,选用纬编双面针织大圆机将凉感纤维纱线2和吸湿纤维纱线1进行交织,纬编双面针织大圆机为32G机号,30英寸筒径,72路编织系统,针盘针和针筒针采用双罗纹对位,以双罗纹编织工艺编织的针织面料。本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如图1所示,凉感纤维线圈4在面料表面上的高度比吸湿纤维线圈3略高,由于编织吸湿纤维纱线1的编织系统采用较紧的编织张力,使吸湿纤维线圈3被收紧而从面料的凉感纤维线圈4平面凹下去。本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如图1所示,吸湿纤维线圈3与背后的凉感纤维线圈4沿织物纵向相差半个线圈高度,使一个吸湿纤维线圈3靠在背后的两个凉感纤维线圈4上,织物上每个凉感纤维线圈4均匀受到吸湿纤维线圈3的湿传递。实施例2提供一种交织的凉感针织面料的完整制备工艺,有以下步骤:步骤一、选用单纤细度为0.7D的木代尔纤维,用赛络纺纺制成纱线细度为60英支的超细木代尔吸湿纤维纱线1和选用细度为50D的锦纶单孔长丝的凉感纤维纱线2;步骤二、选用纬编双面针织大圆机将凉感纤维纱线2和吸湿纤维纱线1以双罗纹编织工艺进行编织,纬编双面针织大圆机机为32G机号,30英寸筒径,72路编织系统,针盘针和针筒针采用双罗纹对位,第1、4路编织系统用吸湿纤维线圈3进行编织,第2、3、5、6路编织系统用凉感纤维线圈4进行编织,6路编织系统一个循环。每路编织系统依次在一个个线圈纵行轮流在织物正面成圈和在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织的凉感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凉感针织面料为由凉感纤维纱线(2)和吸湿纤维纱线(1)交织构成的双罗纹结构织物;其中,由所述凉感纤维纱线(2)构成的凉感纤维线圈(4)和由所述吸湿纤维纱线(1)构成的吸湿纤维线圈(3)的数量比例为2:1,所述吸湿纤维线圈(3)的四周和背面均为所述凉感纤维线圈(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织的凉感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凉感针织面料为由凉感纤维纱线(2)和吸湿纤维纱线(1)交织构成的双罗纹结构织物;其中,由所述凉感纤维纱线(2)构成的凉感纤维线圈(4)和由所述吸湿纤维纱线(1)构成的吸湿纤维线圈(3)的数量比例为2:1,所述吸湿纤维线圈(3)的四周和背面均为所述凉感纤维线圈(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织的凉感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湿纤维纱线(1)为超细纤维素纤维短纤纱。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织的凉感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湿纤维纱线(1)为单纤细度为0.7-1D、纱线细度为50-80英支的超细木代尔、天丝或粘胶短纤纱。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织的凉感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凉感纤维纱线(2)为凉感的合成纤维长丝。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交织的凉感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玉明,潘豪炜,曲俊兰,肖玉珍,陆妹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题桥纺织染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