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均温双管卡槽水冷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79673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5: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均温双管卡槽水冷板结构,它包括回环冷却管和散热板;所述回环冷却管包括进液管段和回流管段,所述进液管段与回流管段为一体式结构且两者贯通连接;所述散热板的端面设有嵌入槽,所述进液管段与回流管段安装于所述嵌入槽,且进液管段与回流管段均设于同一散热板上;所述回环冷却管的液体由进液管段流至所述回流管段,进液管段与回流管段邻近设置,以使进液管段与汇流管段的液体利用散热板均热。它具有结构简单、配合紧凑,能有效利用散热板实现均热效果等优点;因此,它是一种技术性和经济性均具有优越性能的产品。

A structure of water-cooled plate with uniform temperature and double pipe chu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均温双管卡槽水冷板结构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一种均温双管卡槽水冷板结构。
技术介绍
装载于汽车上并为汽车提供动力的电池包是由大量的单电池组合而成的,这些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热的积聚不仅影响电池自身的性能,更严重的是带来重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对于电池包的均匀、有效散热成为了电池包实践应用中的重大课题。传统的单管型散热板结构,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为散热管的首尾两端,这种结构会导致管体内的冷却液温度不均,两端温度差异巨大,影响吸热效果,不能有效利用冷却液吸热。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均温双管卡槽水冷板结构。本均温双管卡槽水冷板结构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均温双管卡槽水冷板结构,它包括回环冷却管和散热板;所述回环冷却管包括进液管段和回流管段,所述进液管段与回流管段为一体式结构且两者贯通连接;所述散热板的端面设有嵌入槽,所述进液管段与回流管段安装于所述嵌入槽,且进液管段与回流管段均设于同一散热板上;所述回环冷却管的液体由进液管段流至所述回流管段,进液管段与回流管段邻近设置,以使进液管段与汇流管段的液体利用散热板均热。优选地,所述回环冷却管设有进液接头和出液接头,所述进液接头连接于进液管段,所述出液接头连接于回流管段。优选地,所述进液接头与出液接头均设在散热板的同一侧。优选地,所述嵌入槽包括流入槽和回流槽,进液管段安装在流入槽,回流管段安装在回流槽,所述流入槽与回流槽为一体式结构。优选地,所述散热板由若干片散热板模块组成。优选地,所述散热板模块设有对接凸部和对接槽,所述对接凸部和对接槽分别在散热板模块的两侧,通过对接凸部与对接槽的配接以使散热板模块组合成整体。优选地,所述嵌入槽弯曲排布于散热板。优选地,所述散热板模块的底端为平整的端面。优选地,所述散热板设有散热栅格。本专利技术同
技术介绍
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均温双管卡槽水冷板结构,采用了回环型结构,增大了散热面积,同时进液管段与回流管段邻近设置,相邻的管道内的冷却液同时利用散热板进行热量传递,达到均热目的,有效促进热量散发,提高导热率;进液接头与出液接头均设在散热板的同一侧,配合冷却液回流设计。【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较佳实施例中的均温双管卡槽水冷板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较佳实施例中的回环冷却管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较佳实施例中的散热板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较佳实施例中的散热板模块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较佳实施例中传统的单管型散热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的实施例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在本专利技术中,除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如有术语“组装”、“相连”、“连接”术语应作广义去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相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的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说明书的附图,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描述,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较佳实施例:如图1~图4所示,一种均温双管卡槽水冷板,它包括回环冷却管10和散热板20,所述散热板20由若干片散热板模块30组成,所述散热板模块30的底端为平整的端面。所述散热板模块30设有对接凸部31和对接槽32,所述对接凸部31和对接槽32分别在散热板模块30的两侧,通过对接凸部31与对接槽32的配接以使散热板模块组合成整体。所述回环冷却管10包括进液管段11和回流管段12,所述进液管段11与回流管段12为一体式结构且两者贯通连接;所述回环冷却管10设有进液接头13和出液接头14,所述进液接头13连接于进液管段11,所述出液接头14连接于回流管段12;所述进液接头13与出液接头14均设在散热板20的同一侧。所述散热板20的端面设有嵌入槽21,所述嵌入槽21弯曲排布于散热板20。所述进液管段11与回流管段12安装于所述嵌入槽21,且进液管段11与回流管段12均设于同一散热板或散热板模块上;所述回环冷却管的液体由进液管段流至所述回流管段,进液管段与回流管段邻近设置,以使进液管段与汇流管段的液体利用散热板均热。所述嵌入槽21包括流入槽22和回流槽23,弯曲的槽道设计使冷却管尽可能增大接触面积,进液管段11安装在流入槽22,回流管段12安装在回流槽23,便于匹配对接,所述流入槽22与回流槽23为一体式结构。如图5所示,传统的单管型散热结构,冷却管40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设在单管型散热板41的两侧,进液口初始温度为V1,出液口的温度为V2,该结构温度是V2>V1,散热效果差,管内液体不均热。而本专利采用了回环型结构,增大了散热面积,同时进液管段与回流管段邻近设置,所述进液接头与出液接头均设在散热板的同一侧;如图1所示,进液接头处的温度为V3,出液接头处的温度为V4,进液管段某处的温度为V5,邻近V5的回流管段的温度V6,通过同一散热板模块或散热板整体进行热传导,使同板块的进液管段和回流管段内的冷却液进行热量交换,达到均热目的,令V3与V4的温度、V5与V6的温度同时经过散热板均热,解决了传统单管设计的两端温度差异巨大的问题,有效促进热量散热,提高导热率。在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优选地”、“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于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者示例中以合适方式结合。通过上述的结构和原理的描述,所属
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基础上采用本领域公知技术的改进和替代均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均温双管卡槽水冷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回环冷却管和散热板;所述回环冷却管包括进液管段和回流管段,所述进液管段与回流管段为一体式结构且两者贯通连接;所述散热板的端面设有嵌入槽,所述进液管段与回流管段安装于所述嵌入槽,且进液管段与回流管段均设于同一散热板上;所述回环冷却管的液体由进液管段流至所述回流管段,进液管段与回流管段邻近设置,以使进液管段与汇流管段的液体利用散热板均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均温双管卡槽水冷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回环冷却管和散热板;所述回环冷却管包括进液管段和回流管段,所述进液管段与回流管段为一体式结构且两者贯通连接;所述散热板的端面设有嵌入槽,所述进液管段与回流管段安装于所述嵌入槽,且进液管段与回流管段均设于同一散热板上;所述回环冷却管的液体由进液管段流至所述回流管段,进液管段与回流管段邻近设置,以使进液管段与汇流管段的液体利用散热板均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温双管卡槽水冷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环冷却管设有进液接头和出液接头,所述进液接头连接于进液管段,所述出液接头连接于回流管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均温双管卡槽水冷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接头与出液接头均设在散热板的同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温双管卡槽水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立峰邹小龙龚成成蹇印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润易汽车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