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形动力电池的液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7967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5: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方形动力电池的液冷结构;包括进液口、出液口、若干个平行设置的液冷管、换热板、分别与所述液冷管两端固定连接的第一液室、第二液室;出液口包括第一出液口和第二出液口;并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第二出液口均固定设于第一液室上,且进液口设于第一液室的中部,第一、第二出液口分别对称设于第一液室的两端部;另第一液室内部,介于所述进液口与第一、第二出液口之间,还对称设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二液室的内部的中部位置上还设有第三隔板;所述液冷管,相邻间隙之间还设有PTC加热片,且所述PTC加热片固定设于换热板上;该结构提升了动力电池的散热效率,也提升了换热板表面温度分布的均匀性。

A Liquid-cooled Structure of Square Power Batt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形动力电池的液冷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新能源汽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方形动力电池液冷领域。
技术介绍
动汽车车的技术关键是动力电池,动力电池性能的优劣直接决定了电动汽车的整车性能、安全与使用寿命等;在动力电池各项性能参数中,温度是影响电池的安全、性能和寿命的关键参数,过低则会导致整车性能下降,过高则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在高温环境下,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动力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和高温环境下使用时会释放出大量的热,受空间影响产生热量累积,如果该热量不能及时被排出,热量将会使得电池包的温度上升,此时须启动散热系统对动力电池冷却;如何能同时保证对电池的降温和升温的效果是个重要的问题!此外,现在市面一般通常采用挤压扁管制作水冷板以适合不同大小电池模组的降温;但是,挤压扁管虽制作灵活,但扁管之间的间隙是必不可少的,这就会形成传热空白区;而在该传热空白区的电池表面,温度会较高,这就会影响动力电池的散热效率以及表面温度降低的均匀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方形动力电池的液冷结构,包括进液口、出液口、若干个平行设置的液冷管、换热板、分别与所述液冷管两端固定连接的第一液室、第二液室;出液口包括第一出液口和第二出液口;并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第二出液口均固定设于第一液室上,且进液口设于第一液室的中部,第一、第二出液口分别对称设于第一液室的两端部;另第一液室内部,介于所述进液口与第一、第二出液口之间,还对称设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二液室的内部的中部位置上还设有第三隔板;所述液冷管,相邻间隙之间还设有PTC加热片,且所述PTC加热片固定设于换热板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液冷管,横截面呈口琴状扁管,内部设有若干肋板;所述肋板,上下两端均与液冷管内壁固定连接,并相邻的肋板之间设为流道,且流道呈“口字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液冷管,横截面设为梯形状扁管,内部设有若干肋板;所述肋板,上下两端均与液冷管内壁固定连接,且相邻的肋板顶部彼此固定连接,非连接的相近肋板之间设为流道,并流道呈“倒梯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流道内部还设有若干栅板;所述栅板,顶部与所述液冷管的内壁固定连接,底部延伸至靠近流道的底部位置上,且均不与流道的内壁接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液冷管,相邻间隙之间还全部填充导热硅脂;导热硅脂具有高导热率,极佳的导热性,良好的电绝缘性,特别适用于电气类的导热及散热。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换热板与所述液冷管之间采用NB钎焊工艺;NB钎焊工艺即氮气保护下进行钎焊,能将均热板与挤压扁管一次性整体钎焊成型,质量可靠。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换热板,设为至少两块,且表面涂覆一层导热硅脂;换热板起到传递热量的作用,而根据液冷管内流体的温度一般会进行降温及加热,为了防止热胀冷缩产生的局部应力,因此可以将换热板分成若干块。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换热板、液冷管、第一液室、第二液室及第一、第二、第三隔板均采用1060铝合金材质;保障结构强度的情况降低结构的重量,也相当于间接提升了电池的能量密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通过独特的进液口、出液口与隔板的设计,实现液冷管中流体交叉相对的方式可以保证冷却的冷却区域均匀,增加换热板的温度均匀性;2)巧妙的利用液冷管之间的间隙,布置辅助加热的PTC加热片;不额外占用空间,实现更好的辅热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实施例一的液冷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俯视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仰视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实施例二的液冷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进液口;2、出液口;21、第一出液口;22、第二出液口;3、液冷管;31、肋板;32、流道;33、栅板;4、换热板;5、第一液室;51、第一隔板;52、第二隔板;6、第二液室;61、第三隔板;7、PTC加热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只用于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申请内容对本申请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方形动力电池的液冷结构,包括进液口1、出液口2、若干个平行设置的液冷管3、换热板4、分别与所述液冷管3两端固定连接的第一液室5、第二液室6;所述出液口2包括第一出液口21和第二出液口22;其中,换热板4与所述液冷管3之间采用NB钎焊工艺;换热板4,设为至少两块,且表面涂覆一层导热硅脂;换热板4、液冷管3、第一液室5、第二液室6及第一、第二、第三隔板51、52、61均采用1060铝合金材质;所述进液口1、所述第一出液口21、第二出液口22均固定设于第一液室5上,且所述进液口1设于第一液室5的中部,所述第一、第二出液口21、22分别对称设于第一液室5的两端部;另所述第一液室5内部,介于所述进液口1与第一、第二出液口21、22之间,还对称设有第一隔板51、第二隔板52;所述第二液室6的内部,中部位置上还设有第三隔板61;所述液冷管3,横截面呈口琴状扁管,内部设有若干肋板31;所述肋板31,上下两端均与液冷管3内壁固定连接,并相邻的肋板31之间设为流道32,且所述流道32呈“口字形”;且流道32内部还设有若干栅板33;所述栅板33,顶部与所述液冷管3的内壁固定连接,底部延伸至靠近流道32的底部位置上,且均不与流道32的内壁接触;液冷管3,相邻间隙之间还设有PTC加热片7,且所述PTC加热片7固定设于换热板4上,此外,液冷管3相邻间隙之间还全部填充导热硅脂;其中,PTC加热片有热阻小、换热效率高的优点,是一种恒温、省电的电加热装置;尤其在于安全性能上,任何应用情况下均不会产生如电热管类加热器的表面“发红”现象,从而不会引起烫伤,火灾等安全隐患;实施例二:图5所示的一种方形动力电池的液冷结构,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所述液冷管3,横截面设为梯形状扁管,内部设有若干肋板31;所述肋板31,上下两端均与液冷管3内壁固定连接,且相邻的肋板31顶部彼此固定连接,非连接的相近肋板31之间设为流道32,并所述流道32呈“倒梯形”;且流道32内部还设有若干栅板33;所述栅板33,顶部与所述液冷管3的内壁固定连接,底部延伸至靠近流道32的底部位置上,且均不与流道32的内壁接触;同样流量的冷却液,该结构能实现更好的换热效率。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专利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形动力电池的液冷结构,包括进液口(1)、出液口(2)、若干个平行设置的液冷管(3)、换热板(4)、分别与所述液冷管(3)两端固定连接的第一液室(5)、第二液室(6);所述出液口(2)包括第一出液口(21)和第二出液口(22);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1)、所述第一出液口(21)、第二出液口(22)均固定设于第一液室(5)上,且所述进液口(1)设于第一液室(5)的中部,所述第一、第二出液口(21、22)分别对称设于第一液室(5)的两端部;另所述第一液室(5)内部,介于所述进液口(1)与第一、第二出液口(21、22)之间,还对称设有第一隔板(51)、第二隔板(52);所述第二液室(6)的内部,中部位置上还设有第三隔板(61);所述液冷管(3),相邻间隙之间还设有PTC加热片(7),且所述PTC加热片(7)固定设于换热板(4)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形动力电池的液冷结构,包括进液口(1)、出液口(2)、若干个平行设置的液冷管(3)、换热板(4)、分别与所述液冷管(3)两端固定连接的第一液室(5)、第二液室(6);所述出液口(2)包括第一出液口(21)和第二出液口(22);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1)、所述第一出液口(21)、第二出液口(22)均固定设于第一液室(5)上,且所述进液口(1)设于第一液室(5)的中部,所述第一、第二出液口(21、22)分别对称设于第一液室(5)的两端部;另所述第一液室(5)内部,介于所述进液口(1)与第一、第二出液口(21、22)之间,还对称设有第一隔板(51)、第二隔板(52);所述第二液室(6)的内部,中部位置上还设有第三隔板(61);所述液冷管(3),相邻间隙之间还设有PTC加热片(7),且所述PTC加热片(7)固定设于换热板(4)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形动力电池的液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管(3),横截面呈口琴状扁管,内部设有若干肋板(31);所述肋板(31),上下两端均与液冷管(3)内壁固定连接,并相邻的肋板(31)之间设为流道(32),且所述流道(32)呈“口字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形动力电池的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志华权相植彭业勋吴兵兵余磊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松芝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