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前碰撞横梁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7759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4: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前碰撞横梁总成,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前碰撞横梁,前碰撞横梁为断面呈“几”字形的槽状钣金件且前碰撞横梁的槽口朝后设置,前碰撞横梁的两端均连接有延伸件,延伸件均为断面呈“几”字形的槽状钣金件且延伸件的槽口朝后设置,延伸件包括沿前碰撞横梁的长度方向继续延伸的延伸部和根部与延伸部的端部相连的弯曲部,弯曲部从根部至端部逐渐向后弯曲;前碰撞横梁的两端均搭接有加强板,两块加强板分别覆盖两个延伸件的槽口,且两块加强板分别与两个延伸件搭接在一起形成两个空心梁状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升汽车前碰撞横梁总成受偏置碰撞时的安全性能。

A Kind of Front Collision Beam Assembly for Automob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前碰撞横梁总成
本技术涉及汽车,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前碰撞横梁总成。
技术介绍
前碰撞横梁总成作为最传统的安全措施,要求前碰撞横梁总成结构有很高的碰撞刚度,保证传力到两端纵梁溃缩结构。除了正面碰撞指标,偏置碰撞也是碰撞安全的重要指标,现有的前碰撞横梁总成在机舱前部布置,并且现有前碰撞横梁总成通常做的又直又长,偏置碰撞吸能效果较正面碰撞吸能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汽车前碰撞横梁总成,以提升汽车前碰撞横梁总成受偏置碰撞时的安全性能。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汽车前碰撞横梁总成,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前碰撞横梁,所述前碰撞横梁为断面呈“几”字形的槽状钣金件且所述前碰撞横梁的槽口朝后设置,所述前碰撞横梁的两端均连接有延伸件,所述延伸件均为断面呈“几”字形的槽状钣金件且所述延伸件的槽口朝后设置,所述延伸件包括沿所述前碰撞横梁的长度方向继续延伸的延伸部和根部与所述延伸部的端部相连的弯曲部,所述弯曲部从根部至端部逐渐向后弯曲;所述前碰撞横梁的两端均搭接有加强板,两块所述加强板分别覆盖两个所述延伸件的槽口,且两块所述加强板分别与两个所述延伸件搭接在一起形成两个空心梁状结构。进一步,所述前碰撞横梁的左部和所述前碰撞横梁的右部各搭接有一个用于与车身相连的安装支架,所述前碰撞横梁包括位于所述前碰撞横梁的槽口的上侧的第一上翻边和位于所述前碰撞横梁的槽口的下侧的第一下翻边,所述安装支架的上部与所述第一上翻边搭接在一起,所述安装支架的下部与所述第一下翻边搭接在一起。进一步,所述弯曲部上设有向后凹陷的第一凹筋,所述第一凹筋自所述弯曲部的端部至所述弯曲部的根部延伸。进一步,所述加强板上设有向前凹陷的第二凹筋。进一步,所述延伸部上安装有拖车钩螺纹管,所述拖车钩螺纹管的一端穿过所述延伸部并与所述延伸部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拖车钩螺纹管的另一端穿过与所述延伸部相对应的所述加强板并与该加强板固定连接在一起。进一步,所述延伸部的根部通过螺栓和螺母与所述前碰撞横梁的端部搭接在一起。进一步,所述加强板和所述前碰撞横梁的端部之间通过点焊搭接在一起,所述加强板和所述延伸件之间通过点焊搭接在一起。本技术能够提升汽车前碰撞横梁总成受偏置碰撞时的安全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汽车前碰撞横梁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汽车前碰撞横梁总成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汽车前碰撞横梁总成的前视图;图4为图3中的A-A剖视图。图中:1—前碰撞横梁;2—延伸件;3—加强板;4—安装支架;5—拖车钩螺纹管;6—第二底壁;7—第二上侧壁;8—第二下侧壁;9—第二上翻边;10—第二下翻边;11—第一凹筋;12—第二凹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汽车前碰撞横梁总成,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前碰撞横梁1,前碰撞横梁1为断面呈“几”字形的槽状钣金件且前碰撞横梁1的槽口朝后设置,前碰撞横梁1的两端均连接有延伸件2,延伸件2均为断面呈“几”字形的槽状钣金件且延伸件2的槽口朝后设置,前碰撞横梁1包括第一底壁、自第一底壁的上边沿向后翻折的第一上侧壁、自第一上侧壁的后边沿向上翻折的第一上翻边、自第一底壁的下边沿向后翻折的第一下侧壁、自第一下侧壁的后边沿向下翻折的第一下翻边,延伸件2包括第二底壁6、自第二底壁6的上边沿向后翻折的第二上侧壁7、自第二上侧壁7的后边沿向上翻折的第二上翻边9、自第二底壁6的下边沿向后翻折的第二下侧壁8、自第二下侧壁8的后边沿向下翻折的第二下翻边10;延伸件2包括沿前碰撞横梁1的长度方向继续延伸的延伸部和根部与延伸部的端部相连的弯曲部,弯曲部从根部至端部逐渐向后弯曲,作为一种优选,弯曲部向后弯曲30度;前碰撞横梁1的两端均搭接有加强板3,两块加强板3分别覆盖两个延伸件2的槽口,且两块加强板3分别与两个延伸件2搭接在一起形成两个空心梁状结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前碰撞横梁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了两个向车后方向弯曲的延伸件2,在增强偏置碰撞性能的同时有效节约了机舱空间,并与加强板3围成空心梁状,进一步加强了偏置碰性能,在汽车发生碰撞时弯曲的延伸件2能第一时间吸收碰撞能量,能够更快的变形,可以更好的保护车身内部重要结构及人员安全,提升了汽车前碰撞横梁总成受偏置碰撞时的安全性能。作为一种具体实现方式,前碰撞横梁1的左部和前碰撞横梁1的右部各搭接有一个安装支架4,前碰撞横梁1包括位于前碰撞横梁1的槽口的上侧的第一上翻边和位于前碰撞横梁1的槽口的下侧的第一下翻边,安装支架4的上部与第一上翻边搭接在一起,安装支架4的下部与第一下翻边搭接在一起。安装支架4用于汽车其他零部件相连,同时安装直接提升了前碰撞横梁1的强度。作为一种具体实现方式,弯曲部上设有向后凹陷的第一凹筋11,第一凹筋11自弯曲部的端部至弯曲部的根部延伸。采用上结构能够提升弯曲部的强度。作为一种具体实现方式,加强板3上设有向前凹陷的第二凹筋12,采用上结构能够提升加强板3的强度。作为一种具体实现方式,延伸部上安装有拖车钩螺纹管5,拖车钩螺纹管5的一端穿过延伸部并与延伸部固定连接在一起,拖车钩螺纹管5的另一端穿过与延伸部相对应的加强板3并与该加强板3固定连接在一起。车钩螺纹管5在延伸部和加强板3之间形成加强结构,提升了结构强度。作为一种具体实现方式,延伸部的根部通过螺栓和螺母与前碰撞横梁1的端部搭接在一起。作为一种具体实现方式,加强板3和前碰撞横梁1的端部之间通过点焊搭接在一起,加强板3和延伸件2之间通过点焊搭接在一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前碰撞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前碰撞横梁(1),所述前碰撞横梁(1)为断面呈“几”字形的槽状钣金件且所述前碰撞横梁(1)的槽口朝后设置,所述前碰撞横梁(1)的两端均连接有延伸件(2),所述延伸件(2)均为断面呈“几”字形的槽状钣金件且所述延伸件(2)的槽口朝后设置,所述延伸件(2)包括沿所述前碰撞横梁(1)的长度方向继续延伸的延伸部和根部与所述延伸部的端部相连的弯曲部,所述弯曲部从根部至端部逐渐向后弯曲;所述前碰撞横梁(1)的两端均搭接有加强板(3),两块所述加强板(3)分别覆盖两个所述延伸件(2)的槽口,且两块所述加强板(3)分别与两个所述延伸件(2)搭接在一起形成两个空心梁状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前碰撞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前碰撞横梁(1),所述前碰撞横梁(1)为断面呈“几”字形的槽状钣金件且所述前碰撞横梁(1)的槽口朝后设置,所述前碰撞横梁(1)的两端均连接有延伸件(2),所述延伸件(2)均为断面呈“几”字形的槽状钣金件且所述延伸件(2)的槽口朝后设置,所述延伸件(2)包括沿所述前碰撞横梁(1)的长度方向继续延伸的延伸部和根部与所述延伸部的端部相连的弯曲部,所述弯曲部从根部至端部逐渐向后弯曲;所述前碰撞横梁(1)的两端均搭接有加强板(3),两块所述加强板(3)分别覆盖两个所述延伸件(2)的槽口,且两块所述加强板(3)分别与两个所述延伸件(2)搭接在一起形成两个空心梁状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碰撞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碰撞横梁(1)的左部和所述前碰撞横梁(1)的右部各搭接有一个用于与车身相连的安装支架(4),所述前碰撞横梁(1)包括位于所述前碰撞横梁(1)的槽口的上侧的第一上翻边和位于所述前碰撞横梁(1)的槽口的下侧的第一下翻边,所述安装支架(4)的上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双辉熊泽伟胡勇翁博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