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腔式供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70425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腔式供水设备,其结构包括储水箱、出水管、电源线、电控箱、控制面板、按钮、压力表、集水管、分腔室和水泵,该供水设备通过集水管设置了简易拆卸过滤机构,通过拉杆将连接圆板插入固定环板内部,这时通过移动扣杆与固定扣进行扣合,通过过滤圆板与集水管内部的直径相匹配,集水管内部流经的水通过过滤圆板进行过滤,滤圆板内部的活性炭对水质中的颗粒物进行吸附,将杂质有效地吸附在过滤圆板上,防止集水管内壁吸附杂质,工作完毕后只需要轻轻按下按压块就能将移动扣杆与固定扣进行分离,简易拆卸,防止杂质吸附在从集水管内壁,从而提高水箱内部的水质。

A Three-chamber Water Supply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腔式供水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供水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三腔式供水设备。
技术介绍
供水设备是单位时间内输出一定流量、扬程的自动启停的给水装置,按用途分:消防、生活、生产、污水处理四类,目前的三腔式供水设备为无负压供水设备,供水设备设置采用分腔补偿罐进行补水,在进行供水的过程中,由于水中含有较多的杂质,而杂质的吸附性较强,长期吸附在集水管内壁,现有的供水设备水箱的集水管过滤效果较差,杂质容易吸附在从集水管内壁,不易被排出,导致水箱内部的水质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三腔式供水设备,解决了现有供水设备水箱的集水管过滤效果较差,杂质容易吸附在从集水管内壁,不易被排出,导致水箱内部的水质变差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三腔式供水设备,包括储水箱、出水管、电源线、电控箱、控制面板、按钮、压力表、集水管、分腔室、水泵、给水管、水箱支脚、清理口、提手和装置底座,所述出水管上端通过电焊与储水箱右侧顶端相固定,所述电控箱、按钮、水泵均与控制面板电连接,所述电控箱底端通过电焊与装置底座上表面相固定,所述简易拆卸过滤机构固定安装于集水管右端,所述简易拆卸过滤机构包括按压机构、拉杆、固定扣、固定转轴、压力弹簧、连接圆板、过滤圆板和固定环板,所述压机构采用间隙配合安装于拉杆内部,所述拉杆下端与连接圆板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扣末端通过固定转轴安装于固定环板内部,所述压力弹簧下端通过电焊与固定扣首端相固定,所述压力弹簧上端固定于固定环板内部上端,所述过滤圆板与连接圆板同心安装,所述连接圆板与固定环板位于同一圆心上,所述固定环板与集水管右端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控制面板与电源线电连接,所述压力表固定安装于集水管右端,所述集水管中端贯穿于分腔室,所述水泵下端固定安装在分腔室上端并且相贯通,所述给水管下端与分腔室下端相贯通,所述给水管上端通过电焊与储水箱左侧下端相固定,所述水箱支脚共设有两个并且通过电焊与储水箱底部两端相固定,所述清理口嵌在储水箱左侧上端,所述清理口上端设有提手,所述装置底座上表面与水箱支脚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装置底座上表面安装有电控箱。进一步的,所述按压机构包括按压块、按压杆、复位弹簧、限位杆、第一固定转轴、第二固定转轴和移动扣杆,所述按压块嵌入安装于拉杆内部上端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按压杆上端通过电焊与按压块下表面相固定,所述复位弹簧上端与按压块下表面相固定,所述按压杆贯穿于复位弹簧内部,所述复位弹簧下端固定安装于限位杆上表面,所述限位杆设于拉杆内部,所述按压杆嵌入安装在限位杆内部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第一固定转轴安装于按压杆下端,所述限位杆下端通过第一固定转轴与移动扣杆首端相铰接,所述第二固定转轴固定安装在拉杆内壁,所述移动扣杆中端与第二固定转轴相铰接,所述移动扣杆末端与固定扣相吻合。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环板呈圆盘型结构并且直径为40cm。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扣呈倾斜5度安装。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扣杆末端呈倒钩型结构。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圆板呈圆盘型结构并且直径与集水管相匹配。进一步的,所述水泵为CDLF系列,具体型号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设计或定制。进一步的,所述拉杆为45号钢材质,硬度高,并且抗腐蚀性强。(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为解决供水设备水箱的集水管过滤效果较差,杂质容易吸附在从集水管内壁,不易被排出,导致水箱内部的水质变差的问题,通过集水管设置了简易拆卸过滤机构,通过拉杆将连接圆板插入固定环板内部,这时通过移动扣杆与固定扣进行扣合,通过过滤圆板与集水管内部的直径相匹配,集水管内部流经的水通过过滤圆板进行过滤,滤圆板内部的活性炭对水质中的颗粒物进行吸附,将杂质有效地吸附在过滤圆板上,防止集水管内壁吸附杂质,工作完毕后只需要轻轻按下按压块就能将移动扣杆与固定扣进行分离,简易拆卸,防止杂质吸附在从集水管内壁,从而提高水箱内部的水质。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供水设备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简易拆卸过滤机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简易拆卸过滤机构的局部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按压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储水箱-1、出水管-2、电源线-3、电控箱-4、控制面板-5、按钮-6、压力表-7、简易拆卸过滤机构-8、集水管-9、分腔室-10、水泵-11、给水管-12、水箱支脚-13、清理口-14、提手-15、装置底座-16、按压机构-81、拉杆-82、固定扣-83、第一固定转轴-84、压力弹簧-85、连接圆板-86、过滤圆板-87、固定环板-88、按压块-811、按压杆-812、复位弹簧-813、限位杆-814、第二固定转轴-815、第三固定转轴-816、移动扣杆-817。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三腔式供水设备:包括包括储水箱1、出水管2、电源线3、电控箱4、控制面板5、按钮6、压力表7、集水管9、分腔室10、水泵11、给水管12、水箱支脚13、清理口14、提手15和装置底座16,出水管2上端通过电焊与储水箱1右侧顶端相固定,电控箱4、按钮6、水泵11均与控制面板5电连接,电控箱4底端通过电焊与装置底座16上表面相固定,简易拆卸过滤机构8固定安装于集水管9右端,简易拆卸过滤机构8包括按压机构81、拉杆82、固定扣83、第一固定转轴84、压力弹簧85、连接圆板86、过滤圆板87和固定环板88,压机构81采用间隙配合安装于拉杆82内部,拉杆82下端与连接圆板86上端固定连接,固定扣83末端通过第一固定转轴84安装于固定环板88内部,压力弹簧85下端通过电焊与固定扣83首端相固定,压力弹簧85上端固定于固定环板88内部上端,过滤圆板87与连接圆板86同心安装,连接圆板86与固定环板88位于同一圆心上,固定环板88与集水管9右端固定连接。其中,所述控制面板5与电源线3电连接,所述压力表7固定安装于集水管9右端,所述集水管9中端贯穿于分腔室10,所述水泵11下端固定安装在分腔室10上端并且相贯通,所述给水管12下端与分腔室10下端相贯通,所述给水管12上端通过电焊与储水箱1左侧下端相固定,所述水箱支脚13共设有两个并且通过电焊与储水箱1底部两端相固定,所述清理口14嵌在储水箱1左侧上端,所述清理口14上端设有提手15,所述装置底座16上表面与水箱支脚13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装置底座16上表面安装有电控箱4。其中,所述按压机构81包括按压块811、按压杆812、复位弹簧813、限位杆814、第二固定转轴815、第三固定转轴816和移动扣杆817,所述按压块811嵌入安装于拉杆82内部上端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按压杆812上端通过电焊与按压块811下表面相固定,所述复位弹簧813上端与按压块811下表面相固定,所述按压杆812贯穿于复位弹簧813内部,所述复位弹簧8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腔式供水设备,包括储水箱(1)、出水管(2)、电源线(3)、电控箱(4)、控制面板(5)、按钮(6)、压力表(7)、集水管(9)、分腔室(10)、水泵(11)、给水管(12)、水箱支脚(13)、清理口(14)、提手(15)和装置底座(16),所述出水管(2)上端通过电焊与储水箱(1)右侧顶端相固定,所述电控箱(4)、按钮(6)、水泵(11)均与控制面板(5)电连接,所述电控箱(4)底端通过电焊与装置底座(16)上表面相固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简易拆卸过滤机构(8),所述简易拆卸过滤机构(8)固定安装于集水管(9)右端,所述简易拆卸过滤机构(8)包括按压机构(81)、拉杆(82)、固定扣(83)、第一固定转轴(84)、压力弹簧(85)、连接圆板(86)、过滤圆板(87)和固定环板(88),所述压机构(81)采用间隙配合安装于拉杆(82)内部,所述拉杆(82)下端与连接圆板(86)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扣(83)末端通过第一固定转轴(84)安装于固定环板(88)内部,所述压力弹簧(85)下端通过电焊与固定扣(83)首端相固定,所述压力弹簧(85)上端固定于固定环板(88)内部上端,所述过滤圆板(87)与连接圆板(86)同心安装,所述连接圆板(86)与固定环板(88)位于同一圆心上,所述固定环板(88)与集水管(9)右端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腔式供水设备,包括储水箱(1)、出水管(2)、电源线(3)、电控箱(4)、控制面板(5)、按钮(6)、压力表(7)、集水管(9)、分腔室(10)、水泵(11)、给水管(12)、水箱支脚(13)、清理口(14)、提手(15)和装置底座(16),所述出水管(2)上端通过电焊与储水箱(1)右侧顶端相固定,所述电控箱(4)、按钮(6)、水泵(11)均与控制面板(5)电连接,所述电控箱(4)底端通过电焊与装置底座(16)上表面相固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简易拆卸过滤机构(8),所述简易拆卸过滤机构(8)固定安装于集水管(9)右端,所述简易拆卸过滤机构(8)包括按压机构(81)、拉杆(82)、固定扣(83)、第一固定转轴(84)、压力弹簧(85)、连接圆板(86)、过滤圆板(87)和固定环板(88),所述压机构(81)采用间隙配合安装于拉杆(82)内部,所述拉杆(82)下端与连接圆板(86)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扣(83)末端通过第一固定转轴(84)安装于固定环板(88)内部,所述压力弹簧(85)下端通过电焊与固定扣(83)首端相固定,所述压力弹簧(85)上端固定于固定环板(88)内部上端,所述过滤圆板(87)与连接圆板(86)同心安装,所述连接圆板(86)与固定环板(88)位于同一圆心上,所述固定环板(88)与集水管(9)右端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腔式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5)与电源线(3)电连接,所述压力表(7)固定安装于集水管(9)右端,所述集水管(9)中端贯穿于分腔室(10),所述水泵(11)下端固定安装在分腔室(10)上端并且相贯通,所述给水管(12)下端与分腔室(10)下端相贯通,所述给水管(12)上端通过电焊与储水箱(1)左侧下端相固定,所述水箱支脚(13)共设有两个并且通过电焊与储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大兵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双益给排水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