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旗专利>正文

一种轴及轴承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6972 阅读:3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轴及轴承组件结构,广泛用于各种机械制造领域。其结构包括旋转轴、轴承组件、轴承盖和设有轴承安装孔的轴承座,轴承组件安装在轴承座的安装孔内,由轴承盖盖紧;轴承组件至少由二个轴承部件构成,每个轴承部件依次套设在旋转轴上,在轴承部件之间均设有定位块;所述轴承座安装孔内设有与轴承组件外圈相配合的台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轴承座安装孔与轴承组件之间不需要紧密配合,只要能把轴承组件放入安装孔内,通过轴承部件间的定位块、轴承座及轴承盖来固定轴承组件,安装方便,轴承不会晃动;轴承座加工简单,可以一体加工成形,减少加工成本,提高产品的成品率。(*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轴及轴承组件结构,广泛用于各种机械制造领域。技术背景轴与轴承在机械制造领域中被广泛应用,轴承的主要功能是支承轴及轴 上的零件,并保持轴的旋转精度,以减少转轴与支承之间的摩擦和磨损。根 据支承处相对运动表面的摩擦性质,轴承分为滑动轴承和滚动轴承, 一般所 说的轴承通常指的是滚动轴承。滚动轴承的基本结构一般由内圈、外圈、滚动体和保持架组成,其中内 圈的作用是与轴相配并与轴一起旋转,外圈作用是与轴承座相配合,起支撑 作用,滚动体是借助于保持架均匀的将滚动体分布在内圈和外圈之间,保持 架能使滚动体均匀分布,防止滚动体脱落,引导滚动体旋转起润滑作用。为了增加轴承的整体强度,需把两只以上的单个轴承依次串联在一起以 形成整体的轴承组件,把包括一个滚动轴承在内的整体轴承组件装入到轴 上,其装入方式可以通过按压装配,或是从该轴的一端将轴承组件装入。当把上述的整体轴承组件安装在轴承座上时,轴承座上安装孔的大小将 直接影响到轴承组件的使用寿命,因轴承组件的外径需与轴承座的安装孔正 好配合,不允许两者之间因存在间隙而发生晃动,以使联接的轴及其所附零 件不会因磨损、疲劳等损坏,并降低整体部件的振动及噪声,以增加轴承组件的使用寿命;这样就相对的增加了轴承座的加工难度,以及轴承与轴承座之间的安装难度,尤其是在轴承座偏心的环境中使用时,轴承座的加工难度 要更大,其次,在更换轴承的过程中,轴承座也同样需因在拆卸中损坏而进 行更换,因此该种结构不适于大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轴承座 加工困难及轴承与轴承座之间安装不便的缺陷,而提供了一种轴及轴承组 件,该轴及轴承组件可以降低轴承座的加工精度,同时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 使轴承组件与轴承座之间方便安装,并保障装配的精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轴及轴承组件,包括旋转轴1、轴承组件2、轴承盖4和设有内凹轴承安装孔31 的轴承座3;轴承组件2安装在轴承座3的安装孔31内,由轴承盖4盖紧; 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组件2至少由二个轴承部件构成,每个轴承部件依次 套设在旋转轴1上,在轴承部件之间均设有定位块5;所述轴承座3安装孔31内设有与轴承组件2的外圈相配合的台J介32。所述定位块5的外径小于轴承座3安装孔31的内径,其内径小于轴承 组件2的外圈内径。所述轴承组件2位于旋转轴1的上端。所述旋转轴1上设有防止轴承组件2脱离该轴的限制装置。所述限制装置为旋转轴1在轴承组件2下端所形成的轴肩12。所述轴承组件2通过一扣环7定位在旋转轴1上。所述轴承盖4为一盖体式结构,整体压在轴承组件2的下端,且旋转轴 1穿出轴承盖4,轴承盖4与轴承座3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轴承盖4上设有一轴承孔,该轴承孔内设有与轴承组件2的外圈相 配合的台阶41。所述轴承盖4局部压在轴承组件2的下端,且轴承盖4与轴承座3之间 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块5为圆环形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克服了轴承座的加工难度,以及轴 承与轴承座之间的安装难度的工艺问题,因本技术轴承组件采用分体 式,在轴承部件之间均安装有定位块,这样轴承座的安装孔与轴承组件之间 不需要紧密配合,只要能把轴承组件2放入安装孔31内即可,再通过轴承 部件之间的定位块5、轴承座3上的台阶32及轴承盖4压紧固定轴承组件2, 使轴承组件2不会出现横向运动或晃动现象,安装方便;同时,轴承座加工 简单,也可以一体加工成形,减少加工成本,提高产品的成品率。因轴承组件的下端安装有轴承盖,使轴承组件的整体不会发生窜动,即 使在高速转动的工作状态下,也可以有效地避免因轴承组件脱离而造成意外 现象的发生。本技术结构紧凑,重量轻,轴向尺寸更为縮小;精度高,转速高, 磨损小,使用寿命长;适用于大批量生产,质量稳定可靠,生产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轴承盖局部压在轴承组件上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具体说明,本技术一种轴及轴承组件,包括旋转轴1、轴承组件2、轴承盖4及设有内凹轴承安装孔31的轴承 座3;其中轴承组件2安装在轴承座3的安装孔31内,由轴承盖4盖紧。 所述轴承组件2至少由二个轴承部件构成,每个轴承部件分别依次套设在旋 转轴1上。在轴承部件之间均设有定位块5;轴承组件2的上端设为第一轴 承部件21,轴承组件2的下端设为第二轴承部件22;所述轴承座3安装孔 31内设有与轴承组件2的外圈相配合的台阶32;参见图1所示。上述定位块5可以为圆环形结构,也可以是其它的空心结构。该定位块 5的外径小于轴承座3的安装孔31的内径,其内径小于轴承组件2的外圈 内径。上述轴承组件2位于旋转轴1的上端,在轴承座3上设有与外部构件相 连的连接孔。上述轴承盖4与轴承座3配合,并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成一体。用以防止 轴承组件2在工作状态中从下端窜出,消除安全隐患。上述的轴承盖4可以采用盖体式结构,在轴承盖4上设有一轴承孔,该 轴承孔内设有与轴承组件2的外圈配合的台阶41 ,该台阶41可以起到压紧 及支撑轴承组件2的作用;轴承盖4整体压在轴承组件2的下端,旋转轴1 的下端穿出轴承盖4,轴承盖4与轴承座3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成一体。当然,上述的轴承盖4也可以采用局部压在轴承组件2下端的结构形式, 此时,轴承盖4依轴承组件2的形状压在轴承组件2上,再用螺钉或其它连 接件把轴承盖4与轴承座3连接成一体,也同样可以起到防止轴承组件2 窜出的目的,参见图2所示。在上述的旋转轴1上设有防止轴承组件2脱离该轴的限制装置。该限制装置为旋转轴1在轴承组件2下端所形成的轴肩12,用以阻止轴承组件2 从旋转轴1上脱离。所述轴承组件2通过一扣环7定位在旋转轴1上,用来防止旋转轴1 与轴承组件2分离。上述的旋转轴1内部设有一安装孔,用来安装被驱动的外部构件,该安 装方式可以通过在安装孔上设有的一内螺纹11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 其它方式与外面构件连接。上述的轴承座3的安装孔31可以根据实际使用的环境,可以采用偏心 结构,也可以采用同心结构,因此种结构方式,对偏心结构的加工并不会增 加轴承座的加工难度,而对偏心结构的加工的优越性尤为明显。在安装时,轴承座3的安装孔31与轴承组件2之间不需要紧密配合, 即轴承组件2不需要固定地放置在轴承座的安装孔31内,只要能把轴承组 件2放入轴承安装孔31中即可,通过轴承组件2之间的定位块5、轴承座3 上的台阶32和轴承盖4来压紧固定;使轴承组件2保持在旋转轴1上相应 的位置,从而防止轴承组件2出现横向移动或晃动的现象,整体安装方便, 轴承座3也加工简单,减少了加工成本,提高产品的成品率。权利要求1.一种轴及轴承组件,包括旋转轴(1)、轴承组件(2)、轴承盖(4)和设有内凹轴承安装孔(31)的轴承座(3);轴承组件(2)安装在轴承座(3)的安装孔(31)内,由轴承盖(4)盖紧;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组件(2)至少由二个轴承部件构成,每个轴承部件依次套设在旋转轴(1)上,在轴承部件之间均设有定位块(5);所述轴承座(3)的安装孔(31)内设有与轴承组件(2)的外圈相配合的台阶(32)。2. 根据权利要求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轴及轴承组件,包括旋转轴(1)、轴承组件(2)、轴承盖(4)和设有内凹轴承安装孔(31)的轴承座(3);轴承组件(2)安装在轴承座(3)的安装孔(31)内,由轴承盖(4)盖紧;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组件(2)至少由二个轴承部件构成,每个轴承部件依次套设在旋转轴(1)上,在轴承部件之间均设有定位块(5);所述轴承座(3)的安装孔(31)内设有与轴承组件(2)的外圈相配合的台阶(32)。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旗
申请(专利权)人:朱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