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垃圾回收处理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06807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垃圾回收处理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建筑垃圾破碎和筛分,制成再生骨料,再与水泥、砂、水制成砂浆,制备时,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开采,能够将城市建筑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降低了垃圾对城市的压力,解决了建筑、工业、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低的问题,达到了变废为宝、保护环境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垃圾回收处理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垃圾处理
,尤指一种建筑垃圾回收处理的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中建筑垃圾的产生和排出数量也在快速增长。人们在享受城市文明的同时也在遭受城市建筑垃圾带来的烦恼:城中村改造、拆临拆违、旧城改造等工程实施步伐不断加快,城市变得越来越美的同时,建筑垃圾产生量却在与日俱增,成为环境保护的又一大难点。建筑垃圾主要由碎混凝土、碎砖瓦、碎砂石土等无机物类构成,其化学成分是硅酸盐、氧化物、氢氧化物、碳酸盐、硫化物及硫酸盐等,其具有非常好的强度、硬度、耐磨性、抗冲击柔性、抗冻性、耐水性等,即强度高、稳定性好。建筑垃圾犹如城市建设的伴生“疮”,既侵占土地,还对周边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带来围城之患,容易产生安全隐患,不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的回收再利用;而且建筑垃圾的堆放还会对水资源造成污染,影响到空气质量,若不及时有效治理,必将后患无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垃圾回收处理的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建筑垃圾回收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分拣:将红砖类建筑垃圾或废弃混凝土类建筑垃圾中的木块、废旧塑料、废纸、钢筋等分拣出来,实行分类管理、储存、集中销售;(2).原料破碎:废弃红砖类建筑垃圾或废弃混凝土类建筑垃圾,从拆迁现场运达厂区后,分别经颚式破碎机行初步破碎,产生的建筑垃圾粗料由皮带输送至锤式破碎机进行进一步的破碎,分别得到具有一定粒径的红砖再生骨料和混凝土再生骨料;(3).筛分:破碎后的红砖类再生骨料和混凝土类再生骨料再分别经滚动筛进行筛分,筛分出5~20毫米、0.16~5毫米和0~0.16毫米粉尘三种不同粒径级别的破碎后的红砖类再生骨料和混凝土类再生骨料,进行分类分级分别储存,超出20毫米粒径的骨料返回锤式破碎机破碎;(4).利用利用5~40毫米红砖类再生骨料与水泥、中砂、水制成红砖类再生骨料混凝土;利用利用5~40毫米红砖类再生骨料与水泥、中砂、水制成混凝土类再生骨料混凝土;(5).利用0.16~5毫米红砖类再生骨料和0~0.16毫米红砖类再生骨料与水泥、砂、水制成红砖类再生骨料砂浆;利用0.16~5毫米混凝土类再生骨料和0~0.16毫米混凝土类再生骨料与水泥、砂、水制成混凝土类再生骨料砂浆。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将建筑垃圾破碎和筛分,制成再生骨料,再与水泥、砂、水制成砂浆,制备时,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开采,能够将城市建筑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降低了垃圾对城市的压力,解决了建筑、工业、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低的问题,达到了变废为宝、保护环境的效果。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建筑垃圾回收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红砖类建筑垃圾或废弃混凝土类建筑垃圾中的木块、废旧塑料、废纸、钢筋等分拣出来,实行分类管理、储存、集中销售;(2).废弃红砖类建筑垃圾或废弃混凝土类建筑垃圾,从拆迁现场运达厂区后,分别经颚式破碎机行初步破碎,产生的建筑垃圾粗料由皮带输送至锤式破碎机进行进一步的破碎,分别得到具有一定粒径的红砖再生骨料和混凝土再生骨料;(3).破碎后的红砖类再生骨料和混凝土类再生骨料再分别经滚动筛进行筛分,筛分出5~40毫米、0.16~5毫米和0~0.16毫米三种不同粒径级别的破碎后的红砖类再生骨料和混凝土类再生骨料,进行分类分级分别储存,超出20毫米粒径的骨料返回锤式破碎机破碎;(4).利用利用5~40毫米红砖类再生骨料与水泥、中砂、水制成红砖类再生骨料混凝土;利用利用5~40毫米混凝土类再生骨料与水泥、中砂、水制成混凝土类再生骨料混凝土;1).所述的混凝土类再生骨料混凝土的质量份配比为:水泥11~13份、中砂27~42份、5~40毫米混凝土类再生骨料51~54份、水10~11份。2).所述的红砖类再生骨料混凝土的质量份配比为:水泥8~11份、中砂26~30份、5~40毫米红砖类再生骨料48~51份、水11.5~12.5份。(5).利用0.16~5毫米红砖类再生骨料和0~0.16毫米红砖类再生骨料与水泥、砂、水制成红砖类再生骨料砂浆;利用0.16~5毫米混凝土类再生骨料和0~0.16毫米混凝土类再生骨料与水泥、砂、水制成混凝土类再生骨料砂浆。1).所述的红砖类再生骨料砂浆的质量份配比为:水泥12~14.5份、0.16~5毫米红砖类再生骨料78~80份、0~0.16毫米红砖类再生骨料3~5份、水10~12份。2).所述的混凝土类再生骨料砂浆的质量份配比为:水泥12~15份、中砂0~7份、0.16~5毫米混凝土类再生骨料72~79份、0~0.16毫米混凝土类再生骨料4~6份、水9~10份。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的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工程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垃圾回收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红砖类建筑垃圾或废弃混凝土类建筑垃圾中的木块、废旧塑料、废纸、钢筋等分拣出来,实行分类管理、储存、集中销售;(2).废弃红砖类建筑垃圾或废弃混凝土类建筑垃圾,从拆迁现场运达厂区后,分别经颚式破碎机行初步破碎,产生的建筑垃圾粗料由皮带输送至锤式破碎机进行进一步的破碎,分别得到具有一定粒径的红砖再生骨料和混凝土再生骨料;(3).破碎后的红砖类再生骨料和混凝土类再生骨料再分别经滚动筛进行筛分,筛分出5~40毫米、0.16~5毫米和0~0.16毫米三种不同粒径级别的破碎后的红砖类再生骨料和混凝土类再生骨料,进行分类分级分别储存,超出20毫米粒径的骨料返回锤式破碎机破碎;(4).利用利用5~40毫米红砖类再生骨料与水泥、中砂、水制成红砖类再生骨料混凝土;利用利用5~40毫米混凝土类再生骨料与水泥、中砂、水制成混凝土类再生骨料混凝土; (5).利用0.16~5毫米红砖类再生骨料和0~0.16毫米红砖类再生骨料与水泥、砂、水制成红砖类再生骨料砂浆;利用0.16~5毫米混凝土类再生骨料和0~0.16毫米混凝土类再生骨料与水泥、砂、水制成混凝土类再生骨料砂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垃圾回收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红砖类建筑垃圾或废弃混凝土类建筑垃圾中的木块、废旧塑料、废纸、钢筋等分拣出来,实行分类管理、储存、集中销售;(2).废弃红砖类建筑垃圾或废弃混凝土类建筑垃圾,从拆迁现场运达厂区后,分别经颚式破碎机行初步破碎,产生的建筑垃圾粗料由皮带输送至锤式破碎机进行进一步的破碎,分别得到具有一定粒径的红砖再生骨料和混凝土再生骨料;(3).破碎后的红砖类再生骨料和混凝土类再生骨料再分别经滚动筛进行筛分,筛分出5~40毫米、0.16~5毫米和0~0.16毫米三种不同粒径级别的破碎后的红砖类再生骨料和混凝土类再生骨料,进行分类分级分别储存,超出20毫米粒径的骨料返回锤式破碎机破碎;(4).利用利用5~40毫米红砖类再生骨料与水泥、中砂、水制成红砖类再生骨料混凝土;利用利用5~40毫米混凝土类再生骨料与水泥、中砂、水制成混凝土类再生骨料混凝土;(5).利用0.16~5毫米红砖类再生骨料和0~0.16毫米红砖类再生骨料与水泥、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延华张晓虎陈海旭张效忠李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