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烧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206806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建筑用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免烧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按如下重量份数由水泥、碎石粉、河沙、粉煤灰和水组成;水泥:碎石粉:河沙:粉煤灰:水=1:2~2.6:0.2~0.6:0.2~0.8:0.8~1.4。称料,将碎石粉(粒径d≤3mm,含泥量≤3%)、河沙(粒径d≤5mm,含泥量≤3%)、粉煤灰和水泥置于混碾机内加入水混碾均匀;将经混碾机混碾后的物料输送至模具中由压砖机压制成长240mm,宽115mm,高53mm的砌块,将砌块自然干燥。本发明专利技术制作工艺简单,没有烧结工序,避免了因烧结而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没有环境污染;压砖机体量小、搬运灵活,可直接在施工现场安装生产,减少砖砌多次搬运造成的破损。

An unburned brick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免烧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用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免烧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目前,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现有的实体围墙特别是变电站实体围墙基本上采用烧结页岩砖砌块,但使用烧结页岩砖砌块具有如下缺点:1、烧结页岩砖砌块在烧结后几何尺寸偏差较大、翘曲变形严重、表面开裂、色差较大、易泛碱,影响围墙砌筑质量及观感效果;2、烧结页岩砖的原材料为粘土、页岩、煤矸石或者粉煤灰,而原材料的大量开采破坏坡地植被甚至耕地,不利于环境保护;3、烧结页岩砖砌块制作时需经成型和高温烧结两个过程,其中烧结过程能耗高,同时燃煤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污染环境;4、烧结页岩砖砌块一般由固定工厂生产,使用时需运输至使用地,距离不定。长距离的运输和装、卸车过程,容易磕碰和磨损,增加不合格砌块数量,在砌筑过程中需挑选外观质量合格的砌块砌筑,耗费人力和物力;5、因烧结页岩砖的磕碰和磨损等导致砌成的墙体观感差,为提高围墙效果需对围墙双面抹灰,增加建设成本。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1)烧结页岩砖砌块在烧结后几何尺寸偏差较大、翘曲变形较严重、表面开裂、色差较大、易泛碱,影响围墙砌筑质量及观感效果。(2)烧结页岩砖的原材料为粘土、页岩、煤矸石或者粉煤灰,而原材料的开采破坏坡地植被甚至耕地,不利于环境保护。(3)烧结页岩砖砌块制作时需经成型和高温烧结两个过程,其中烧结过程能耗高,同时燃煤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污染环境。(4)烧结页岩砖砌块一般由固定工厂生产,使用时需运输至现场,距离不定。长距离的运输和装、卸车过程,容易出现磕碰和磨损,增加不合格砌块数量,砌筑时需要挑选外观质量合格的砌块砌筑,耗费人力和物力。(5)因烧结页岩砖砌块的磕碰和磨损导致砌成的墙体观感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难度:1、烧结页岩砖砌块本身材料特性,具有泛碱性,在长期的雨水侵蚀下,会产生白沫和青苔,难免影响围墙外观。2、工厂大量生产,同批次不同位置的烧结页岩砖会产生色差,不同批次色更加明显。不同地区的烧结砖厂和同一地区的不同砖厂,因原材料取材不同,出厂成品检测差异,很难在成品质量上统一控制。烧结砖的生产过程需要经过成型和烧结两个阶段,两个过程在不同的场所和时间完成,造成质量不宜控制。烧结的原材料的组成难免坡地植被甚至耕地;高温烧结工程难免会排放二氧化碳并造成环境污。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意义:1、解决了传统烧结页岩砖均有几何尺寸偏差较大、翘曲变形严重、表面开裂、色差较大、易泛碱等缺陷,提高了清水围墙砌筑质量及观感效果。2、免烧砖由水泥、碎石粉、河沙、粉煤灰和水重量配比压制而成,工艺简单,避开了高温烧结过程,保护了耕地,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免烧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免烧砖,所述免烧砖由水泥、碎石粉、河沙、粉煤灰和水组成;按照重量份水泥:碎石粉:河沙:粉煤灰:水=1:2~2.6:0.2~0.6:0.2~0.8:0.8~1.4。进一步,所述免烧砖按照重量份:水泥:碎石粉:河沙:粉煤灰:水=1:2.4:0.4:0.4:1。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免烧砖的制备方法,所述免烧砖的制备方法包括:第一步,按照重量份水泥:碎石粉:河沙:粉煤灰:水=1:2~2.6:0.2~0.6:0.2~0.8:0.8~1.4;称料,将碎石粉粒径d≤3mm,含泥量≤3%)、河沙(粒径d≤5mm,含泥量≤3%)、粉煤灰和水泥置于混碾机内加入水混碾均匀;第二步,将经混碾机混碾后的物料输送至模具中由压砖机压制成长240mm,宽115mm,高53mm的砌块,将砌块自然干燥。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所述免烧砖砌成的建筑物墙体。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所述免烧砖建造的清水围墙。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含所述免烧砖砌成的墙体材料。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围墙用的免烧砖的原料采用水泥、碎石粉、河沙、粉煤灰和水,相比传统的烧结页岩砖砌块的原料粘土、页岩、煤矸石或者粉煤灰,避免破坏坡地植被甚至耕地。2、由于免烧砖的原料和配比统一,基本没有色差,且不易泛碱;又免烧砖不需要烧制过程,节约了烧制过程使用的煤(约160kg/每万块烧结砖),同时避免大量二氧化碳(约426kg/每万块烧结砖)的排放,节能减排,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3、压砖机体量小、搬运灵活、安装方便快捷,尤其适合在变电站施工现场安装设备进行生产,以减少砖砌体多次搬运造成砌块的破损,避免人工挑选外观质量合格砌块的过程,节约人力、物力;免烧砌成的围墙规整外观效果好(详见图4),墙面不需要抹灰,节约建设的成本。依据《砌墙砖试验方法》GB/T2542,检测得到免烧砖的抗压强度平均值fm=27.3MPa,强度标准值fk=22.8MPa,由此免烧砖的强度等级为MU25。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免烧砖的制备方法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生产设备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免烧砖成品效果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免烧砖墙体的砌筑效果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几何尺寸偏差较大、翘曲变形严重、表面开裂、色差较大、易泛碱;污染环境;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砌成的墙体观感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免烧砖的原料成本低易得,对环境无污染;并且制作工艺简单,外观效果好的清水围墙用的免烧砖。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详细的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免烧砖按照重量份由水泥、碎石粉、河沙、粉煤灰和水组成;水泥:碎石粉:河沙:粉煤灰:水=1:2~2.6:0.2~0.6:0.2~0.8:0.8~1.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免烧砖按照重量份:水泥:碎石粉:河沙:粉煤灰:水=1:2.4:0.4:0.4:1。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免烧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1:称料将碎石粉、河沙、粉煤灰和水泥置于混碾机内加入水混碾均匀;S102:将经混碾机混碾后的物料输送至模具中由压砖机压制成长240mm,宽115mm,高53mm的砌块,将砌块自然干燥。下面结合与传统工艺的对比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作详细的描述。表1配重表水泥碎石粉河沙粉煤灰水配重12.40.40.41表2本专利技术的免烧砖与传统的烧结页岩砖砌块性能对比从表2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的围墙特别是变电站围墙用的免烧砖在制作过程与传统的烧结砖页岩砌块相比,实现了二氧化碳零排放、低能耗、原材料选取对环境无破坏和制作工艺简单的技术效果;制成的成品砖化学特性稳定,无泛碱,外观无翘曲、表面光滑平整,强度也能保证;使用该免烧砖砌筑变电站围墙过程中,砌块不需要多次搬运,磨损少,不合格率低,砌成的变电站围墙外表美观不需要抹灰,节约成本。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免烧砖按照重量份由水泥、碎石粉、河沙、粉煤灰和水组成;水泥:碎石粉:河沙:粉煤灰:水=1:2.4:0.4:0.4: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免烧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称料并将碎石粉粒径d≤3mm,含泥量≤3%)、河沙(粒径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免烧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免烧砖由水泥、碎石粉、河沙、粉煤灰和水组成;按照重量份水泥:碎石粉:河沙:粉煤灰:水=1:2~2.6:0.2~0.6:0.2~0.8:0.8~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免烧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免烧砖由水泥、碎石粉、河沙、粉煤灰和水组成;按照重量份水泥:碎石粉:河沙:粉煤灰:水=1:2~2.6:0.2~0.6:0.2~0.8:0.8~1.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烧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免烧砖按照重量份:水泥:碎石粉:河沙:粉煤灰:水=1:2.4:0.4:0.4:1。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免烧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免烧砖的制备方法包括:第一步,按照重量份水泥:碎石粉:河沙:粉煤灰:水=1:2~2.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俊周朝霖王恩来刘瑞军聂川翔王茂睿罗君主李博陈卓
申请(专利权)人: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重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