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附子加工中的浸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6712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1:37
一种附子加工中的浸泡装置,包括方形池体,方形池体的池壁内设有由竖向通道和倾斜通道构成的环形通道,倾斜通道下部与浸泡腔连通,浸泡腔内壁设有均流网;方形池体的内底面阵列有多个漏水孔,漏水孔顶部与浸泡腔连通,漏水孔底部与设在方形池体底壁的横向排水通道连通;环形通道与设在方形池体外侧壁的多个带开关阀的进水管连通,横向排水通道与设在方形池体外侧壁的多个带有开关阀的排水管连通,排水管位于进水管的对侧;浸泡腔内设有平板网篮,方形池体顶部设有四个支柱,支柱上设有电动卷筒,电动卷筒的收拉绳连接平板网篮。从池体内壁中部均匀进水,提高浸泡效果,排水通过池底均匀设计的漏水孔整体排放,还能够实现将附子提起,方便出料。

A Soaking Device in the Processing of Aconi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附子加工中的浸泡装置
本技术涉及附子加工,具体涉及一种附子加工中的浸泡装置。
技术介绍
附子是一味常见的中药材。刚采收的附子,不能直接用于加工,不仅其表面附着有大量的杂质,并且直接采收的附子质地过硬,不利于进行蒸煮、切片、炮制等,需要先进行浸泡,去除表面杂质,使质地变软变湿润。现有的浸泡池等,存在浸泡进水均匀性不理想影响浸泡效果、排水方式过于传统会对池中的附子产生流动影响、出料方式依靠人工铲捞等缺陷,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种附子加工中的浸泡装置,从池体内壁中部均匀进水,提高浸泡效果,排水通过池底均匀设计的漏水孔整体排放,还能够实现将附子提起,方便出料。本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技术:一种附子加工中的浸泡装置,包括中部凹陷形成有浸泡腔的方形池体,其特征在于:方形池体的池壁内设有由竖向通道和倾斜通道构成的环形通道,倾斜通道的上部与竖向通道的底部连通,倾斜通道下部与浸泡腔连通,浸泡腔内壁设有均流网,均流网位于倾斜通道与浸泡腔的连通处;方形池体的内底面阵列有多个漏水孔,漏水孔顶部与浸泡腔连通,漏水孔底部与设在方形池体底壁的横向排水通道连通;环形通道与设在方形池体外侧壁的多个带开关阀的进水管连通,横向排水通道与设在方形池体外侧壁的多个带有开关阀的排水管连通,排水管位于进水管的对侧;浸泡腔内设有平板网篮,方形池体顶部设有四个支柱,支柱分别位于方形池体的四个角处,支柱上设有电动卷筒,电动卷筒的收拉绳连接平板网篮。平板网篮为方形,其边缘不与方形池体内壁接触。平板网篮的边缘与方形池体内壁的间隙为2~5cm。位于进水管一侧的均流网网孔小于相邻侧的均流网的网孔,相邻侧的均流网网孔小于位于排水管一侧的均流网网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进水是从内壁周侧同时进水,不会集中于一侧;排水是从底部进行向下排水,不会集中朝向一侧排水而产生扰流;从而,进水和排水的效率明显提高,且空间上的均匀性进水和均匀性排水,利于换水时更换彻底,不会由于集中进水和排水引起的扰流致使附子由于空间分布的情况,其表面残留的水质清洁程度有明显差异;在需要进行边进水边排水的换水方式浸泡时,该方案的应用将提现出更加明细的效果;2、附子投入浸泡腔后,是位于平板网篮上,便于浸泡完成后进行收集,通过电动卷筒升起平板网篮,使附子与浸泡腔内的液体分离,静止一段时间后,继续升高至方便操作人员收集的高度,或者是升高至高于浸泡池顶部后,固定一侧的两个电动卷筒暂停,另一侧的两个电动卷筒继续升高,使平板网篮形成倾斜,更加利于附子的收集。采用这种方式,一方面利于快速滴干附子,另一方面利于快速收集,避免传统的铲收,降低了人工作业的强度;3、池体内壁的进水口为倾斜通道的下部在内壁的环形开口,倾斜通道的设计,利于进水时候,水流向下后倾斜朝向浸泡腔,并且不会反水,同时增加均流网,使进入环形通道的水从方形池体均匀流入浸泡腔,并且避免附子反涌入通道实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进水水路和排水水路。其中,1-方形池体,11-浸泡腔,12-漏水孔,13-横向排水通道,15-竖向通道,16-倾斜通道,2-平板网篮,3-进水管,4-排水管,5-均流网,6-支柱,7-电动卷筒,8-收拉绳。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2所示,一种附子加工中的浸泡装置,包括中部凹陷形成有浸泡腔11的方形池体1。方形池体1的池壁内设有由竖向通道15和倾斜通道16构成的环形通道,倾斜通道16的上部与竖向通道15的底部连通,倾斜通道16下部与浸泡腔11连通。环形通道与设在方形池体1外侧壁的多个带开关阀的进水管3连通。应用时,将附子投入浸泡腔11中,浸泡腔11内设有平板网篮2,平板网篮2通过收拉绳8连接电动卷筒7;附子投入后,位于平板网篮2上,电动卷筒7的运作使平板网篮2下降到浸泡腔11底部,平板网篮2下与池体内底面贴合。平板网篮2为方形,其边缘不与方形池体1内壁接触。平板网篮2的边缘与方形池体1内壁的间隙为2~5cm,便于电动卷筒7进行升降作业。同时,为了提高升降的效率和平稳性,可在支柱8朝向浸泡腔11的侧面上设置导向机构,收拉绳8经过导向机构后可提高运行平稳性。开启进水管3的开关阀,进水管3进水,首先进入环形通道,由竖向通道15进入倾斜通道16,然后从倾斜通道16下部进入浸泡腔11。由于通道为环形,且倾斜通道16与浸泡腔11的连通处的均流网5的网孔大小不一,具体是,位于进水管3一侧的均流网5网孔小于相邻侧的均流网5的网孔,相邻侧的均流网5网孔小于位于排水管4一侧的均流网5网孔,从而进入环形通道的水,首先一部分经过均流网5进入到浸泡腔11,另一部分从两侧流入到相邻侧的竖向通道15和倾斜通道16内,然后一部分通过相邻侧的均流网5进入到浸泡腔11,还有一部分继续环流,进入到排水管4一侧的竖向通道15和倾斜通道16内,经过该侧的均流网5进入到浸泡腔11。由于均流网5的网孔随着流向不断变大,因此,可以使得集中于一侧进水量不会过量集中从该侧全部进入,而是通过相邻侧和对侧均匀进入,有利于换水时提高效率并提高浸泡的效果。排水时,开启排水管4上的开关阀,利用方形池体1内底面阵列的多个漏水孔12,整体、均匀的向下排水,效率提高。漏水孔12底部与设在方形池体1底壁的横向排水通道13连通,最后统一由排水管4排放。本技术改变了进水和排水方式,不会由于集中进水和集中排水,造成浸泡腔11内的液体清洁程度存在不均匀性而影响浸泡效果,且极大提高了进水和排水效率,同时进水和排水的方式在空间上更加的均匀化。在需要进行边进水边排水的换水方式浸泡时,该方案的应用将提现出更加明细的效果。在浸泡完成后,开始排水,同时可以通过电动卷筒7升起平板网篮2,使附子与浸泡腔11内的液体分离,静止一段时间后,继续升高至方便操作人员收集的高度,或者是升高至高于方形池体1顶部后,固定一侧的两个电动卷筒7暂停,另一侧的两个电动卷筒7继续升高,使平板网篮2形成倾斜,更加利于附子的收集。采用这种方式,一方面利于快速滴干附子,另一方面利于快速收集,避免传统的铲收,降低了人工作业的强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附子加工中的浸泡装置,包括中部凹陷形成有浸泡腔(11)的方形池体(1),其特征在于:方形池体(1)的池壁内设有由竖向通道(15)和倾斜通道(16)构成的环形通道,倾斜通道(16)的上部与竖向通道(15)的底部连通,倾斜通道(16)下部与浸泡腔(11)连通,浸泡腔(11)内壁设有均流网(5),均流网(5)位于倾斜通道(16)与浸泡腔(11)的连通处;方形池体(1)的内底面阵列有多个漏水孔(12),漏水孔(12)顶部与浸泡腔(11)连通,漏水孔(12)底部与设在方形池体(1)底壁的横向排水通道(13)连通;环形通道与设在方形池体(1)外侧壁的多个带开关阀的进水管(3)连通,横向排水通道(13)与设在方形池体(1)外侧壁的多个带有开关阀的排水管(4)连通,排水管(4)位于进水管(3)的对侧;浸泡腔(11)内设有平板网篮(2),方形池体(1)顶部设有四个支柱(6),支柱(6)分别位于方形池体(1)的四个角处,支柱(6)上设有电动卷筒(7),电动卷筒(7)的收拉绳(8)连接平板网篮(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附子加工中的浸泡装置,包括中部凹陷形成有浸泡腔(11)的方形池体(1),其特征在于:方形池体(1)的池壁内设有由竖向通道(15)和倾斜通道(16)构成的环形通道,倾斜通道(16)的上部与竖向通道(15)的底部连通,倾斜通道(16)下部与浸泡腔(11)连通,浸泡腔(11)内壁设有均流网(5),均流网(5)位于倾斜通道(16)与浸泡腔(11)的连通处;方形池体(1)的内底面阵列有多个漏水孔(12),漏水孔(12)顶部与浸泡腔(11)连通,漏水孔(12)底部与设在方形池体(1)底壁的横向排水通道(13)连通;环形通道与设在方形池体(1)外侧壁的多个带开关阀的进水管(3)连通,横向排水通道(13)与设在方形池体(1)外侧壁的多个带有开关阀的排水管(4)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雨莎羊勇李德刚姚军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江油中坝附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