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卵形自翻身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6664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床。一种卵形自翻身床,包括一翻身床,包括一床架以及安装在床架上的床垫,床垫的截面呈卵形;床垫的中央开设有与人体外轮廓相匹配的人形凹陷;人形凹陷的开口向上,且人形凹陷的深度不小于20cm;人形凹陷的内壁安装有一气囊或者水囊;床垫是由固定部与活动部可拆卸连接构成的,人形凹陷的底部开设有一用于容纳升降机构的容纳槽,容纳槽内安装有一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的上端固定有一支撑板,支撑板的上表面覆盖有一聚氨酯弹性层。本专利通过优化床垫的截面呈现卵形,相较传统截面为长方形的床垫,节约了使用量。通过开设有人形凹陷,便于实现多个床垫的堆叠与人体限位容纳。

An oval self-turning b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卵形自翻身床
本技术涉及床品
,具体涉及翻身床。
技术介绍
人在睡眠中的姿势通常有平卧,左侧睡和右侧睡,若在睡眠过程中长时间保持一种睡姿,则会造成血液流畅不顺,影响身体各项机能,对于自动翻身有障碍的老人或因疾病限制体位变动的病人影响更甚。目前,对身体有残疾或卧床不能自理的瘫痪病人,给患者翻身的工作长期以来都是通过医护人员人工定时翻身,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造成职业损伤,因翻身不便导致患者长期受压,出现皮肤溃烂、感染甚至导致死亡。目前市面上已存有翻身床,但是,现有的翻身床,往往是采用外露出床垫的限位机构进行限位,不便于保证翻转时的舒适度,且当翻转角度过大时,容易导致患者从床垫下滑。此外,现有的翻身床的床垫功能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卵形自翻身床,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卵形自翻身床,包括一翻身床,包括一床架以及安装在床架上的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垫的截面呈卵形;所述床垫的中央开设有与人体外轮廓相匹配的人形凹陷;所述人形凹陷的开口向上,且人形凹陷的深度不小于20cm;所述人形凹陷的内壁安装有一气囊或者水囊;所述人形凹陷的底部开设有一用于容纳升降机构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安装有一升降方向为竖直方向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上端固定有一升降支撑板,所述升降支撑板的上表面覆盖有一聚氨酯弹性层;所述床垫的上表面开设有用于容纳导管的引导槽,所述引导槽的一端与所述人形凹陷导通,所述引导槽的另一端与所述床垫的外壁导通;所述床垫包括用于支撑人体臀部的臀部支撑部,所述臀部支撑部上开设有开口向上的坐便器容纳槽,所述床垫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将坐便器侧拉出的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坐便器容纳槽导通。本专利通过优化床垫的截面呈现卵形,相较传统截面为长方形的床垫,增加了厚度,便于将患者容纳入床垫内,保证患者翻身时不从床上下滑,臀部下方便于隐藏座便器,使整个床体更美观和舒适。通过开设有人形凹陷,便于实现多个床垫的堆叠与人体限位容纳。通过人形凹陷的内壁安装有气囊或者水囊,便于通过不同的人体体型,通过气囊或者水囊的内部物体的冲放量调控,实现人体与人体凹陷之间的间隙的微调,保证用户的舒适度。通过气囊与水囊内部填充物体的温度,进而实现对人体的体温的调控。通过坐垫上设有升降机构,可以达到抬高或降低头部、肩膀、手臂、臀部、下肢膝盖、小腿等以保证患者局部功能位活动度。通过坐便器容纳槽,便于实现在臀部下方放置坐便器或者清洗装置,比如清洗盆,并使用完毕后,通过缺口拉出。还可以实现从缺口推入坐垫实现对坐便器容纳槽的填充。通过引导槽,用于不同插有导管的患者固定导管走向,防止翻身时导管滑脱。所述床垫的下表面设有向下突出的曲面;所述床架上设有嵌入所述床垫下端部的凹槽。所述支撑板设有至少三个,所述人形凹陷的底部是至少三个支撑板拼接构成;每个支撑板均通过升降机构相连。当患者需要擦身或者清洁局部的时候,部分升降机构可以实现局部上升,高出床垫平面,也可以所有的升降机构工作,实现整体抬高,也可以根据局部清洁需要,抬高局部或者整体。所述床垫的上方安装有一头罩,所述头罩设置在所述人形凹陷容纳头部方位的上方。患者头部的上方,悬浮有头罩,对于监护室各类插气管插管的患者,各种管道可以从患者体腔出来后,固定在头罩上,防止器械管道导致的压力性损伤,头罩会随着卵形床的角度变换一起转动,妥善固定患者的各种导管,又可以起到翻身变换体位的作用。气囊或者水囊通过内部填充量的不同,实现不同压力的调节,起到局部按摩或者患者烦躁时,起到固定肢体作用。所述人形凹陷包括一用于容纳头部、肩部、胸部以及下肢的主凹陷、用于容纳左手臂的左分支凹槽,用于容纳右手臂的右分支凹槽;所述左分支凹槽内设有用于固定左手臂的固定机构;所述右分支凹槽内设有用于固定右手臂的固定机构;所述左分支凹槽和所述右分支凹槽设置在主凹陷的左右两侧,且与主凹陷导通;所述人形凹陷的内壁包括用于接触人体腋下的腋下接触位,所述腋下接触位安装有温湿度传感器,且所述气囊或者水囊在腋下接触位设有一缺口,所述温湿度传感器从所述缺口中伸出。通过温湿度传感器,便于实现对患者腋下温度的检测。通过固定机构,防止神志不清的患者拉出各类导管。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床架包括一底架,所述底架的四个角部均安装有一万向轮;所述床架包括一用于支撑以及固定床垫的支撑架,所述床垫安装在所述支撑架的上方;所述床架还包括四个用于支撑支撑架的前后左右四个端部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是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的上端与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液压伸缩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架转动连接。便于实现床垫的不同范围的转动。作为另一优选方案,所述床架包括一用于支撑以及固定床垫的支撑架,所述床垫安装在所述支撑架的上方;所述支撑架包括一框架,以及与框架转动连接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在框架的顶部,且支撑板的两端设有伸出框架的转轴,以所述转轴作为驱动所述支撑架转动的从动轴;所述框架上还安装有一电机,所述电机通过传动机构与所述转轴传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是齿轮传动机构或者皮带轮传动机构;所述床架还包括一底架,所述底架的四个角部均安装有一万向轮;所述底架的前端与一支撑杆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上端通过一转轴与所述框架的前端连接;所述底架的右端与一液压伸缩杆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液压伸缩杆的下端与框架的后端转动连接;所述底架上固定有左右设置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上端部固定有一定位凸起;所述框架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一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上开设有一用于引导定位凸起的弧形引导槽,所述定位凸起嵌入所述弧形引导槽内,且与所述弧形引导槽滑动连接,所述弧形引导槽的引导方向呈一以转轴的中心轴线为旋转中心线,且圆心角不大于180°的弧形。便于实现翻转以及升降运动。所述电机与所述液压伸缩杆通过一单片机控制,单片机内设有一计时器。通过计时器可以设定时间进行不同角度的移位和翻身、倾斜,直立、实现各种体位的转换,翻身床,还包括一头盔,所述头盔上安装有输气管或者输液管。可以将患者所有面部和头部的导管固定在头盔上,头盔会根据患者头部的转动同时转动。所述人形凹陷的内壁设有用于导管固定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用于固定导管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是胶布、绑带或者管扣;所述床垫的侧壁或者底部上开设有用于导管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凹槽导通。减少导管的外露。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床垫的一种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气囊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采用图4结构的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床垫的部分剖视图。图中:1为床垫,2为气囊,3为人形凹陷,4为支撑架,5为支撑杆,6为底架,7为万向轮,8为框架,9为主动齿轮,10为缺口齿轮,11为液压伸缩杆,12为定位凸起,13为导向板,14为转轴,21为聚氨酯弹性层,22为坐便器容纳槽,23为引导槽,24为升降支撑板,25为升降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参见图1、图2和图6,一种卵形自翻身床,包括一翻身床,包括一床架以及安装在床架上的床垫1,床垫1的截面呈卵形;床垫1的中央开设有与人体外轮廓相匹配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卵形自翻身床,包括一翻身床,包括一床架以及安装在床架上的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垫的截面呈卵形;所述床垫的中央开设有与人体外轮廓相匹配的人形凹陷;所述人形凹陷的开口向上,且人形凹陷的深度不小于20cm;所述人形凹陷的内壁安装有一气囊或者水囊;所述人形凹陷的底部开设有一用于容纳升降机构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安装有一升降方向为竖直方向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上端固定有一升降支撑板,所述升降支撑板的上表面覆盖有一聚氨酯弹性层;所述床垫的上表面开设有用于容纳导管的引导槽,所述引导槽的一端与所述人形凹陷导通,引导槽的另一端与所述床垫的外壁导通;所述床垫包括用于支撑人体臀部的臀部支撑部,所述臀部支撑部上开设有开口向上的坐便器容纳槽,所述床垫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将坐便器侧拉出的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坐便器容纳槽导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卵形自翻身床,包括一翻身床,包括一床架以及安装在床架上的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垫的截面呈卵形;所述床垫的中央开设有与人体外轮廓相匹配的人形凹陷;所述人形凹陷的开口向上,且人形凹陷的深度不小于20cm;所述人形凹陷的内壁安装有一气囊或者水囊;所述人形凹陷的底部开设有一用于容纳升降机构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安装有一升降方向为竖直方向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上端固定有一升降支撑板,所述升降支撑板的上表面覆盖有一聚氨酯弹性层;所述床垫的上表面开设有用于容纳导管的引导槽,所述引导槽的一端与所述人形凹陷导通,引导槽的另一端与所述床垫的外壁导通;所述床垫包括用于支撑人体臀部的臀部支撑部,所述臀部支撑部上开设有开口向上的坐便器容纳槽,所述床垫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将坐便器侧拉出的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坐便器容纳槽导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卵形自翻身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形凹陷包括一用于容纳头部、肩部、胸部以及下肢的主凹陷、用于容纳左手臂的左分支凹槽,用于容纳右手臂的右分支凹槽;所述左分支凹槽内设有用于固定左手臂的固定机构;所述右分支凹槽内设有用于固定右手臂的固定机构;所述左分支凹槽和所述右分支凹槽设置在主凹陷的左右两侧,且与主凹陷导通;所述人形凹陷的内壁包括用于接触人体腋下的腋下接触位,所述腋下接触位安装有温湿度传感器,且所述气囊或者水囊在腋下接触位设有一缺口,所述温湿度传感器从所述缺口中伸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卵形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文奚蓓华白妮张莉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