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分数计,包括羌活10‑15份、姜黄10‑15份、当归10‑20份、赤芍10‑15份、黄芪15‑25份、秦艽15‑25份、甘草2‑10份、麻黄5‑15份、桂枝5‑15份、葛根25‑35份、地龙10‑20份、红花10‑15份、防风10‑15份、酒川芎10‑20份、乌梢蛇10‑2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祛风除湿,活血化瘀,舒筋通络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引起的肢体麻木、疼痛、僵硬等症。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sition for treating 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
,尤其涉及一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医学认为: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颈椎病可分为: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食管压迫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病因:髓核的突出或脱出,后方小关节的骨质增生或创伤性关节炎,钩椎关节的骨刺形成,以及相邻的三个关节(椎体间关节、钩椎关节及后方小关节)的松动与移位等均可对脊神经根造成刺激与压迫。此外,根管的狭窄、根袖处的粘连性蛛网膜炎和周围部位的炎症与肿瘤等亦可引起与本病相类似的症状。目前针对神经根型颈推病采用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两种。非手术治疗主要应用颈椎牵引、局部封闭、理疗、针灸等方法,这些方法尽管有应用,但其效果缓慢、疗效不是很高、患者痛苦;采用手术治疗会出现并发症,危险性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对药物配伍的解析重构和科学配伍,以解决现有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尤其是由神经根型颈椎病引起的肢体麻木、疼痛、僵硬等症无法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分数计,包括羌活10-15份、姜黄10-15份、当归10-20份、赤芍10-15份、黄芪15-25份、秦艽15-25份、甘草2-10份、麻黄5-15份、桂枝5-15份、葛根25-35份、地龙10-20份、红花10-15份、防风10-15份、酒川芎10-20份、乌梢蛇10-20份。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按重量分数计,包括羌活11-13份、姜黄11-13份、当归13-17份、赤芍11-13份、黄芪17-23份、秦艽17-23份、甘草3-8份、麻黄7-12份、桂枝7-12份、葛根27-33份、地龙13-17份、红花11-13份、防风11-13份、酒川芎13-17份、乌梢蛇13-17份。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按重量分数计,包括羌活12份、姜黄12份、当归15份、赤芍12份、黄芪18份、秦艽18份、甘草6份、麻黄10份、桂枝10份、葛根30份、地龙15份、红花12份、防风12份、酒川芎15份、乌梢蛇15份。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酒川芎的制备方法如下:1)取中药材川芎除去杂质,洗净后用清水浸泡至指甲能掐入外皮为度,取出,切成川芎片,并干燥;2)将干燥后的川芎片加入黄酒拌匀,稍闷;3)待黄酒被吸尽后,置于炒制容器内,文火加热炒至川芎片微焦,呈棕黄色时,取出,晾干,得到酒川芎。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按重量分数计,所述川芎片与黄酒的比例为1:0.12-1:0.15。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中药组合物为丸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或药汤剂。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中药组合物为药汤剂。一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药汤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所述中药组合物中的各组份冲洗,去除表面杂质后备用;2)将各组分投入到煎煮容器中,加水浸泡0.5-1h,然后煎煮20-30min,滤渣,即得一煎药汤;3)继续煎煮,二煎时加入一煎1/2的水量,煎煮15-20min,滤渣即的二煎药汤;4)将一煎药汤与二煎药汤混合,装入无菌袋中密封,每袋150ml,即得药汤剂。本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中各组份具有如下药理活性和功效:羌活:辛、苦,温,归膀胱,肾经;解表散寒,祛风胜湿,利关节,止痛;主外感风寒;头痛无汗;风水浮肿;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姜黄:辛、苦,温,归肝、脾经,活血行气,通经止痛;用于血滞经闭,行经腹痛,胸胁剌痛,风湿痹痛,肩臂疼痛,跌扑损伤;本品辛温相合,能外散风寒,内行气血;苦温相合,能外胜寒湿,内破瘀血,故有破血行气、通络止痛、祛风疗痹之效,凡气滞血瘀而致的胸胁脘腹疼痛、肢体串痛、时痛时止、经闭腹痛以及跌打损伤瘀肿、产后恶露不尽、少腹刺痛等,均可应用,关节不利、肩臂酸痛尤为常用,惟因活血行气之力较强,虚证应慎用。当归:伞形目伞形科植物,其根可入药,味甘、辛,温,归肝、心、脾经;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主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赤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或川赤芍的干燥根;味苦,性微寒,归肝经;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黄芪:甘,微温,归脾、肺经;补气健脾,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消肿,托毒生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秦艽:辛、苦,平;归胃、肝、胆经;祛风湿,通络止痛,退虚热,清湿热;能治疗风湿痹痛、筋脉拘挛、骨节酸痛、日晡潮热、小儿疳积发热等不良症状;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和根茎,味甘,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味辛,温,归肝、胆、心包经,活血行气,祛风止痛,有解表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等多种功能,可治外感发热头痛、高血压颈项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疹、泄泻等多种疾病;地龙:咸,寒,归肝、脾、膀胱经;清热熄风,通络,平喘,利尿;红花:辛,温,归心、肝经,活血通经,祛瘀止痛;防风: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川芎:伞形科植物川芎的根茎,酒川芎是取川芎片用黄酒喷洒均匀,稍闷,置锅内炒至微焦为度,取出放凉而成,酒川芎是中药川芎的一种加工品,味辛,温,归肝、胆、心包经,活血行气,祛风止痛;酒制后能起引药入血的作用,同时增强其活血通络之功;乌梢蛇:为游蛇科乌梢蛇属动物乌梢蛇除去内脏的全体,甘、平、无毒,归肝经;祛风,通络,止痉;具有祛风湿,通经络,定惊止痉之功效;主治风湿顽痹,肌肤麻木,筋脉拘挛,肢体瘫痪,破伤风,麻风,风疹疥癣。中医药认为颈椎病属“眩晕”范畴,本专利技术的药物组合物重在解痉止痛,醒神开窍,化痰熄风,利湿渗水,益气活血。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具体地说,即是存在着气能生血、行血、摄血和血为气之母等四个方面的关系。气虚则推动无力,血行迟缓;气滞则血行滞涩不畅,甚则可形成血瘀。其次“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风内动,上扰清窍可至眩晕头痛。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所采用的药物,选择酒川芎、乌梢蛇为君药,酒川芎味辛,温,归肝、胆、心包经,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川芎辛温香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分数计,包括羌活10‑15份、姜黄10‑15份、当归10‑20份、赤芍10‑15份、黄芪15‑25份、秦艽15‑25份、甘草2‑10份、麻黄5‑15份、桂枝5‑15份、葛根25‑35份、地龙10‑20份、红花10‑15份、防风10‑15份、酒川芎10‑20份、乌梢蛇10‑2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分数计,包括羌活10-15份、姜黄10-15份、当归10-20份、赤芍10-15份、黄芪15-25份、秦艽15-25份、甘草2-10份、麻黄5-15份、桂枝5-15份、葛根25-35份、地龙10-20份、红花10-15份、防风10-15份、酒川芎10-20份、乌梢蛇10-2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分数计,包括羌活11-13份、姜黄11-13份、当归13-17份、赤芍11-13份、黄芪17-23份、秦艽17-23份、甘草3-8份、麻黄7-12份、桂枝7-12份、葛根27-33份、地龙13-17份、红花11-13份、防风11-13份、酒川芎13-17份、乌梢蛇13-17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分数计,包括羌活12份、姜黄12份、当归15份、赤芍12份、黄芪18份、秦艽18份、甘草6份、麻黄10份、桂枝10份、葛根30份、地龙15份、红花12份、防风12份、酒川芎15份、乌梢蛇15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国龙,谢晓龙,
申请(专利权)人:眉山市中医医院眉山市东坡区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