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花茶窨制的人工气候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6312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花茶窨制的人工气候箱,包括设置有密封门的密闭箱体,所述密闭箱体中设置有多层置物托盘;所述密闭箱体的顶部设有出风口,底部设有进风口,内腔设有温湿度传感器,且出风口和进风口通过循环管道相连通;所述循环管道上设有循环风机和加热箱体;所述加热箱体的内侧壁上从上至下依次交叉设有多块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加热箱体内腔分割成“S”字型通道;所述“S”字型通道中设置有加热元件;所述出风口和进风口处均设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加热元件和温湿度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对鲜花香气充分利用,同时提高茶坯对香气的吸香效果。

An Artificial Climate Box Suitable for Flower Tea Ba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花茶窨制的人工气候箱
本技术涉及人工实验箱
,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花茶窨制的人工气候箱。
技术介绍
人工气候箱是一种高精度冷热恒温设备,其为实验及生产提供一个理想的人工气候实验环境,可用作植物的发芽、育苗、微生物的培养以及其它用途的人工气候试验及工业生产,是农业、林业、环境科学等生产和科研部门理想的设备。花茶是以绿茶、红茶、乌龙茶茶坯及符合食用需求、能够吐香的鲜花为原料,采用窨制工艺制作而成的茶叶。花茶的窨制过程主要是鲜花吐香和茶胚吸香的过程。其中鲜花的吐香是生物化学变化,成熟的鲜花在酶、温度、水份、氧气等作用下,分解出芬香物质,随着生理变化,花的开放,而不断的吐出香气来;茶胚吸香是在物理吸附作用下,随着吸香同时也吸收大量水份,由于水的渗透作用,产生了化学吸附,在湿热作用下,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变化,茶汤从绿逐渐变黄亮,滋味有淡涩转为浓醇,形成特有的花茶的香、色、味。将花茶的窨制过程放置在人工气候箱中,通过人工气候箱理想的人工气候环境可以提高窨制花茶的品质。在花茶的窨制过程中,为了使得鲜花能够尽量保持生机从而分解出更多的芬香物质,需要进行通风以保证空气的流通性,但是在通风过程中鲜花分解出的芬香物质也往外溢出,造成香气浪费,得不到充分利用,增加了鲜花的使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花茶窨制的人工气候箱,可以对鲜花香气充分利用,同时提高茶坯对香气的吸香效果。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适用于花茶窨制的人工气候箱,包括设置有密封门的密闭箱体,所述密闭箱体中设置有多层置物托盘;所述密闭箱体的顶部设有出风口,底部设有进风口,内腔设有温湿度传感器,且出风口和进风口通过循环管道相连通;所述循环管道上设有循环风机和加热箱体;所述加热箱体的内侧壁上从上至下依次交叉设有多块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加热箱体内腔分割成“S”字型通道;所述“S”字型通道中设置有加热元件;所述出风口和进风口处均设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加热元件和温湿度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进风口开设有多个,且多个进风口汇集至一根进风管道上;所述进风管道与循环管道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元件为热电偶、红外线加热管或者是电热丝。进一步的,所述温湿度传感器选用Sensirion公司的SHT11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选用AT89C51单片机。进一步的,每层所述置物托盘上均布有若干通风筛孔。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箱体上还设有与外界连通的换气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设置有循环管道,使得密闭箱体中的气体形成循环回路,大大减少了鲜花香气散发到环境中造成的损失,其不仅实现了对鲜花香气的充分回收利用,而且利于鲜花吐香和鲜花香气的分布。(2)花茶在窨制过程中,会逐渐释放出茶叶和鲜花中含有的水分。因此,花茶窨制所处环境的湿度会越来越大,为了避免窨制所处环境的湿度过大影响鲜花吐香和茶胚吸香,通过加热箱体对循环流动的气体进行加热,“S”字型通道的设置延长了循环流动气体与加热元件的接触时间,相比较在密闭箱体内腔设置加热元件对气流直接加热的方式,该设计对于湿气流的带走、去除效果更好,同时经循环流动并且加热的香气更加有利于茶坯对其吸收,提高吸香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密闭箱体,2-出风口,3-进风口,4-循环管道,5-循环风机,6-加热箱体,7-分隔板,8-“S”字型通道,9-加热元件,10-置物托盘,11-温湿度传感器,12-电磁阀,13-控制器,14-进风管道,15-通风筛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所示,一种适用于花茶窨制的人工气候箱,包括设置有密封门的密闭箱体1,所述密闭箱体1中设置有多层置物托盘10,置物托盘10用于放置鲜花和茶坯,使用时,可将鲜花和茶坯混合后放在置物托盘10上,也可以将鲜花和茶坯交叉分层放置,即一层鲜花一层茶坯;所述密闭箱体1的顶部设有出风口2,底部设有进风口3,内腔设有温湿度传感器11,且出风口2和进风口3通过循环管道4相连通;所述循环管道4上依次连接设有循环风机5和加热箱体6,其中,加热箱体6的上部一侧设有加热箱体进风口,下部一侧设有加热箱体出风口,循环风机5的出风口通过管道与密闭箱体1的进风口连接,循环风机5的进风口与加热箱体出风口连接,加热箱体进风口通过管道与密闭箱体1的出风口连接;所述加热箱体6的内侧壁上从上至下依次交叉设有多块分隔板7,所述分隔板7将加热箱体6内腔分割成“S”字型通道8,所述“S”字型通道8中设置有加热元件9,为进一步提高加热效果,加热元件9设置有多个,“S”字型通道8的设计使得循环流动气体与加热元件9有更多的接触时间,加热效果更好;所述出风口2和进风口3处均设有电磁阀12,所述电磁阀12、加热元件9和温湿度传感器11均与控制器13电连接。具体的,所述进风口3开设有多个,且多个进风口3汇集至一根进风管道14上;所述进风管道14与循环管道4相连通。采用该设计,更加有利于鲜花香气在密闭箱体1中的分布,使得窨制更加均匀。具体的,所述加热元件9可选为热电偶、红外线加热管或者是电热丝,较优的选择为红外线加热管。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温湿度传感器11可选用Sensirion公司的SHT11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13选用AT89C51单片机。具体的,为了提高鲜花香气在密闭箱体1中的分布,每层所述置物托盘10上均布有若干通风筛孔15。具体的,所述加热箱体6上还设有与外界连通的换气阀16。通过该设计,可以对气流进行补充氧气,从而提高鲜花的生机,促进其吐香。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工作时,将茶叶和鲜花放在密闭箱体内的置物托盘上,关闭密封门,开启控制器,通过控制器设置鲜花最佳吐香温度,从而启动循环风机,气流从密闭箱体1底部的进风口进入,从密闭箱体1顶部的出风口出风,混着鲜花香气的气流进入到加热箱体6中,并且在“S”字型通道中被加热元件加热,经加热的气流循环进入到密闭箱体内,在上述气流不断循环与加热的过程中,鲜花不断进行吐香、茶坯不断进行吸香。整个气路密闭、循环大大减少了鲜花香气散发到环境中造成的损失,其不仅实现了对鲜花香气的充分回收利用,而且利于鲜花吐香和鲜花香气的分布,进而提高茶坯吸香。运行一段时间后,可打开加热箱体6上设有的与外界连通的换气阀,补充空气,即保证了系统的运行又为鲜花提供了氧气。气流循环一段时间后,香气基本散发后,可取出茶叶与鲜花更换进行下一批窨制。此外,通过设置的电磁阀、加热元件9、温湿度传感器和控制器的配合,可以实现对窨制所处环境的温度控制。具体的通过控制器设置鲜花最佳吐香温度,温湿度传感器实时检测密闭箱体1内温度的变化,并将其温度变化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预先设定好的温度值与检测到的温度值进行对比,如果检测到的温度低于预设值,则控制器控制加热元件工作,即启动加热元件对气流进行加热;若检测到的温度值达到预设温度值,则控制器控制加热元件停止工作;整个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花茶窨制的人工气候箱,包括设置有密封门的密闭箱体(1),所述密闭箱体(1)中设置有多层置物托盘(10);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闭箱体(1)的顶部设有出风口(2),底部设有进风口(3),内腔设有温湿度传感器(11),且出风口(2)和进风口(3)通过循环管道(4)相连通;所述循环管道(4)上设有循环风机(5)和加热箱体(6);所述加热箱体(6)的内侧壁上从上至下依次交叉设有多块分隔板(7),所述分隔板(7)将加热箱体(6)内腔分割成“S”字型通道(8);所述“S”字型通道(8)中设置有加热元件(9);所述出风口(2)和进风口(3)处均设有电磁阀(12),所述电磁阀(12)、加热元件(9)和温湿度传感器(11)均与控制器(13)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花茶窨制的人工气候箱,包括设置有密封门的密闭箱体(1),所述密闭箱体(1)中设置有多层置物托盘(10);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闭箱体(1)的顶部设有出风口(2),底部设有进风口(3),内腔设有温湿度传感器(11),且出风口(2)和进风口(3)通过循环管道(4)相连通;所述循环管道(4)上设有循环风机(5)和加热箱体(6);所述加热箱体(6)的内侧壁上从上至下依次交叉设有多块分隔板(7),所述分隔板(7)将加热箱体(6)内腔分割成“S”字型通道(8);所述“S”字型通道(8)中设置有加热元件(9);所述出风口(2)和进风口(3)处均设有电磁阀(12),所述电磁阀(12)、加热元件(9)和温湿度传感器(11)均与控制器(13)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花茶窨制的人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梅杨雪梅杨彬李芬柴天发罗屏王智慧李伟
申请(专利权)人: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普洱茶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