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滴灌系统的压力补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62396 阅读:5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滴灌系统的压力补偿装置,包括滴头、设置在滴头上端的进水转接头、设置在滴头下端的出水转接头以及设置在滴头的内腔中的稳压珠,其中,所述滴头在与所述进水转接头对应位置处设置有进水接口,所述进水转接头与所述进水接口之间通过螺纹连接;该滴头在与所述出水转接头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出水接口,所述出水转接头中延伸进所述滴头的内腔的端部为锯齿状;所述稳压珠的直径小于所述进水接口的直径,大于所述出水接口的直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压力补偿装置能够在一定距离的滴灌带上起到较好的压力均衡作业,且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和适用范围较广的优点。

A Pressure Compensation Device for Drip Irriga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滴灌系统的压力补偿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农田滴灌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滴灌系统的压力补偿装置。
技术介绍
滴灌系统的压力补偿装置是安装在滴灌带的出水口处,用于解决滴灌带两端压力不均衡的问题。现有的压力补偿装置结构复杂,成本高,在农业大田生产中并不适用。而大面积种植下滴灌系统的压力不均衡问题往往会导致生产过程中灌溉不均甚至施肥不均的问题,从而浪费了大量的灌溉用水和肥料,增加了农业生产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滴灌系统的压力补偿装置,该压力补偿装置能够在一定距离的滴灌带上起到较好的压力均衡作业,且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和适用范围较广的优点。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滴灌系统的压力补偿装置,包括滴头、设置在滴头上端的进水转接头、设置在滴头下端的出水转接头以及设置在滴头的内腔中的稳压珠,其中,所述滴头在与所述进水转接头对应位置处设置有进水接口,所述进水转接头与所述进水接口之间通过螺纹连接;该滴头在与所述出水转接头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出水接口,所述出水接口为环形锯齿状;所述稳压珠的直径小于所述进水接口的直径,大于所述出水接口的直径。本技术的用于滴灌系统的压力补偿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在田间布置好滴灌带后,工作人员手动将进水转接头与滴灌带连接,或者由机械进行自动化安装。然后将出水转接头与灌溉装置连接,或者直接将出水转接头进行灌溉。在灌溉过程中,无论出水转接头与地面夹角是什么状态,所述稳压珠均会在滴头的内腔中借助水的冲力与浮力来保证其工作状态,具体为:(1)当进水转接头中进入滴头的水流的水压过大时,所述稳压珠就会在水流的冲击下克服浮力作用向所述出水接口处运动或者抵紧在出水接口处,使得过水断面面积减小,从而实现减压减流的效果。此外,当进水转接头进入的水流压力过大时,所述稳压珠就会完全抵紧在所述出水接口处,但由于所述出水接口为环形锯齿状,使得稳压珠无法完全堵住出水接口,因此不会导致滴头出现断流的现象。(2)当进水转接头中进入滴头的水流的水压过小时,所述稳压珠就会在浮力的作用下克服水流的冲击力向远离所述出水接口的方向运动,使得过水断面面积增大,从而实现不减压减流的效果。优选的,所述进水转接头包括锥形头以及设置在锥形头下端的连接管,其中,所述连接管在远离锥形头的端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滴头在所述进水接口处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这样,由于所述进水转接头与所述滴头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因此在组装本技术的压力补偿装置的过程中,可以松开进水转接头,将稳压珠从进水接口放进滴头的内腔中,然后再锁紧进水转接头,这样就完成了所述压力补偿装置的组装,且上述组装方式简单方便,有利于工作人员后期对所述压力补偿装置进行维护和内部零部件(例如稳压珠)的更换。优选的,所述出水转接头与所述滴头为一体式结构。优选的,所述滴头为球形。优选的,所述出水转接头中远离滴头的端部设置有可与其他灌溉设备连接的拓展安装槽。通过在出水转接头上设置拓展安装槽,可以方便本技术的压力补偿装置与其他灌溉装置连接。优选的,所述出水转接头内设置有环形排列的用于防止异物进入到滴头的内腔的倒刺结构。当灌溉结束时,由于水管内的水流停止流动,因此该水管内会产生负压,产生的负压会将异物从出水转接头吸入进滴头的内腔中,这样会影响到下一次的灌溉。本技术的压力补偿装置在出水转接头内设置环形排列的倒刺结构,使得吸入出水转接头的异物被倒刺结构阻挡,使其无法进入到滴头的内腔,这样就保证后下一次灌溉的正常进行。所述倒刺结构的第一个优选方案,该倒刺结构由设置在出水转接头的内腔中的若干矩形块挡板组成,所述若干块矩形挡板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出水转接头的轴线垂直,且该矩形挡板的长度和宽度小于所述出水转接头的内径;所述若干块矩形挡板沿着出水转接头的高度方向依次设置,且呈螺旋形排布。优选的,相邻两块矩形挡板之间相互错开90度。所述倒刺结构的第二个优选方案,该倒刺结构由设置在出水转接头的内腔中的若干块半圆形挡板组成,所述若干块半圆形挡板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出水转接头的轴线垂直,且该半圆形挡板的直径等于所述出水转接头的内径;所述若干块半圆形挡板沿着出水转接头的高度方向依次交错排布,相邻两块半圆形挡板之间的夹角为180度。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压力补偿装置通过简化结构以降低其制造成本,便于大规模应用。2、本技术的压力补偿装置在灌溉过程中,无论出水转接头与地面夹角是什么状态,所述稳压珠均会在滴头的内腔中借助水的冲力与浮力来保证其工作状态,具体为:(1)当进水转接头中进入滴头的水流的水压过大时,所述稳压珠就会在水流的冲击下克服浮力作用向所述出水接口处运动或者抵紧在出水接口处,使得过水断面面积减小,从而实现减压减流的效果。(2)当进水转接头中进入滴头的水流的水压过小时,所述稳压珠就会在浮力的作用下克服水流的冲击力向远离所述出水接口的方向运动,使得过水断面面积增大,从而实现不减压减流的效果。3、由于本技术的压力补偿装置的出水接口为环形锯齿状,当进水转接头进入的水流压力过大时,所述稳压珠完全抵紧在所述出水接口处,由于出水接口为环形锯齿状,使得稳压珠无法完全堵住出水接口,因此不会导致滴头出现断流的现象。4、本技术中的进水转接头与进水接口直接采用螺纹连接,且所述稳压珠的直径小于所述进水接口的直径,大于所述出水接口的直径。因此,在组装本技术的压力补偿装置的过程中,可以松开进水转接头,将稳压珠从进水接口放进滴头的内腔中,然后再锁紧进水转接头,这样就完成了所述压力补偿装置的组装,且上述组装方式简单方便,有利于工作人员后期对所述压力补偿装置进行维护和内部零部件(例如稳压珠)的更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压力补偿装置的第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压力补偿装置的主视图。图3为图2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4为滴头和出水转接头的主视图(剖视图)。图5为进水转接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出水转接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压力补偿装置的第二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滴头和出水转接头的主视图(剖视图)。图8为图7中的出水转接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很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实施例1参见图1-图6,本技术的用于滴灌系统的压力补偿装置包括滴头2、设置在滴头2上端的进水转接头1、设置在滴头2下端的出水转接头4以及设置在滴头2的内腔中的稳压珠3,其中,所述滴头2在与所述进水转接头1对应位置处设置有进水接口,所述进水转接头1与所述进水接口之间通过螺纹连接;该滴头2在与所述出水转接头4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出水接口5,所述出水接口5为环形锯齿状;所述稳压珠3的直径小于所述进水接口的直径,大于所述出水接口5的直径。参见图1-图6,所述进水转接头1包括锥形头以及设置在锥形头下端的连接管,其中,所述连接管在远离锥形头的端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滴头2在所述进水接口处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这样,由于所述进水转接头1与所述滴头2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因此在组装本技术的压力补偿装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滴灌系统的压力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滴头、设置在滴头上端的进水转接头、设置在滴头下端的出水转接头以及设置在滴头的内腔中的稳压珠,其中,所述滴头在与所述进水转接头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进水接口,所述进水转接头与所述进水接口之间通过螺纹连接;该滴头在与所述出水转接头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出水接口,所述出水接口为环形锯齿状;所述稳压珠的直径小于所述进水接口的直径,大于所述出水接口的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滴灌系统的压力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滴头、设置在滴头上端的进水转接头、设置在滴头下端的出水转接头以及设置在滴头的内腔中的稳压珠,其中,所述滴头在与所述进水转接头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进水接口,所述进水转接头与所述进水接口之间通过螺纹连接;该滴头在与所述出水转接头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出水接口,所述出水接口为环形锯齿状;所述稳压珠的直径小于所述进水接口的直径,大于所述出水接口的直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滴灌系统的压力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转接头内设置有环形排列的用于防止异物进入到滴头的内腔的倒刺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滴灌系统的压力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倒刺结构由设置在出水转接头的内腔中的若干块矩形挡板组成,所述若干块矩形挡板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出水转接头的轴线垂直,且该矩形挡板的长度和宽度小于所述出水转接头的内径;所述若干块矩形挡板沿着出水转接头的高度方向依次设置,且呈螺旋形排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滴灌系统的压力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玉彬杨炜光巫昌盛张雷黄敬易朱梓豪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