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腐垃圾转换昆虫蛋白饲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06224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环保与资源再生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易腐垃圾转换昆虫蛋白饲料系统,将容易腐烂的垃圾发酵处理得到培养料,然后用培养料培育昆虫,待昆虫培育完毕后制备蛋白饲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营养利用率高,昆虫养料足,得到的昆虫饲料蛋白质含量丰富。

Insect Protein Feed System Converted from Perishable Was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易腐垃圾转换昆虫蛋白饲料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保与资源再生利用
,尤其涉及易腐垃圾转换昆虫蛋白饲料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日常生活中的易腐垃圾日益增多,特别是在大中城市中,餐馆、饭店、食堂每天都有大量的残羹剩饭成为饮食垃圾。目前,对于这些易腐垃圾的处理方法还大多停留在原始的初级阶段,主要是运往农村或者市郊的饲养场作为动物饲料,或者是干脆倒入下水道排出,这种原始化的处理方法很容易给环境造成污染。更有甚者,由于处理不及时很容易出现腐败,腐败后的饮食垃圾含有各种致病菌和毒素,人们食用以这种饮食垃圾饲养的动物肉食会对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在一些城市出现的“垃圾猪”问题已引起卫生防疫和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然而饮食垃圾中含有大量的淀粉、植物纤维、蛋白质和脂肪,如果经过适当的处理作为无害化的动物饲料将是一项可观的资源。昆虫蛋白作为一种优质的动物蛋白源,已经在动物和水产动物上有所应用。更重要的是昆虫蛋白质中除了氨基酸含量较高外,其组成比例也比较平衡,蛋白质品质好,可以作为优质动物蛋白原料的重要来源。多数容易腐烂的餐饮垃圾都是昆虫喜欢吃材料,在养殖昆虫方面有较广的发展前景,合理收集那些容易腐烂的生活垃圾,用于昆虫的饲养,然后将昆虫制备成营养丰富的蛋白质饲料,是一种很有前景的可持续生产链。申请号为CN200810040112.4的专利提出“一种利用蚯蚓处置餐厨垃圾生产动物蛋白饲料的方法”,对餐厨垃圾进行预处理,使其满足蚯蚓处置餐厨垃圾的条件,并找到了一系列合理的后续处置条件,成功地用蚯蚓将餐厨垃圾处置得到富含蛋白质的动物蛋白饲料和植物生长营养土,但是该方法对餐厨垃圾的处理较简单,直接用做营养源,营养不够全面,营养转换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易腐垃圾转换昆虫蛋白饲料系统,营养利用率高,昆虫养料足,得到的昆虫饲料蛋白质含量丰富。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易腐垃圾转换昆虫蛋白饲料系统,将容易腐烂的垃圾发酵处理得到培养料,然后用培养料培育昆虫,待昆虫培育完毕后制备蛋白饲料;所述发酵处理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将易腐垃圾预脱水,分离去除一次废水,然后除杂破碎,固液分离去除二次废水,控制含水率在40-50%,得到固形物;(2)将固形物灭菌,然后接入质量分数为0.5-1%的菌种和质量分数为1-1.5%的尿素,在30-35℃下发酵40-50h,得到发酵液;(3)将发酵液用蒸馏水漂洗2-3次,离心除去上清液,然后将沉淀物在60-65℃下烘干得到培养料;所述培养料培育昆虫的过程为:将培养料和麦麸按10:1.2-1.5的重量比在水中拌和,控制含水率在60-75%,得到培养基,然后将昆虫幼虫接种至培养基上培育,待幼虫成年后,收集成年昆虫,灭杀、晒干、粉碎后制得蛋白饲料。容易腐烂的生活垃圾中有非常丰富的营养成分,首先将垃圾脱水,降低含水率并带走大量的无机盐,除杂剔除部分有害物质,然后充分破碎有利于后续发酵的充分的进行,发酵时,尿素用于提供适当的氮源,便于生成蛋白产物,菌种接种量不必过多,在满足生产的前提下提高经济性。发酵完成后,用蒸馏水漂洗,除去发酵液中的无机氮,烘干后得到培养料。此时的培养料中有充分的粗蛋白、粗脂肪等养分,为了得到营养状况更好的昆虫,本专利技术再培育昆虫时,还添加了麦麸,用于提供维生素、糖类等养分,使得培养基的营养更加全面,培育的昆虫发育的更快更饱满,得到的昆虫饲料蛋白质含量更丰富。优选的,所述昆虫为黑水虻,所述培养料培育黑水虻的过程为:将培养料和麦麸按10:1.2-1.5的重量比在水中拌和,控制含水率在60-75%,得到培养基,然后将黑水虻幼虫按260-300只/kg的比例接种至培养基上培育,控制温度为25-32℃,相对湿度为55-70%,待黑水虻成年从培养基中爬出后,收集成虫,灭杀、晒干、粉碎后制得蛋白饲料。黑水虻繁殖迅速,食性广泛、吸收转化率高,能生产高价值的动物蛋白饲料,本专利技术发酵得到的培养料用于饲养黑水虻,有较高的营养转化率。进一步优选的,黑水虻幼虫接种至培养基后,每隔2天在培养基中泼洒多糖营养液,用量为培养基重量的5-8%,并控制培养基的含水率保持在60-75%,发酵得到的培养料储存周期较短,营养丢失较快,多糖营养液有充分的营养成分,给黑水虻幼虫持续提供养分,缩短黑水虻的生长周期,得到的成年黑水虻有更加丰富的蛋白营养,同时,保持含水率能提供黑水虻幼虫更加适宜的进食条件,有利于黑水虻幼虫消化吸收。再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多糖营养液的制备方法为:将植物粉碎,加入果胶酶和纤维素水解酶,在32-39℃下水浴加热进行酶解,然后加入去离子水后在85-90℃下提取3-4h,抽滤后用琼脂进行吸附,用去离子水洗脱后减压浓缩得到多糖营养液,以植物为原料,天然环保,且本专利技术通过琼脂进行吸附,最大程度地分离出植物内的多糖并保证其结构不被破坏,多糖纯化率高,用作营养液目的性更强。优选的,步骤(2)所述的菌种为混合菌种,包括接种量比为1.5-2:1.5-2:1的黑曲霉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多种菌种混合搭配,能显著提高发酵产物的粗蛋白含量。优选的,所述易腐垃圾为餐厨垃圾,餐厨垃圾是最常见的易腐垃圾,同时量较大,现有技术对其利用率不高,有很大的发展前景。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餐厨垃圾预脱水后,分离的一次废水进行油水分离,提取的油脂层加热气化其中的水分,得到工业油脂原料,能源二次利用,经济实用。优选的,步骤(1)除杂破碎后过10目筛,垃圾细化更加充分,提高菌种的发酵效率。优选的,所述植物为桑叶,所述果胶酶、纤维素水解酶和桑叶的重量比为1:1:200-300。优选的,步骤(1)所述灭菌采用低温杀菌,低温杀菌能更好的保留易腐垃圾中的营养成分,避免营养成分结构被破坏而失去营养价值。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对容易腐烂的垃圾进行发酵处理,得到适合昆虫生长的培养料,然后培育昆虫,再将富含蛋白质的昆虫处理后制备蛋白饲料,既能解决容易腐烂的垃圾的处理问题,又能得到大量的优质蛋白饲料,经济环保。(2)本专利技术得到的蛋白饲料营养丰富,成本低,饲料转化率和利用率高,经济可行性高,并具有很强的社会效益。(3)本专利技术用于制备黑水虻蛋白饲料,饲养周期短,营养转化效率高,得到的蛋白饲料蛋白含量丰富,作为动物饲料价值较高。具体实施方式本具体实施方法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之后所作出的任何改变,只要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都将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1:易腐垃圾转换昆虫蛋白饲料系统,将餐厨垃圾发酵处理得到培养料,然后用培养料培育黑水虻,待黑水虻培育完毕后制备蛋白饲料;垃圾发酵处理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将餐厨垃圾预脱水,分离去除一次废水,然后除杂破碎,固液分离去除二次废水,控制含水率在40%,得到固形物,分离的一次废水进行油水分离,提取的油脂层加热气化其中的水分,得到工业油脂原料;(2)将固形物灭菌,然后接入质量分数为0.5%的混合菌种和质量分数为1%的尿素,混合菌种包括接种量比为2:2:1的黑曲霉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在30℃下发酵40h,得到发酵液;(3)将发酵液用蒸馏水漂洗2次,离心除去上清液,然后将沉淀物在60℃下烘干得到培养料。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易腐垃圾转换昆虫蛋白饲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将易腐的垃圾发酵处理得到培养料,然后用培养料培育昆虫,待昆虫培育完毕后制备蛋白饲料;所述发酵处理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将易腐垃圾预脱水,分离去除一次废水,然后除杂破碎,固液分离去除二次废水,控制含水率在40‑50%,得到固形物;(2)将固形物灭菌,然后接入质量分数为0.5‑1%的菌种和质量分数为1‑1.5%的尿素,在30‑35℃下发酵40‑50h,得到发酵液;(3)将发酵液用蒸馏水漂洗2‑3次,离心除去上清液,然后将沉淀物在60‑65℃下烘干得到培养料;所述培养料培育昆虫的过程为:将培养料和麦麸按10:1.2‑1.5的重量比在水中拌和,控制含水率在60‑75%,得到培养基,然后将昆虫幼虫接种至培养基上培育,待幼虫成年后,收集成年昆虫,灭杀、晒干、粉碎后制得蛋白饲料。

【技术特征摘要】
1.易腐垃圾转换昆虫蛋白饲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将易腐的垃圾发酵处理得到培养料,然后用培养料培育昆虫,待昆虫培育完毕后制备蛋白饲料;所述发酵处理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将易腐垃圾预脱水,分离去除一次废水,然后除杂破碎,固液分离去除二次废水,控制含水率在40-50%,得到固形物;(2)将固形物灭菌,然后接入质量分数为0.5-1%的菌种和质量分数为1-1.5%的尿素,在30-35℃下发酵40-50h,得到发酵液;(3)将发酵液用蒸馏水漂洗2-3次,离心除去上清液,然后将沉淀物在60-65℃下烘干得到培养料;所述培养料培育昆虫的过程为:将培养料和麦麸按10:1.2-1.5的重量比在水中拌和,控制含水率在60-75%,得到培养基,然后将昆虫幼虫接种至培养基上培育,待幼虫成年后,收集成年昆虫,灭杀、晒干、粉碎后制得蛋白饲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腐垃圾转换昆虫蛋白饲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昆虫为黑水虻,所述培养料培育黑水虻的过程为:将培养料和麦麸按10:1.2-1.5的重量比在水中拌和,控制含水率在60-75%,得到培养基,然后将黑水虻幼虫按260-300只/kg的比例接种至培养基上培育,控制温度为25-32℃,相对湿度为55-70%,待黑水虻成年从培养基中爬出后,收集成虫,灭杀、晒干、粉碎后制得蛋白饲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易腐垃圾转换昆虫蛋白饲料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祥杨德明胡根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旺能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