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05911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6: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以改善现有技术的显示面板存在侧边的连接线容易断裂的问题。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所述衬底基板包括相对设置的显示面和显示背面,以及连接所述显示面和所述显示背面的侧面;多条第一走线,位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所述显示面;多条第二走线,位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所述显示背面;过渡体,位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所述侧面,所述过渡体包括与所述第一走线相对的第一端部以及与所述第二走线相对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的背离所述侧面的外表面在拐角位置处为弧状;多条连接线,覆盖于所述过渡体的外表面,且用于将各所述第一走线与对应的所述第二走线电连接。

A Display Panel and Its Mak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微发光二极管(Micro-led)由于其自发光、发光效率高、对比度高、工作温度范围宽、寿命长、功耗低、对水和氧的阻绝性优良,以及非常快的响应时间等优良特性,正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但现有技术的显示面板存在侧边的连接线容易断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以改善现有技术的显示面板存在侧边的连接线容易断裂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所述衬底基板包括相对设置的显示面和显示背面,以及连接所述显示面和所述显示背面的侧面;多条第一走线,位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所述显示面;多条第二走线,位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所述显示背面;过渡体,位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所述侧面,所述过渡体包括与所述第一走线相对的第一端部以及与所述第二走线相对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的背离所述侧面的外表面在拐角位置处为弧状;多条连接线,覆盖于所述过渡体的外表面,且用于将各所述第一走线与对应的所述第二走线电连接。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走线的一侧边缘与所述衬底基板的所述显示面边缘齐平;所述第二走线的一侧边缘与所述衬底基板的所述显示背面边缘齐平。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渡体为胶体,所述胶体的热膨胀系数与所述连接线的热膨胀系数相同。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由所述衬底基板指向所述过渡体的方向上,所述过渡体的厚度小于10微米。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渡体背离所述侧面的外表面在拐角位置处为圆弧状或椭圆弧状。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包覆所述连接线外表面的遮光胶体。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如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所述制作方法包括: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所述显示面形成多条第一走线;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所述显示背面形成多条第二走线;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所述侧面形成过渡体,其中,所述过渡体的背离所述侧面的外表面在拐角位置处为弧状;在所述过渡体的外表面形成多条连接线。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在所述衬底基板的侧面形成过渡体,包括: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所述侧面形成胶体;对所述胶体加热,以使所述胶体的背离所述侧面的外表面在拐角位置处形成弧状。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所述侧面形成胶体,包括:通过转印或移印的方式,在所述衬底基板的侧面贴附所述胶体。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在所述过渡体的外表面形成多条连接线,包括:通过转印或移印的方式,在所述过渡体的背离所述侧面的一面形成多条所述连接线。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过渡体的外表面形成多条连接线之后,所述制作方法还包括:通过转印或移印的方式,在所述连接线的外表面形成遮光胶体。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所述显示面形成多条第一走线之前,所述制作方法还包括:通过激光切割工艺,将母板切割为多个所述显示面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位于所述显示面的多条第一走线,位于所述显示背面的多条第二走线,位于所述侧面的过渡体,其中,所述过渡体背离所述侧面的外表面在拐角位置处为弧状,进而,再在过渡体的外表面覆盖连接线时,由于过渡体在拐角位置处为弧形状,可以使连接线在该拐角位置处进行平缓过渡,进而可以改善现有技术的显示面板存在侧边的连接线容易断裂的问题,避免拐角位置处存在尖角时,会容易导致连接线容易断裂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显示面板正面、背面以及剖面的示意图;图2为一种显示面板在切割前的剖视示意图;图3为一种显示面板在切割后的剖视示意图;图4为一种显示面板在进行倒角工艺后的剖视示意图;图5为一种显示面板在形成连接线后的剖视示意图;图6为一种显示面板在形成遮光胶体后的剖视示意图;图7为一种显示面板的侧边连接线的俯视示意图;图8为一种显示面板的侧边连接线的剖视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包括有遮光胶体的显示面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流程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体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流程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在切割前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在切割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在形成胶体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在对胶体加热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得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为了保持本公开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公开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为了实现Micro-led的超窄边框,以减小大尺寸拼接显示的拼缝,提高分辨率,双面工艺及侧边连线工艺方案应运而生,参见图1所示,其中,图1中的a图为显示面板的正面示意图,b图为显示面板的背面示意图,c图为显示面板的剖视示意图,即,像素电路及移位寄存器等电路均设计于面板(Panel)的正面,扇形走线区(Fanout)及芯片(IC/FPC)设计于面板(Panel)的背面,IC绑定(bonding)于Panel背面,通过侧边连线方法将IC信号从Fanout及侧边线路传输到正面数据线及移位寄存器。通常的侧边连线工艺流程如下:1、玻璃基板通过激光切割(lasercut)的方式切割成显示面板(Lasercut目的:提高切割精度,提高Panel边缘品质),如图2和图3所示,图2为未切割前显示面板的剖视示意图,图2为切割后的显示面板的剖视示意图,其中,显示面板具体包括位于显示区的像素单元013,像素区走线012,以及位于衬底基板01的显示面010的第一走线011,位于显示背面020的第二走线021,衬底基板01留有激光切割边距d1,倒角切割边距d2,侧边连线边距d3,遮光胶体边距d4;2、采用倒角(chamfer)工艺对Panel上下边缘进行倒角处理(防止切割边缘90°角处侧边线路断路),如图4所示;3、侧边连线(Sidewiring)工艺,通过移印或转印的方式通过连接线04将上下对应的sidewiringpin连接,实现背面IC信号与正面数据线及移位寄存器信号的传输,如图5所示;4、通过转印或移印等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基板,所述衬底基板包括相对设置的显示面和显示背面,以及连接所述显示面和所述显示背面的侧面;多条第一走线,位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所述显示面;多条第二走线,位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所述显示背面;过渡体,位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所述侧面,所述过渡体包括与所述第一走线相对的第一端部以及与所述第二走线相对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的背离所述侧面的外表面在拐角位置处为弧状;多条连接线,覆盖于所述过渡体的外表面,且用于将各所述第一走线与对应的所述第二走线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基板,所述衬底基板包括相对设置的显示面和显示背面,以及连接所述显示面和所述显示背面的侧面;多条第一走线,位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所述显示面;多条第二走线,位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所述显示背面;过渡体,位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所述侧面,所述过渡体包括与所述第一走线相对的第一端部以及与所述第二走线相对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的背离所述侧面的外表面在拐角位置处为弧状;多条连接线,覆盖于所述过渡体的外表面,且用于将各所述第一走线与对应的所述第二走线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走线的一侧边缘与所述衬底基板的所述显示面边缘齐平;所述第二走线的一侧边缘与所述衬底基板的所述显示背面边缘齐平。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体为胶体,所述胶体的热膨胀系数与所述连接线的热膨胀系数相同。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由所述衬底基板指向所述过渡体的方向上,所述过渡体的厚度小于10微米。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体背离所述侧面的外表面在拐角位置处为圆弧状或椭圆弧状。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包覆所述连接线外表面的遮光胶体。7.一种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冬妮玄明花刘超刘英伟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