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3D原理进行人脸识别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05633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5: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人脸识别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通过3D原理进行人脸识别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利用摄像设备获取人脸的各个面的图像,再利用计算机生成点状3D模型图;S2、在所述点状3D模型图的基础上建立三维坐标系,并在所述三维坐标系中标注出图像中人脸的特征点;S3、对比所述特征点之间的相似度;S4、根据所述相似度的值判断图像中人脸的身份。该通过3D原理进行人脸识别的方法,利用三维3D建模技术在计算机中呈现出人脸的三维模型,与三维坐标系配合在识别对比时误差更小,同时避免了人脸的姿态、表情、光照以及脸部化妆等非几何外观变化以及人脸胖瘦等情况的变化均不会对人脸识别进行影响。

A Face Recognition Method Based on 3D Princip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过3D原理进行人脸识别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人脸识别
,具体为一种通过3D原理进行人脸识别的方法。
技术介绍
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的一系列相关技术。随着智能化的普及和推广,安全已成为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目前人脸识别技术一般多为二维平面识别,但是由于人脸为三维的,并不是所有的五官均在一个平面上,因而二维的人脸识别存在一定的识别误差,因而我们提出一种通过3D原理进行人脸识别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通过3D原理进行人脸识别的方法,具备匹配更加准确,安全性更高等优点,解决了目前人脸识别技术一般多为二维平面识别,但是由于人脸为三维的,并不是所有的五官均在一个平面上,因而二维的人脸识别存在一定的识别误差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匹配更加准确,安全性更高等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通过3D原理进行人脸识别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利用摄像设备获取人脸的各个面的图像,再利用计算机生成点状3D模型图;S2、在所述点状3D模型图的基础上建立三维坐标系,并在所述三维坐标系中标注出图像中人脸的特征点;S3、对比所述特征点之间的相似度;S4、根据所述相似度的值判断图像中人脸的身份。优选的,所述摄像设备获取人脸的各个面的图像采用3D全景布置,将摄像设备的镜头对准人脸,启动距离探测模块测定镜头与人脸之间的距离L;当L在50-100cm之间时启动拍摄模式,在拍摄时需提供补光模式,将各个摄像装置采集的图像汇聚到计算机中生成各个视图的平面人脸图像,再利用计算机对图像中的缺陷部分进行抠出并进行插值填洞操作,最后生成点状3D模型图。优选的,对比所述特征点之间的相似度将3D模型图和目标图像的特征点分别两两连接以获取连接线;将所述3D模型图相邻连接线的长度比例和所成角度与目标图像中对应的相邻连接线的长度比例和所成角度作对比以获取所述相似度值。优选的,所述三维坐标系的建立以人脸的鼻尖为基准点O(X0,Y0,Z0)。根据所述的一种通过3D原理进行人脸识别的方法,现提出一种通过3D原理进行人脸识别系统,包括摄像模块、测距模块、存储模块、处理器、识别比较模块及输出模块,所述摄像模块通过处理器与识别比较模块电连接,且识别比较模块与输出模块电连接,处理器与存储模块双向电连接。优选的,所述摄像模块由五个摄像头组成,分别采集人脸的上下左右及正面的3D信息。优选的,所述测距模块采用红外测距仪。优选的,所述处理器采用计算机或信息处理设备。(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通过3D原理进行人脸识别的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通过3D原理进行人脸识别的方法,多个摄像设备同时捕捉识别人脸的特征点,根据特征点的对比确定身份信息,匹配更加准确,安全性更高。2、该通过3D原理进行人脸识别的方法,利用三维3D建模技术在计算机中呈现出人脸的三维模型,与三维坐标系配合在识别对比时误差更小,同时避免了人脸的姿态、表情、光照以及脸部化妆等非几何外观变化以及人脸胖瘦等情况的变化均不会对人脸识别进行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通过3D原理进行人脸识别系统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通过3D原理进行人脸识别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利用摄像设备获取人脸的各个面的图像,再利用计算机生成点状3D模型图;上述摄像设备获取人脸的各个面的图像采用3D全景布置,将摄像设备的镜头对准人脸,启动距离探测模块测定镜头与人脸之间的距离L;当L在50-100cm之间时启动拍摄模式,在拍摄时需提供补光模式,将各个摄像装置采集的图像汇聚到计算机中生成各个视图的平面人脸图像,再利用计算机对图像中的缺陷部分进行抠出并进行插值填洞操作,最后生成点状3D模型图。S2、在上述点状3D模型图的基础上建立三维坐标系,并在上述三维坐标系中标注出图像中人脸的特征点;上述三维坐标系的建立以人脸的鼻尖为基准点0(X0,Y0,Z0)。S3、对比上述特征点之间的相似度;对比上述特征点之间的相似度将3D模型图和目标图像的特征点分别两两连接以获取连接线;将上述3D模型图相邻连接线的长度比例和所成角度与目标图像中对应的相邻连接线的长度比例和所成角度作对比以获取上述相似度值。S4、根据上述相似度的值判断图像中人脸的身份。请参阅图1,一种通过3D原理进行人脸识别系统,包括摄像模块、测距模块、存储模块、处理器、识别比较模块及输出模块,上述摄像模块通过处理器与识别比较模块电连接,且识别比较模块与输出模块电连接,处理器与存储模块双向电连接,上述摄像模块由五个摄像头组成,分别采集人脸的上下左右及正面的3D信息;上述测距模块采用红外测距仪;上述处理器采用计算机或信息处理设备。本专利技术中,多个摄像设备同时捕捉识别人脸的特征点,根据特征点的对比确定身份信息,匹配更加准确,安全性更高。利用三维3D建模技术在计算机中呈现出人脸的三维模型,与三维坐标系配合在识别对比时误差更小,同时避免了人脸的姿态、表情、光照以及脸部化妆等非几何外观变化以及人脸胖瘦等情况的变化均不会对人脸识别进行影响,解决了目前人脸识别技术一般多为二维平面识别,但是由于人脸为三维的,并不是所有的五官均在一个平面上,因而二维的人脸识别存在一定的识别误差的问题。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过3D原理进行人脸识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利用摄像设备获取人脸的各个面的图像,再利用计算机生成点状3D模型图;S2、在所述点状3D模型图的基础上建立三维坐标系,并在所述三维坐标系中标注出图像中人脸的特征点;S3、对比所述特征点之间的相似度;S4、根据所述相似度的值判断图像中人脸的身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过3D原理进行人脸识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利用摄像设备获取人脸的各个面的图像,再利用计算机生成点状3D模型图;S2、在所述点状3D模型图的基础上建立三维坐标系,并在所述三维坐标系中标注出图像中人脸的特征点;S3、对比所述特征点之间的相似度;S4、根据所述相似度的值判断图像中人脸的身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3D原理进行人脸识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设备获取人脸的各个面的图像采用3D全景布置,将摄像设备的镜头对准人脸,启动距离探测模块测定镜头与人脸之间的距离L;当L在50-100cm之间时启动拍摄模式,在拍摄时需提供补光模式,将各个摄像装置采集的图像汇聚到计算机中生成各个视图的平面人脸图像,再利用计算机对图像中的缺陷部分进行抠出并进行插值填洞操作,最后生成点状3D模型图。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3D原理进行人脸识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比所述特征点之间的相似度将3D模型图和目标图像的特征点分别两两连接以获取连接线;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珂于大明赵立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芯技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