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栓结构及螺栓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5025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紧固件领域,其公开了一种螺栓结构及螺栓连接结构,解决了目前第一零件相对于第二零件的位置易发生相对移动技术问题,包括螺栓头、螺杆和垫片,垫片一体成型于螺杆与螺栓头的连接处,垫片的底部设有凸环,凸环沿其径向活动穿设有抵紧杆,螺杆的周侧活动套设有推动环,推动环的周侧与抵紧杆的端部抵接,且推动环向上滑动推动抵紧杆向外伸出。根据以上技术方案,通过在垫片的底端设有凸环,凸环上穿设有抵接杆,螺杆的周侧设有推动环,滑动推动环推动抵接杆伸出凸环且与连接孔的侧壁抵接,从而达到防止被连接的两个零件之间相对移动的目的,其实用性好,易于推广应用,具有较大的价值。

A Bolt Structure and Bolt Connection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栓结构及螺栓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紧固件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螺栓结构及螺栓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螺栓,是一种机械零件,用于配和螺母起固定作用的紧固件,其由头部和螺杆两部分组成,螺杆为带有外螺纹的圆柱体,需与螺母配合,用于紧固连接两个带有通孔的零件。这种连接形式称螺栓连接,如把螺母从螺栓上旋下,又可以使这两个零件分开,故螺栓连接是属于可拆卸连接。如图1所示的螺栓紧固结构,螺栓01活动穿过第一零件02上的第一连接孔021与第二零件03上的第二连接孔031螺纹连接,从而将第一零件02和第二零件03紧固连接。然而,上述的连接结构在实际使用时,由于螺栓01活动穿过第一连接孔021,从而第一连接孔021的直径大于螺栓01直径,使得在螺栓01的连接变松动时,第一零件02相对于第二零件03的位置容易发生相对移动,存在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第一零件相对于第二零件的位置易发生相对移动技术问题,本技术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栓结构,通过在垫片的底端设有凸环,凸环上穿设有抵接杆,螺杆的周侧滑动设有推动环,滑动推动环推动抵接杆伸出凸环且与连接孔的侧壁抵接,从而达到防止被连接的两个零件之间相对移动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第一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螺栓结构,包括螺栓头、螺杆和垫片,所述垫片一体成型于所述螺杆与螺栓头的连接处,所述垫片的底部设有凸环,所述凸环沿其径向活动穿设有抵紧杆,所述螺杆的周侧活动套设有推动环,所述推动环的周侧与抵紧杆的端部抵接,且推动环向上滑动推动抵紧杆向外伸出。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螺杆与螺栓头的连接处设置有一体成型的垫片,垫片的底端设有一体设置的凸环,凸环用于穿设有抵接杆。同时,螺杆的周侧活动套设有推动环,滑动推动环,推动环能够推动抵接杆伸出凸环且与连接孔的侧壁抵接,通过抵接杆伸出凸环与连接孔的侧壁抵接,从而达到防止被连接的两个零件之间相对移动的目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紧杆包括抵紧部和推进部,所述抵紧部与推进部固定连接,所述推进部与推动环抵接,所述抵紧部在推动环和推进部的推动下伸出凸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抵接杆由抵紧部和推进部构成,从而大大方便了人们对抵紧杆进行安装和拆卸。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环的底部开设有环槽,所述抵紧部和推进部的连接处置于环槽内,所述环槽内安装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环槽的槽壁抵接,另一端与推进部抵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凸环上开设有环槽,且在抵紧部和推进部的连接处连接有弹性件,弹性件主要用于在将螺栓拆卸下来时,推动环不再推动抵接杆时,弹性件能够将抵接杆拉动至凸环内部,以免影响螺栓的拆卸。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接部采用软性材料制成。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抵接部有软性材料制成,软性材料的作用主要是可以保护对连接孔孔壁的保护,放置连接孔的孔壁刮花。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紧杆靠近推动环的一端开设有抵接部,所述推动环的周侧面为引导斜面,所述引导斜面与抵接部贴合。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抵接部和引导斜面,推动环在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引导斜面对抵接杆有横向的力的作用,从而能够横向推动抵接杆,进而达到推动环在滑动过程中推动抵接杆伸出凸环的目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接部和引导斜面上均设有耐磨层。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抵接部与引导斜面均需要进行多次的相互摩擦,使得抵接部和引导斜面表面很容易磨损损坏,而使得表面摩擦力增大,导致滑动困难。从而,在抵接部和引导斜面上均设有耐磨层,能够有效避免抵接部和引导斜面表面的磨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杆的周侧设有预设环,所述预设环的外径大于推动环的内径。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预设环,能够防止推动环从螺杆上滑落丢失。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预设环螺纹连接在螺杆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预设环与螺杆螺纹连接,从而使得预设环的安装和拆卸很方便,在需要预设环的情况下,装上预设环,在不需要使用预设环时,可以将预设环拆下来。本技术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栓连接结构,通过将上述的螺栓结构使用在该连接结构中,从而达到防止被连接的两个连接板之间相对移动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第二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螺栓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开设有通过孔,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通过孔内设有抵接台,上述的螺栓结构穿设在通过孔内并与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推动环与抵接台抵接,将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固定。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在垫片的底端设有凸环,凸环上穿设有抵接杆,螺杆的周侧设有推动环,滑动推动环推动抵接杆伸出凸环且与连接孔的侧壁抵接,从而达到防止被连接的两个零件之间相对移动的目的;(2)通过在环槽内设置弹性件,弹性件主要用于在将螺栓拆卸下来时,弹性件能够将抵接杆拉动至凸环内部,以免影响螺栓的拆卸;(3)通过设置预设环,能够防止推动环从螺杆上滑落丢失。附图说明图1为
技术介绍
参照图;图2为实施例1中螺栓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且部分剖视展示;图3为图2中A处放大视图;图4为实施例2中螺栓连接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01、螺栓;02、第一零件;021、第一连接孔;03、第二零件;031、第二连接孔;1、螺栓头;2、螺杆;21、推动环;211、引导斜面;3、垫片;31、凸环;311、环槽;4、抵紧杆;41、抵紧部;42、推进部;43、弹性件;6、预设环;101、第一连接板;102、第二连接板;103、通过孔;104、螺纹孔;105、抵接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实施例1一种螺栓结构,主要用于防止被连接的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相对移动,而影响连接的稳定性和牢固性,结合图2和图3可知,其包括螺栓头1、螺杆2和一体成型于螺杆2与螺栓头1的连接处的垫片3,垫片3的底部设有凸环31,凸环31沿其径向活动穿设有抵紧杆4,螺杆2的周侧活动套设有推动环21,推动环21的周侧与抵紧杆4的端部抵接,且推动环21向上滑动能够推动抵紧杆4向外伸出。为了方便推动环21推动抵紧杆4,在抵紧杆4靠近推动环21的一端开设有抵接部41,推动环21的周侧面为引导斜面211,引导斜面211与抵接部41贴合。由于抵接部41和引导斜面211之间的磨损较为厉害,长此以往容易增大抵接部41和引导斜面211上的摩擦力,影响传动,从而在抵接部41和引导斜面211上均设有耐磨层。其中,抵紧杆4包括抵紧部41和推进部42,且抵紧部41与推进部42固定粘接,推进部42远离抵紧部41的一端与推动环21抵接,抵紧部41在推动环21和推进部42的推动下伸出凸环31。其中,抵接部41采用软性材料制成,如橡胶材料。为了方便抵紧杆4在拆卸螺栓时能够缩进凸环31内,防止抵紧杆4会影响螺栓的拆卸作业。在凸环31的底部开设有环槽311,环槽311内安装有弹性件43,将抵紧部41和推进部42的连接处置于环槽311内,且弹性件43的一端与环槽311的槽壁抵接,另一端与推进部42抵接。其中,弹性件43位压缩弹簧。为了防止推动环21容易从螺杆2上滑落丢失,在螺杆2的周侧设有预设环6,预设环6的外径大于推动环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螺栓结构,包括螺栓头(1)、螺杆(2)和垫片(3),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3)一体成型于所述螺杆(2)与螺栓头(1)的连接处,所述垫片(3)的底部设有凸环(31),所述凸环(31)沿其径向活动穿设有抵紧杆(4),所述螺杆(2)的周侧活动套设有推动环(21),所述推动环(21)的周侧与抵紧杆(4)的端部抵接,且推动环(21)向上滑动推动抵紧杆(4)向外伸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栓结构,包括螺栓头(1)、螺杆(2)和垫片(3),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3)一体成型于所述螺杆(2)与螺栓头(1)的连接处,所述垫片(3)的底部设有凸环(31),所述凸环(31)沿其径向活动穿设有抵紧杆(4),所述螺杆(2)的周侧活动套设有推动环(21),所述推动环(21)的周侧与抵紧杆(4)的端部抵接,且推动环(21)向上滑动推动抵紧杆(4)向外伸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紧杆(4)包括抵紧部(41)和推进部(42),所述抵紧部(41)与推进部(42)固定连接,所述推进部(42)与推动环(21)抵接,所述抵紧部(41)在推动环(21)和推进部(42)的推动下伸出凸环(3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螺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环(31)的底部开设有环槽(311),所述抵紧部(41)和推进部(42)的连接处置于环槽(311)内,所述环槽(311)内安装有弹性件(43),所述弹性件(43)的一端与环槽(311)的槽壁抵接,另一端与推进部(42)抵接。4.根据权利要求2~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螺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青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众新五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