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油钻井用管道的下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4951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石油钻井用管道的下放装置,包括底板、顶板、中心轴、固定板、连杆、推杆、推板、管道主体、转动杆、转轴、夹杆、电动推杆、滑动轴、滑块、套管、滑槽和轴承。该石油钻井用管道的下放装置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推板的推动和夹杆的挤压有利于管道主体的固定,避免管道下放时造成管道的脱落,避免给工作带来麻烦,且安装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操作难度,节省时间;该石油钻井用管道的下放装置将管道下放后,通过电动推杆的缩短使得推板以及夹杆与管道分离,有利于固定装置的取出,方便操作,有效降低了操作的时间,提高了管道下放的工作效率。

A Dropping Device for Pipeline Used in Oil Dril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油钻井用管道的下放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下放装置,具体为一种石油钻井用管道的下放装置,属于石油管道应用

技术介绍
石油的成分主要有:油质、胶质、沥青质、碳质,石油是由碳氢化合物为主混合而成的,具有特殊气味的、有色的可燃性油质液体,严格地说,石油以氢与碳构成的烃类为主要成分,构成石油的化学物质用蒸馏能分解,原油作为加工的产品,有煤油、苯、汽油、石蜡、沥青等,严格地说,石油以氢与碳构成的烃类为主要成分,分子量最小的四种烃,全都是煤气,输油管道是由油管及其附件所组成,并按照工艺流程的需要,配备相应的油泵机组,设计安装成一个完整的管道系统,用于完成油料接卸及输转任务。目前市场上的石油大多通过管道进行运输,具有稳定性好传输效率高等优点,但是,对于钻井用的使用输送管道来说,由于输油管道需要垂直下放到井内,通常采用绳索进行固定后放入井内,管道的固定造成工序的复杂化程度增高;且需要将管道下放后进行松绑,造成工作效率的降低。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石油钻井用管道的下放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石油钻井用管道的下放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石油钻井用管道的下放装置,包括底板以及位于所述底板顶部的顶板,所述顶板中心处与中心轴顶端固定连接,所述中心轴底端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顶端边缘处与连杆转动连接,所述连杆的端部与推杆转动连接,且所述推杆端部与推板固定连接,所述推板接触有管道主体的内部侧壁,所述顶板底端与转动杆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底端与转轴转动连接,且所述转轴与夹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底板顶端与电动推杆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顶端与滑动轴固定连接,所述滑动轴侧壁与滑块固定连接,且所述滑动轴与套管内部滑动连接,所述套管侧壁开设有滑槽,且所述底板底端与轴承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底板与中心轴滑动连接,且所述底板顶端设有两个电动推杆。优选的,所述轴承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所述轴承内部分别与四个推杆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转动杆的数量为八个,且每两个所述转动杆的端部分别与转轴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滑块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所述滑块分别与滑槽滑动连接,且四个所述滑块的端部接触有夹杆的端部。优选的,所述夹杆呈L形,且所述夹杆的端部接触有管道主体的外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石油钻井用管道的下放装置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推板的推动和夹杆的挤压有利于管道主体的固定,避免管道下放时造成管道的脱落,避免给工作带来麻烦,且安装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操作难度,节省时间。2.该石油钻井用管道的下放装置将管道下放后,通过电动推杆的缩短使得推板以及夹杆与管道分离,有利于固定装置的取出,方便操作,有效降低了操作的时间,提高了管道下放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底板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套管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顶板,3、中心轴,4、固定板,5、连杆,6、推杆,7、推板,8、管道主体,9、转动杆,10、转轴,11、夹杆,12、电动推杆,13、滑动轴,14、滑块,15、套管,16、滑槽,17、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石油钻井用管道的下放装置,包括底板1以及位于所述底板1顶部的顶板2,所述顶板2中心处与中心轴3顶端固定连接,所述中心轴3底端与固定板4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4顶端边缘处与连杆5转动连接,所述连杆5的端部与推杆6转动连接,且所述推杆6端部与推板7固定连接,所述推板7接触有管道主体8的内部侧壁,用于管道主体8的固定,所述顶板2底端与转动杆9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9的底端与转轴10转动连接,且所述转轴10与夹杆11的端部固定连接,用于管道主体8的进一步固定;所述底板1顶端与电动推杆12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12顶端与滑动轴13固定连接,所述滑动轴13侧壁与滑块14固定连接,用于推动转动杆9转动,且所述滑动轴13与套管15内部滑动连接,所述套管15侧壁开设有滑槽16,且所述底板1底端与轴承17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与中心轴3滑动连接,且所述底板1顶端设有两个电动推杆12,便于底板1的竖向移动;所述轴承17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所述轴承17内部分别与四个推杆6滑动连接,便于推杆6的滑动;所述转动杆9的数量为八个,且每两个所述转动杆9的端部分别与转轴10转动连接,便于夹杆11的移动;所述滑块14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所述滑块14分别与滑槽16滑动连接,且四个所述滑块14的端部接触有夹杆11的端部,便于滑块14的移动;所述夹杆11呈L形,且所述夹杆11的端部接触有管道主体8的外壁,便于管道主体8的夹紧。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将该装置内的电器元件外接电源和控制开关,将推板7放置在管道主体8内,通过电动推杆12的伸长使得滑动轴13抵住套管15,进而推动顶板2和底板1反向移动,使得中心轴3带动固定板4竖向移动,使得连杆5转动,推动推杆6横向移动,使得推板7挤压管道主体8的内壁;同时,底板1和顶板2的反向移动,使得转动杆9转动至竖直状态,带动转轴10横向移动,带动夹杆11横向移动,使得夹杆11的端部挤压管道主体8的外壁,通过下放时管道主体8的自重和推板7的挤压和夹杆11的夹紧使得管道主体8进行固定,方便管道主体8的下放;当管道主体8下放后,通过电动推杆12的缩短使得滑动轴13在套管15内滑动,使得滑动轴13抵住套管15的底部,带动滑块14在滑槽16内滑动,使得滑块14接触夹杆11的端部,进而推动夹杆11横向移动,使得夹杆11与管道主体8的外壁分离,底板1和顶板2的靠近使得连杆5转动后,使得推板7与管道主体8内壁分离,进而将装置从管道主体8中取出,完成管道主体8的下放。电动推杆17采用扬州固瑞特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提供的DTDTZDTIDTII电动推杆及其配套电源和电路。涉及到电路和电子元器件和模块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技术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于软件和方法的改进。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油钻井用管道的下放装置,包括底板(1)以及位于所述底板(1)顶部的顶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2)中心处与中心轴(3)顶端固定连接,所述中心轴(3)底端与固定板(4)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4)顶端边缘处与连杆(5)转动连接,所述连杆(5)的端部与推杆(6)转动连接,且所述推杆(6)端部与推板(7)固定连接,所述推板(7)接触有管道主体(8)的内部侧壁,所述顶板(2)底端与转动杆(9)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9)的底端与转轴(10)转动连接,且所述转轴(10)与夹杆(11)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顶端与电动推杆(12)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12)顶端与滑动轴(13)固定连接,所述滑动轴(13)侧壁与滑块(14)固定连接,且所述滑动轴(13)与套管(15)内部滑动连接,所述套管(15)侧壁开设有滑槽(16),且所述底板(1)底端与轴承(17)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油钻井用管道的下放装置,包括底板(1)以及位于所述底板(1)顶部的顶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2)中心处与中心轴(3)顶端固定连接,所述中心轴(3)底端与固定板(4)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4)顶端边缘处与连杆(5)转动连接,所述连杆(5)的端部与推杆(6)转动连接,且所述推杆(6)端部与推板(7)固定连接,所述推板(7)接触有管道主体(8)的内部侧壁,所述顶板(2)底端与转动杆(9)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9)的底端与转轴(10)转动连接,且所述转轴(10)与夹杆(11)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顶端与电动推杆(12)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12)顶端与滑动轴(13)固定连接,所述滑动轴(13)侧壁与滑块(14)固定连接,且所述滑动轴(13)与套管(15)内部滑动连接,所述套管(15)侧壁开设有滑槽(16),且所述底板(1)底端与轴承(17)固定连接。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毅张世玉魏新岚蔡光永沈定金朱秋燕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石油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