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山区傍山公路防护的耗能棚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47558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山区傍山公路防护的耗能棚洞,所述棚洞的顶面为向傍山公路外侧倾斜的斜面,顶面的上方设置有多条向傍山公路外侧倾斜的排石道,排石道沿棚洞走势分布;单条排石道内设置有多个排石滚筒,排石滚筒能绕自身轴向转动;排石道和山体之间设置有钢筋网,钢筋网将最内侧的排石滚筒和山体之间的间隙遮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提供了一种用于山区傍山公路防护的耗能棚洞,该耗能棚洞在起到防护效果的同时,能有效防止石块堆积,养护成本较低。

Energy Consumption Shed Cave for Protection of Mountain-side Highwa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山区傍山公路防护的耗能棚洞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山区公路落石防护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山区傍山公路防护的耗能棚洞。
技术介绍
傍山而建的山区公路,由于地质条件差,山高坡陡,崩塌落石等灾害频发,现有技术通常采用棚洞来对落石进行防护。目前,用于落石防护的棚洞,其顶面通常采用平面或拱形结构,下部设置耗能支座(或在顶部设置缓冲层)来减缓落石的冲击力,存在的问题是:较为平缓的顶部结构容易造成碎石堆积,需要定期清理,清理作业难度大、成本高,存在危险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山区傍山公路防护的耗能棚洞,包括搭建在傍山公路上的棚洞,所述傍山公路内侧为山壁、外侧为悬崖,所述棚洞沿傍山公路路线方向延伸;其特征在于:所述棚洞的顶面为向傍山公路外侧倾斜的斜面,顶面的内端与山体接触,顶面的上方设置有多条排石道;所述排石道的轴向向傍山公路外侧倾斜,多条排石道沿棚洞走势分布,相邻排石道零间距设置;单条排石道内设置有多个排石滚筒,排石滚筒的轴向与水平面平行且与排石道的轴向垂直;单条排石道所辖的多个排石滚筒沿排石道轴向分布;排石滚筒与所述顶面之间留有间隙,最内侧的排石滚筒与山体之间留有间隙;排石滚筒能绕自身轴向转动;排石道和山体之间设置有钢筋网,钢筋网的内端固定在山体上,钢筋网的外端与排石道固定连接,钢筋网内端的高度高于最内侧的排石滚筒,钢筋网外端的高度与最内侧的排石滚筒匹配,钢筋网将最内侧的排石滚筒和山体之间的间隙遮盖;当山体上有石块落下时,小石块能从钢筋网的空隙穿过并通过顶面和排石滚筒之间的间隙向外落出,大石块能沿钢筋网滚入排石道内并在排石滚筒的作用下向外落出。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案后,如方案中所述的,有石块落下时,体积较小的石块能从钢筋网的空隙穿过落到顶面上(使小石块从钢筋网处漏下,可避免小石块进入进入相邻排石滚筒的间隙中,防止排石滚筒卡住),由于顶面为斜面,石块能从顶面和排石滚筒之间的间隙向外落出,体积较大的石块则能沿着钢筋网滚入排石道内,由于排石滚筒能自由转动,排石滚筒的转动能对石块的冲击力起到耗能效果,同时,石块也不能在排石滚筒上停留,最终就会在排石滚筒的作用下向外落出,如此,就能避免石块在棚洞顶部堆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既能对落石起到耗能效果,又能避免落石在棚洞顶面堆积,棚洞不需要定期清理,养护成本较低。优选地,所述棚洞包括多根内立柱、多根外立柱、多根连接梁、多根斜横梁和多块混凝土板;所述内立柱设置在傍山公路内侧靠近山体的位置处,多根内立柱沿傍山公路走势分布;相邻内立柱的上端通过第一连接梁连接;所述外立柱设置在傍山公路外侧靠近悬崖的位置处;多根外立柱沿傍山公路走势分布;相邻外立柱的上端通过第二连接梁连接;多根内立柱和多根外立柱一一对应;内立柱上端的高度高于外立柱上端的高度;所述斜横梁设置在互相对应的第一连接梁和第二连接梁之间,斜横梁内端的高度高于斜横梁外端的高度;多根斜横梁沿傍山公路走势分布;所述混凝土板铺设在斜横梁上,多块混凝土板沿傍山公路走势分布;混凝土板的内端与山体接触;傍山公路上方的空间被多块混凝土板遮盖;混凝土板的上侧面即为棚洞的顶面。优选地,单条排石道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支撑钢梁,两根支撑钢梁之间设置有多根转轴,每根转轴上均设置有一排石滚筒。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提供了一种用于山区傍山公路防护的耗能棚洞,该耗能棚洞在起到防护效果的同时,能有效防止石块堆积,养护成本较低。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的断面示意图;图2、本专利技术的顶部示意图;图中各个标记所对应的名称分别为:内立柱1、外立柱2、连接梁3、斜横梁4、混凝土板5、支撑钢梁6、排石滚筒8、钢筋网9。具体实施方式一种用于山区傍山公路防护的耗能棚洞,包括搭建在傍山公路上的棚洞,所述傍山公路内侧为山壁、外侧为悬崖,所述棚洞沿傍山公路路线方向延伸;其创新在于:所述棚洞的顶面为向傍山公路外侧倾斜的斜面,顶面的内端与山体接触,顶面的上方设置有多条排石道;所述排石道的轴向向傍山公路外侧倾斜,多条排石道沿棚洞走势分布,相邻排石道零间距设置;单条排石道内设置有多个排石滚筒,排石滚筒的轴向与水平面平行且与排石道的轴向垂直;单条排石道所辖的多个排石滚筒沿排石道轴向分布;排石滚筒与所述顶面之间留有间隙,最内侧的排石滚筒与山体之间留有间隙;排石滚筒能绕自身轴向转动;排石道和山体之间设置有钢筋网,钢筋网的内端固定在山体上,钢筋网的外端与排石道固定连接,钢筋网内端的高度高于最内侧的排石滚筒,钢筋网外端的高度与最内侧的排石滚筒匹配,钢筋网将最内侧的排石滚筒和山体之间的间隙遮盖;当山体上有石块落下时,小石块能从钢筋网的空隙穿过并通过顶面和排石滚筒之间的间隙向外落出,大石块能沿钢筋网滚入排石道内并在排石滚筒的作用下向外落出。进一步地,所述棚洞包括多根内立柱1、多根外立柱2、多根连接梁3、多根斜横梁4和多块混凝土板5;所述内立柱1设置在傍山公路内侧靠近山体的位置处,多根内立柱1沿傍山公路走势分布;相邻内立柱1的上端通过第一连接梁3连接;所述外立柱2设置在傍山公路外侧靠近悬崖的位置处;多根外立柱2沿傍山公路走势分布;相邻外立柱2的上端通过第二连接梁3连接;多根内立柱1和多根外立柱2一一对应;内立柱1上端的高度高于外立柱2上端的高度;所述斜横梁4设置在互相对应的第一连接梁3和第二连接梁3之间,斜横梁4内端的高度高于斜横梁4外端的高度;多根斜横梁4沿傍山公路走势分布;所述混凝土板5铺设在斜横梁4上,多块混凝土板5沿傍山公路走势分布;混凝土板5的内端与山体接触;傍山公路上方的空间被多块混凝土板5遮盖;混凝土板5的上侧面即为棚洞的顶面。具体实施时,还可借鉴现有技术,通过锚杆将内立柱1锚固在山体中。进一步地,单条排石道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支撑钢梁,两根支撑钢梁之间设置有多根转轴,每根转轴上均设置有一排石滚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山区傍山公路防护的耗能棚洞,包括搭建在傍山公路上的棚洞,所述傍山公路内侧为山壁、外侧为悬崖,所述棚洞沿傍山公路路线方向延伸;其特征在于:所述棚洞的顶面为向傍山公路外侧倾斜的斜面,顶面的内端与山体接触,顶面的上方设置有多条排石道;所述排石道的轴向向傍山公路外侧倾斜,多条排石道沿棚洞走势分布,相邻排石道零间距设置;单条排石道内设置有多个排石滚筒,排石滚筒的轴向与水平面平行且与排石道的轴向垂直;单条排石道所辖的多个排石滚筒沿排石道轴向分布;排石滚筒与所述顶面之间留有间隙,最内侧的排石滚筒与山体之间留有间隙;排石滚筒能绕自身轴向转动;排石道和山体之间设置有钢筋网,钢筋网的内端固定在山体上,钢筋网的外端与排石道固定连接,钢筋网内端的高度高于最内侧的排石滚筒,钢筋网外端的高度与最内侧的排石滚筒匹配,钢筋网将最内侧的排石滚筒和山体之间的间隙遮盖;当山体上有石块落下时,小石块能从钢筋网的空隙穿过并通过顶面和排石滚筒之间的间隙向外落出,大石块能沿钢筋网滚入排石道内并在排石滚筒的作用下向外落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山区傍山公路防护的耗能棚洞,包括搭建在傍山公路上的棚洞,所述傍山公路内侧为山壁、外侧为悬崖,所述棚洞沿傍山公路路线方向延伸;其特征在于:所述棚洞的顶面为向傍山公路外侧倾斜的斜面,顶面的内端与山体接触,顶面的上方设置有多条排石道;所述排石道的轴向向傍山公路外侧倾斜,多条排石道沿棚洞走势分布,相邻排石道零间距设置;单条排石道内设置有多个排石滚筒,排石滚筒的轴向与水平面平行且与排石道的轴向垂直;单条排石道所辖的多个排石滚筒沿排石道轴向分布;排石滚筒与所述顶面之间留有间隙,最内侧的排石滚筒与山体之间留有间隙;排石滚筒能绕自身轴向转动;排石道和山体之间设置有钢筋网,钢筋网的内端固定在山体上,钢筋网的外端与排石道固定连接,钢筋网内端的高度高于最内侧的排石滚筒,钢筋网外端的高度与最内侧的排石滚筒匹配,钢筋网将最内侧的排石滚筒和山体之间的间隙遮盖;当山体上有石块落下时,小石块能从钢筋网的空隙穿过并通过顶面和排石滚筒之间的间隙向外落出,大石块能沿钢筋网滚入排石道内并在排石滚筒的作用下向外落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山区傍山公路防护的耗能棚洞,其特征在于:所述棚洞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青阳陈斌林小砜胡熙阳张勇孟欣赵梦园彭洋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