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靳晓燕专利>正文

一种立体交通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047411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立体交通系统,适用于交叉路口处,所述交叉路口的至少一条道路上设置有小车桥架道路和/或小车下穿道路及相应的引道;所述小车桥架道路和小车下穿道路的尺寸与普通小型轿车的尺寸相匹配,所述小车桥架道路和小车下穿道路的承重与普通小型轿车的重量相匹配,仅适于普通小型轿车通行;设置有小车桥架道路和/或小车下穿道路的道路上还具有至少一条地面车道,适于全部车辆正常通行。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拥堵的交叉路口进行小车专用道路的建设,实现了对小车进行转向分流的效果,进而也缓解了道路上其他车辆的拥堵压力,而且小车专用道路相比于正常道路占地小成本低,大大减少了在交叉路口修建立交系统的费用和占地。

A Stereo Traffic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体交通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城市交通系统
,特别是涉及一种立体交通系统。
技术介绍
普遍严重存在的城市交通拥堵主要发生在交叉路口,特别是平面交叉路口。社会对缓解交叉路口拥堵做了大量的努力,包括优化信号灯,禁止左转等,但交叉路口拥堵问题还亟需更有效的措施。立体交通,包括高于地面的桥架道路和低于地面的下穿道路,是缓解平面交叉路口拥堵的最有效方法。但城市中拥堵的平面交叉路口数量大,按照现有技术规范修建立体交叉道路,费用过高。这主要是因为现有技术规范建造的是通用道路,需要考虑城市道路上各种车辆的通行,包括城市公交车等大型车辆,因而桥架道路需要大的承重能力,下穿道路需要深的地下挖掘,长的进出引道等,建设费用和占地面积等都很大,现阶段难以广泛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以有效缓解交叉路口交通拥堵的问题的立体交通系统。一般城市道路车流和等待在交叉路口的长长的车队,绝大多数都是车高约1.5米的矮小的小型轿车。如果这些小型车辆能被专用车道有效地分流疏通避免等待,其余的车辆也能缩短在交叉路口等待时间。本专利技术修建专供小型车辆通行的桥架道路和/或下穿道路,达到疏通交通的目的,由于所述立交系统专为小型车辆设计,故建设费用和占地面积等,与目前常规设计的相比都大大减少,因而其可行性大大提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立体交通系统,适用于交叉路口处,所述交叉路口的至少一条道路上设置有小车桥架道路和/或小车下穿道路及相应的引道;所述小车桥架道路和小车下穿道路的尺寸与普通小型轿车的尺寸相匹配,所述小车桥架道路和小车下穿道路的承重与普通小型轿车的重量相匹配,仅适于普通小型轿车通行;设置有小车桥架道路和/或小车下穿道路的道路上还具有至少一条地面车道,适于全部车辆正常通行。进一步地,所述小车桥架道路和小车下穿道路的入口前方设置有至少一个限高装置。进一步地,所述限高装置包括警告装置和阻高装置,所述警告装置和阻高装置之间相距至少5米,所述警告装置和阻高装置的高度与普通小型轿车的车高相匹配。进一步地,所述警告装置为设置在道路的一侧或者两侧兼具的“7”字型架,所述“7”字型架的横杆以竖柱为轴可转动,或者横杆与竖柱固定一体以竖柱为轴可转动,所述阻高装置为固定连接在道路上的“门”字型架。进一步地,所述小车桥架道路和小车下穿道路为直行道路,左转道路,右转道路,或U转道路。进一步地,所述小车桥架道路和所述小车下穿道路靠其所在方向道路的左侧设置,所述同方向的地面车道靠右侧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小车桥架道路和所述小车下穿道路的出口处设置有调头通道。进一步地,所述小车桥架道路和所述小车下穿道路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钢铁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铁结构的复合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小车下穿道路的引道具有遮雨的结构,且引道的起点有高于正常路面的防止雨水流入引道的防水结构。进一步地,设置有小车桥架道路或小车下穿道路的方向,放行左转和/或直行的绿灯时间,比未设置所述小车桥架道路或小车下穿道路时的平面道路的时间减少,与所述小车桥架道路或小车下穿道路方向交叉的地面道路的绿灯时间相应增加。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立体交通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为:1小车专用道路2引道3地面车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立体交通系统,适用于交叉路口处,如图1所示,包括:所述交叉路口的至少一条道路上设置有小车专用道路1及相应的引道2,所述小车专用道路包括小车桥架道路和/或小车下穿道路;所述小车桥架道路和小车下穿道路的尺寸与普通小型轿车的尺寸相匹配,所述小车桥架道路和小车下穿道路的承重与普通小型轿车的重量相匹配,仅适于普通小型轿车通行;设置有小车桥架道路和/或小车下穿道路的道路上还具有至少一条地面车道3,适于全部车辆正常通行。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小车,参照《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的规定,优选的可对该规范中的“小客车”进一步限制到“5座及以下”的车辆,在符合《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的规定的要求的前提下,做进一步地说明如下:所述小车桥架道路离地面的净空高度保持普通规范对小客车的要求,其道路宽度改为小于等于3.25米(例如选择2.8米),其承重能力保持普通规范对小客车的要求,其引道纵坡改为大于等于8%(例如选择15%);所述小车下穿道路,其遂道净空高度改为小于等于3.5米(例如选择1.8米,因为绝大多数小型轿车高度低于1.5米),遂道净空宽度改为小于等于3.5米(例如选择2.8米),遂道引道坡度改为大于等于8%(例如选择15%),遂道顶部厚度0.5米或按有关规范。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小车桥架道路和小车下穿道路的入口前方设置有至少一个限高装置,所述限高装置包括警告装置和阻高装置,所述警告装置和阻高装置之间相距至少5米,所述警告装置和阻高装置的高度与普通小型轿车的车高相匹配。在进入小车通道前合适距离,设置有限高装置,所述限高装置的限高高度小于下穿隧道净空高度。虽然小车桥架道路对车辆的高度没有直接的要求,但从限制重量和各处统一限高标准考虑,限高标准与小车下穿道路的限高标准相同。其中,所述限高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警告装置和至少一个阻高装置,两者相距至少5米,使得触碰到警告装置的车辆,能在到达阻高装置前及时离开本车道,并进入旁边正常车道。可选地,所述警告装置为设置在道路的一侧或者两侧兼具的“7”字型架,所述“7”字型架的横杆以竖柱为轴可转动,或者横杆与竖柱固定一体以竖柱为轴可转动,在被车辆触碰时,所述警告装置的横杆能以竖柱为轴转动,或横杆与竖柱为固定一体以竖柱为轴转动,车辆触碰横杆时有声响或别的警示效果,但对车辆不会有明显损伤。所述阻高装置为固定连接在道路上的“门”字型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此处还可以为现有技术中使用的能达到相同目的的其他限高装置。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小车桥架道路和小车下穿道路可以是直行道路,左转道路,右转道路,或U转道路。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小车桥架道路和所述小车下穿道路优选靠其所在方向道路的左侧设置,所述同方向的地面车道靠右侧设置。此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单条或多条所述小车通道与单条或多条地面正常车道,还可任意分组设置或任意混合设置以适应实际的需要。可选地,所述靠左设置的小车桥架道路或小车下穿道路,在直行通过交叉路口到达正常地面路面后,可设置调头通道,使车辆可并入对向道路,因而能在到达路口时右转,完成原定的左转意图。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小车桥架道路和所述小车下穿道路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钢铁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铁结构的复合结构。所述小车桥架道路和小车下穿道路的部件或整体可在场外预制,运至现场安装使用。可选地,所述小车下穿道路的引道具有遮雨的结构,且引道的起点有高于正常路面的防止雨水流入引道的防水结构。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设置有小车桥架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体交通系统,适用于交叉路口处,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交叉路口的至少一条道路上设置有小车桥架道路和/或小车下穿道路及相应的引道;所述小车桥架道路和小车下穿道路的尺寸与普通小型轿车的尺寸相匹配,所述小车桥架道路和小车下穿道路的承重与普通小型轿车的重量相匹配,仅适于普通小型轿车通行;设置有小车桥架道路和/或小车下穿道路的道路上还具有至少一条地面车道,适于全部车辆正常通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交通系统,适用于交叉路口处,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交叉路口的至少一条道路上设置有小车桥架道路和/或小车下穿道路及相应的引道;所述小车桥架道路和小车下穿道路的尺寸与普通小型轿车的尺寸相匹配,所述小车桥架道路和小车下穿道路的承重与普通小型轿车的重量相匹配,仅适于普通小型轿车通行;设置有小车桥架道路和/或小车下穿道路的道路上还具有至少一条地面车道,适于全部车辆正常通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车桥架道路和小车下穿道路的入口前方设置有至少一个限高装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立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高装置包括警告装置和阻高装置,所述警告装置和阻高装置之间相距至少5米,所述警告装置和阻高装置的高度与普通小型轿车的车高相匹配。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立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警告装置为设置在道路的一侧或者两侧兼具的“7”字型架,所述“7”字型架的横杆以竖柱为轴可转动,或者横杆与竖柱固定一体以竖柱为轴可转动,所述阻高装置为固定连接在道路上的“门”字型架。5.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龙渊
申请(专利权)人:靳晓燕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