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流程低氧位生产IF钢的冶炼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04644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流程低氧位生产IF钢的冶炼方法,属于钢铁冶炼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步骤为:步骤一:转炉钢冶炼结束倒渣,转炉内留渣10~15吨,加入焦粉50~100kg脱去渣中氧,后进行溅渣护炉操作;步骤二:转炉装料;步骤三:转炉主吹炼;步骤四:转炉主吹结束后,通过副枪测量钢水温度以及碳含量,根据测量值控制辅吹吹氧量;步骤五:辅吹结束后,出钢前强底吹30秒;步骤六:转炉出钢;步骤七:钢水进RH工序;步骤八:钢包顶升后,开启真空泵抽真空脱碳。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减少转炉出钢钢水过氧化程度,降低钢包顶渣氧化性,减少脱氧夹杂物Al2O3生成量,提高钢水洁净度水平,降低成本,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A Smelting Method for IF Steel Production at Low Oxygen Level in Whole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流程低氧位生产IF钢的冶炼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铁冶炼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全流程低氧位生产IF钢的冶炼方法。
技术介绍
IF钢具有优良的冲压成形性能。目前,冶炼IF钢主要采用“转炉→合金微调站→RH精炼炉→板坯连铸”工艺流程生产,在上述各工序中,一方面,转炉脱磷、RH脱碳两操作子单元均需要钢水有一定量的氧含量,转炉终点氧含量过高,会导致不可避免进入钢包的转炉终渣氧化性强,影响连铸工序钢水可浇铸性;RH脱碳期间钢水氧含量高,会向钢包顶渣传递,从而提高钢包渣氧化性,同样不利于连铸浇铸;RH脱碳终点氧含量高,脱氧产物Al2O3生成量大,会严重影响IF钢品质,中国专利“高强IF钢的冶炼方法”,缺点在于:①转炉终点氧含量高达800~1000ppm,在RH工序脱碳消耗250~400ppm氧含量后,脱碳终点氧含量仍高达400~750ppm,如此高的氧都需要通过加铝进行氧化,产生大量的脱氧产物Al2O3,不利于钢水质量,同样造成生产成本增加;②多次加入缓释脱氧剂,缓释脱氧剂加入量需根据具体冶炼参数进行调整,增加了现场操作者劳动量,且不利于现场标准化作业,中国专利“一种超低碳IF钢复合脱氧的方法”,缺点在于:①没有从源头上控制氧含量。脱碳终点钢水氧含量偏高,在采用硅钙钡预脱氧后,钢水氧含量仍分别高达361ppm、317ppm,仍需加入大量铝进行终脱氧;②增加了硅钙钡合金称量及加入操作,增加了现场操作者劳动量,中国专利“高品质超低碳IF钢的生产工艺”,其转炉终点氧位控制范围为550~800ppm,终渣FeO质量百分比≤20%,所述RH真空处理工序:进站温度1635~1650℃,进站氧位550~700ppm。对RH脱碳结束氧含量均未提及。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全流程低氧位生产IF钢的冶炼方法,本专利技术可以减少转炉出钢钢水过氧化程度,降低钢包顶渣氧化性,减少脱氧夹杂物Al2O3生成量,提高钢水洁净度水平,降低成本,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2.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全流程低氧位生产IF钢的冶炼方法,其步骤为:步骤一:转炉钢冶炼结束倒渣,转炉内留渣10~15吨,加入焦粉50~100kg脱去渣中氧,后进行溅渣护炉操作;步骤二:转炉装料;采用铁水-废钢联动配比模式,铁水、废钢加入量以确保转炉操作热量富裕为原则;步骤三:转炉主吹炼;步骤四:转炉主吹结束后,通过副枪测量钢水温度以及碳含量,根据测量值控制辅吹吹氧量,辅吹期间,底枪供气强度提高到0.12~0.16m3/(t·min);步骤五:辅吹结束后,出钢前强底吹30秒,底枪供气强度为0.16m3/(t·min);步骤六:转炉出钢;步骤七:钢水进RH工序时,钢水目标温度≥1600℃,碳含量目标范围≤600ppm,氧含量目标范围:250~450ppm,当钢水温度、碳含量及氧含量不匹配时,在RH真空脱碳期间进行针对性操作;步骤八:钢包顶升后,开启真空泵抽真空脱碳。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三:造渣料石灰和生烧白云石在吹炼前期4min之前全部加入转炉,石灰加入量以转炉终点碱度3.5~4.0为目标,石灰加入量(kg/t)按照公式=2.14×W[Si]×R×1000/A进行计算,其中,W[Si]为铁水Si含量,R为转炉终渣目标碱度,A为石灰中的有效氧化钙,A=W(CaO)-R×W(SiO2),式中,W(CaO)为石灰自身CaO含量,W(SiO2)石灰自身SiO2含量,每批石灰加入量不超过8吨,吹炼过程加入矿石化渣,矿石加入量3~5kg/t钢,吹炼前4min,枪位保持在2.5~2.8m,顶枪氧气流量63000m3/h,底枪供气强度为0.05m3/(t·min);4min以后,提高枪位至2.6~2.9m,顶枪氧气流量60000m3/h,底枪供气强度为0.05m3/(t·min)。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六:转炉终点碳含量控制范围≤600ppm,终点氧含量控制范围:250~450ppm,出钢温度1660~1680℃,出钢时加入石灰1~5kg/t钢,出钢过程不加入顶渣改质剂,转炉出钢完毕,将钢包车吊运至RH工序。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七,当进站氧含量>进站碳含量+脱碳结束过剩氧时:脱碳6min之前加入铝粒预脱氧,为防止影响脱碳,每批加入量不大于30kg,其中,铝粒加入量=0.5×(进站氧含量-进站碳含量-脱碳结束过剩氧),式中,0.5为系数,脱碳结束过剩氧:150~200ppm;当进站氧含量<进站碳含量+脱碳结束过剩氧时:在脱碳前期真空度100~150mbar时通过顶枪供氧,供氧量=0.25×(进站碳含量-进站氧含量+脱碳结束过剩氧),式中,0.25为系数,脱碳结束过剩氧:150~200ppm。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八,脱碳前6分钟,调整浸渍管插入钢水深度400~500mm,提升气体流量设定为130~150Nm3/h,脱碳6分钟后,调整浸渍管插入钢水深度500~600mm,提升气体流量设定为170~190Nm3/h。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八,在真空室真空度≤100mbar下保持脱碳时间≥8min,且废气CO≤2.0%时,停止脱碳,定氧,根据氧含量加入铝粒脱氧合金化,铝粒加入量以脱去钢水氧及命中钢水Als目标值0.045~0.055%,脱氧合金化铝粒加入后,钢水净循环4min,此期间,真空度≤100mbar,提升气体流量设定为170~190Nm3/h,铝粒加入4min后,加入锰铁及钛铁进行合金化,合金加入后,真空度≤100mbar,提升气体流量:设定为170~190Nm3/h;钢水净循环4min破真空,完成RH精炼。3.有益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留渣、早造渣、大渣量、吹炼过程顶底吹氩、出钢前强搅拌等手段强化转炉炉内化学反应的动力学条件,促进脱磷及脱碳反应的进行;RH进站后根据进站钢水条件,确定是否加铝粒预脱氧或顶枪供氧,以达到精准控制脱碳结束低过剩氧的目标;RH通过提高真空度、加大提升气体流量、增加浸渍管插入深度等措施来促进脱碳反应进行,本专利技术出钢后不加改质剂,以达到减少改质剂加入导致的RH脱碳反应所需的氧的损失;同时,有助于提升脱碳效果,通过提高真空度以及提升气体流量的手段,加速钢包内已经脱氧钢水与钢包渣的化学反应,达到对钢包渣改质的目的,实现了全流程采用低氧位生产IF钢,采用该IF钢控制方法,可以减少转炉出钢钢水过氧化程度,降低钢包顶渣氧化性,减少脱氧夹杂物Al2O3生成量,提高钢水洁净度水平,降低成本,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1从图1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一种全流程低氧位生产IF钢的冶炼方法,其步骤为:步骤一:转炉钢冶炼结束倒渣,转炉内留渣10~15吨,加入焦粉50~100kg脱去渣中氧,后进行溅渣护炉操作;IF钢化学成分要求为:C≤0.0050%,Si≤0.01%,Mn:0.08~0.25%,P≤0.015%,S≤0.008%,Als:0.030~0.050%,Ti:0.030~0.070%;转炉留渣的炉渣成分范围是:TFe:12~25%,CaO:40~6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流程低氧位生产IF钢的冶炼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为:步骤一:转炉钢冶炼结束倒渣,转炉内留渣10~15吨,加入焦粉50~100kg脱去渣中氧,后进行溅渣护炉操作;步骤二:转炉装料;采用铁水‑废钢联动配比模式,铁水、废钢加入量以确保转炉操作热量富裕为原则;步骤三:转炉主吹炼;步骤四:转炉主吹结束后,通过副枪测量钢水温度以及碳含量,根据测量值控制辅吹吹氧量,辅吹期间,底枪供气强度提高到0.12~0.16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流程低氧位生产IF钢的冶炼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为:步骤一:转炉钢冶炼结束倒渣,转炉内留渣10~15吨,加入焦粉50~100kg脱去渣中氧,后进行溅渣护炉操作;步骤二:转炉装料;采用铁水-废钢联动配比模式,铁水、废钢加入量以确保转炉操作热量富裕为原则;步骤三:转炉主吹炼;步骤四:转炉主吹结束后,通过副枪测量钢水温度以及碳含量,根据测量值控制辅吹吹氧量,辅吹期间,底枪供气强度提高到0.12~0.16m3/(t·min);步骤五:辅吹结束后,出钢前强底吹30秒,底枪供气强度为0.16m3/(t·min);步骤六:转炉出钢;步骤七:钢水进RH工序时,钢水目标温度≥1600℃,碳含量目标范围≤600ppm,氧含量目标范围:250~450ppm,当钢水温度、碳含量及氧含量不匹配时,在RH真空脱碳期间进行针对性操作;步骤八:钢包顶升后,开启真空泵抽真空脱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流程低氧位生产IF钢的冶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三:造渣料石灰和生烧白云石在吹炼前期4min之前全部加入转炉,石灰加入量以转炉终点碱度3.5~4.0为目标,石灰加入量(kg/t)按照公式=2.14×W[Si]×R×1000/A进行计算,其中,W[Si]为铁水Si含量,R为转炉终渣目标碱度,A为石灰中的有效氧化钙,A=W(CaO)-R×W(SiO2),式中,W(CaO)为石灰自身CaO含量,W(SiO2)石灰自身SiO2含量,每批石灰加入量不超过8吨,吹炼过程加入矿石化渣,矿石加入量3~5kg/t钢,吹炼前4min,枪位保持在2.5~2.8m,顶枪氧气流量63000m3/h,底枪供气强度为0.05m3/(t·min);4min以后,提高枪位至2.6~2.9m,顶枪氧气流量60000m3/h,底枪供气强度为0.05m3/(t·min)。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流程低氧位生产IF钢的冶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应江李海波邓勇李宝庆单永刚胡晓光张雷谢大为熊华报张正群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