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料/下料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4630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上料/下料机,包括机架和用于拿取工件的夹持机构,所述机架设有第一料口区、第二料口区和料盘搬运机构,第一料口区装设有第一承载小车和第一托举机构,第一托举机构可托举第一承载小车的料盘升降,第二料口区装设有第二承载小车和第二托举机构,第二托举机构可托举第二承载小车的料盘升降,料盘搬运机构在第一料口区和第二料口区之间来回往复移动,以将第一承载小车的料盘搬运至第二承载小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有两个用于放置承载小车的区域,并且通过设置料盘搬运机构,将第一承载小车的料盘搬运至第二承载小车,结构更为简单,无需将料盘拖出再进行拿取,夹持机构夹持上层料盘的工件,使用简单,生产效率高。

A Feeding/Unload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料/下料机
本技术涉及生产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上料/下料机。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所使用的自动化设备上料或下料装置,其实施方式主要有三种:振动盘式、料带卷式和料盘式。磁石或磁瓦等块状物料通常采用料盘式上料/下料机,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说明书CN105621110A公开一种托盘式自动供料收盘设备,包括机架和若干供料小车,机架下方形成上料区,该上料区设有小车定位机构,该上料区的X向的一侧面设有供料小车进料口,供料小车由该供料小车进料口进入上料区后小车定位机构将该供料小车锁定定位,机架位于所述上料区上方区域设有沿Z向的料盘提升机构,该机架中部的Y向两侧对称间隔设有三层料盘托举机构、以及对应下侧的两层料盘托举机构设有沿X向的料盘搬运机构,该料盘搬运机构外侧形成对接设备取料区域,但上述料盘式上料/下料机结构复杂,能耗大,工作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上料/下料机,其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为解决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上料/下料机,包括机架和用于拿取工件的夹持机构,所述机架设有第一料口区、第二料口区和料盘搬运机构,第一料口区装设有第一承载小车和第一托举机构,第一托举机构可托举第一承载小车的料盘升降,第二料口区装设有第二承载小车和第二托举机构,第二托举机构可托举第二承载小车的料盘升降,料盘搬运机构在第一料口区和第二料口区之间来回往复移动,以将第一承载小车的料盘搬运至第二承载小车。优选地,第一料口区和/或第二料口区分别设有用于定位料盘的定位机构。优选地,料盘四周设有若干个定位柱,定位机构设有第一夹持卡板和第二夹持卡板,第一夹持卡板和第二夹持卡板对合设置以抵压所述定位柱。优选地,第一托举机构和/或第二托举机构分别设有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分别位于料盘两侧、并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可相对移动。优选地,第一托举机构和/或第二托举机构分别设有升降座,升降座设有横向导向滑轨,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分别可滑动地装设于横向导向滑轨。优选地,夹持机构设有用于吸持工件的真空吸嘴和用于夹持工件的气爪组件,气爪组件设有第一气爪和第二气爪,第一气爪和第二气爪分别位于真空吸嘴两侧。优选地,夹持机构设有至少两组用于吸持工件的真空吸嘴,每组真空吸嘴分别设有连接有Z轴驱动模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设有两个用于放置承载小车的区域,并且通过设置料盘搬运机构,将第一承载小车的料盘搬运至第二承载小车,结构更为简单,无需将料盘拖出再进行拿取,夹持机构用于夹持上层料盘的工件,整体使用简单,生产效率高,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作为上料机时,第一承载小车装载有若干个叠放的料盘,第一托举机构将装有工件的料盘托举到预设的高度后,夹持机构拿取上层料盘内的工件,取料完成后,料盘搬运机构夹持空料盘并将空料盘搬运到第二承载小车,作为下料机时,料盘搬运机构则将满载工件的料盘搬运到第二承载小车上,通用性更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机架、2.夹持机构、21.真空吸嘴、22.气爪组件、221.第一气爪、23.Z轴驱动模组、3.第一料口区、31.第一承载小车、32.第一托举机构、321.第一托板、322.第二托板、323.升降座、4.第二料口区、41.第二承载小车、42.第二托举机构、5.料盘搬运机构、6.定位机构、61.第一夹持卡板、62.第二夹持卡板、7.料盘、71.定位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参考图1至图3,一种上料/下料机,包括机架1和用于拿取工件的夹持机构2,所述机架1设有第一料口区3、第二料口区4和料盘搬运机构5,第一料口区3装设有第一承载小车31和第一托举机构32,第一托举机构32可托举第一承载小车31的料盘7升降,第二料口区4装设有第二承载小车41和第二托举机构42,第二托举机构42可托举第二承载小车41的料盘7升降,料盘搬运机构5在第一料口区3和第二料口区4之间来回往复移动,以将第一承载小车31的料盘7搬运至第二承载小车4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设有两个用于放置承载小车的区域,并且通过设置料盘搬运机构5,将第一承载小车31的料盘7搬运至第二承载小车41,结构更为简单,无需将料盘7拖出再进行拿取,夹持机构2用于夹持上层料盘7的工件,整体使用简单,生产效率高,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作为上料机时,第一承载小车31装载有若干个叠放的料盘7,第一托举机构32将装有工件的料盘7托举到预设的高度后,夹持机构2拿取上层料盘7内的工件,取料完成后,料盘搬运机构5夹持空料盘7并将空料盘7搬运到第二承载小车41,作为下料机时,料盘搬运机构5则将满载工件的料盘7搬运到第二承载小车41上,通用性更强。图1示出,本实施例的第一料口区3和/或第二料口区4分别设有用于定位料盘7的定位机构6,如此,在夹持机构2拿取工件,性能更为稳定,拿取的精确度也更高。本实施例的料盘7四周设有若干个定位柱71,定位机构6设有第一夹持卡板61和第二夹持卡板62,第一夹持卡板61和第二夹持卡板62对合设置以抵压所述定位柱71,第一夹持卡板61和第二夹持卡板62分别位于料盘7两侧,定位时,第一夹持卡板61和第二夹持卡板62相对移动并分别压住料盘7的定位柱71位置,料盘7的定位柱71刚好在第一夹持卡板61和第二夹持卡板62上的限位位置,从而在夹持机构2拿取工件时,料盘7不易偏移,性能更为稳定。参照图2,本实施例的第一托举机构32和/或第二托举机构42分别设有第一托板321和第二托板322,第一托板321和第二托板322分别位于料盘7两侧、并第一托板321和第二托板322可相对移动,如此,第一托板321和第二托板322能够托举料盘7两侧,从而实现托举料盘7升降,可适用不同规格的料盘7,通用性更广,第一托举机构32和/或第二托举机构42分别设有升降座323,升降座323设有横向导向滑轨,第一托板321和第二托板322分别可滑动地装设于横向导向滑轨,第一托板321和第二托板322可沿在横向导向滑轨方向滑动,以调整第一托板321和第二托板322之间距离,使用更为灵活。本实施例的夹持机构2设有至少两组用于吸持工件的真空吸嘴21,每组真空吸嘴21分别设有连接有Z轴驱动模组23,Z轴驱动模组23带动真空吸嘴21升降以吸持物料,图3示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夹持机构2还可设置用于夹持工件的气爪组件22,气爪组件22设有第一气爪221和第二气爪,第一气爪221和第二气爪分别位于真空吸嘴21两侧,从而在移送工件的过程中,防止掉落,使用安全性更高。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第一承载小车31和第二承载小车41分别对应置于第一料口区3和第二料口区4位置,第一托举机构32托举第一承载小车31的料盘7上移至预设高度,定位机构6的第一夹持卡板61和第二夹持卡板62对合抵压料盘7的定位柱71,从而稳住料盘7,位于料盘上方的夹持机构2夹持上层料盘7上的工件、并移送工件至加工工位,待料盘7空载时,定位机构6松开料盘7,料盘搬运机构5平移至该料盘7上方、并在夹持该料盘7后搬运到第二承载小车41上,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料/下料机,包括机架和用于拿取工件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设有第一料口区、第二料口区和料盘搬运机构,第一料口区装设有第一承载小车和第一托举机构,第一托举机构可托举第一承载小车的料盘升降,第二料口区装设有第二承载小车和第二托举机构,第二托举机构可托举第二承载小车的料盘升降,料盘搬运机构在第一料口区和第二料口区之间来回往复移动,以将第一承载小车的料盘搬运至第二承载小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料/下料机,包括机架和用于拿取工件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设有第一料口区、第二料口区和料盘搬运机构,第一料口区装设有第一承载小车和第一托举机构,第一托举机构可托举第一承载小车的料盘升降,第二料口区装设有第二承载小车和第二托举机构,第二托举机构可托举第二承载小车的料盘升降,料盘搬运机构在第一料口区和第二料口区之间来回往复移动,以将第一承载小车的料盘搬运至第二承载小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料/下料机,其特征在于,第一料口区和/或第二料口区分别设有用于定位料盘的定位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上料/下料机,其特征在于,料盘四周设有若干个定位柱,定位机构设有第一夹持卡板和第二夹持卡板,第一夹持卡板和第二夹持卡板对合设置以抵压所述定位柱。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铿昌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日和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