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列异滚圆锥滚子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4391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双列异滚圆锥滚子轴承,设有外圈(1)及双内圈,在外圈(1)与双内圈之间设置两列保持架(7、8),在两列保持架(7、8)内分别设置圆锥滚子(5、6),其特征在于:双内圈的第一内圈(3)较第二内圈(4)宽20~50mm,并且第一内圈(3)与外圈(1)所成的锥角较第二内圈(4)与外圈(1)所成的锥角大3~6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两列内圈宽度也不同,且一个外圈,这样加工过程更加方便,两个内圈所承受的负荷和作用不一样,其中锥角较大的一列用以承受主要轴向负荷,锥角较小的一列用以承受径向负荷且对整套轴承还起着轻微调心扶正作用。因而该轴承负荷的承载的能力有很大提高,其使用寿命也相应得到提高。(*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圆锥滚子轴承,尤其是一种双列异滚圆锥滚子轴承。技术背景我国石油钻采设备,特别是陆地石油钻采机械经过多年发展已具一定水平,开发了电驱 动钻机、丛式井钻机、沙漠钻机、斜井钻机、水平井钻机和顶部驱动钻机等产品,基本满足 了高压喷射钻机等各种钻机工艺需要,钻机的制造质量也到达九十年代初国际水平,石油钻 头达到国际水平。这就要求与之相配套的轴承设计、制造水平与国际水平相适应。由于石油 钻机平台用轴承的工况比较恶劣,因而钻机轴承不仅要求高负荷、高转速、而且要求高可行 性和长寿命。目前,我国石油钻机平台上使用的圆锥滚子轴承为双排球或四点接触球结构, 由于这种轴承的承载能力低,因而在使用中对其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均有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性能可靠、高转速、 高承载负荷、高使用寿命的双列异滚圆锥滚子轴承。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双列异滚圆锥滚子轴承,设有外圈及双内圈,在外 圈与双内圈之间设置两列保持架,在两列保持架内分别设置圆锥滚子,其特征在于双内圈的第一内圈较第二内圈宽2(T50mm,并且第一内圈与外圈所成的锥角较第二内圈与外圈所成 的锥角大3 6度。所述的保持架为长方锥形兜孔结构。在第一内圈与第二内圈间设置内隔圈。本技术由于两列内圈宽度也不同,且一个外圈,这样加工过程更加方便,两个内圈 所承受的负荷和作用不一样,其中锥角较大的一列用以承受主要轴向负荷,锥角较小的一列 用以承受径向负荷且对整套轴承还起着轻微调心扶正作用。因而该轴承负荷的承载的能力有 很大提高,其使用寿命也相应得到提高。且保持架上滚子兜孔为整体长方锥形孔,装配时直 接冲压就可以将滚子和内圈固定在一起,这样就保证了滚子装配后不会从保持架内掉出,保 证了使用可靠性,满足了石油钻机平台用轴承高速、重载、高精度、高使用寿命的要求。附图说明图l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外圈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内圈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内圈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r4所示, 一种双列异滚圆锥滚子轴承,设有外圈i及双内圈,在外圈i与双内圈之间设置两列保持架7、 8,在两列保持架7、 8内分别设置圆锥滚子5、 6,双内圈的第一内圈3 较第二内圈4宽2(T50mm,并且第一内圈3与外圈1所成的锥角较第二内圈4与外圈1所成的锥角 大3 6度。保持架7、 8为长方锥形兜孔结构。在第一内圈3与第二内圈4间设置内隔圈9。该两列内圈的宽度均不同,其中锥角较大的一列用以承受主要轴向负荷,锥角较小的一 列承受径向负荷并对整套轴承起着轻微调心扶正的作用。由于该轴承主要承受的轴向负荷, 因此在设计的每列内圈与外圈均设有锥角,其中内径大的一列内圈的锥角大于内径小的内圈 的锥角。由于两列内圈3、 4的宽度不同,因而与其配合使用的保持架7、 8其也不一样。为满 足轴承高转速高使用寿命的要求,保持架必须有较高的耐磨性,为此,保持架结构设计的合 理性及工艺可靠性是设计的一个关键点。本实施例保持架选用冲压钢板材材料制作,这种材 料有较高的耐磨性,因而能满足轴承高转速的要求。从而有效解决了现有保持架在高速运转 情况下,材料的耐磨性能差、容易掉铜渣的缺陷。由于保持架7、8的滚子兜孔设计为整体长方锥形孔,为保证装配后的滚子不从保持架内掉出 ,且回转灵活。在装配时直接将滚子和保持架冲压就可以这样就保证在以后使用过程中不会 掉滚子,然后用内隔圈9调整好游隙,即可直接装机。权利要求1.一种双列异滚圆锥滚子轴承,设有外圈(1)及双内圈,在外圈(1)与双内圈之间设置两列保持架(7、8),在两列保持架(7、8)内分别设置圆锥滚子(5、6),其特征在于双内圈的第一内圈(3)较第二内圈(4)宽20~50mm,并且第一内圈(3)与外圈(1)所成的锥角较第二内圈(4)与外圈(1)所成的锥角大3~6度。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双列异滚圆锥滚子轴承,其特征在于保持 架(7、 8)为长方锥形兜孔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双列异滚圆锥滚子轴承,其特征在于在第 一内圈(3)与第二内圈(4)间设置内隔圈(9)。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双列异滚圆锥滚子轴承,设有外圈(1)及双内圈,在外圈(1)与双内圈之间设置两列保持架(7、8),在两列保持架(7、8)内分别设置圆锥滚子(5、6),其特征在于双内圈的第一内圈(3)较第二内圈(4)宽20~50mm,并且第一内圈(3)与外圈(1)所成的锥角较第二内圈(4)与外圈(1)所成的锥角大3~6度。本技术由于两列内圈宽度也不同,且一个外圈,这样加工过程更加方便,两个内圈所承受的负荷和作用不一样,其中锥角较大的一列用以承受主要轴向负荷,锥角较小的一列用以承受径向负荷且对整套轴承还起着轻微调心扶正作用。因而该轴承负荷的承载的能力有很大提高,其使用寿命也相应得到提高。文档编号F16C33/60GK201196207SQ20082030078公开日2009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19日专利技术者宋伯仁, 宋海芳, 杜以月, 胡伟海, 陶永刚 申请人:瓦房店第一轧机轴承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列异滚圆锥滚子轴承,设有外圈(1)及双内圈,在外圈(1)与双内圈之间设置两列保持架(7、8),在两列保持架(7、8)内分别设置圆锥滚子(5、6),其特征在于:双内圈的第一内圈(3)较第二内圈(4)宽20~50mm,并且第一内圈(3)与外圈(1)所成的锥角较第二内圈(4)与外圈(1)所成的锥角大3~6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海芳陶永刚胡伟海宋伯仁杜以月
申请(专利权)人:瓦房店第一轧机轴承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