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管机用带钢边缘成型机构,该成型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机架,两个机架之间安装有上辊架和下辊架,上辊架和下辊架之间形成有带钢穿过通道,上辊架朝向带钢穿过通道的一侧水平安装有上丝杆,下辊架朝向带钢穿过通道的一侧水平安装有下丝杆,上丝杆和下丝杆上均对称地设有旋向相反的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上丝杆的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上分别安装上辊座;下丝杆的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上分别安装有侧辊座;下辊架上固定安装有下辊座。本申请采用丝杆来带动上辊座、侧辊座在丝杆上发生轴向移动,同一根丝杆上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的旋向相反,从而能够快速和精确地对两上辊和两下辊之间的间距进行调整。
Strip edge forming mechanism for pipe-mak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管机用带钢边缘成型机构
本技术属于钢管成型
,具体涉及一种制管机用带钢边缘成型机构。
技术介绍
钢管通常是通过将带钢卷曲成型,在用连续式辊成型生产钢管时,其成型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带钢边缘成型阶段、中心成型阶段和减径阶段。申请号为CN88101905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制管机中的成型方法及其设备,该成型设备采用连续式辊成型生产钢管,该成型设备包括辊架,辊架上转动安装有上辊轴和下辊轴,其中,使带钢边缘弯曲的成型辊包括两对上辊和下辊,在同属一对的上辊和下辊中,上辊安装在上辊轴上,下辊安装在下辊轴上,上辊和下辊相对设置;同时,为了改进带钢边缘的成型性,下辊轴上还安装有处于两下辊之间的两个中间辊,该中间辊用于挤压带钢的中心部来改进带钢边缘的成型性;中间辊之间、中间辊和下辊之间可以通过设置分隔器确保各下辊和中间辊处于相应的位置上。该成型辊的不足之处在于,下辊和中间辊均直接安装在作为传动轴的下辊上,通过设置分隔器采用实现对下辊和中间辊之间的距离、两中间辊之间的距离的调整,以便适应不同宽度的带钢,这就需要准备各种不同规格的分隔器以实现距离的精确调节,不仅调节精度不高,而且操作起来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快速并准确地调节各成型辊的间距的制管机用带钢边缘成型机构。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制管机用带钢边缘成型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机架,两个机架之间安装有上辊架和下辊架,上辊架和下辊架之间形成有带钢穿过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辊架朝向带钢穿过通道的一侧水平安装有上丝杆,所述的下辊架朝向带钢穿过通道的一侧水平安装有下丝杆,所述的上丝杆和下丝杆上均对称地设有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的旋向相反;所述的上丝杆的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上分别安装有第一丝杆螺母,各第一丝杆螺母上分别安装有上辊座,上辊座内安装有上辊;所述的下丝杆的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上分别安装有第二丝杆螺母,各第二丝杆螺母上分别安装有侧辊座,侧辊座内安装有与上辊对应设置的侧辊;所述的下辊架上固定安装有下辊座,所述的下辊座内安装有用于挤压带钢中心部的下辊。本申请采用丝杆来带动上辊座、侧辊座发生轴向移动,从而能够快速和精确地对两上辊和两侧辊之间的间距进行调整;并且本申请在同一根丝杆上设置了旋向相反的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这就使得一根丝杆能够同时带动两个上辊座或两个侧辊座进行轴向运动,不仅节约丝杆运行成本,而且调节时间更短。当然,除了在同一上丝杆或下丝杆上设置旋向相反的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也可以对称设置两根丝杆,两根丝杆分别安装一上辊座或侧辊座,这是普通的丝杆设置方法,此时应当确保两根丝杆能够同步转动。本申请中,上辊、侧辊和下辊均为从动辊(非传动辊),由在带钢穿过通道内穿行的带钢带动所有上辊、侧辊和下辊转动,转动过程中对带钢边缘进行成型。在上述的制管机用带钢边缘成型机构中,所述的侧辊座内形成有用于容纳侧辊的第一容置腔,该第一容置腔的开口处固定安装有侧辊轴,所述的侧辊转动安装在该侧辊轴上。在上述的制管机用带钢边缘成型机构中,所述的侧辊座朝下辊座的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的侧辊的外径自下辊架向下辊座的方向逐渐变大。这种侧辊座的设置方式使得侧辊不仅能够与上辊配合,对带钢边缘进行卷曲成型,还能够起到托举带钢中心部的作用,对下辊形成辅助。在上述的制管机用带钢边缘成型机构中,所述的侧辊座与下丝杆之间的夹角为45°。在上述的制管机用带钢边缘成型机构中,所述的下辊座处于两个侧辊座的连线中点处。在上述的制管机用带钢边缘成型机构中,所述的下辊座上形成有用于容纳下辊的第二容置腔,该第二容置腔的开口处固定安装有下辊轴,所述的下辊转动安装在该下辊轴上。在上述的制管机用带钢边缘成型机构中,所述的上丝杆和下丝杆各有沿带钢穿过通道延伸方向均匀布置的至少两根,所有上丝杆联动,所有下丝杆联动。从而确保所有上辊座、所有侧辊座在丝杆上发生同步轴向移动。在上述的制管机用带钢边缘成型机构中,所述的上辊架与机架滑动配合,两个机架顶端均安装有与上辊架相连的丝杆升降机。采用丝杆升降机可以调节上辊架与下辊架之间的距离,以便与不同厚度的带钢相适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申请采用丝杆来带动上辊座、侧辊座沿丝杆发生轴向移动,从而能够快速和精确地对两上辊和两下辊之间的间距进行调整;并且本申请在同一根丝杆上设置了旋向相反的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这就使得一根丝杆能够同时带动两个上辊座或两个下辊座进行轴向运动,不仅节约丝杆运行成本,而且调节时间更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制管机用带钢边缘成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制管机用带钢边缘成型机构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一种制管机用带钢边缘成型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机架1,两个机架1之间安装有上辊架2和下辊架3,上辊架2和下辊架3之间形成有带钢穿过通道4;其中,下辊架3固定设置在机架1上,而上辊架2与机架1滑动配合,两个机架1顶端均安装有与上辊架2相连的丝杆升降机5,丝杆升降机5由齿轮减速电机10a带动,可以调节上辊架2和下辊架3之间的距离,以便与不同厚度的带钢相适应。本实施例中,上辊架2朝向带钢穿过通道4的一侧水平安装有上丝杆6和上支持轴19(上丝杆6与上辊架2转动连接,而上支持轴19则与上辊架2固定连接),下辊架3朝向带钢穿过通道4的一侧水平安装有下丝杆7和下支持轴20(下丝杆7与下辊架3转动连接,而下支持轴20则与下辊架3固定连接);上丝杆6(及上支持轴19)和下丝杆7(及下支持轴20)各有沿带钢穿过通道4延长方向均匀布置的至少两根,所有上丝杆6联动,由同一个电机驱动,所有下丝杆7联动,由同一个电机驱动。联动方式多样,本实施例的联动方式如图2所示,上丝杆6或下丝杆7的末端通过涡轮蜗杆的组合与连接轴8相连,连接轴8之间则通过联轴器9相连,并进一步与齿轮减速电机10b的输出轴相连。本实施例中,上丝杆6和下丝杆7上均对称地设有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同一上丝杆6或下丝杆7上的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的旋向相反。其中,上丝杆6的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上分别安装有第一丝杆螺母,第一丝杆螺母同时滑动安装在上丝杆6和上支持轴19上,各第一丝杆螺母上分别安装有上辊座11,上辊12座内安装有上辊12,本实施的上辊座11和上辊12结构与申请号为CN88101905的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号为CN88101905的中国技术专利中的相应结构相同,本实施例对现有技术不作赘述。同样地,下丝杆7的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上分别安装有第二丝杆螺母,第二丝杆螺母同时滑动安装在下丝杆6和下支持轴20上,各第二丝杆螺母上分别安装有侧辊座13,每个侧辊座13内均形成有用于容纳侧辊15的第一容置腔131,该第一容置腔131的开口处固定安装有侧辊轴14,侧辊轴14上转动安装有侧辊15;如图1所示,在两个侧辊座13的连线中点处,下辊架3上固定安装有下辊座16,下辊座16上形成有第二容置腔161,该第二容置腔161的开口处固定安装有下辊轴17,下辊轴17上转动安装有下辊18。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管机用带钢边缘成型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机架,两个机架之间安装有上辊架和下辊架,上辊架和下辊架之间形成有带钢穿过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辊架朝向带钢穿过通道的一侧水平安装有上丝杆,所述的下辊架朝向带钢穿过通道的一侧水平安装有下丝杆,所述的上丝杆和下丝杆上均对称地设有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的旋向相反;所述的上丝杆的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上分别安装有第一丝杆螺母,各第一丝杆螺母上分别安装有上辊座,上辊座内安装有上辊;所述的下丝杆的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上分别安装有第二丝杆螺母,各第二丝杆螺母上分别安装有侧辊座,侧辊座内安装有与上辊对应设置的侧辊;所述的下辊架上固定安装有下辊座,所述的下辊座内安装有用于挤压带钢中心部的下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管机用带钢边缘成型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机架,两个机架之间安装有上辊架和下辊架,上辊架和下辊架之间形成有带钢穿过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辊架朝向带钢穿过通道的一侧水平安装有上丝杆,所述的下辊架朝向带钢穿过通道的一侧水平安装有下丝杆,所述的上丝杆和下丝杆上均对称地设有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的旋向相反;所述的上丝杆的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上分别安装有第一丝杆螺母,各第一丝杆螺母上分别安装有上辊座,上辊座内安装有上辊;所述的下丝杆的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上分别安装有第二丝杆螺母,各第二丝杆螺母上分别安装有侧辊座,侧辊座内安装有与上辊对应设置的侧辊;所述的下辊架上固定安装有下辊座,所述的下辊座内安装有用于挤压带钢中心部的下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管机用带钢边缘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辊座内形成有用于容纳侧辊的第一容置腔,该第一容置腔的开口处固定安装有侧辊轴,所述的侧辊转动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根荣,胡开磊,莫培明,张林荣,马同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德威不锈钢管业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