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倒刺圈、胶囊组件、胶囊输送及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37657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倒刺圈、胶囊组件、胶囊输送及固定装置,包括通过钢丝活动连接在托架载体上的胶囊组件,托架载体的前端通过导管与头端部连接,该头端部内具有密封腔,在头端部上还设置有抽气孔,该抽气孔与密封腔连通;在头端部的前端连接有手持部,该手持部上滑动连接有拉扣,钢丝的端部与拉扣固定连接;胶囊组件包括PH胶囊,该PH胶囊的前端连接有下盖,该下盖上设有型腔,在型腔的内壁上端嵌设有倒刺圈,并且该型腔与导管的内腔、密封腔和抽气孔相连通;倒刺圈包括环状本体,该环状本体的内圈沿其周向分布有至少两个倒刺,该倒刺沿环状本体的轴线向内倾斜并伸入型腔内。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An inverted needling ring, capsule assembly, capsule conveying and fix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倒刺圈、胶囊组件、胶囊输送及固定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倒刺圈、胶囊组件、胶囊输送及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反流性食管炎(RE)是由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食管炎症性病变,内镜下表现为食管黏膜的破损,即食管糜烂和(或)食管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人群,成人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近二十年全球的发病率都有上升趋势。中老年人、肥胖、吸烟、饮酒及精神压力大是反流性食管炎的高发人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方法,通常都是采用食用药物或将pH胶囊固定到人体食道中的治疗方式,直接将pH胶囊固定到人体食道中的治疗方法要比食用药物的疗效更好。目前,公开号为CN102247175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可植入监视器的输送设备,该输送设备是通过使PH胶囊的空隙内形成真空,食道组织在压差作用下进入到PH胶囊的空隙内,然后推线将锚固元件推入PH胶囊空隙内的食道组织内,拉线在致动器作用下使PH胶囊脱离输送设备,即实现了PH胶囊在食道内的释放及固定。但是该输送装置一方面整体结构复杂,造成组装工艺繁琐,无形中提高了成本,另一方面该输送设备使用时,需要增加推线将锚固原件推入食道组织内对PH胶囊进行固定,然后再进行PH胶囊的释放操作,增加了抽气过程中的阻力和医生的操作步骤,使用较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目前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胶囊输送及固定装置。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倒刺圈,包括环状本体,该环状本体的内圈沿其周向分布有至少两个倒刺,该倒刺沿所述环状本体的轴线向内倾斜设置。该技术方案,当食道组织进入后通过设置该倒刺将食道组织固定住,使用非常方便。一种胶囊组件,包括PH胶囊,该PH胶囊的前端连接有下盖,该下盖上设有型腔,该型腔的开口朝上,所述环状本体嵌设在所述型腔的内壁上端,所述倒刺伸入该型腔内,并且该型腔通过通气孔与外界相连通。作为优选,在所述下盖的上端设置有上盖,该上盖与所述环状本体和下盖同轴设置,并且该上盖的中心通孔与所述型腔连通。一种胶囊输送及固定装置,包括将所述的胶囊组件通过钢丝活动连接在托架载体上,所述托架载体的前端通过导管与头端部连接,该头端部内具有一密封腔,在所述头端部上还设置有抽气孔,该抽气孔与所述密封腔连通,并且所述型腔与所述导管的内腔、密封腔和抽气孔相连通;在所述头端部的前端连接有手持部,该手持部上滑动连接有拉扣,所述钢丝的一端活动穿设在所述胶囊组件和托架载体上,另一端与所述拉扣固定连接。采用该技术方案,使用时,将本胶囊输送及固定装置伸入食道内,然后在抽气孔处抽气,食道内的组织在压差作用下进入下盖的型腔内,抽气几分钟后拉动拉扣向前移动,带动钢丝向前移动,同时由于倒刺圈的倒刺是倾斜设置的,食道内的组织会卡在型腔内,因此钢丝上移时胶囊组件继续卡在食道组织内,将托架载体、导管、头端部和手持部整体移出食道组织,完成了胶囊组件的输送及固定,抽气形成负压之后只需上拉钢丝及可将胶囊组件释放及固定到食道组织上,整体结构简单,操作非常方便。作为优选,所述手持部包括与所述头端部连接的空心柱状本体,该空心柱状本体上设置有一缺口,所述空心柱状本体的内壁上靠近该缺口的位置处对称设置有凸块;所述拉扣设置在缺口处,并且所述拉扣的两侧对应所述凸块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凹槽,当拉动所述拉扣前后移动过程中,所述凸块沿对应侧的所述凹槽滑动。作为优选,所述托架载体包括从前往后依次设置的连接部、承载部和导向部,所述导管的一端安装在所述连接部的中心孔内,另一端安装在所述头端部上,所述承载部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凹腔和间隔设置在该凹腔之间的第一钢丝过孔,在所述PH胶囊和/或所述上盖的下端设置有能够伸入该凹腔内的型块,该型块上设置有第二钢丝过孔,在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与第一钢丝过孔连通的钢丝穿孔,所述钢丝依次穿过钢丝穿孔、第一钢丝过孔和第二钢丝过孔后将所述胶囊组件连接在该承载部上。如此设置,通过将PH胶囊和/或上盖下端的型块安装在承载部的凹腔内,然后将钢丝依次穿过托架载体上的钢丝穿孔、第一钢丝过孔和胶囊组件上的第二钢丝过孔后将胶囊组件连接在托架载体上,需要释放胶囊组件时抽出钢丝即可。作为优选,所述钢丝穿孔为锥形孔,且其前端的直径大于其后端的直径。如此设置,前端孔径大于后端孔径,方便钢丝的穿入。作为优选,在所述托架载体的连接部与胶囊组件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圈,该密封圈的中心孔与所述通气孔和所述导管的内腔相连通。通过设置该密封圈,保证了抽气过程中的密封性,提高了操作效率。作为优选,在所述连接部的外周靠近其前端的位置连接有封气连接件,该封气连接件套设在所述导管上。如此设置,进一步提高结构的整体性和密封性,提高了操作性能。作为优选,在所述头端部内嵌设有密封气垫,该密封气垫与所述头端部的内腔之间形成所述密封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减少了医生手术过程中的操作步骤,提高了手术成功率,避免了由于操作繁琐而引起的医疗事故或医疗器械失效现象;2.减少了结构设计,简化了整体的组装工艺,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3.提高了PH胶囊在食道上固定的成功率,不需要将锚固元件推入食道组织,对食道内壁的创伤面大幅度减小;同时固定到食道上后,在自动脱落上的时间能得到有效保障;4.与对比文件相比,减少了钢丝数量,也就减小了抽气过程的阻力,使管内抽气顺畅,缩短了抽气时间,间接提高医生手术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部分俯视图;图4为图3中的A-A剖视图;图5位图1中的托架载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的胶囊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的倒刺圈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6中的下盖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食道组织被吸入胶囊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钢丝上移后脱离胶囊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胶囊组件固定在食道内、输送装置上移之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试验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专利技术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如附图1-附图8所示的胶囊输送及固定装置,包括活动连接在输送装置上的胶囊组件,本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描述如下。从图6、图7和图8可以看出,胶囊组件包括PH胶囊100,从具体使用方向来看,该PH胶囊100的前端连接有下盖8,该下盖8包括下盖本体82,下盖本体82整体呈柱状结构,该下盖本体82上设有型腔84,该型腔84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倒刺圈,其特征在于:包括环状本体(90),该环状本体(90)的内圈沿其周向分布有至少两个倒刺(91),该倒刺(91)沿所述环状本体(90)的轴线向内倾斜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倒刺圈,其特征在于:包括环状本体(90),该环状本体(90)的内圈沿其周向分布有至少两个倒刺(91),该倒刺(91)沿所述环状本体(90)的轴线向内倾斜设置。2.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倒刺圈的胶囊组件,包括PH胶囊(100),其特征在于:该PH胶囊(100)的前端连接有下盖(8),该下盖(8)上设有型腔(84),该型腔(84)的开口朝上,所述环状本体(90)嵌设在所述型腔(84)的内壁上端,所述倒刺(91)伸入该型腔(84)内,并且该型腔(84)通过通气孔(85)与外界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胶囊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盖(8)的上端设置有上盖(10),该上盖(10)与所述环状本体(90)和下盖(8)同轴设置,并且该上盖(10)的中心通孔与所述型腔(84)连通。4.一种胶囊输送及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权利要求2或3中所述的胶囊组件通过钢丝(3)活动连接在托架载体(1)上,所述托架载体(1)的前端通过导管(2)与头端部(4)连接,该头端部(4)内具有一密封腔(41),在所述头端部(4)上还设置有抽气孔(40),该抽气孔(40)与所述密封腔(41)连通,并且所述型腔(84)与所述导管(2)的内腔、密封腔(41)和抽气孔(40)相连通;在所述头端部(4)的前端连接有手持部(5),该手持部(5)上滑动连接有拉扣(6),所述钢丝(3)的一端活动穿设在所述胶囊组件和托架载体(1)上,另一端与所述拉扣(6)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胶囊输送及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部(5)包括与所述头端部(4)连接的空心柱状本体(50),该空心柱状本体(50)上设置有一缺口(51),所述空心柱状本体(50)的内壁上靠近该缺口(51)的位置处对称设置有凸块(52);所述拉扣(6)设置在缺口(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阳俊黎进田维权肖建明朱思辉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金山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