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上下肢运动训练康健器,包括:支撑机构,用于支撑携带上肢或下肢;牵引机构,用于牵拉所述支撑机构进行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可有效锻炼整个上肢,包括肩、肘这两大关节,又能有效锻炼下肢,包括髋、膝这两大关节,真正做到了一举两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广泛适用于偏瘫、需康复训练、习惯性脱臼等人群。
Upper and lower limb exercise fitness apparatu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上下肢运动训练康健器
本技术涉及肢体训练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上下肢运动训练康健器。
技术介绍
脑卒中俗称脑中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生命的常见多发病。据我国统计,中风的患病率为620/10万,年发病率为182/10万,年死亡率达89/10万。据最新资料,我国中风的发病率有增多趋势,近年来由于治疗技术的提高,脑卒中的病死率已大为减少,但致残率仍高达65%左右,其中70%左右的患者具有上肢关节活动功能障碍。另外,社会上因交通事故等原因造成的伤残患者数量也呈逐渐上升趋势。这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给患者本人及家庭带来极大的影响。人上下肢体的运动形式相当复杂和精细,主要包括以下几大运动:肘关节的屈伸、肩关节的收展抬举、手指的抓伸、膝关节的屈伸及内外旋、髋关节的屈伸旋转、腕关节的内旋外旋及屈伸。这些运动及其组合成为人们日常生活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偏瘫患者的上肢康复时间较下肢康复时间长,上肢的功能恢复能力也比下肢恢复能力弱。上肢的伸肌群瘫痪明显,肌张力显著增高,使得上肢往往是屈曲状态。下肢则因伸肌张力高而不易弯曲,使得下肢往往是伸直状态。为了减轻肌张力增高对肢体活动的影响,在瘫痪早期即应注意保持肢体功能位和进行肢体的被动运动,以及在恢复期尽早开始主动运动的锻炼。当主动运动尚不能达到关节活动应有的范围时,应以被动运动来补充。同时应当注意,不论被动运动或主动锻炼都要循序渐进,不宜勉强和过度。一时达不到的功能要求,不可强硬去达到。若不及时进行康复锻炼,偏瘫侧肢体就会发生挛缩、僵硬、畸形,甚至引起剧烈疼痛,并且由于常年卧床不起使下肢缺乏活动,进而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缩和关节粘连,长期这样下去患者的下肢将失去活动的能力,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上肢恢复过程中,通常是由近端至远端逐渐开始恢复,然而一开始患者整个上肢肌力较弱,无法独立完成上肢的各个运动;下肢恢复过程中,下肢呈伸直状态,走路时即呈现下肢划圈状的步态,下肢肌力同样较弱。所以患者进行不同程度的康复训练是必要的,而且需要特定的康复器来进行辅助训练。目前,市场上有很多上下肢康复训练设备,能够帮助患者进行患侧肌力的锻炼和关节灵活性锻炼,他们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一些上下肢训练器,他们大多较笨重,体积、重量都较大,而且需要外接电源,不利于携带,成本较高、价格昂贵;另一类训练器结构过于简单,能够锻炼的部位也较少,缺少整体上肢或下肢运动的联动性,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轻便、可同时适用于上下肢运动训练的上下肢运动训练康健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上下肢运动训练康健器,包括:支撑机构,用于支撑携带上肢或下肢;牵引机构,用于牵拉所述支撑机构进行运动。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板和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的用于绑定上肢或下肢的绑带。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支撑板的底部的多个万向轮。进一步地,所述牵引机构包括牵引绳、滑轮、手把以及第一固定支架,所述滑轮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支架上,所述牵引绳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支撑机构上、另一端绕过所述滑轮与所述手把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支架包括第一U形安装板和第一锁紧螺栓,所述滑轮安装在所述第一U形安装板上,所述第一锁紧螺栓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U形安装板的一侧部上。进一步地,所述手把包括环形手套以及转动套设在所述环形手套上的筒状把杆。进一步地,还包括弹性回复机构,所述弹性回复机构包括弹簧以及第二固定机架,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支撑机构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固定机架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支架包括第二U形安装板和第二锁紧螺栓,所述第二锁紧螺栓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二U形安装板的一侧部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技术既可有效锻炼整个上肢,包括肩、肘这两大关节,又能有效锻炼下肢,包括髋、膝这两大关节,真正做到了一举两得,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广泛适用于偏瘫、需康复训练、习惯性脱臼等人群。另外,万向轮具有减重的效果,滑轮、牵引绳和手把的组合又使得健侧可以参与训练,左右两侧既可以同步训练,也可以异步训练,上肢带动下肢运动,支撑板所连接的弹簧可以助力复位,训练幅度可因患者的不同而调节,对于患者的康复有极大的便利和好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进行上肢训练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进行下肢训练的使用状态示意图。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为:1支撑板、2绑带、3万向轮、4海绵垫、5牵引绳、6滑轮、7手把、71环形手套、72筒状把杆、8第一固定支架、81第一U形安装板、82第一锁紧螺栓、9弹簧、10第二固定机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参见图1和图2。本技术上下肢运动训练康健器,包括:支撑机构,用于支撑携带上肢或下肢;牵引机构,用于牵拉所述支撑机构进行运动。使用时,将本技术放在平坦的台面上,参见图3和图4,进行上肢训练时,将手掌绑在支撑机构上,进行下肢训练时,将脚掌绑在支撑机构上,然后通过牵引机构拉动支撑机构向前运动,就能够带着上肢或下肢向前运动,支撑机构复位后再进行下一次拉动,反复移动,达到活动上下肢的目的,实现上下肢的运动训练康复。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板1和设置在所述支撑板1上的用于绑定上肢或下肢的绑带2。支撑板与手掌和脚掌的贴合度高,能够稳定支撑携带上下肢,并保证舒适度,绑带设置在支撑板上,使用方便,实用性更好。优选地,支撑板上设有不少于两根绑带,绑带平行地分别位于支撑板上侧。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支撑板1的底部的多个万向轮3。万向轮可以减小与平台之间的摩擦力,具有减重的效果,同时,又能够令支撑板朝各个方向移动,具有非常大的运动空间。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铺设在所述支撑板1的海绵垫4。海绵垫可以提供柔软的接触面,提高舒适度。优选地,所述海绵垫4用皮革包裹住,可以提高使用寿命,并便于清洁维护。优选地,所述支撑板1呈长方形,海绵垫4也同样呈长方形;绑带2呈长条形。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牵引机构包括牵引绳5、滑轮6、手把7以及第一固定支架8,所述滑轮6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支架8上,所述牵引绳5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支撑机构上、另一端绕过所述滑轮6与所述手把7连接。第一固定支架起到安装支撑滑轮的作用,使用时先固定在桌子等合适的物件上,避免因安装滑轮在桌子打孔而损害桌子,牵引绳用于传递牵引力,手把用于人手握持,便于操作,而滑轮则可将施力方向转变为容易出力的方向,有效提高可操作性,这样设计的牵引机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更强,而且除了患肢,患者自行操作牵引机构的手部及上肢也能够得带运动训练,增大了患者的运动量和肢体活动范围,训练效果更好。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支架8包括第一U形安装板81和第一锁紧螺栓82,所述滑轮6安装在所述第一U形安装板81上,所述第一锁紧螺栓82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U形安装板81的一侧部上。使用时,将第一U形安装板卡在桌子等物件上,然后旋紧第一锁紧螺栓,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上下肢运动训练康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机构,用于支撑携带上肢或下肢,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支撑板的底部的多个万向轮;牵引机构,用于牵拉所述支撑机构进行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上下肢运动训练康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机构,用于支撑携带上肢或下肢,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支撑板的底部的多个万向轮;牵引机构,用于牵拉所述支撑机构进行运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肢运动训练康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的用于绑定上肢或下肢的绑带。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上下肢运动训练康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机构包括牵引绳、滑轮、手把以及第一固定支架,所述滑轮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支架上,所述牵引绳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支撑机构上、另一端绕过所述滑轮与所述手把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下肢运动训练康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杨科,马书豪,张春,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辩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