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咬骨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36880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咬骨钳,包括第一钳柄、第二钳柄、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尖嘴刀头,所述第一钳柄与第二钳柄转动连接,第一钳柄的左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二钳柄的左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左端和第二连接杆的左端均安装有尖嘴刀头,两个尖嘴刀头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有弧形夹孔,且两个尖嘴刀头对称设置,第一钳柄的内侧安装有第一弹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操作方便,钳柄上防滑槽的设置有效增加与手掌之间的摩擦力,避免钳柄滑落,由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尖嘴刀头共同构成的咬骨钳的尖嘴部分,使咬骨钳尖嘴部分的长度有效增加,方便对深处部位进行剪切或夹取操作,利于使用。

New bone-biting forcep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咬骨钳
本技术涉及外科手术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咬骨钳。
技术介绍
咬骨钳是医用中常见的一种医疗手术器械,医生使用咬骨钳给患者手术时,有些骨刺或者其他些症状很难解决,有些咬骨钳根本无法操作,给医务人员增加了极大地工作难度。经检索,申请号为201620897885.4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新型咬骨钳,包括微型锯齿、可拆卸活动钳夹、轴片、钳柄、和钳柄防滑槽,微型锯齿右侧安装有刀杆,且刀杆右侧安装有可拆卸活动钳夹,可拆卸活动钳夹前表面安装有可拆卸活动钳夹凸槽,可拆卸活动钳夹右侧安装有钳头,且钳头右侧安装有轴片,轴片右侧安装有钳柄,且钳柄左侧安装有钳杆,钳柄表面安装有电源按,且电源按右侧安装有钳柄防滑槽,钳柄内部安装有转轴,钳柄内部安装有控制器,该咬骨钳通过在可拆卸活动钳夹上安装有刀杆,并且在刀杆上安装有微型锯齿,能够使得在手术过程中对骨刺的根除更加的彻底,增加了咬骨钳的功能性,满足医生的使用需求。但是传统的咬骨钳的钳柄比较平滑,在手术时会很容易产生滑落的现象,容易给患者造成一定的伤害,且传统咬骨钳的尖嘴部分长度较短,不便对深处部位进行剪切和夹取操作,因此我们提出了新型咬骨钳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新型咬骨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新型咬骨钳,包括第一钳柄、第二钳柄、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尖嘴刀头,所述第一钳柄与第二钳柄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钳柄的左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钳柄的左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左端和第二连接杆的左端均安装有尖嘴刀头,两个尖嘴刀头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有弧形夹孔,且两个尖嘴刀头对称设置;所述第一钳柄的内侧安装有第一弹片,所述第二钳柄的内侧安装有第二弹片,所述第一弹片与第二弹片相配合,所述第二钳柄的顶侧设有第一弧形片,所述第一弧形片转动连接在第一钳柄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右端和第二连接杆的右端均设有第二弧形片,所述第一钳柄的左端和第二钳柄的左端分别与两个第二弧形片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顶侧设有第三弧形片,所述第三弧形片转动连接在第一连接杆的一侧。优选的,所述第二弹片靠近第一弹片的一端设有与第一弹片相适配的豁口,所述第一弹片靠近第二弹片的一端延伸至豁口内。优选的,所述第一弧形片上安装有第一螺钉,所述第一弧形片通过第一螺钉转动连接在第一钳柄上。优选的,两个第二弧形片上均安装有第二螺钉,且两个第二弧形片通过对应的第二螺钉转动连接在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上。优选的,所述第三弧形片上安装有第三螺钉,所述第三弧形片通过第三螺钉转动连接在第一连接杆上。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片的内侧和第二弹片的内侧均设有圆形孔,且圆形孔内安装有第四螺钉,所述第一弹片通过对应的第四螺钉安装在第一钳柄上,所述第二弹片通过对应的第四螺钉安装在第二钳柄上。优选的,所述第一钳柄的外侧和第二钳柄的外侧均设有多个防滑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钳柄、第二钳柄、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尖嘴刀头、弧形夹孔、第一弹片、第二弹片、第四螺钉、防滑槽、第一弧形片、第一螺钉、第二弧形片、第二螺钉、第三弧形片、第三螺钉、豁口和圆形孔相配合,用手握住咬骨钳的第一钳柄,将大拇指放置在第一钳柄上,其余四指放置在第二钳柄上的防滑槽上,按动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第一钳柄挤压第一弹片、第二钳柄挤压第二弹片,使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发生弹性形变,此时第二钳柄通过第一弧形片和第一螺钉在第一钳柄上转动,使第一连接杆的右端与第二连接杆的右端之间的距离增大,此时第二连接杆通过第三弧形片和第三螺钉在第一连接杆上转动,第一连接杆的左端与第二连接杆的左端之间的距离减小,第一连接杆的左端和第二连接杆的左端带动两个尖嘴刀头相互靠近,从而实现剪切效果。本技术设计合理,操作方便,钳柄上防滑槽的设置有效增加与手掌之间的摩擦力,避免钳柄滑落,由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尖嘴刀头共同构成的咬骨钳的尖嘴部分,使咬骨钳尖嘴部分的长度有效增加,方便对深处部位进行剪切或夹取操作,利于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新型咬骨钳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新型咬骨钳的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新型咬骨钳的第二弹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钳柄、2第二钳柄、3第一连接、4第二连接杆、5尖嘴刀头、6弧形夹孔、7第一弹片、8第二弹片、9第四螺钉、10防滑槽、11第一弧形片、12第一螺钉、13第二弧形片、14第二螺钉、15第三弧形片、16第三螺钉、17豁口、18圆形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新型咬骨钳,包括第一钳柄1、第二钳柄2、第一连接杆3、第二连接杆4和尖嘴刀头5,第一钳柄1与第二钳柄2转动连接,第一钳柄1的左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3,第二钳柄2的左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4,第一连接杆3的左端和第二连接杆4的左端均安装有尖嘴刀头5,两个尖嘴刀头5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有弧形夹孔6,且两个尖嘴刀头5对称设置;第一钳柄1的内侧安装有第一弹片7,第二钳柄2的内侧安装有第二弹片8,第一弹片7与第二弹片8相配合,第二钳柄2的顶侧设有第一弧形片11,第一弧形片11转动连接在第一钳柄1的一侧,第一连接杆3的右端和第二连接杆4的右端均设有第二弧形片13,第一钳柄1的左端和第二钳柄2的左端分别与两个第二弧形片13转动连接,第二连接杆4的顶侧设有第三弧形片15,第三弧形片15转动连接在第一连接杆3的一侧,通过第一钳柄1、第二钳柄2、第一连接杆3、第二连接杆4、尖嘴刀头5、弧形夹孔6、第一弹片7、第二弹片8、第四螺钉9、防滑槽10、第一弧形片11、第一螺钉12、第二弧形片13、第二螺钉14、第三弧形片15、第三螺钉16、豁口17和圆形孔18相配合,用手握住咬骨钳的第一钳柄1,将大拇指放置在第一钳柄1上,其余四指放置在第二钳柄2上的防滑槽10上,按动第一钳柄1和第二钳柄2,第一钳柄1挤压第一弹片7、第二钳柄2挤压第二弹片8,使第一弹片7和第二弹片8发生弹性形变,此时第二钳柄2通过第一弧形片11和第一螺钉12在第一钳柄1上转动,使第一连接杆3的右端与第二连接杆4的右端之间的距离增大,此时第二连接杆4通过第三弧形片15和第三螺钉16在第一连接杆3上转动,第一连接杆3的左端与第二连接杆4的左端之间的距离减小,第一连接杆3的左端和第二连接杆4的左端带动两个尖嘴刀头5相互靠近,从而实现剪切效果,本技术设计合理,操作方便,钳柄上防滑槽10的设置有效增加与手掌之间的摩擦力,避免钳柄滑落,由第一连接杆3、第二连接杆4和尖嘴刀头5共同构成的咬骨钳的尖嘴部分,使咬骨钳尖嘴部分的长度有效增加,方便对深处部位进行剪切或夹取操作,利于使用。本技术中,第二弹片8靠近第一弹片7的一端设有与第一弹片7相适配的豁口17,第一弹片7靠近第二弹片8的一端延伸至豁口17内,第一弧形片11上安装有第一螺钉12,第一弧形片11通过第一螺钉12转动连接在第一钳柄1上,两个第二弧形片13上均安装有第二螺钉14,且两个第二弧形片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新型咬骨钳,包括第一钳柄(1)、第二钳柄(2)、第一连接杆(3)、第二连接杆(4)和尖嘴刀头(5),所述第一钳柄(1)与第二钳柄(2)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柄(1)的左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3),所述第二钳柄(2)的左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4),所述第一连接杆(3)的左端和第二连接杆(4)的左端均安装有尖嘴刀头(5),两个尖嘴刀头(5)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有弧形夹孔(6),且两个尖嘴刀头(5)对称设置;所述第一钳柄(1)的内侧安装有第一弹片(7),所述第二钳柄(2)的内侧安装有第二弹片(8),所述第一弹片(7)与第二弹片(8)相配合,所述第二钳柄(2)的顶侧设有第一弧形片(11),所述第一弧形片(11)转动连接在第一钳柄(1)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杆(3)的右端和第二连接杆(4)的右端均设有第二弧形片(13),所述第一钳柄(1)的左端和第二钳柄(2)的左端分别与两个第二弧形片(13)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4)的顶侧设有第三弧形片(15),所述第三弧形片(15)转动连接在第一连接杆(3)的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咬骨钳,包括第一钳柄(1)、第二钳柄(2)、第一连接杆(3)、第二连接杆(4)和尖嘴刀头(5),所述第一钳柄(1)与第二钳柄(2)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柄(1)的左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3),所述第二钳柄(2)的左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4),所述第一连接杆(3)的左端和第二连接杆(4)的左端均安装有尖嘴刀头(5),两个尖嘴刀头(5)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有弧形夹孔(6),且两个尖嘴刀头(5)对称设置;所述第一钳柄(1)的内侧安装有第一弹片(7),所述第二钳柄(2)的内侧安装有第二弹片(8),所述第一弹片(7)与第二弹片(8)相配合,所述第二钳柄(2)的顶侧设有第一弧形片(11),所述第一弧形片(11)转动连接在第一钳柄(1)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杆(3)的右端和第二连接杆(4)的右端均设有第二弧形片(13),所述第一钳柄(1)的左端和第二钳柄(2)的左端分别与两个第二弧形片(13)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4)的顶侧设有第三弧形片(15),所述第三弧形片(15)转动连接在第一连接杆(3)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咬骨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片(8)靠近第一弹片(7)的一端设有与第一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南翔张方成赵洪洋付朋饶竞王强平李俊俊柴松山黄涛刘伟超袁野徐豪王艺淏吴丽娜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