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电设备用安装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3331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4 06: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电设备用安装架,包括固定螺母、夹持块、位置调整旋钮和底座,所述底座包括外轮廓呈矩形板状结构的钢制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若干组呈矩形阵列分布的贯穿所述底板的固定沉孔,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固定沉孔一侧设置有滑柱,所述滑柱两侧设置有两组以滑柱为中心作对称分布的螺纹柱,所述夹持块内开有轮廓呈圆柱形的夹持槽,所述夹持槽顶部的缝状开口边缘的夹持块部分一侧设置有一组呈直线阵列分布的夹持螺纹孔,与夹持螺纹孔对应的部分设置有夹持沉孔,所述夹持块一侧的矩形块状部分上设置有滑孔,所述滑孔两侧设置有螺杆孔。该机电设备用安装架,可灵活调整安装在其内部的电机位置,适合普遍推广使用。

An Installation Frame for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电设备用安装架
本技术属于机电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机电设备用安装架。
技术介绍
机电设备一般指机械、电器及电气自动化设备,在建筑中多指除土工、木工、钢筋、泥水之外的机械、管道设备的统称。它不同于五金,多指能实现一定功能的成品。现有的机电设备多种多样,其中包括基础的切应用范围较广的各类电机,电机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使用各类电机安装架,常规的电机安装架通常为适配设备的型号,但在遇到某些实验性的仪器时,由于可能存在图纸误差或加工误差等,导致电机安装的尺寸于图纸要求尺寸出现偏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电设备用安装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电设备用安装架,包括固定螺母、夹持块、位置调整旋钮和底座,所述底座包括外轮廓呈矩形板状结构的钢制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若干组呈矩形阵列分布的贯穿所述底板的固定沉孔,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固定沉孔一侧设置有滑柱,所述滑柱两侧设置有两组以滑柱为中心作对称分布的螺纹柱;所述夹持块内开有轮廓呈圆柱形的夹持槽,所述夹持槽顶部的缝状开口边缘的夹持块部分一侧设置有一组呈直线阵列分布的夹持螺纹孔,与夹持螺纹孔对应的部分设置有夹持沉孔,所述夹持块一侧的矩形块状部分上设置有滑孔,所述滑孔两侧设置有以滑孔为中心作镜像分布的螺杆孔,所述螺杆孔下侧均设置有旋钮槽,所述螺纹柱位于螺杆孔内部,所述滑柱位于滑孔内部,所述旋钮槽内部的螺纹柱上套设有位置调整旋钮,突出夹持块的螺纹柱上套设有固定螺母。优选的,所述旋钮槽内部设置有避免与位置调整旋钮轮廓冲突的下开口,所述位置调整旋钮的外圆上设置有轮廓呈网状的用于防滑的纹路。优选的,所述位置调整旋钮内部设置的螺纹和固定螺母内部的螺纹均与螺纹柱外部的螺纹规格相同。优选的,所述螺杆孔上端的夹持块上设置有上开口,所述上开口的俯视轮廓呈圆弧形,上开口的圆心与螺杆孔上端的圆心重合,所述上开口的半径大于固定螺母旋转时构成的圆形轮廓半径。优选的,所述位置调整旋钮的高度小于旋钮槽的高度零点一毫米。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机电设备用安装架,通过两组螺纹柱及其螺纹柱上的固定螺母和位置调整旋钮调整和固定夹持块位于底座上方的位置,在某些装配出现偏差的实验性设备内,例如电机上的链轮和链条出现位置偏差时,可通过调整夹持电机的夹持块,微调电机的位置以达到图纸的装配要求,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范围;通过螺丝和固定螺母锁定的方式较为简单,相较于其他的导轨式调整装置,有效的减少了机构的整体结构数量,让结构的整体更加紧凑,且用于固定的工具较为常规,可简单的从市场上购买,位置调整旋钮的调整方式为利用螺纹调整的方式,可相对精确的调整夹持块相对底座的距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的夹持块左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右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底座上侧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螺母、2夹持块、201旋钮槽、202螺杆孔、203上开口、204夹持螺纹孔、205夹持槽、206滑孔、207下开口、208夹持沉孔、3位置调整旋钮、4底座、401滑柱、402螺纹柱、403固定沉孔、404底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一种机电设备用安装架,包括固定螺母1、夹持块2、位置调整旋钮3和底座4,所述底座4包括外轮廓呈矩形板状结构的钢制底板404,所述底板404上设置有若干组呈矩形阵列分布的贯穿所述底板404的固定沉孔403,所述底板404上表面的固定沉孔403一侧设置有滑柱401,所述滑柱401两侧设置有两组以滑柱401为中心作对称分布的螺纹柱402;所述夹持块2内开有轮廓呈圆柱形的夹持槽205,所述夹持槽205顶部的缝状开口边缘的夹持块2部分一侧设置有一组呈直线阵列分布的夹持螺纹孔204,与夹持螺纹孔204对应的部分设置有夹持沉孔208,所述夹持块2一侧的矩形块状部分上设置有滑孔206,所述滑孔206两侧设置有以滑孔206为中心作镜像分布的螺杆孔202,所述螺杆孔202下侧均设置有旋钮槽201,所述螺纹柱402位于螺杆孔202内部,所述滑柱401位于滑孔206内部,所述旋钮槽201内部的螺纹柱402上套设有位置调整旋钮3,突出夹持块2的螺纹柱402上套设有固定螺母1。具体的,所述旋钮槽201内部设置有避免与位置调整旋钮3轮廓冲突的下开口207,所述位置调整旋钮3的外圆上设置有轮廓呈网状的用于防滑的纹路,防滑纹路有利于提高位置调整旋钮3的操控性,使之旋转更加容易。具体的,所述位置调整旋钮3内部设置的螺纹和固定螺母1内部的螺纹均与螺纹柱402外部的螺纹规格相同,通过位置调整旋钮3和固定螺母1夹持其中间的夹持块2部分保持夹持块2和底座4的相对位置。具体的,所述螺杆孔202上端的夹持块2上设置有上开口203,所述上开口203的俯视轮廓呈圆弧形,上开口203的圆心与螺杆孔202上端的圆心重合,所述上开口203的半径大于固定螺母1旋转时构成的圆形轮廓半径,避免夹持块2上方结构干涉固定螺母1的旋转。具体的,所述位置调整旋钮3的高度小于旋钮槽201的高度零点一毫米,调整旋钮3和夹持块2之间的间隙应当尽可能小。具体的,该机电设备用安装架,将电机插在夹持槽205内部,通过螺丝、夹持螺纹孔204和夹持沉孔208完成电机的夹持,通过固定沉孔403和螺丝将底座4固定,旋转位置调整旋钮3时夹持块2将在滑柱401外部移动,通过拧紧固定螺母1将夹持块3固定在螺纹柱402上的固定螺母1和位置调整旋钮3之间,采用两组螺纹柱402和位置调整旋钮3是为了平衡作用到两组螺纹柱402及其中间的滑柱401上的力,以增加整体的结构强度。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电设备用安装架,包括固定螺母(1)、夹持块(2)、位置调整旋钮(3)和底座(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包括外轮廓呈矩形板状结构的钢制底板(404),所述底板(404)上设置有若干组呈矩形阵列分布的贯穿所述底板(404)的固定沉孔(403),所述底板(404)上表面的固定沉孔(403)一侧设置有滑柱(401),所述滑柱(401)两侧设置有两组以滑柱(401)为中心作对称分布的螺纹柱(402);所述夹持块(2)内开有轮廓呈圆柱形的夹持槽(205),所述夹持槽(205)顶部的缝状开口边缘的夹持块(2)部分一侧设置有一组呈直线阵列分布的夹持螺纹孔(204),与夹持螺纹孔(204)对应的部分设置有夹持沉孔(208),所述夹持块(2)一侧的矩形块状部分上设置有滑孔(206),所述滑孔(206)两侧设置有以滑孔(206)为中心作镜像分布的螺杆孔(202),所述螺杆孔(202)下侧均设置有旋钮槽(201),所述螺纹柱(402)位于螺杆孔(202)内部,所述滑柱(401)位于滑孔(206)内部,所述旋钮槽(201)内部的螺纹柱(402)上套设有位置调整旋钮(3),突出夹持块(2)的螺纹柱(402)上套设有固定螺母(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电设备用安装架,包括固定螺母(1)、夹持块(2)、位置调整旋钮(3)和底座(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包括外轮廓呈矩形板状结构的钢制底板(404),所述底板(404)上设置有若干组呈矩形阵列分布的贯穿所述底板(404)的固定沉孔(403),所述底板(404)上表面的固定沉孔(403)一侧设置有滑柱(401),所述滑柱(401)两侧设置有两组以滑柱(401)为中心作对称分布的螺纹柱(402);所述夹持块(2)内开有轮廓呈圆柱形的夹持槽(205),所述夹持槽(205)顶部的缝状开口边缘的夹持块(2)部分一侧设置有一组呈直线阵列分布的夹持螺纹孔(204),与夹持螺纹孔(204)对应的部分设置有夹持沉孔(208),所述夹持块(2)一侧的矩形块状部分上设置有滑孔(206),所述滑孔(206)两侧设置有以滑孔(206)为中心作镜像分布的螺杆孔(202),所述螺杆孔(202)下侧均设置有旋钮槽(201),所述螺纹柱(402)位于螺杆孔(202)内部,所述滑柱(401)位于滑孔(206)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虎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