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态模拟故障的仿真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31347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4 05: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态模拟故障的仿真控制电路,包括,操控单元,包括就地模块、远方模块和调节模块,所述就地模块的一端与所述调节模块连接,并发送第一信号,所述就地模块的另一端和远方模块发送第二信号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与所述操控单元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二信号,并对所述第二信号进行识别处理转换成第三信号;通讯单元,能够接收所述第三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三信号进行反馈第四信号至所述控制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模拟配电网小电流接地系统相间短路故障与接地故障,能够采用物理动模对小电流接地系统的故障特征的研究更加直观、有效,可灵活地调整接地方式,通过本地开关操作或远程规约遥控即可很便捷地构建不接地系统。

A Simulated Control Circuit for Dynamic Simulated Faul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态模拟故障的仿真控制电路
本技术涉及的电力检测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动态模拟故障的仿真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用户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故障指示器被大量运用于配电网中,小电流接地故障识别与选线技术的研究又被推上了一个台阶;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时其零序电流主要是系统的对地电容电流,且此电流大小与系统规模有关,其数值可能很小,因此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特征不明显,且故障特征复杂。虽然目前有较多的数字仿真工具,但与真实的小电流接地场景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不能满足使用需求,使用不可靠,不便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鉴于上述现有动态模拟故障的仿真控制电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因此,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动态模拟故障的仿真控制电路,其主要模拟配电网小电流接地系统相间短路故障与接地故障,能够更直观地反映原系统的物理过程与现象,采用物理动模对小电流接地系统的故障特征的研究更加直观、有效,可灵活地调整接地方式。本技术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动态模拟故障的仿真控制电路,包括操控单元、控制单元、通讯单元、响应单元和温控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就地模块、远方模块和调节模块,所述就地模块的一端与所述调节模块连接,并发送第一信号,所述就地模块的另一端和远方模块发送第二信号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与所述操控单元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二信号,并对所述第二信号进行识别处理转换成第三信号;通讯单元能够接收所述第三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三信号进行反馈第四信号至所述控制单元;响应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通讯单元和调节模块连接,所述响应单元接收所述第四信号处理转换的第五信号;所述控制单元与温控单元相连,用于接收第三信号检测各单元温度信息,并所述温度信息进行响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设计科学合理,本电路主要模拟配电网小电流接地系统相间短路故障与接地故障,能够更直观地反映原系统的物理过程与现象,采用物理动模对小电流接地系统的故障特征的研究有效,可灵活地调整接地方式,通过本地开关操作或远程规约遥控即可很便捷地构建不接地系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本技术动态模拟故障的仿真控制电路第一个实施例的原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动态模拟故障的仿真控制电路第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第三转接端子排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动态模拟故障的仿真控制电路第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控制单元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动态模拟故障的仿真控制电路第二个实施例所述的驱动电路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动态模拟故障的仿真控制电路第二个实施例所述的第一转接端子排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动态模拟故障的仿真控制电路第二个实施例所述的第二转接端子排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动态模拟故障的仿真控制电路第二个实施例所述的电控制模块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动态模拟故障的仿真控制电路第二个实施例所述的指示模块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动态模拟故障的仿真控制电路第三个实施例所述的串口模块连接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动态模拟故障的仿真控制电路第三个实施例所述的网口模块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动态模拟故障的仿真控制电路第四个实施例所述的电源单元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动态模拟故障的仿真控制电路第五个实施例所述的温控单元原理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动态模拟故障的仿真控制电路第五个实施例所述的检测模块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动态模拟故障的仿真控制电路第五个实施例所述的电控制模块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技术动态模拟故障的仿真控制电路第五个实施例所述的第五转接端子排结构示意图。其中:100、操控单元,101、就地模块,102、远方模块,103、调节模块,200、控制单元,300、通讯单元,301、网口模块,301a、网卡芯片,301b、网络变压器,302、串口模块,302a、第三驱动芯片,302b、第一收发芯片,302c、第二收发芯片,400、响应单元,401、驱动电路,401a、译码芯片,401b、第一驱动芯片,401c、第二驱动芯片,402、电控制模块,403、通断模块,404、指示模块,500、电源单元,501、第一转换模块,502、第二转换模块,503、第三转换模块,504、电源隔离模块,600、温控单元,601、检测模块,602、散热模块,N1、第一转接端子排,N2、第二转接端子排,N3、第三转接端子排,N4、第四转接端子排。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技术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再其次,本技术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技术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参照图1~3,为本技术第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动态模拟故障的仿真控制电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一种动态模拟故障的仿真控制电路包括操控单元100,包括就地模块101、远方模块102和调节模块103,就地模块101的一端与调节模块103连接,并发送第一信号,就地模块101的另一端和远方模块102发送第二信号至控制单元200;控制单元200,与操控单元100连接,用于接收第二信号,对其进行识别,并对第二信号进行识别处理转换成第三信号;通讯单元300,能够接收第三信号,并根据第三信号进行反馈第四信号至控制单元200;响应单元400,与控制单元200、通讯单元300和调节模块103连接,响应单元400接收第四信号处理转换的第五信号;温控单元600,与控制单元200建立连接,用于接收第三信号检测各单元温度信息,并温度信息进行响应;以及,温控单元600,与控制单元200建立连接,用于接收第三信号检测各单元温度信息,并温度信息进行响应。具体的,本技术主体结构包括操控单元100、控制单元200、通讯单元300、响应单元400和温控单元600,操控单元100、控制单元200、通讯单元300、响应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态模拟故障的仿真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操控单元(100),包括就地模块(101)、远方模块(102)和调节模块(103),所述就地模块(101)的一端与所述调节模块(103)连接,并发送第一信号,所述就地模块(101)的另一端和远方模块(102)发送第二信号至控制单元(200);控制单元(200),与所述操控单元(100)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二信号,并对所述第二信号进行识别处理转换成第三信号;通讯单元(300),能够接收所述第三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三信号进行反馈第四信号至所述控制单元(200);响应单元(400),与所述控制单元(200)、通讯单元(300)和调节模块(103)连接,所述响应单元(400)接收所述第四信号处理转换的第五信号;以及,温控单元(600),与控制单元(200)建立连接,用于接收第三信号检测各单元温度信息,并所述温度信息进行响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态模拟故障的仿真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操控单元(100),包括就地模块(101)、远方模块(102)和调节模块(103),所述就地模块(101)的一端与所述调节模块(103)连接,并发送第一信号,所述就地模块(101)的另一端和远方模块(102)发送第二信号至控制单元(200);控制单元(200),与所述操控单元(100)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二信号,并对所述第二信号进行识别处理转换成第三信号;通讯单元(300),能够接收所述第三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三信号进行反馈第四信号至所述控制单元(200);响应单元(400),与所述控制单元(200)、通讯单元(300)和调节模块(103)连接,所述响应单元(400)接收所述第四信号处理转换的第五信号;以及,温控单元(600),与控制单元(200)建立连接,用于接收第三信号检测各单元温度信息,并所述温度信息进行响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模拟故障的仿真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单元(600)包括检测模块(601)和散热模块(602),所述检测模块(601)检测各单元温度信息,其与所述控制单元(200)建立连接,并将所述温度信息发送至控制单元(200);所述控制单元(200)内预先设定有温度阈值,并将所述温度信息与所述温度阈值进行比较,根据不同的比较结果控制散热模块(602)的电路通断。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动态模拟故障的仿真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单元(400)包括驱动电路(401)和电控制模块(402),所述驱动电路(401)与所述控制单元(200)连接,并接收所述第五信号,且向所述电控制模块(402)发送第六信号。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态模拟故障的仿真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401)包括译码芯片(401a)、第一驱动芯片(401b)和第二驱动芯片(401c),所述译码芯片(401a)通过所述第一驱动芯片(401b)与所述第二驱动芯片(401c)建立连接,并接收的第五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刚王秀茹李江张科邱冬黄华峰王洪寅万新强高燕滕亚莲赖勇胡留成凌万水王科龙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宿迁供电分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