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调控温度的煅烧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3035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4 0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调控温度的煅烧炉,包括分气缸,所述分气缸的顶部连通有通气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通气管、气动换向电磁阀和气动蝶阀的配合使用,以及采用双通道光电输出报警仪控制气动蝶阀,调整首层供给冷空气的用量来达到温度控制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的煅烧炉不便于调控温度的问题,该便于调控温度的煅烧炉,具备便于调控温度的优点,由于温控范围小,使用中对煅烧炉火道损坏性小,可延长煅烧炉使用寿命,使罐式煅烧炉各层火道温度控制范围缩小,能够实现温差在15℃范围内的温度控制,较人工操作偏差小,还能够降低罐式煅烧炉调温操作工人的劳动量,减少调温操作工人的定员,达到减员增效的目的。

A Calcinator Easy to Control Tempera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调控温度的煅烧炉
本技术涉及煅烧炉
,具体为一种便于调控温度的煅烧炉。
技术介绍
铝用阳极炭素生产中的罐式煅烧炉是通过人工方式调整1-8层火道每条火道的温度及负压来实现延迟石油焦原料在料罐内的加热升温、高温煅烧的过程,其热量来源于延迟石油焦中挥发分燃烧产热,罐式煅烧炉延迟石油焦在煅烧过程中产生的挥发分及助燃空气需要在首层、二层进行燃烧,通过人工调整各条火道的负压拉板、挥发分拉板、空气拉板,使调温三要素即负压、挥发分、空气三者有机协调、均衡分配满足控制各条及各层火道温度的生产工艺要求,其最终目的是使煅后焦质量指标合格。罐式煅烧炉的助燃空气只在首层火道进行助燃,其它火道没有设空气助燃,罐式煅烧炉通过人工温度控制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存在较大的温度控制偏差,煅后焦质量不均一稳定,且单台炉的多条火道通过人工调整劳动强度较大,罐式煅烧炉生产工艺温度一般在1300℃以上,人工操作生产环境较差,很难加以调控,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便于调控温度的煅烧炉,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调控温度的煅烧炉,具备便于调控温度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煅烧炉不便于调控温度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调控温度的煅烧炉,包括分气缸,所述分气缸的顶部连通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表面的底部设置有气动换向电磁阀,所述通气管的表面设置有气动蝶阀,且气动蝶阀位于气动换向电磁阀的底部,所述通气管的顶部连通有燃烧炉。优选的,所述通气管的数量为八个,所述通气管的后侧设置有固定条,且固定条的正面与通气管的背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分气缸的底部设置有仪表显示器,所述仪表显示器的数量为八个,且仪表显示器与通气管相对应。优选的,所述燃烧炉的顶部设置有光耦测温器,即TE1-TE8,且光耦测温器采用双通道光电输出报警,即FYD1-FYD4。优选的,所述气动换向电磁阀采用控制继电器控制,即KA1-KA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通气管、气动换向电磁阀和气动蝶阀的配合使用,以及采用双通道光电输出报警仪控制气动蝶阀,调整首层供给冷空气的用量来达到温度控制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的煅烧炉不便于调控温度的问题,该便于调控温度的煅烧炉,具备便于调控温度的优点,由于温控范围小,使用中对煅烧炉火道损坏性小,可延长煅烧炉使用寿命,使罐式煅烧炉各层火道温度控制范围缩小,能够实现温差在15℃范围内的温度控制,较人工操作偏差小,还能够降低罐式煅烧炉调温操作工人的劳动量,减少调温操作工人的定员,达到减员增效的目的,而且基础投资少,具有结构简单、故障率低、便于维修等特点,单条火道投资在3000元左右,生产的煅后焦由于温控范围小,质量稳定、均质性好,值得推广使用。2、本技术通过设置固定条,能够有效增强对通气管的固定效果,防止通气管发生倾斜的现象,通过设置仪表显示器,能够清楚直观的观察到所需检测的数据,通过设置光耦测温器,能够根据光电偶发出的温度信号的高低,控制炉前气动换向开关的继电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电路图。图中:1分气缸、2通气管、3气动换向电磁阀、4气动蝶阀、5燃烧炉、6固定条、7仪表显示器、8光耦测温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一种便于调控温度的煅烧炉,包括分气缸1,分气缸1的底部设置有仪表显示器7,仪表显示器7的数量为八个,且仪表显示器7与通气管2相对应,通过设置仪表显示器7,能够清楚直观的观察到所需检测的数据,分气缸1的顶部连通有通气管2,通气管2的数量为八个,通气管2的后侧设置有固定条6,且固定条6的正面与通气管2的背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固定条6,能够有效增强对通气管2的固定效果,防止通气管2发生倾斜的现象,通气管2表面的底部设置有气动换向电磁阀3,气动换向电磁阀3采用控制继电器控制,即KA1-KA8,通气管2的表面设置有气动蝶阀4,且气动蝶阀4位于气动换向电磁阀3的底部,通气管2的顶部连通有燃烧炉5,燃烧炉5的顶部设置有光耦测温器8,即TE1-TE8,且光耦测温器8采用双通道光电输出报警,即FYD1-FYD4,通过设置光耦测温器8,能够根据光电偶发出的温度信号的高低,控制炉前气动换向开关的继电器,通过设置通气管2、气动换向电磁阀3和气动蝶阀4的配合使用,以及采用双通道光电输出报警仪控制气动蝶阀4,调整首层供给冷空气的用量来达到温度控制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的煅烧炉不便于调控温度的问题,该便于调控温度的煅烧炉,具备便于调控温度的优点,由于温控范围小,使用中对煅烧炉火道损坏性小,可延长煅烧炉使用寿命,使罐式煅烧炉各层火道温度控制范围缩小,能够实现温差在15℃范围内的温度控制,较人工操作偏差小,还能够降低罐式煅烧炉调温操作工人的劳动量,减少调温操作工人的定员,达到减员增效的目的,而且基础投资少,具有结构简单、故障率低、便于维修等特点,单条火道投资在3000元左右,生产的煅后焦由于温控范围小,质量稳定、均质性好,值得推广使用。使用时,在罐式煅烧炉炉前首层各火道冷空气进口处分别设置冷空气的气动蝶阀4及其附属管线,用光电输出报警仪采集罐式煅烧炉对应的三层光偶测温器8发出的测温信号,双通道光电输出报警仪根据光偶测温器8发出的温度信号及设定的上下限发出报警信号,报警信号通过控制继电器从而控制炉前气动换向电磁阀3的通电和断电,通过炉前气动换向电磁阀3改变气动蝶阀4的压缩空气流向,从而控制气动蝶阀4的关闭和打开,通过控制进入首层火道的冷空气的大小从而达到自动控制火道温度的目的,当火道温度高于设定的温度上限时,炉前气动蝶阀4打开,冷空气进入火道使火道温度开始下降,当火道温度降到设定温度的下限时,炉前气动蝶阀4关闭,冷空气不再进入炉前首层火道,首层火道用预热空气助燃,挥发份充分燃烧使火道温度上升,当温度上升到设定上限时,气动蝶阀4又开始打开,冷空气进入首层火道开始降温,就这样循环依始,达到自动控制火道温度的目的。综上所述:该便于调控温度的煅烧炉,通过设置通气管2、气动换向电磁阀3和气动蝶阀4的配合使用,以及采用双通道光电输出报警仪控制气动蝶阀4,调整首层供给冷空气的用量来达到温度控制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的煅烧炉不便于调控温度的问题。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调控温度的煅烧炉,包括分气缸(1),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气缸(1)的顶部连通有通气管(2),所述通气管(2)表面的底部设置有气动换向电磁阀(3),所述通气管(2)的表面设置有气动蝶阀(4),且气动蝶阀(4)位于气动换向电磁阀(3)的底部,所述通气管(2)的顶部连通有燃烧炉(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调控温度的煅烧炉,包括分气缸(1),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气缸(1)的顶部连通有通气管(2),所述通气管(2)表面的底部设置有气动换向电磁阀(3),所述通气管(2)的表面设置有气动蝶阀(4),且气动蝶阀(4)位于气动换向电磁阀(3)的底部,所述通气管(2)的顶部连通有燃烧炉(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控温度的煅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2)的数量为八个,所述通气管(2)的后侧设置有固定条(6),且固定条(6)的正面与通气管(2)的背面固定连接。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哲付云龙常玺刘军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霍煤通顺碳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