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塞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2898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4 0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活塞杆结构,包括活塞杆,活塞杆的右端为安装段,活塞杆上的安装段的左侧设有定位轴肩;在安装段上套设有整体呈圆筒形的压套,压套的内端面与定位轴肩之间设有整体呈环形结构的低压密封件;在压套的内圆周面与安装段的外圆周面之间设有O形密封圈;压套的外圆周面内凹形成一圈环形的凹槽,在凹槽内设有高圧密封件;并且安装段的外端具有部分为螺纹杆结构,在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压紧螺母,压紧螺母的内端端面相贴压紧于压套的外端端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更加合理,能够更加方便布局,结构更加紧凑,强度和稳定性更好的优点。

A piston rod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塞杆结构
本技术涉及活塞
,尤其涉及一种活塞杆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常用的铸造式活塞结构,如图3所示,其结构致使其仅适用于大直径场合下选择使用,当直径较小(一般小于等于150mm)时,因其左右两端各自需要布置压紧结构,对应左右两端的压紧结构需要设置相应的压紧连接结构,这就使得该结构受到尺寸的限制而很难布置出来,且不方便加工。近年来出现了一种焊接式活塞结构,如图4所示,活塞直径最小能做到125mm,但是这种焊接式活塞结构的活塞是以牺牲活塞杆的直径去布置两端的压紧结构,这就使得活塞杆的直径随之减小,活塞杆的直径减小后,其受载时强度和稳定性差。因此,怎样才能够提供一种结构更加合理,能够更加方便布局,结构更加紧凑,强度和稳定性更好的活塞杆结构,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怎样提供一种结构更加合理,能够更加方便布局,结构更加紧凑,强度和稳定性更好的活塞杆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活塞杆结构,包括活塞杆,活塞杆的右端为安装段,活塞杆上的安装段的左侧设有定位轴肩;在安装段上套设有整体呈圆筒形的压套,压套的内端面与定位轴肩之间设有整体呈环形结构的低压密封件;在压套的内圆周面与安装段的外圆周面之间设有O形密封圈;压套的外圆周面内凹形成一圈环形的凹槽,在凹槽内设有高圧密封件;并且安装段的外端具有部分为螺纹杆结构,在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压紧螺母,压紧螺母的内端端面相贴压紧于压套的外端端面上。这样,通过在活塞杆的安装段上套设一个压套,压套的内端端面与活塞杆上的定位轴肩之间设置低压密封结构,在压套内周壁与安装段外周壁之间设置O形密封圈,在压套周向外表面设置高圧密封件,再通过压紧螺母将压套压紧抵接支撑于定位轴肩的侧面。相对于现有技术中,能够避免采用在竖向平面上采用圆形阵列分布的多个螺钉进行连接固定。上述结构更加紧凑,结构更加合理,能够更加方便布局;并且不用牺牲活塞杆的直径便能够更好的进行布局,使得强度和稳定性更好。作为优化,所述压套包括左端的整体呈圆筒形的过渡套,以及右端的整体呈圆形的压圈;且过渡套整体呈右端直径小左端直径大的阶梯轴结构,压圈的周向边缘朝向左侧弯折延伸形成套设在过渡套右端的一段抵接套管,且抵接套管的左端端面与过渡套大端右侧端面之间形成所述凹槽并抵接支撑于高圧密封件右端。这样,压套是由可过渡套和压圈组成,并使得压圈上形成的抵接套管与过渡套之间形成用于安装高压密封件的凹槽;整个结构更加合理,能够更加方便对高圧密封件进行拆装。作为优化,在高压密封件右端端面与抵接套管左端端面之间设有第一调整垫片。这样,通过设置第一调整垫片,能够方便通过设置的第一调整垫片去调整高压密封件的位置,使得能够更好的与活塞杆保持同轴。作为优化,在过渡套左端端面与低压密封件右端端面之间设有第二调整垫片。这样,通过设置第二调整垫片,能够方便通过设置的第二调整垫片去调整低压密封件的位置,使得能够更好的与活塞杆保持同轴。作为优化,在过渡套的周向表面设有一圈环形的安装槽,在所述安装槽内设有衬套。这样,能够使得整个结构的密封效果更好,工作更加可靠。作为优化,所述过渡套的内孔包括左端的大直径孔段和右端的小直径孔段,且大直径孔段和小直径孔段之间形成第一台阶面;所述安装段包括左端的大直径轴段和右端的小直径轴段,且大直径轴段和小直径轴端段之间形成第二台阶面,且使得第一台阶面相贴支撑于第二台阶面上。这样,能够更好的对过渡套进行限位,方便对过渡套的安装固定,使得过渡套抵接于第二台阶面上,能够更好的避免低压密封结构受过渡套抵接后变形,能够提高低压密封结构的密封效果。作为优化,在安装段的周向表面对应所述O形密封圈设有一圈环形的密封圈安装槽,所述O形密封圈安装在密封圈安装槽内,且O形密封圈的周向外侧延伸至密封圈安装槽外部并与过渡套的内周壁相贴。这样,方便O形密封圈的安装,且其在活塞杆上的周向方向的位置更加准确,使得工作更加可靠。作为优化,所述O形密封圈为沿安装段轴线方向呈间隔设置的两个。这样,使得O形密封圈的密封效果更好。作为优化,所述O形密封圈的材质为橡胶。这样,O形密封圈密封效果更好,能够方便安装,成本低。作为优化,所述压紧螺母为呈相贴设置的两个。这样,压紧效果更加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另一种结构形式的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中的铸造式活塞结构的示意图。图4为现有技术中的焊接式活塞结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时: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活塞杆结构,包括活塞杆1,活塞杆的右端为安装段2,活塞杆上的安装段的左侧设有定位轴肩3;在安装段上套设有整体呈圆筒形的压套4,压套的内端面与定位轴肩之间设有整体呈环形结构的低压密封件5;在压套的内圆周面与安装段的外圆周面之间设有O形密封圈6;压套的外圆周面内凹形成一圈环形的凹槽,在凹槽内设有高圧密封件7;并且安装段的外端具有部分为螺纹杆结构,在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压紧螺母8,压紧螺母的内端端面相贴压紧于压套的外端端面上。这样,通过在活塞杆的安装段上套设一个压套,压套的内端端面与活塞杆上的定位轴肩之间设置低压密封结构,在压套内周壁与安装段外周壁之间设置O形密封圈,在压套周向外表面设置高圧密封件,再通过压紧螺母将压套压紧抵接支撑于定位轴肩的侧面。相对于现有技术中,能够避免采用在竖向平面上采用圆形阵列分布的多个螺钉进行连接固定。上述结构更加紧凑,结构更加合理,能够更加方便布局;并且不用牺牲活塞杆的直径便能够更好的进行布局,使得强度和稳定性更好。其中,高圧密封件和低压密封件为现有的结构。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压套4包括左端的整体呈圆筒形的过渡套9,以及右端的整体呈圆形的压圈10;且过渡套整体呈右端直径小左端直径大的阶梯轴结构,压圈的周向边缘朝向左侧弯折延伸形成套设在过渡套右端的一段抵接套管11,且抵接套管的左端端面与过渡套大端右侧端面之间形成所述凹槽并抵接支撑于高圧密封件右端。这样,压套是由可过渡套和压圈组成,并使得压圈上形成的抵接套管与过渡套之间形成用于安装高压密封件的凹槽;整个结构更加合理,能够更加方便对高圧密封件进行拆装。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在高压密封件右端端面与抵接套管左端端面之间设有第一调整垫片12。这样,通过设置第一调整垫片,能够方便通过设置的第一调整垫片去调整高压密封件的位置,使得能够更好的与活塞杆保持同轴。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在过渡套左端端面与低压密封件右端端面之间设有第二调整垫片13。这样,通过设置第二调整垫片,能够方便通过设置的第二调整垫片去调整低压密封件的位置,使得能够更好的与活塞杆保持同轴。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在过渡套的周向表面设有一圈环形的安装槽,在所述安装槽内设有衬套14。这样,能够使得整个结构的密封效果更好,工作更加可靠。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渡套9的内孔包括左端的大直径孔段和右端的小直径孔段,且大直径孔段和小直径孔段之间形成第一台阶面;所述安装段包括左端的大直径轴段和右端的小直径轴段,且大直径轴段和小直径轴端段之间形成第二台阶面,且使得第一台阶面相贴支撑于第二台阶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活塞杆结构,包括活塞杆(1),活塞杆的右端为安装段(2),活塞杆上的安装段的左侧设有定位轴肩(3);其特征在于,在安装段上套设有整体呈圆筒形的压套(4),压套的内端面与定位轴肩之间设有整体呈环形结构的低压密封件(5);在压套的内圆周面与安装段的外圆周面之间设有O形密封圈(6);压套的外圆周面内凹形成一圈环形的凹槽,在凹槽内设有高圧密封件(7);并且安装段的外端具有部分为螺纹杆结构,在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压紧螺母(8),压紧螺母的内端端面相贴压紧于压套的外端端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塞杆结构,包括活塞杆(1),活塞杆的右端为安装段(2),活塞杆上的安装段的左侧设有定位轴肩(3);其特征在于,在安装段上套设有整体呈圆筒形的压套(4),压套的内端面与定位轴肩之间设有整体呈环形结构的低压密封件(5);在压套的内圆周面与安装段的外圆周面之间设有O形密封圈(6);压套的外圆周面内凹形成一圈环形的凹槽,在凹槽内设有高圧密封件(7);并且安装段的外端具有部分为螺纹杆结构,在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压紧螺母(8),压紧螺母的内端端面相贴压紧于压套的外端端面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塞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套(4)包括左端的整体呈圆筒形的过渡套(9),以及右端的整体呈圆形的压圈(10);且过渡套整体呈右端直径小左端直径大的阶梯轴结构,压圈的周向边缘朝向左侧弯折延伸形成套设在过渡套右端的一段抵接套管(11),且抵接套管的左端端面与过渡套大端右侧端面之间形成所述凹槽并抵接支撑于高圧密封件右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活塞杆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高压密封件右端端面与抵接套管左端端面之间设有第一调整垫片(12)。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活塞杆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文刚张顺平陈礼符义红管汝光王磊谭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水泵厂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