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减振器支柱总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28895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4 0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减振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的减振器支柱总成结构。其中减震支柱的外周自上而下依次套设有上螺母盖、衬套、上连接板、压缩缓冲套、顶盖、弹簧托盘,其中上连接板上设有上螺母盖,上连接板内设有衬套,上连接板通过固定螺栓与车身板连接,轴承与上连接板过盈压装;压缩缓冲套的外周套设有防尘罩,且防尘罩的上端被压装在轴承的下端面,防尘罩的下端与顶盖相连;防尘罩的外周套设有悬架弹簧,悬架弹簧的上端与上连接板相接触,悬架弹簧的下端与弹簧托盘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多通道的结构,能够提供足够的径向刚度,降低噪音和灰尘进入,提高整车的操纵性和稳定性,还采用新工艺降低总成的重量,节约成本、提高使用寿命。

A New Type of Shock Absorber Pillar Assembly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减振器支柱总成结构
本技术涉及减振器
,特别是一种新型的减振器支柱总成结构。
技术介绍
减振器主要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以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在经过不平路面时,虽然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但弹簧自身也会有往复运动,而减振器就是用来抑制这种弹簧跳跃的。一定的径向刚度可以提高整车的操纵性和平稳性,但是现有技术中传统的单通道支柱总成很难提供足够的径向刚度,导致整车的操纵性和稳定性较差。另外,现有技术中由于结构设计导致减振器产生的噪音也较大,运行过程中还易有灰尘进入,影响设备寿命。另外传统的减振器支柱总成采用的上连接板是金属冲压件通过硫化工艺加工而成,该结构重量高,模具复杂,表面需要防腐处理,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减振器支柱总成结构,能够降低噪音和灰尘进入,采用多通道的结构提供足够的径向刚度,提高整车的操纵性和稳定性,还采用新工艺降低总成的重量,节约成本、提高使用寿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减振器支柱总成结构包括上螺母盖、衬套、上连接板、轴承、悬架弹簧、压缩缓冲套、防尘罩、顶盖、弹簧托盘和减震支柱,所述减震支柱的外周自上而下依次套设有上螺母盖、衬套、上连接板、压缩缓冲套、顶盖、弹簧托盘,其中所述上连接板上设有上螺母盖,所述上连接板内设有衬套,所述上连接板通过固定螺栓与车身板连接,所述轴承与上连接板过盈压装;所述压缩缓冲套的外周套设有防尘罩,且防尘罩的上端被压装在轴承的下端面,所述防尘罩的下端与顶盖相连;所述防尘罩的外周套设有悬架弹簧,所述悬架弹簧的上端与上连接板相接触,所述悬架弹簧的下端与弹簧托盘相连接。上连接板上压装固定螺栓,与车身板通过螺母固定连接,轴承通过过盈压装压在上连接板上,压缩缓冲套通过过盈与减震支柱的中心连杆过盈配合,在减震支柱往复运动过程中跟随运动;防尘罩上端被压装在轴承和弹簧垫之间,下端通过卡勾与顶盖相连;悬架弹簧在上连接板和弹簧托盘之间往复运动,保证整车轮胎的运动行程;上螺母盖通过卡扣固定在上连接板上,防止尘土进入。前述的新型的减振器支柱总成结构,所述上连接板的上端面环向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凹孔。当测量上连接板的扭矩时,可以将测量设备任意放入其中的几个凹孔中固定,卡合方便、定位也准确。前述的新型的减振器支柱总成结构,所述凹孔的长度和宽度均为3㎜-5㎜,所述凹孔的深度为3㎜-4㎜。前述的新型的减振器支柱总成结构,所述凹孔的结构为圆柱形或者四立柱。前述的新型的减振器支柱总成结构,所述上连接板的上端面还环向等间距设有若干个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宽度为3㎜-5㎜。前述的新型的减振器支柱总成结构,所述上连接板的上端面还环向等间距开设有若干个减重孔。前述的新型的减振器支柱总成结构,所述衬套包括由外向内依次布置的外套管、橡胶结构、包络层和内骨架,其中外套管的外壁与上连接板的内壁过盈配合;橡胶结构的上部、下部均与上连接板的端面线性接触。该种线性接触方式,相较于之前的面接触方式,可以更好地避免噪音。前述的新型的减振器支柱总成结构,所述包络层包括若干层尼龙和若干层玻璃纤维,所述尼龙和玻璃纤维相间铺设。该种衬套的布置方式以及包络层的布置,能够提高上连接板的径向刚度。前述的新型的减振器支柱总成结构,所述轴承与上连接板过盈压装的过盈量为0.2mm-0.5mm。前述的新型的减振器支柱总成结构,所述压缩缓冲套与减震支柱的中心杆过盈装配,且压缩缓冲套的内壁设有花瓣结构或皮纹结构。压缩缓冲套内壁设有花瓣结构或皮纹结构,使得压缩缓冲套与减震支柱的中心杆呈部分过盈,而不是全过盈。现有技术中全过盈的方式,使得压缩缓冲套与减震支柱之前易产生气泡和摩擦,导致设备悬挂不稳定,影响使用寿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1、本技术能够降低噪音和灰尘进入,提高使用寿命;2、其中的上连接板采用压铸铝上连接,采用压铸支架,通过压装衬套、旋铆工艺,结构重量轻、模具简单,生产效率高,表面不需防腐处理,节约成本,采用新工艺降低总成的重量,节约成本;3、通过衬套等的结构布置,采用多通道的结构提供足够的径向刚度,提高整车的操纵性和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中衬套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上连接板的凹孔布置示意图。附图标记的含义:1-上螺母盖,2-衬套,201-外套管,202-橡胶结构,203-包络层,204-内骨架,3-上连接板,31-凹孔,4-轴承,5-悬架弹簧,6-压缩缓冲套,7-防尘罩,8-顶盖,9-弹簧托盘,10-减震支柱。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实施例1:如图1-图4所示,一种新型的减振器支柱总成结构包括上螺母盖1、衬套2、上连接板3、轴承4、悬架弹簧5、压缩缓冲套6、防尘罩7、顶盖8、弹簧托盘9和减震支柱10,所述减震支柱10的外周自上而下依次套设有上螺母盖1、衬套2、上连接板3、压缩缓冲套6、顶盖8、弹簧托盘9,其中所述上连接板3上设有上螺母盖1,所述上连接板3内设有衬套2,所述上连接板3通过固定螺栓与车身板连接,所述轴承4与上连接板3过盈压装;所述压缩缓冲套6的外周套设有防尘罩7,且防尘罩7的上端被压装在轴承4的下端面,所述防尘罩7的下端与顶盖8相连;所述防尘罩7的外周套设有悬架弹簧5,所述悬架弹簧5的上端与上连接板3相接触,所述悬架弹簧5的下端与弹簧托盘9相连接。上连接板3上压装固定螺栓,与车身板通过螺母固定连接,轴承4通过过盈压装压在上连接板3上,压缩缓冲套6通过过盈与减震支柱10的中心连杆过盈配合,在减震支柱10往复运动过程中跟随运动;防尘罩7上端被压装在轴承4和弹簧垫之间,下端通过卡勾与顶盖8相连;悬架弹簧5在上连接板3和弹簧托盘9之间往复运动,保证整车轮胎的运动行程;上螺母盖1通过卡扣固定在上连接板3上,防止尘土进入。所述上连接板3的上端面环向均匀开设有十六个凹孔31。当测量上连接板3的扭矩时,可以将测量设备任意放入其中的几个凹孔31中固定,卡合方便、定位也准确。所述凹孔31的长度和宽度均为3㎜-5㎜,具体的可以为4㎜;所述凹孔31的深度为3㎜-4㎜,具体的可以为3.5㎜。或者,所述凹孔31的结构为圆柱形或者四立柱。或者,所述上连接板3的上端面还环向等间距设有三个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宽度为3㎜-5㎜,具体的可以为4㎜。或者,所述上连接板3的上端面还环向等间距开设有六个减重孔。实施例2:如图1-图4所示,一种新型的减振器支柱总成结构包括上螺母盖1、衬套2、上连接板3、轴承4、悬架弹簧5、压缩缓冲套6、防尘罩7、顶盖8、弹簧托盘9和减震支柱10,所述减震支柱10的外周自上而下依次套设有上螺母盖1、衬套2、上连接板3、压缩缓冲套6、顶盖8、弹簧托盘9,其中所述上连接板3上设有上螺母盖1,所述上连接板3内设有衬套2,所述上连接板3通过固定螺栓与车身板连接,所述轴承4与上连接板3过盈压装;所述压缩缓冲套6的外周套设有防尘罩7,且防尘罩7的上端被压装在轴承4的下端面,所述防尘罩7的下端与顶盖8相连;所述防尘罩7的外周套设有悬架弹簧5,所述悬架弹簧5的上端与上连接板3相接触,所述悬架弹簧5的下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减振器支柱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螺母盖(1)、衬套(2)、上连接板(3)、轴承(4)、悬架弹簧(5)、压缩缓冲套(6)、防尘罩(7)、顶盖(8)、弹簧托盘(9)和减震支柱(10),所述减震支柱(10)的外周自上而下依次套设有上螺母盖(1)、衬套(2)、上连接板(3)、压缩缓冲套(6)、顶盖(8)、弹簧托盘(9),其中所述上连接板(3)上设有上螺母盖(1),所述上连接板(3)内设有衬套(2),所述上连接板(3)通过固定螺栓与车身板连接,所述轴承(4)与上连接板(3)过盈压装;所述压缩缓冲套(6)的外周套设有防尘罩(7),且防尘罩(7)的上端被压装在轴承(4)的下端面,所述防尘罩(7)的下端与顶盖(8)相连;所述防尘罩(7)的外周套设有悬架弹簧(5),所述悬架弹簧(5)的上端与上连接板(3)相接触,所述悬架弹簧(5)的下端与弹簧托盘(9)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减振器支柱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螺母盖(1)、衬套(2)、上连接板(3)、轴承(4)、悬架弹簧(5)、压缩缓冲套(6)、防尘罩(7)、顶盖(8)、弹簧托盘(9)和减震支柱(10),所述减震支柱(10)的外周自上而下依次套设有上螺母盖(1)、衬套(2)、上连接板(3)、压缩缓冲套(6)、顶盖(8)、弹簧托盘(9),其中所述上连接板(3)上设有上螺母盖(1),所述上连接板(3)内设有衬套(2),所述上连接板(3)通过固定螺栓与车身板连接,所述轴承(4)与上连接板(3)过盈压装;所述压缩缓冲套(6)的外周套设有防尘罩(7),且防尘罩(7)的上端被压装在轴承(4)的下端面,所述防尘罩(7)的下端与顶盖(8)相连;所述防尘罩(7)的外周套设有悬架弹簧(5),所述悬架弹簧(5)的上端与上连接板(3)相接触,所述悬架弹簧(5)的下端与弹簧托盘(9)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减振器支柱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板(3)的上端面环向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凹孔(3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的减振器支柱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孔(31)的长度和宽度均为3㎜-5㎜,所述凹孔(31)的深度为3㎜-4㎜。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的减振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杰
申请(专利权)人:天纳克北京汽车减振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