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高度的自锁井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2758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4 0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高度的自锁井盖,包括井盖,井盖下方依次设置安装座和底板,所述井盖上设有多个圆形凹槽,凹槽末端设置孔径小于凹槽孔径的通孔,凹槽内通过通孔安装L形安全锁,L形安全锁位于凹槽内的一端设有锁头,L形安全锁位于井盖下的一端设置有可随锁头旋转的锁杆,L形安全锁通过条形孔钩挂在安装座的下表面,所述锁头与凹槽底面之间安装有弹簧,底板和安装座之间设置可调节安装座和井盖高度的调节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井盖高度调节和锁紧,解决了井盖与路面高度不匹配,造成路面不平顺,行车颠簸问题。

A Self-locking Well Cover with Adjustable Heigh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高度的自锁井盖
本技术涉及井盖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可调高度的自锁井盖。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大部分城镇道路窨井,虽然其井盖的外形不一,但其内部结构却基本相同,现有的做法是,先预制好钢筋混凝土井圈,钢筋混凝土井圈上同时集成了窨井盖,在窨井底部砖砌起井筒至一定高度后进行砂浆调平垫层的施工,然后把预制好的钢筋混凝土井圈用吊装机械放置在砂浆调平垫层上,经过测量再加以调整,然后摊铺路面。采用上述井盖存在如下问题:1、施工安装时,主要靠铺垫混泥土来调节井筒高度进而调节井盖高度,而铺垫混泥土的高度难以控制和调节,使得安装过程长出现井盖与路面高度不匹配问题,造成路面不平顺,行车颠簸。2、当井盖被多次碾压后,容易造成井筒底部的土基下沉,使得井盖下移,这样会使得路面凹凸不平,且不平整的路面还会积滞雨水,加速路面的破坏,同时井盖在机动车的反复碾压后,很容易使井盖下移。一但有了下移没有及时修复,井盖的下移就会加快和损坏,如要想修复就必须将井盖圈等挖开重新施工。3、井盖与井口没有固定连接,在雨洪爆发时井盖易于与井口分离,且井盖为铸铁材料,在安装使用后,经常会出现被盗的现象,给车辆和行人的通行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高度的自锁井盖,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井盖高度不能调节、井盖固定不稳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可调高度的自锁井盖,井盖下方依次设置安装座和底板,所述井盖上设有多个圆形凹槽,凹槽末端设置孔径小于凹槽孔径的通孔,凹槽内通过通孔安装L形安全锁,L形安全锁位于凹槽内的一端设有锁头,L形安全锁位于井盖下的一端设置有可随锁头旋转的锁杆,所述安装座上与L形安全锁对应的位置设置可供锁杆穿过的条形孔,L形安全锁通过条形孔钩挂在安装座的下表面,所述锁头与凹槽底面之间安装有弹簧,底板和安装座之间设置可调节安装座和井盖高度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两个叉行支撑座、四个滑轨以及调节支撑架间距的两个调节座,滑轨对称固定在底板或者安装座上,支撑座的一端与滑轨连接,另一端与对应的底板或者安装座转动连接,支撑座水平设置,两支撑座中间设置控制两支撑座远离或者靠近的调节座。进一步,所述叉行支撑座包括两个轴对称设置的两个叉形支架,叉行支架的交叉处设有铰接点,两叉行支架末端通过横杆连接,叉行支架包括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在中间位置通过铰接点铰接,第一支撑臂一端与固定座铰接安装于底板上,另一端与滑轨滑动配合连接安装于安装座上,第二支撑臂一端与滑轨滑动配合连接安装于底板上,另一端与固定座铰接安装于安装座上。进一步,所述调节座包括两个基座和四根连杆,基座与支撑架上端相邻横杆固定连接,每个基座的两端分别铰接有一根连杆而构成一个铰接杆件,两个铰接杆件左右对称布置且两铰接杆件位于同侧的自由端彼此对应铰接,以形成一个菱形的调节座,调节螺杆穿过所述自由端处的两个铰接轴使所述调节螺杆转动时两安装座相互远离/靠拢。进一步,所述锁头与凹槽之间上下对应的焊接有限位栓,所述弹簧固定安装在限位栓上。进一步,述井盖半径大于安装座半径,井盖和安装座上设置多个泄洪通孔。进一步,所述L形安全锁与弹簧均采用不锈钢制成。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调高度的自锁井盖,用以解决井盖高度不能调节、井盖固定不稳的问题。1、通过在井盖下面设置调节机构,可以根据路况调节调节座,从而调节井盖高度,解决了因井盖与路面高度不匹配,造成路面不平顺,行车颠簸问题。2、调节机构采用支撑架和调节座的方式,使得旋动调节座上的调节螺杆就可调节井盖高度,调节方便且整体调节井盖高度,保持井盖水平,采用两个支撑架对井盖支撑,保证井盖中间的支撑力,充分保证井盖承载力。3、调节机构可以根据路面情况随时调节井盖高度,在维修过程中不需要重新开工建设,只需要调节井盖高度即可,减少维修困难,且维修效率高。4、使用L形安全锁与弹簧配合井盖的开启和锁定,防止了雨洪天气井盖被水流冲起或者容易被盗的安全隐患。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图;图2为图1部分结构图;图3为图1为部分结构剖视图。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井盖1、安装座2、第一支撑臂3、横杆4、底板5、调节座6、滑道7、固定座8、L形安全锁9、弹簧10、锁头11、第二支撑臂12。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可调高度的自锁井盖1,井盖1下方依次设置安装座2和底板5,所述井盖1上设有多个圆形凹槽,凹槽末端设置孔径小于凹槽孔径的通孔,凹槽内通过通孔安装L形安全锁9,L形安全锁9位于凹槽内的一端设有锁头11,L形安全锁9位于井盖1下的一端设置有可随锁头11旋转的锁杆,所述安装座2上与L形安全锁9对应的位置设置可供锁杆穿过的条形孔,L形安全锁9通过条形孔钩挂在安装座2的下表面,所述锁头11与凹槽底面之间安装有弹簧10,底板5和安装座2之间设置可调节安装座2和井盖1高度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两个叉行支撑座、四个滑轨以及调节支撑架间距的两个调节座6,滑轨对称固定在底板5或者安装座2上,支撑座的一端与滑轨连接,另一端与对应的底板5或者安装座2转动连接,支撑座水平设置,两支撑座中间设置控制两支撑座远离或者靠近的调节座6。上述方案中,通过在井盖1下面设置调节机构,可以根据路况调节调节座6,从而调节井盖1高度,实现井盖1高度调节,解决因井盖1与路面高度不匹配,造成路面不平顺,行车颠簸问题;调节机构采用支撑架和调节座6的方式,使得旋动调节座6上的调节螺杆就可调节井盖1高度,调节方便且整体调节井盖1高度,保持井盖1水平,采用两个支撑架对井盖1支撑,保证井盖1中间的支撑力,充分保证井盖1承载力;使用L形安全锁9与弹簧10配合井盖1的开启和锁定,防止了雨洪天气井盖1被水流冲起或者容易被盗的安全隐患。底板5需与井座固定连接,保证调节机构和井盖1的稳定性,可在底板5上设置通孔,保证泄洪排污,井盖1凹槽通孔内安装有L形安全锁9,L形安全锁9位于凹槽内的一端设有圆齿形或三角形等特殊形状的锁头11,L形安全锁9位于井盖1底面的另一端可随锁头1旋转钩挂在安装座2内侧;在锁头11与凹槽通孔之间上下可对应的焊接有限位栓,在限位栓上安装有可使L形安全锁9向上弹起的弹簧10。作为本实施例进一步的实施细节,参照图2所示,所述叉行支撑座包括两个轴对称设置的两个叉形支架,叉行支架的交叉处设有铰接点,两叉行支架末端通过横杆4连接,叉行支架包括第一支撑臂3和第二支撑臂12,第一支撑臂3和第二支撑臂12在中间位置通过铰接点铰接,第一支撑臂3一端与固定座8铰接安装于底板5上,另一端与滑轨滑动配合连接安装于安装座2上,第二支撑臂12一端与滑轨滑动配合连接安装于底板5上,另一端与固定座8铰接安装于安装座2上。通过支撑臂3交叉铰接形成叉形支架,叉形支架通过横杆4连接组成支撑座,当井盖1面对车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高度的自锁井盖,包括井盖(1),其特征在于:井盖(1)下方依次设置安装座(2)和底板(5),所述井盖(1)上设有多个圆形凹槽,凹槽末端设置孔径小于凹槽孔径的通孔,凹槽内通过通孔安装L形安全锁(9),L形安全锁(9)位于凹槽内的一端设有锁头(11),L形安全锁(9)位于井盖(1)下的一端设置有可随锁头(11)旋转的锁杆,所述安装座(2)上与L形安全锁(9)对应的位置设置可供锁杆穿过的条形孔,L形安全锁(9)通过条形孔钩挂在安装座(2)的下表面,所述锁头(11)与凹槽底面之间安装有弹簧(10),底板(5)和安装座(2)之间设置可调节安装座(2)和井盖(1)高度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两个叉行支撑座、四个滑轨以及调节支撑架间距的两个调节座(6),滑轨对称固定在底板(5)或者安装座(2)上,支撑座的一端与滑轨连接,另一端与对应的底板(5)或者安装座(2)转动连接,支撑座水平设置,两支撑座中间设置控制两支撑座远离或者靠近的调节座(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高度的自锁井盖,包括井盖(1),其特征在于:井盖(1)下方依次设置安装座(2)和底板(5),所述井盖(1)上设有多个圆形凹槽,凹槽末端设置孔径小于凹槽孔径的通孔,凹槽内通过通孔安装L形安全锁(9),L形安全锁(9)位于凹槽内的一端设有锁头(11),L形安全锁(9)位于井盖(1)下的一端设置有可随锁头(11)旋转的锁杆,所述安装座(2)上与L形安全锁(9)对应的位置设置可供锁杆穿过的条形孔,L形安全锁(9)通过条形孔钩挂在安装座(2)的下表面,所述锁头(11)与凹槽底面之间安装有弹簧(10),底板(5)和安装座(2)之间设置可调节安装座(2)和井盖(1)高度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两个叉行支撑座、四个滑轨以及调节支撑架间距的两个调节座(6),滑轨对称固定在底板(5)或者安装座(2)上,支撑座的一端与滑轨连接,另一端与对应的底板(5)或者安装座(2)转动连接,支撑座水平设置,两支撑座中间设置控制两支撑座远离或者靠近的调节座(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高度的自锁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叉行支撑座包括两个轴对称设置的两个叉形支架,叉行支架的交叉处设有铰接点,两叉行支架末端通过横杆(4)连接,叉行支架包括第一支撑臂(3)和第二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朝勤王悦何花王清江周瑜冯思远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建工住宅建设有限公司重庆工商职业学院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