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2603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4 02:23
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手感产生不协调感、且减少导丝的非意图的位置偏离的导丝。导丝(10)具有挠性的芯线(20),该芯线(20)具有前端芯部(34)、主体部(30)和从主体部(30)朝向前端芯部(34)而刚性逐渐减小的刚性变化部(35)。刚性变化部包含与主体部的前端连续的第1锥形部(31)、与第1锥形部的前端连续的第2锥形部(32)、和与前端芯部的基端连续的第3锥形部(33)。并且,第1锥形部与第2锥形部之间的边界部(36)位于距前端芯部的最前端为300~400mm的范围,第1锥形部中的直径d1的变化的梯度((d12‑d11)/L1)大于第2锥形部中的直径d2的变化的梯度((d22‑d21)/L2)。

Guide wi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导丝
本专利技术涉及导丝。
技术介绍
以往,为了进行生物体管腔内的治疗等而使用导管设备。为了将导管设备向生物体管腔的目的部位引导,而使用具有挠性芯线的导丝。例如,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Trancecatheter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是使导管从肝脏的动脉进一步行进至肿瘤附近并注入抗癌剂、栓塞物质而选择性地使肿瘤坏死的治疗方法。在该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中,为了使导管行进而使用了导丝。已知一种为了提高使导丝从生物体管腔内通过时的操作性,而设有从基端侧朝向前端侧而刚性逐渐减小的刚性变化部的导丝(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刚性变化部的刚性根据使芯线的直径逐渐减小而变化。此外,在将导入到生物体内的一侧称为“前端侧”的情况下,“基端侧”是指位于相反侧的一侧。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586576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生物体管腔具有复杂地弯曲或蜿蜒的形状。因此,在导丝从生物体管腔内通过时,导丝的前端部越到达深处,越会对芯线作用大的屈曲载荷。在以往的导丝中,芯线的设有刚性变化部的范围是距芯线的最前端最大到300mm的范围。因此,在治疗的目标部位存在于生物体管腔内的深处的手术的情况下,会对芯线作用大的屈曲载荷。对于屈曲的芯线会作用有要使其返回到原来的笔直状态的恢复力。其结果为,在放松导丝的固定状态时,导丝的位置会向朝向体外脱出的方向偏离。像这样,导丝容易发生非意图的位置偏离。为了减少导丝的非意图的位置偏离,可以想到将芯线中的设置刚性变化部的范围朝向基端侧设定得大。但是,若仅仅只是扩大刚性变化部的范围,则手术者的手感会产生不协调感。于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手感产生不协调感、且减少导丝的非意图的位置偏离的导丝。本专利技术的导丝是具有挠性的芯线的导丝,上述芯线具有:前端芯部,其包含最前端且在上述芯线的全长中最柔软;主体部,其构成比上述前端芯部靠基端侧的部分,沿着轴向具有恒定的直径;和刚性变化部,其构成从上述主体部的前端到上述前端芯部的基端为止的部分,从上述主体部朝向上述前端芯部而刚性逐渐减小。上述刚性变化部至少包含:第1锥形部,其与上述主体部的前端连续,具有从上述主体部朝向上述前端芯部逐渐减小的直径;第2锥形部,其与上述第1锥形部的前端连续,具有从上述第1锥形部朝向上述前端芯部逐渐减小的直径;和第n锥形部,其与上述前端芯部的基端连续,具有从与该第n锥形部的基端侧连续的第(n-1)锥形部朝向上述前端芯部逐渐减小的直径(dn),其中n≥3。并且,上述第1锥形部与上述第2锥形部之间的边界部位于距上述前端芯部的最前端为300~400mm的范围,上述第1锥形部中的直径(d1)的变化的梯度((d12-d11)/L1)大于上述第2锥形部中的直径(d2)的变化的梯度((d22-d21)/L2)。专利技术效果通过刚性变化部中的第1锥形部和第2锥形部,芯线中的刚性变化部的范围距芯线的最前端超过300mm而朝向基端侧变长。第1锥形部中的直径的变化的梯度大于第2锥形部中的直径的变化的梯度。因此,在轴向的单位长度中,第1锥形部中的刚性的降低比第2锥形部中的刚性的降低大。其结果为,具有比较小的刚性的范围会尽可能地沿轴向扩大。因此,在如肝动脉化疗栓塞术那样进行治疗的目标部位存在于生物体管腔内的深处的手术的情况下,即使在放松了导丝的固定状态时,导丝的非意图的位置偏离也会减少。而且,刚性变化部的轴向长度不用对前端芯部及与前端芯部的基端连续的第n锥形部施加构造上的改变就会变长。这些前端芯部及第n锥形部是构成芯线的前端部分、且会对导丝的柔软性及手感带来大的影响的部位。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可抑制手感产生不协调感、且减少导丝的非意图的位置偏离的导丝。附图说明图1A是导丝的轴向剖视图。图1B是将导丝的前端部分放大示出的轴向剖视图。图2是示意地表示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中沿着导丝使导管行进的状况的图。图3A是沿着芯线的轴向位置示出导丝的芯线的弯曲载荷值的曲线图。图3B是沿着芯线的轴向位置示出导丝的芯线的直径的曲线图。图4是表示测定导丝的芯线的弯曲载荷值的测定试验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此外,以下的记载并不限定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技术范围和术语的意义。另外,为便于说明,存在附图的尺寸比率被夸大而与实际比率不同的情况。图1A是导丝10的轴向剖视图,图1B是将导丝10的前端部分放大示出的轴向剖视图。图2是示意地表示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中沿着导丝10使导管60行进的状况的图。在本说明书的说明中,将导丝10的芯线20的长度方向(图1A中的左右方向)定义为轴向,在各图中以箭头X示出。将与轴向正交的方向定义为径向,在图1B中以箭头R示出。在导丝10中将插入到生物体内(血管内)的一侧定义为前端侧(远位侧、图1A中的左侧),在各图中以箭头X1示出,将位于前端侧的相反侧的进行手头操作的一侧定义为基端侧(近位侧、图1A中的右侧),在各图中以箭头X2示出。在本说明书中,前端部表示包含距前端(最前端)的轴向中的固定范围的部分,基端部表示包含距基端(最基端)的轴向中的固定范围的部分。关于芯线20的直径,表示为直径dxy的后缀“x”的数字(1、2、3)分别表示第1锥形部31、第2锥形部32、第3锥形部33。后缀“y”的数字(1、2)分别表示前端侧、基端侧。另外,关于芯线20的弯曲载荷值,表示为弯曲载荷值fxy的后缀“x”的数字(1、2、3)分别表示第1锥形部31、第2锥形部32、第3锥形部33。后缀“y”的数字(1、2)分别表示前端侧、基端侧。参照图1A及图1B,本实施方式的导丝10具有:沿轴向延伸的芯线20;配置在芯线20的前端部的标识部40;和包覆芯线20的包覆层50。导丝10例如被插入于生物体管腔内。导丝10在生物体管腔内,被穿插于治疗用或诊断用的导管60的内腔(导丝管腔)。导丝10用于将导管60向生物体管腔的目的部位引导。例如,如图2所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Trancecatheter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是使导管60从肝脏90的动脉91进一步行进至肿瘤92附近、并注入抗癌剂或栓塞物质而选择性地使肿瘤坏死的治疗方法。在该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中,为了使导管60行进而使用了导丝10。生物体管腔具有复杂地弯曲或蜿蜒的形状。因此,在导丝10从生物体管腔内通过时,导丝10的前端部越到达深处,越会对芯线20作用大的屈曲载荷。(芯线20)图3A是沿着芯线20的轴向位置示出导丝10的芯线20的弯曲载荷值的曲线图,图3B是沿着芯线20的轴向位置示出导丝10的芯线20的直径的曲线图。如图1A及图1B所示,芯线20具有挠性,且具有前端芯部34、主体部30和刚性变化部35。前端芯部34是包含最前端且在芯线20的全长中最柔软的部位。主体部30构成比前端芯部34靠基端侧的部分,是沿轴向具有恒定的直径d0的部位。刚性变化部35构成从主体部30的前端到前端芯部34的基端为止的部分,是从主体部30朝向前端芯部34而刚性逐渐减小的部位。刚性变化部35从基端侧朝向前端侧按顺序至少包含第1锥形部31、第2锥形部32、...、第(n-1)锥形部以及第n锥形部33(其中n≥3)。各锥形部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丝,具有挠性的芯线,所述导丝的特征在于,所述芯线具有:前端芯部,其包含最前端且在所述芯线的全长中最柔软;主体部,其构成比所述前端芯部靠基端侧的部分,沿着轴向具有恒定的直径(d0);和刚性变化部,其构成从所述主体部的前端到所述前端芯部的基端为止的部分,从所述主体部朝向所述前端芯部而刚性逐渐减小,所述刚性变化部至少包含:第1锥形部,其与所述主体部的前端连续,具有从所述主体部朝向所述前端芯部逐渐减小的直径(d1);第2锥形部,其与所述第1锥形部的前端连续,具有从所述第1锥形部朝向所述前端芯部逐渐减小的直径(d2);和第n锥形部,其与所述前端芯部的基端连续,具有从与该第n锥形部的基端侧连续的第(n‑1)锥形部朝向所述前端芯部逐渐减小的直径(dn),其中n≥3,所述第1锥形部与所述第2锥形部之间的边界部位于距所述前端芯部的最前端为300~400mm的范围,所述第1锥形部中的直径(d1)的变化的梯度((d12‑d11)/L1)大于所述第2锥形部中的直径(d2)的变化的梯度((d22‑d21)/L2)。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3.29 JP 2017-0663681.一种导丝,具有挠性的芯线,所述导丝的特征在于,所述芯线具有:前端芯部,其包含最前端且在所述芯线的全长中最柔软;主体部,其构成比所述前端芯部靠基端侧的部分,沿着轴向具有恒定的直径(d0);和刚性变化部,其构成从所述主体部的前端到所述前端芯部的基端为止的部分,从所述主体部朝向所述前端芯部而刚性逐渐减小,所述刚性变化部至少包含:第1锥形部,其与所述主体部的前端连续,具有从所述主体部朝向所述前端芯部逐渐减小的直径(d1);第2锥形部,其与所述第1锥形部的前端连续,具有从所述第1锥形部朝向所述前端芯部逐渐减小的直径(d2);和第n锥形部,其与所述前端芯部的基端连续,具有从与该第n锥形部的基端侧连续的第(n-1)锥形部朝向所述前端芯部逐渐减小的直径(dn),其中n≥3,所述第1锥形部与所述第2锥形部之间的边界部位于距所述前端芯部的最前端为300~400mm的范围,所述第1锥形部中的直径(d1)的变化的梯度((d12-d11)/L1)大于所述第2锥形部中的直径(d2)的变化的梯度((d22-d21)/L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丝,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根据所述刚性变化部的范围距所述前端芯部的最前端为300mm为止时的所述主体部的前端直径(d0)和所述前端芯部的基端直径(d4)确定的直径的变化的梯度Δ0,所述第n锥形部中的直径(dn)的变化的梯度Δn为0.27≤Δn/Δ0≤1.80,其中,Δ0=(d0-d4)/(300-所述前端芯部的轴向长度),Δn=(dn2-dn1)/Ln。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锥形部中的前端侧的直径(d11)为所述主体部的直径(d0)的45~75%。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锥形部中的直径(d1)的变化的梯度((d12-d11)/L1)为所述第2锥形部中的直径(d2)的变化的梯度((d22-d21)/L2)的3.4~21.7倍。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锥形部及所述第2锥形部中的直径的变化(d12-d21)为所述第n锥形部中的直径的变化(dn2-dn1)的1.4~7.1倍。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丝,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渡边浩平
申请(专利权)人:泰尔茂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