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光降解废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2579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4 0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光降解废物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上开设有降解腔,降解腔内设有安装框,安装框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转动杆,两个第一转动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转动安装在降解腔的两侧内壁上,所述降解腔的顶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转动孔,第一转动孔内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轴,第一转动轴的两端均延伸至第一转动孔外,第一转动轴的底端延伸至降解腔内并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简单,通过倾斜设置的第二转动轴使搅拌爪、搅拌杆、搅拌刀在自转的同时,又可在降解腔内整体转动,使污水与降解剂充分搅拌,提高降解剂的降解效果,且此新型稳定性强,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

A Photodegradable Waste Device for Sewage Trea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光降解废物装置
本技术涉及光降解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光降解废物装置。
技术介绍
光催化降解就是利用辐射、光催化剂在反应体系中产生的活性极强的自由基,再通过自由基与有机污染物之间的加合、取代、电子转移等过程将污染物全部降解为无机物的过程,光催化降解卤代有机污染物(HOPs)的机理总体表现为电子转移特征,即光激发催化剂产生的活性物种如eaq、eCB或·OH、hVB等分别将HOPs还原成阴离子自由基或氧化成阳离子自由基,并通过C—X键断裂实现降解。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07404890U公开了一种循环式废水光催化处理装置,它包括光催化反应箱,所述光催化反应箱内设有搅拌器、紫外线灯管,所述搅拌器通过设于所述光催化反应箱顶部的电机驱动,所述紫外线灯管伸入所述光催化反应箱内部且电极引出,但是此新型的搅拌器不能旋转,不能将污水与降解剂充分搅拌,影响降解剂的降解效果,存在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光降解废物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光降解废物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上开设有降解腔,降解腔内设有安装框,安装框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转动杆,两个第一转动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转动安装在降解腔的两侧内壁上,所述降解腔的顶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转动孔,第一转动孔内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轴,第一转动轴的两端均延伸至第一转动孔外,第一转动轴的底端延伸至降解腔内并固定安装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转动轴,第二转动轴为倾斜设置,第二转动轴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转动杆,安装框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转动孔,两个第二转动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贯穿两个第二转动孔,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有搅拌杆,搅拌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搅拌爪,搅拌杆上固定套接有位于电机与搅拌爪之间的搅拌刀。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轴顶端固定安装有摇把,摇把上套接有橡胶保护套。优选的,所述降解腔的一侧活动安装有进水管,进水管与降解腔的内部相连通。优选的,所述降解腔远离进水管的一侧活动安装有出水管,出水管与降解腔的内部相连通,出水管上固定安装有水龙头。优选的,所述降解腔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转动槽,两个第一转动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转动安装在两个转动槽内。优选的,所述降解腔的顶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紫外线灯管,第一转动轴远离紫外线灯管的一侧设有开设在降解腔顶侧内壁上的降解剂进料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通过利用紫外线灯管、电机、搅拌杆、搅拌爪、摇把、第一转动轴、连接杆、第二转动轴的相互配合,启动紫外线灯管、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带动搅拌杆转动,搅拌杆带动搅拌刀转动,同时搅拌杆带动搅拌爪转动,此时摇动摇把,摇把带动第一转动轴转动,第一转动轴带动连接杆转动,连接杆带动第二转动轴转动,由于第二转动轴为倾斜设置,所以第二转动轴带动电机、搅拌杆、搅拌爪、搅拌刀在降解腔内整体转动,此时实现了污水与降解剂的充分搅拌;本技术操作简单,通过倾斜设置的第二转动轴使搅拌爪、搅拌杆、搅拌刀在自转的同时,又可在降解腔内整体转动,使污水与降解剂充分搅拌,提高降解剂的降解效果,且此新型稳定性强,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中电机、安装框、第一转动杆相连接的俯视图。图中:1装置本体、2降解腔、3安装框、4第一转动杆、5第一转动孔、6第一转动轴、7连接杆、8第二转动轴、9电机、10第二转动杆、11第二转动孔、12搅拌杆、13搅拌爪、14搅拌刀、15摇把、16降解剂进料口、17进水管、18出水管、19水龙头、20转动槽、21紫外线灯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光降解废物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装置本体1上开设有降解腔2,降解腔2内设有安装框3,安装框3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转动杆4,两个第一转动杆4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转动安装在降解腔2的两侧内壁上,降解腔2的顶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转动孔5,第一转动孔5内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轴6,第一转动轴6的两端均延伸至第一转动孔5外,第一转动轴6的底端延伸至降解腔2内并固定安装有连接杆7,连接杆7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转动轴8,第二转动轴8为倾斜设置,第二转动轴8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电机9,电机9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转动杆10,安装框3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转动孔11,两个第二转动杆10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贯穿两个第二转动孔11,电机9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有搅拌杆12,搅拌杆1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搅拌爪13,搅拌杆12上固定套接有位于电机9与搅拌爪13之间的搅拌刀14,将所需要处理的污水通过进水管17排入降解腔2,同时将降解剂通过降解剂进料口16放入降解腔2,启动紫外线灯管21、电机9,电机9的输出轴带动搅拌杆12转动,搅拌杆12带动搅拌刀14转动,同时搅拌杆12带动搅拌爪13转动。第一转动轴6顶端固定安装有摇把15,摇把15上套接有橡胶保护套,降解腔2的一侧活动安装有进水管17,进水管17与降解腔2的内部相连通,降解腔2远离进水管17的一侧活动安装有出水管18,出水管18与降解腔2的内部相连通,出水管18上固定安装有水龙头19,降解腔2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转动槽20,两个第一转动杆4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转动安装在两个转动槽20内,降解腔2的顶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紫外线灯管21,第一转动轴6远离紫外线灯管21的一侧设有开设在降解腔2顶侧内壁上的降解剂进料口16,此时摇动摇把15,摇把15带动第一转动轴6转动,第一转动轴6带动连接杆7转动,连接杆7带动第二转动轴8转动,由于第二转动轴8为倾斜设置,所以第二转动轴8带动电机9、搅拌杆12、搅拌爪13、搅拌刀14在降解腔2内整体转动,此时使污水与降解剂充分搅拌,当降解完成后,关闭紫外线灯管21、电机9,打开出水管18上的水龙头19,即可排出已经处理过的污水。工作原理:将所需要处理的污水通过进水管17排入降解腔2,同时将降解剂通过降解剂进料口16放入降解腔2,启动紫外线灯管21、电机9,电机9的输出轴带动搅拌杆12转动,搅拌杆12带动搅拌刀14转动,同时搅拌杆12带动搅拌爪13转动,此时摇动摇把15,摇把15带动第一转动轴6转动,第一转动轴6带动连接杆7转动,连接杆7带动第二转动轴8转动,由于第二转动轴8为倾斜设置,所以第二转动轴8带动电机9、搅拌杆12、搅拌爪13、搅拌刀14在降解腔2内整体转动,此时使污水与降解剂充分搅拌,当降解完成后,关闭紫外线灯管21、电机9,打开出水管18上的水龙头19,即可排出已经处理过的污水。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光降解废物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上开设有降解腔(2),降解腔(2)内设有安装框(3),安装框(3)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转动杆(4),两个第一转动杆(4)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转动安装在降解腔(2)的两侧内壁上,所述降解腔(2)的顶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转动孔(5),第一转动孔(5)内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轴(6),第一转动轴(6)的两端均延伸至第一转动孔(5)外,第一转动轴(6)的底端延伸至降解腔(2)内并固定安装有连接杆(7),连接杆(7)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转动轴(8),第二转动轴(8)为倾斜设置,第二转动轴(8)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电机(9),电机(9)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转动杆(10),安装框(3)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转动孔(11),两个第二转动杆(10)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贯穿两个第二转动孔(11),电机(9)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有搅拌杆(12),搅拌杆(1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搅拌爪(13),搅拌杆(12)上固定套接有位于电机(9)与搅拌爪(13)之间的搅拌刀(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光降解废物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上开设有降解腔(2),降解腔(2)内设有安装框(3),安装框(3)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转动杆(4),两个第一转动杆(4)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转动安装在降解腔(2)的两侧内壁上,所述降解腔(2)的顶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转动孔(5),第一转动孔(5)内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轴(6),第一转动轴(6)的两端均延伸至第一转动孔(5)外,第一转动轴(6)的底端延伸至降解腔(2)内并固定安装有连接杆(7),连接杆(7)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转动轴(8),第二转动轴(8)为倾斜设置,第二转动轴(8)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电机(9),电机(9)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转动杆(10),安装框(3)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转动孔(11),两个第二转动杆(10)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贯穿两个第二转动孔(11),电机(9)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有搅拌杆(12),搅拌杆(1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搅拌爪(13),搅拌杆(12)上固定套接有位于电机(9)与搅拌爪(13)之间的搅拌刀(14)。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士涛张丽琴
申请(专利权)人:淮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