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合式连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2553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拼合式连杆,它通过具有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的轴承保持着曲柄销,该连杆包括:    第一锁定槽,用于在所述轴承沿着曲柄销孔的圆周方向向前转动时锁住所述轴承的第一凸起;以及    第二锁定槽,用于在所述轴承沿着曲柄销孔的圆周方向向后转动时锁住所述轴承的第二凸起,    其中,所述第一锁定槽和所述第二锁定槽沿着所述圆周方向相互偏离。(*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拼合式连杆,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设在曲柄销孔内部的轴承的拼合式连杆。
技术介绍
一种拼合式连杆是这样形成的,即,沿着包括曲柄销孔的轴中心的分裂面使大端部分断裂并且分成一个杆部和一个帽部,并且通过连接螺栓将杆部和帽部连接在一起,而且通常将金属轴承设置在曲柄销孔的内圆周表面上。通常,该金属轴承已经沿着分裂面被分裂成杆侧部分和帽侧部分,并且当将这种拼合式金属轴承设置在曲柄销孔的内圆周表面内时,一轴承锁定槽形成在内圆周表面上并沿着圆周方向延伸,从而通过轴承锁定槽将从金属轴承的背面(外圆周表面)伸出的锁定凸榫锁定,以便确定金属轴承的位置(例如,参见待审的日本专利特开平6-74237)。但是,传统的拼合式连杆的问题在于,金属轴承容易在外力的作用下沿着圆周方向转动,并且为了防止由该问题引起的燃烧,需要一种可靠的润滑结构。具体地说,打算在高转速下使用的摩托车发动机的问题在于,在大端部分处出现大量变形,并且金属轴承的旋转量容易因此而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具有简单结构的拼合式连杆,它能够抑制金属轴承的旋转并且可靠地防止出现问题例如燃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拼合式连杆,它通过具有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的轴承保持着曲柄销,该连杆包括第一锁定槽和第二锁定槽,第一锁定槽在轴承沿着曲柄销孔的圆周方向向前转动时锁住轴承的第一凸起,第二锁定槽在轴承沿着曲柄销孔的圆周方向向后转动时锁住轴承的第二凸起,其中所述第一锁定槽和第二锁定槽沿着圆周方向相互偏离。该拼合式连杆包括一小端部分和一大端部分,所述大端部分包括一个杆部和一个帽部,其中将所述第一锁定槽和所述第二锁定槽布置成在所述大端部分被断裂并且分裂成杆部和帽部时,它们在杆部和帽部上面延伸。当这个情况出现时,所述第一锁定槽最好偏向杆部侧,并且所述第二锁定槽最好偏向帽部侧。当如上所述地将轴承分裂开时,由第一锁定槽锁住的第一凸起和由第二锁定槽锁住的第二凸起分开布置在已经分裂开的轴承的单独部分上。优选的是,轴承基本上为环形并且设置在曲柄销孔的内圆周表面上。第一和第二锁定槽优选地基本上为弧形。另外,第一和第二凸起最好为锁定凸榫。第一和第二锁定槽优选地布置成防止轴承沿圆周方向运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该拼合式连杆的轴承包括沿着轴承的分裂线分开的一个杆部和一个帽部,并且在分裂线的第一侧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锁定槽,在分裂线的第二侧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二锁定槽。还优选的是,在曲柄销孔的内圆周表面上形成一凹部,并且所述凹部包括一个底部。还优选的是,在凹部的底部处形成断裂起始点凹槽,从而该断裂起始点凹槽的宽度小于凹部的宽度。还优选的是,该拼合式连杆是一种无螺母式连杆,它由锻造材料、铸造材料和烧结材料中的一种制成。如上所述,该拼合式连杆包括一个小端部分和一个大端部分,所述大端部分包括所述凹部,并且所述断裂起始点凹槽形成在所述大端部分中。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在曲柄销孔的内圆周表面上形成一对断裂起始点凹槽。还优选的是,该凹部包括一对倾斜部分,这些倾斜部分形成用于引导轴承的斜面并且优选地具有弯曲形状或隆起的圆形形状,或者在其上角部中具有凹形或直线形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包括如上述各个优选实施方案中的任一个所述的拼合式连杆的发动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包括如上述各个优选实施方案中的任一个所述的拼合式连杆的汽车。从对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方案的以下详细说明中将更加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要素、特点和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优选实施方案的拼合式连杆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优选实施方案的拼合式连杆的大端部分的剖视图;图3A为大端部分的断裂起始点凹槽的放大图,用于说明凹部的倾斜角度;图3B为大端部分的断裂起始点凹槽的放大图,用于说明凹部的开口宽度;图4显示出一种断裂并分裂大端部分的方法;图5A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优选实施方案的拼合式连杆的主视图;图5B为图5A中所示拼合式连杆沿线V-V的剖视图;图6为图5B中所示拼合式连杆沿线VI-VI的剖视图;图7为图5B中所示拼合式连杆沿线VII-VII的剖视图;图8为具有仅设在两个端部之一处的凸起的锁定凸榫的帽侧金属轴承部分的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以及图9为设有如图8中所示帽侧金属轴承部分的拼合式连杆的透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进行说明。(第一优选实施方案)图1至图4显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优选实施方案的拼合式连杆。1为该拼合式连杆的主视图,图2为该拼合式连杆的大端部分的剖视图,图3A和图3B为大端部分的断裂起始点凹槽的放大图,图4示出了一种断裂并分裂大端部分的方法。在这些附图中,参考标号100表示当前实施方案的拼合式连杆,该连杆最好是一种通过锻造、铸造或烧结或者其它适当的方法形成的无螺母型连杆。该拼合式连杆100设有一个在杆体101a的一个端部处具有活塞销孔101b的小端部分101c和一个在另一个端部处具有曲柄销孔101d的大端部分101e。大端部分101e设有从与杆体101a相连接的连接部分向右、向左延伸的台肩101f,并且曲柄销孔101d形成在位于两个台肩101f之间的中心部分上。另外,从下侧延伸至大端部分101e的顶侧附近的螺栓孔101g在台肩101f中形成。在大端部分101e中,杆部102和帽部103最好成一体并且形成一种预先形成的单个的整体结构,而且使包括大端部分101e的整个拼合式连杆100经过表面硬化处理例如渗碳和回火处理。沿着一个预定的断裂面(在图中的直线A)将大端部分101e断裂并且分裂成杆部102和帽部103。如图4中所示,通过将拼合式连杆100安置在基座110上、将可以沿着直径方向运动的滑动件111插入大端部分101e的曲柄销孔101d中并且在两个滑动件111之间驱动楔形件112,将连杆断裂并且分裂成杆部102和帽部103。然后,通过使这两个断裂并分裂的表面相互接触来使这些断裂并且分裂开的杆部102和帽部103相互对准,并且通过装配在相应螺栓孔101g中的连接螺栓104连接。通过表面硬化处理,在拼合式连杆100的外表面上形成具有预定的渗碳深度的表面硬化层。对于表面硬化处理,不仅可以采用渗碳和回火,而且还可以采用渗氮、热喷涂、气相淀积或高频淬火,或者其它适当的方法。在曲柄销孔101d的内圆周表面上,优选地形成一对沿着曲柄销孔101d的轴中心方向延伸的断裂起始点凹槽105。这些断裂起始点凹槽105优选地通过利用切割、线切割(线切割放电机加工)或采用激光的机加工来进行刻槽而形成,并且沿着一条在将形成位于大端部分101e的杆部102和帽部103之间的断裂面(由该图中的直线A表示)的平面和内圆周表面之间的相交线形成。也就是说,在通过例如线切割来形成断裂起始点凹槽105的情况下,将导线设置在曲柄销孔101d的内圆周表面的预定位置附近,并且在该导线和曲柄销孔101d的内圆周表面之间施加脉冲高压。这在导线和曲柄销孔101d的内圆周表面之间产生电晕放电,该放电使得曲柄销孔101d的一部分圆周表面被刨掉,从而形成断裂起始点凹槽105。在曲柄销孔101d的内圆周表面和断裂起始点凹槽105之间形成一凹部106。该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岛彰利菊池智至久保田刚矶部恒雄岩崎进也
申请(专利权)人: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