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黏性物料的粉体输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024879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4 0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黏性物料的粉体输送系统,包括发送罐1和过热器2,其中:所述过热器2位于发送罐1一侧并通过管道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通过设置过热器2加热氮气来降低细粉中高沸黏性,降低发送罐1输送压力与用气量;使用双层管3输送物料安全,消除安全隐患;通过设置下料软连接15安装位置,消除发送罐1下料与发送过程中重量计5非正常扰动,稳定发送系统。

A Powder Conveying System Containing Viscous Materi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黏性物料的粉体输送系统
本技术涉及化工物料输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黏性物料的粉体输送系统。
技术介绍
直接法甲基氯硅烷合成旋风系统收集的细粉,其长距离输送一般采用充压输送的方法,细粉主要成分为Si,Cu,Zn,Sn及少量冷凝高沸点硅烷,高沸点硅烷冷凝使细硅粉与废触体团聚,造成物料粘性增大,这就需要使用较高压力氮气输送,不仅增加氮气用量,同时强化管道磨损,细粉是一种高危险性的物料,它的泄露可能引起火灾,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粘性物料输送装置,为克服上述不足,本技术通过设置过热器加热氮气来降低细粉中高沸黏性,降低发送罐输送压力与用气量;使用双层管输送物料安全,消除安全隐患;通过设置下料软连接安装位置,消除发送罐下料与发送过程中重量计非正常扰动,稳定发送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含黏性物料的粉体输送系统,包括发送罐1和过热器2,其中:所述过热器位于发送罐1一侧并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发送罐1上方设有充压口、下料口和卸压口,充压口通过管道和三通与充压流化阀12出口一侧连通,与下料口连接的管道上依次安装有锁气阀10、下料软连接15和下料阀9,与卸压口连接的管道上安装有卸压阀11,发送罐1左侧设有中部流化口,所述中部流化口通过管路和三通与充压流化阀12出口一侧连通,发送罐1底端设有输气口、底部流化口和排料口,所述输气口通过管道与输送阀13出口一侧连通,所述底部流化口通过管道和三通与充压流化阀12出口一侧连通,所述排料口与憋气阀14入口连通,所述过热器2底端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氮气源连接,过热器2顶端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通过管道和三通分别与充压流化阀12和输送阀13入口连通,所述出气口处设有温度计7,过热器2一侧设有热油入口和出口,所述出口上设有调节阀8。优选的,下料阀9与锁气阀10之间安装下料软连接15,并所述发送罐1上设有重量计5。优选的,所述充压流化阀12出口至发送罐1之间设有压力计6。优选的,所述憋气阀14出口固定安装有双层管3,所述双层管3上设有压力表4。优选的,所述下料阀9、锁气阀10、卸压阀11和憋气阀14为耐磨球阀。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通过设置过热器2加热氮气来降低细粉中高沸黏性,降低发送罐1输送压力与用气量;通过双层管3输送物料安全,消除安全隐患;通过设置下料软连接15安装位置,消除发送罐1下料与发送过程中重量计5非正常扰动,稳定发送系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发送罐、2过热器、3双层管、4压力表、5重量计、6压力计、7温度计、8调节阀、9下料阀、10锁气阀、11卸压阀、12充压流化阀、13输送阀、14憋气阀、15下料软连接。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一种含黏性物料的粉体输送系统,包括发送罐1和过热器2,其中:所述过热器2位于发送罐1一侧并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发送罐1上方设有充压口、下料口和卸压口,充压口通过管道和三通与充压流化阀12出口一侧连通,与下料口连接的管道上依次安装有锁气阀10、下料软连接15和下料阀9,与卸压口连接的管道上安装有卸压阀11,发送罐1左侧设有中部流化口,所述中部流化口通过管路和三通与充压流化阀12出口一侧连通,发送罐1底端设有输气口、底部流化口和排料口,所述输气口通过管道与输送阀13出口一侧连通,所述底部流化口通过管道和三通与充压流化阀12出口一侧连通,所述排料口与憋气阀14入口连通,所述过热器2底端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氮气源连接,过热器2顶端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通过管道和三通分别与充压流化阀12和输送阀13入口连通,所述出气口处设有温度计7,可以实时监测输送和充压氮气的温度,过热器2一侧设有热油入口和出口,所述出口上设有调节阀8,可以调节过热器2内的氮气的温度。进一步的,发送罐1上设有重量计5,可以消除发送罐下料与发送过程中重量计非正常扰动,稳定发送系统。进一步的,所述充压流化阀12出口至发送罐1之间设有压力计6,方便读取物料充压的压力,消除压力过大的安全隐患以及压力不足的输送故障。进一步的,所述憋气阀14出口固定安装有双层管3,可以避免危险物料的泄露,所述双层管3上设有压力表4,可以及时判断双层管3内管是否破损。进一步的,所述下料阀9、锁气阀10、卸压阀11和憋气阀14为耐磨球阀,可以减缓细粉对于阀门的磨损,增加使用寿命,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本技术工作原理:首先,往过热器2内通入氮气,调节调节阀8,使温度计7达到合适温度;打开卸压阀11,锁气阀10和下料阀9,往发送罐1内注入物料,通过重量计5读取发送罐1内的物料质量,达到一定量时,关闭下料阀9和锁气阀10及卸压阀11;打开充压流化阀12,充入热氮气,通过压力计6读取压力数值,达到一定压力时,打开输送阀13和憋气阀14,通过氮气将物料发送出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黏性物料的粉体输送系统,包括发送罐(1)和过热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热器(2)位于发送罐(1)一侧并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发送罐(1)上方设有充压口、下料口和卸压口,充压口通过管道和三通与充压流化阀(12)出口一侧连通,与下料口连接的管道上依次安装有锁气阀(10)、下料软连接(15)和下料阀(9),与卸压口连接的管道上安装有卸压阀(11),发送罐(1)左侧设有中部流化口,所述中部流化口通过管路和三通与充压流化阀(12)出口一侧连通,发送罐(1)底端设有输气口、底部流化口和排料口,所述输气口通过管道与输送阀(13)出口一侧连通,所述底部流化口通过管道和三通与充压流化阀(12)出口一侧连通,所述排料口与憋气阀(14)入口连通,所述过热器(2)底端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氮气源连接,过热器(2)顶端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通过管道和三通分别与充压流化阀(12)和输送阀(13)入口连通,所述出气口处设有温度计(7),过热器(2)一侧设有热油入口和出口,所述出口上设有调节阀(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黏性物料的粉体输送系统,包括发送罐(1)和过热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热器(2)位于发送罐(1)一侧并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发送罐(1)上方设有充压口、下料口和卸压口,充压口通过管道和三通与充压流化阀(12)出口一侧连通,与下料口连接的管道上依次安装有锁气阀(10)、下料软连接(15)和下料阀(9),与卸压口连接的管道上安装有卸压阀(11),发送罐(1)左侧设有中部流化口,所述中部流化口通过管路和三通与充压流化阀(12)出口一侧连通,发送罐(1)底端设有输气口、底部流化口和排料口,所述输气口通过管道与输送阀(13)出口一侧连通,所述底部流化口通过管道和三通与充压流化阀(12)出口一侧连通,所述排料口与憋气阀(14)入口连通,所述过热器(2)底端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氮气源连接,过热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栋邱飞郑士朋徐光福冷斌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蓝星星火有机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