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23278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4 0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身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车身结构包括下车体结构和顶盖结构,下车体结构包括下车体内板和下车体外板,下车体内板为碳纤维结构,下车体外板的后围外板、侧围外板与地板均具有蜂窝金属层,下车体外板的车体外板上板、前围外板、中通道搭接板、下车体外板下边和前纵梁至少一个为碳纤维结构,后围外板与下车体内板的后围内板粘接固定,下车体内板的下车体内板上板与下车体外板上板粘接固定,下车体结构与顶盖结构粘接固定。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身结构,可以在保证车身结构具有合适的使用强度的情况下具有较轻重量,车身结构的制造成型方便。

Body structure and vehicles with 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身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制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身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为了延长车辆的最大行驶距离,需要减轻车辆的整体重量。现有的车辆的车身结构为金属结构,虽然保证车身结构具有较强强度,但车身结构整体重量过高。为便于车辆的轻量化布置,需要对车身结构的各个部分分别进行设计,以在保证车身结构具有合适的使用强度的情况同时,合理减轻车身结构整体的重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在保证合适的使用强度的情况下具有较轻重量的车身结构。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车身结构的车辆。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车身结构,包括下车体结构和顶盖结构,所述下车体结构包括下车体内板和下车体外板,所述下车体内板为碳纤维结构,所述下车体内板包括下车体内板上板、前围内板、后围内板、侧围内板、中通道部、下车体内板下边,所述下车体外板包括下车体外板上板、前围外板、后围外板、侧围外板、中通道搭接板、下车体外板下边、前纵梁、地板,所述后围外板、所述侧围外板与所述地板均具有蜂窝金属层,所述车体外板上板、所述前围外板、所述中通道搭接板、所述下车体外板下边和所述前纵梁至少一个为碳纤维结构,其中,所述后围外板与所述后围内板粘接固定,所述下车体内板上板与所述下车体外板上板粘接固定,所述下车体结构与所述顶盖结构粘接固定。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车身结构,可以在保证车身结构具有合适的使用强度的情况下具有较轻重量,同时车身结构成型方便。根据本技术所述的车身结构,所述车体外板上板、所述前围外板、所述中通道搭接板、所述下车体外板下边和所述前纵梁均为碳纤维结构,所述前围内板、所述后围内板以及所述侧围内板均与所述下车体内板下边粘接固定,所述下车体内板下边与所述地板粘接固定。根据本技术所述的车身结构,所述前围外板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一搭接边,所述第一搭接边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本体的厚度,所述前围内板包括第二本体和第二搭接边,所述第二搭接边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本体的厚度,所述前纵梁包括第三本体和第三搭接边,所述第三搭接边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三本体的厚度,以在所述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粘接固定时,所述第一搭接边与所述第二搭接边间隔开并预留出所述第三搭接边的安装空间,所述第一搭接边和所述第二搭接边分别粘接固定在所述第三搭接边的相对两侧。进一步地,所述前围外板由多层所述碳纤维层粘接形成,所述第一本体的碳纤维层的层数多于所述第一搭接边的碳纤维层的层数,在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一搭接边的连接处,所述第一本体的碳纤维层的层数从所述第一本体朝向所述第一搭接边逐渐减少,所述前围内板由多层所述碳纤维层粘接形成,所述第二本体的碳纤维层的层数多于所述第二搭接边的碳纤维层的层数,在所述第二本体和所述第二搭接边的连接处,所述第二本体的碳纤维层的层数从所述第二本体朝向所述第二搭接边逐渐减少。更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一搭接边的连接处沿垂直于所述前围外板的外边缘方向,每从所述第一本体朝向所述第一搭接边移动距离N时,所述第一本体的碳纤维层的层数减少一层,在所述第二本体和所述第二搭接边的连接处沿垂直于所述前围外板的外边缘方向,每从所述第二本体朝向所述第二搭接边移动距离N时,所述第二本体的碳纤维层的层数减少一层。根据本技术所述的车身结构,所述中通道部与所述中通道搭接板粘接固定。根据本技术所述的车身结构,所述下车体结构和所述顶盖结构之间、所述下车体内板与所述下车体外板之间均通过粘胶固定,所述粘胶的剪切强度≧8MPa,弹性模量≧20MPa,断裂延伸率≧200%。进一步地,所述蜂窝金属层与所述碳纤维层之间也通过所述粘胶固定。根据本技术所述的车身结构,所述前围内板、所述后围内板和所述中通道部通过预浸料热压罐法一体成型,所述侧围内板、所述后围外板和所述侧围外板通过预浸料热压罐法一体成型。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所述的车辆,设有如本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车身结构。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所述的车辆,车辆具有较强的强度,保证人员的乘车安全,同时减轻了车辆的重量,节约了能源。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身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下车体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下车体内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顶盖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后围外板的内部结构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地板的内部结构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前围外板、前围内板与前纵梁的安装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前围外板的内部结构图。附图标记:车身结构100,下车体结构10,下车体外板1,下车体外板上板11,前围外板12,第一本体121,第一搭接边122,后围外板13,侧围外板14,中通道搭接板15,下车体外板下边16,前纵梁17,第三本体171,第三搭接边172,地板18,下车体内板3,下车体内板上板31,前围内板32,第二本体321,第二搭接边322,后围内板33,侧围内板34,中通道部35,下车体内板下边36,顶盖结构20,碳纤维层40,装饰纤维层41,加强纤维层42,蜂窝金属层5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附图并参考具体实施例描述本技术。首先结合图1-图8描述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身结构100。如图1-图8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身结构100可以包括下车体结构10和顶盖结构20,顶盖结构20安装在下车体结构10上方,从而在顶盖结构20与下车体结构10围成的空间内形成车辆的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车体结构和顶盖结构,所述下车体结构包括:下车体内板和下车体外板,所述下车体内板为碳纤维结构,所述下车体内板包括:下车体内板上板、前围内板、后围内板、侧围内板、中通道部、下车体内板下边;所述下车体外板包括:下车体外板上板、前围外板、后围外板、侧围外板、中通道搭接板、下车体外板下边、前纵梁、地板,所述后围外板、所述侧围外板与所述地板均具有蜂窝金属层,所述车体外板上板、所述前围外板、所述中通道搭接板、所述下车体外板下边和所述前纵梁至少一个为碳纤维结构;其中,所述后围外板与所述后围内板粘接固定,所述下车体内板上板与所述下车体外板上板粘接固定,所述下车体结构与所述顶盖结构粘接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车体结构和顶盖结构,所述下车体结构包括:下车体内板和下车体外板,所述下车体内板为碳纤维结构,所述下车体内板包括:下车体内板上板、前围内板、后围内板、侧围内板、中通道部、下车体内板下边;所述下车体外板包括:下车体外板上板、前围外板、后围外板、侧围外板、中通道搭接板、下车体外板下边、前纵梁、地板,所述后围外板、所述侧围外板与所述地板均具有蜂窝金属层,所述车体外板上板、所述前围外板、所述中通道搭接板、所述下车体外板下边和所述前纵梁至少一个为碳纤维结构;其中,所述后围外板与所述后围内板粘接固定,所述下车体内板上板与所述下车体外板上板粘接固定,所述下车体结构与所述顶盖结构粘接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外板上板、所述前围外板、所述中通道搭接板、所述下车体外板下边和所述前纵梁均为碳纤维结构,所述前围内板、所述后围内板以及所述侧围内板均与所述下车体内板下边粘接固定,所述下车体内板下边与所述地板粘接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围外板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一搭接边,所述第一搭接边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本体的厚度,所述前围内板包括:第二本体和第二搭接边,所述第二搭接边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本体的厚度,所述前纵梁包括:第三本体和第三搭接边,所述第三搭接边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三本体的厚度,以在所述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粘接固定时,所述第一搭接边与所述第二搭接边间隔开并预留出所述第三搭接边的安装空间,所述第一搭接边和所述第二搭接边分别粘接固定在所述第三搭接边的相对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围外板由多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俊谷鹏飞杨宇威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