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狭长型造纸厂车间新风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02008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4 0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狭长型造纸厂车间新风处理方法,通过合理设置新风机组的内部结构以及合理布置排风口的位置,完善送回风方式,来增加送风均匀性,提高空调送风效率并降低能量损耗,该处理方法能有效的减少制纸车间的使用空间,调节的空调送风距离,其中的过滤装置可有效改善空气清洁度,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能够使气流变得有组织性,在合理利用空间的情况下减少能量损耗。

A New Method of Fresh Air Treatment in the Workshop of Narrow and Long Paper Mi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狭长型造纸厂车间新风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暖通
,涉及造纸厂车间内的空调通风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新风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空调技术的发展,各个企业对于空调通风技术的要求越来越严格。造纸厂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为保障机器的正常运转及产品的质量,需要不断的通入新风带走室内热量,调控室内温度。ZL201610040924设计生产了一种壁式空调机组,它安装在车间的立柱与立柱之间而不需要配备专门的机房,极大的节约了安装空间。但是这种壁式机组的新风处理均为直接外排的方式,气体流动没有组织性,容易造成气流空白区,冷热气流混合不均匀,能量损耗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使气流变得有组织性,在合理利用空间的情况下减少能量损耗的狭长型造纸厂车间新风处理方法。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狭长型造纸厂车间新风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设置宽为D,长度为4D~5D,高度为1.5D~2D的造纸厂车间,沿车间中部纵向放置至少一台造纸机,所述车间长度方向上设置有等间距排列的多个立柱,每个立柱在车间横向上凸出部分的长度占造纸厂宽度D的3%~4%,在造纸厂车间纵向的一个侧面上,相邻两个立柱之间嵌入式设置一台新风处理机组,所述新风处理机组前面板与相邻立柱在车间纵向上的立面平齐,新风处理机组的顶面距车间天花板的距离为10%~12%D,相邻两立柱之间的车间墙壁上设置有新风进口,所述新风进口与机组的新风进口连接;(2)按如下两种方式之一设置造纸厂车间的排风口:a)在所述造纸机上方的天花板上,沿车间纵向等间距设置多个排风口,所有排风口的面积之和为所有新风进口面积之和的1~1.2倍,从纸机的进纸方向至出纸方向,排风口面积逐渐增大,某个排风口的面积是其相邻上一个排风口面积的1.1~1.25倍;b)在造纸厂车间纵向的另一个侧面上,相邻两立柱之间的墙壁上设置下沿高度为D~1.2D的排风口,所有排风口的面积之和为所有新风进口面积之和的1~1.2倍,从纸机的进纸方向至出纸方向,排风口面积逐渐增大,某个排风口的面积是其相邻上一个排风口面积的1.1~1.25倍;(3)启动新风机组,按如下三种方式之一运行:a)夏季采用全新风的运行方式;b)过渡季节采用新风回风混合的运行方式;c)冬季采用全回风的运行方式。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步骤(3)中,夏季为环境温度35摄氏度以上的季节,过渡季节为环境温度35摄氏度以下到零下5摄氏度以上的季节,冬季为环境温度零下5摄氏度以下的季节。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新风机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并连通的上箱体、下箱体和风室,所述上箱体中部设置有将其分割为上腔和下腔的初效过滤器,所述下腔的底部并排设置有两个换热器,所述下箱体中部并排设置有两个轴流风机,所述两个轴流风机分别与其上方的一个换热器对应设置,下箱体底部设置有消声器,所述上腔的背面设置有用于将外界空气通入的新风进风口和位于所述新风进风口外部的防护罩,所述风室上设置有位于正面壁面的送风均流装置和位于所述送风均流装置上方的送风槽。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换热器中包括盘管和设置在所述盘管上的翅片,所述翅片为亲水铝箔翅片。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上腔的上部设置有回风系统,所述新风进风口(4)上设置有风量调节阀。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送风均流装置由送风孔板构成。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送风孔板穿孔率为15%。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送风孔板位于风室正面腔壁上,送风风速为3.4m/s,送风槽位于送风板上部,送风风速为6.8m/s。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防护罩包括外壁、开有开孔的内壁、设置在所述外壁和内壁之间由吸音材料制成的夹层。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内壁上设置有圆形开孔,内壁的开孔率为10%~20%。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步骤(3)中的全新风处理方式的具体流程为:回风系统关闭,新风100%从室外进入新风进口,依次经过防护罩内侧的消音装置,风量调节片,初效过滤器,换热器,轴流风机,消声器,最终在风室前壁的出风孔板送入车间,经过纸机带走热量和水汽,从排风口排出车间;所述步骤(3)中的新风回风混合处理方式的具体流程为:风量调节片为半开,排风口打开,同时引入室内回风和新风,两种风混合之后依次经过初效过滤器,换热器,轴流风机,消声器,最终在风室前壁的出风孔板吹入车间,经过纸机部分风通过排风口排向室外,部分上升至车间上部后由机组上部的回风系统进入新风机组;所述步骤(3)中的全回风处理方式的具体流程为:风量调节片和排风口均为关闭状态,100%为室内回风,经过回风系统进入新风机组,依次经过初效过滤器,换热器,轴流风机,消声器,最终在风室前壁的出风孔板吹入车间,经过纸机带走热量和水汽,热空气上升至车间上部,最终再由新风机组上部的回风系统回到机组。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中,冬季时送风槽的风幕角-75°~0°,夏季时0°~75°来满足不同季节的送风需求。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中,新风机组顶部距离车间顶部10%~12%D。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中,三个区域在车间横向方向上从左到右宽度上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0%D-28%D,54%D和18%D-26%D。本专利技术通过合理设置新风机组的内部结构以及合理布置排风口的位置,完善送回风方式,来增加送风均匀性,提高空调送风效率并降低能量损耗,该处理方法能有效的减少制纸车间的使用空间,调节的空调送风距离,其中的过滤装置可有效改善空气清洁度,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有益效果:与现有的造纸厂新风处理方法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中采用的新风处理机组,具有超薄结构长宽比及高宽比均较大,安装灵活,可选择堆置在地面或悬挂于墙壁上。本专利技术中采用的新风处理机组,占用的是支撑建筑物的立柱与立柱之间靠墙壁位置的空余区域,而不需要再为空调安装另外开辟机房,极大地提升了车间空间的利用率,缩减了成本。本专利技术中采用的新风机组,换热器上的翅片上安装有亲水铝箔,铝箔上的亲水膜能够有效减少室内弱碱性气体与铝片接触,具有防腐蚀、防霉菌的效果。本专利技术中采用的新风机组,冬季通热水,可有效防止冷风进入壁面造成结露,夏季通入冷水,有效的带走室内热量,降低送风机组的负荷。本专利技术中采用的新风机组,新风进口处有吸音材料做成的夹层,能够降低新风进入机组时的噪声,减少室内的噪声污染。本专利技术中采用的新风机组,其出风口安装了送风槽,使送风变为无风道的有组织送风,风以均匀流的形式吹在纸机上,提高了热量扩散的均匀性。本专利技术中采用的新风机组,采用孔板送风,风速较小,送风均匀,区域温差较小,能够稳定室内气流组织,有利于室内工作区域气流均匀稳定地对机器进行处理。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全新风,全回风和新风和回风混合三种运行方式,全新风系统能够将室内污染物排出室外,有利于减少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全回风系统和新风和回风混合系统利用了室内回风有效的减少了能量的损耗,可用于室外空气污染较严重的时间,有利于人体健康。本专利技术的新风处理方法,从纸机的进纸方向至出纸方向,所有排风口的面积之和为所有新风进口面积之和的1~1.2倍,某个排风口的面积是其相邻上一个排风口面积的1.1~1.25倍,有效的避免了风排出室外时出现烟雾的情况,提高了车间排出热量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造纸厂车间的分区图。图2新风机组的三维示意图。图3为新风机组的侧面图。图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狭长型造纸厂车间新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设置宽为D,长度为4D~5D,高度为1.5D~2D的造纸厂车间,沿车间中部纵向放置至少一台造纸机,所述车间长度方向上设置有等间距排列的多个立柱,每个立柱在车间横向上凸出部分的长度占造纸厂宽度D的3%~4%,在造纸厂车间纵向的一个侧面上,相邻两个立柱之间嵌入式设置一台新风处理机组,所述新风处理机组前面板与相邻立柱在车间纵向上的立面平齐,新风处理机组的顶面距车间天花板的距离为10%~12%D,相邻两立柱之间的车间墙壁上设置有新风进口,所述新风进口与机组的新风进口连接;(2)按如下两种方式之一设置造纸厂车间的排风口:a)在所述造纸机上方的天花板上,沿车间纵向等间距设置多个排风口,所有排风口的面积之和为所有新风进口面积之和的1~1.2倍,从纸机的进纸方向至出纸方向,排风口面积逐渐增大,某个排风口的面积是其相邻上一个排风口面积的1.1~1.25倍;b)在造纸厂车间纵向的另一个侧面上,相邻两立柱之间的墙壁上设置下沿高度为D~1.2D的排风口,所有排风口的面积之和为所有新风进口面积之和的1~1.2倍,从纸机的进纸方向至出纸方向,排风口面积逐渐增大,某个排风口的面积是其相邻上一个排风口面积的1.1~1.25倍;(3)启动新风机组,按如下三种方式之一运行:a)夏季采用全新风的运行方式;b)过渡季节采用新风回风混合的运行方式;c)冬季采用全回风的运行方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狭长型造纸厂车间新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设置宽为D,长度为4D~5D,高度为1.5D~2D的造纸厂车间,沿车间中部纵向放置至少一台造纸机,所述车间长度方向上设置有等间距排列的多个立柱,每个立柱在车间横向上凸出部分的长度占造纸厂宽度D的3%~4%,在造纸厂车间纵向的一个侧面上,相邻两个立柱之间嵌入式设置一台新风处理机组,所述新风处理机组前面板与相邻立柱在车间纵向上的立面平齐,新风处理机组的顶面距车间天花板的距离为10%~12%D,相邻两立柱之间的车间墙壁上设置有新风进口,所述新风进口与机组的新风进口连接;(2)按如下两种方式之一设置造纸厂车间的排风口:a)在所述造纸机上方的天花板上,沿车间纵向等间距设置多个排风口,所有排风口的面积之和为所有新风进口面积之和的1~1.2倍,从纸机的进纸方向至出纸方向,排风口面积逐渐增大,某个排风口的面积是其相邻上一个排风口面积的1.1~1.25倍;b)在造纸厂车间纵向的另一个侧面上,相邻两立柱之间的墙壁上设置下沿高度为D~1.2D的排风口,所有排风口的面积之和为所有新风进口面积之和的1~1.2倍,从纸机的进纸方向至出纸方向,排风口面积逐渐增大,某个排风口的面积是其相邻上一个排风口面积的1.1~1.25倍;(3)启动新风机组,按如下三种方式之一运行:a)夏季采用全新风的运行方式;b)过渡季节采用新风回风混合的运行方式;c)冬季采用全回风的运行方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狭长型造纸厂车间新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夏季为环境温度35摄氏度以上的季节,过渡季节为环境温度35摄氏度以下到零下5摄氏度以上的季节,冬季为环境温度零下5摄氏度以下的季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狭长型造纸厂车间新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机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并连通的上箱体(1)、下箱体(2)和风室(3),所述上箱体(1)中部设置有将其分割为上腔和下腔的初效过滤器(5),所述下腔的底部并排设置有两个换热器(6),所述下箱体(2)中部并排设置有两个轴流风机(7),所述两个轴流风机(7)分别与其上方的一个换热器(6)对应设置,下箱体(2)底部设置有消声器(8),所述上腔的背面设置有用于将外界空气通入的新风进风口(4)和位于所述新风进风口(4)外部的防护罩(13),所述风室(3)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道明张忠斌曾建国卢迅王文海丁兆珍付玉赵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冠福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南京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