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风除湿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2014081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3 2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祛风除湿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甘遂10份‑30份、肉桂10份‑30份、干姜5份‑30份、川花椒5份‑30份、细辛10份‑25份、白芥子10份‑25份、制川乌10份‑25份、制草乌10份‑20份、延胡索10份‑30份、威灵仙10份‑25份、豨莶草10份‑25份、苏木10份‑25份。上述组合物可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关节冷痛及寒疝作痛。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sition for Removing Wind and Moistur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祛风除湿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制剂领域,特别是涉及祛风除湿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中医认为,风湿骨痛为风、寒、湿三气杂至所致,是由各种致病因子混杂在一起形成的痹症。风、寒、湿滞留于关节,闭塞经脉,以致关节疼痛,麻木,肿胀、僵直,甚至瘫痪,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目前用于治疗风湿骨病的中药有内服药也有外敷药,内服药一般不能直达病灶部位,使药物的疗效无法得到高效利用,容易影响到治疗效果。外敷药属外用药,可直接贴于病痛部位,但如果药力不能可靠地由体表渗透入体内病灶部位,同样不能达到理想的疗效,只能用于缓和症状。药物的贴敷吸收与药物的理化性质和药理性质有关。目前已有报道的具有治疗风寒湿痹,关节冷痛,寒疝作痛及麻醉止痛的功能的中药药材数量很多,易于透皮吸收的中药药材的数量更是数不胜数,但是俗语云“是药三分毒”,如何对具有不同功效,不同性味、归经的中药药材进行复配,减少配方药材的副作用,发挥出色的祛风除湿功能,需要人们攻克大量的难关。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祛风除湿的中药组合物,可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关节冷痛,寒疝作痛。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祛风除湿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甘遂10份-30份、肉桂10份-30份、干姜5份-30份、川花椒5份-30份、细辛10份-25份、白芥子10份-25份、制川乌10份-25份、制草乌10份-20份、延胡索10份-30份、威灵仙10份-25份、豨莶草10份-25份、苏木10份-25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甘遂15份-25份、肉桂15份-25份、干姜5份-15份、川花椒5份-15份、细辛12份-20份、白芥子12份-20份、制川乌12份-20份、制草乌12份-20份、延胡索15份-25份、威灵仙12份-20份、豨莶草12份-20份、苏木12份-20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甘遂18份-20份、肉桂18份-20份、干姜10份-12份、川花椒10份-12份、细辛15份-18份、白芥子15份-18份、制川乌15份-18份、制草乌15份-18份、延胡索18份-20份、威灵仙15份-18份、豨莶草15份-18份、苏木15份-18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甘遂、肉桂、干姜、川花椒、细辛、白芥子、制川乌、制草乌、延胡索、威灵仙、豨莶草和苏木混合,得混合物;将所述混合物研磨至粉末,即得。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祛风除湿的药物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膏药。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膏药,包括载体、上述的中药组合物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药组合物与所述辅料的重量比为1:(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辅料选自凡士林、水杨酸甲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载体为无纺布。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膏药的使用方法。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膏药的使用方法,包括将所述膏药贴敷于体表穴位处的步骤。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膏药的制备方法。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膏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上述中药组合物与上述辅料混合,得药膏;将所述药膏均匀铺在上述载体上。与现有方案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上述祛风除湿的中药组合物,按照中药“君臣佐使”的理论配伍而成。其中,白芥子,细辛,延胡索,甘遂,川花椒为君药,可通经络,清热解毒,散寒止痛,且有效成分易于向体内渗透,对穴位的刺激性强。肉桂味辛,甘,性大热;干姜味辛,性热,二药配合共为臣药。制川乌,味辛、苦,性热。制草乌,味辛、苦,性热,二乌配合共为佐药,起到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的作用。威灵仙,豨签草,苏木三味合为使药,起到祛湿,除风,解毒的功效。上述祛风除湿的中药组合物能够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关节冷痛,寒疝作痛。将上述中药组分物制备成贴穴膏药,药物易透皮吸收,更有利于发挥祛风除湿的功效。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祛风除湿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公开内容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功能上是相互联系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这种联系和影响是以脏腑为中心,通过经络的联络作用而实现的。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可“沟通表里,贯穿上下”,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而穴位则是脏腑气血在运行中的汇聚之地,是“肺气所发”和“神气游行出入的场所”。穴位通过经络与脏腑密切相关,可反映相应脏腑的生理、病理情况,也是临床上治疗脏腑疾病的刺激点。研究表明,经穴对药物具有外敏性和放大效应,经络系统是低电阻的运行通路,药物贴敷于特殊经穴,迅速在相应脏腑产生较强的药理效应,起到调节作用。当药物贴敷于皮肤及相应穴位之后,通过渗透作用透过皮肤,进入直循环到达患处或脏腑精气失调的病所,发挥药物“归经”和功能效应。贴敷药物直接作用于体表穴位或病灶,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有助于药物的吸收和局部代谢产物的排泄,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还可使药物透过皮毛腠理由表入里,通过经络的贯通运行,联络脏腑,沟通表里,发挥较强的药效作用。对具有不同特性的药物,在皮肤、经络腧穴辨证用药后,通过病体的皮肤及相应经络腧穴进行吸收,并对局部产生一定的刺激,某些成分易于透入皮而进入体液,通过经脉气血输布五脏六腑、四肢九窍,散布于全身,进而发其药理作用。现代研究证明:穴位贴药还可能通过刺激穴位以及药物的吸收代谢,对机体产生影响,直接反射性地调整大脑皮层和植物神经系统。药物滲透皮肤,进入体循环的途径有两条,即表皮途径和附属器途径。表皮途径是指药物透过表皮角质层进入活性表皮,扩散至真皮被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体循环的途径,它是药物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另一条是皮肤附属器吸收途径,即通过毛囊、皮脂腺和汗腺吸收。药物通过皮肤附属器的穿透速度要比表皮途径快,但因附属器数量少,故其不是主要途径。药物贴敷后,在贴敷局部形成一种汗水难以蒸发扩散的密闭状态,使角质层含水量从5%~15%增至50%,皮肤水化,引起角质层细胞膨胀成多孔状态,使其紧密的结构变得疏松,易于药物穿透。研究证明药物的透皮速率可因此增加4~5倍,同时,药物贴敷还可使表皮温度从32℃增至37℃,加速局部血液循环,贴敷制剂中的基质多含有机溶剂,这有助于药物的跨膜转运。一些芳香药物及贴敷药物的透皮促进剂可促进药物吸收。穴位贴敷疗法,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是传统针灸疗法和药物疗法的有机结合,其实质是一种融经络、穴位、药物的局部和全身作用为一体的复合性治疗方法,其应用以败脐疗法为代表。所部神阙穴属任脉、督脉,二脉互为表里,共理人体诸经百脉,故神阙穴与诸经百脉相通,又为冲脉之经所行之域。冲用任脉之海,任、督、冲三脉经气相通,更由奇经织横,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祛风除湿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甘遂10份‑30份、肉桂10份‑30份、干姜5份‑30份、川花椒5份‑30份、细辛10份‑25份、白芥子10份‑25份、制川乌10份‑25份、制草乌10份‑20份、延胡索10份‑30份、威灵仙10份‑25份、豨莶草10份‑25份、苏木10份‑2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祛风除湿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甘遂10份-30份、肉桂10份-30份、干姜5份-30份、川花椒5份-30份、细辛10份-25份、白芥子10份-25份、制川乌10份-25份、制草乌10份-20份、延胡索10份-30份、威灵仙10份-25份、豨莶草10份-25份、苏木10份-2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甘遂15份-25份、肉桂15份-25份、干姜5份-15份、川花椒5份-15份、细辛12份-20份、白芥子12份-20份、制川乌12份-20份、制草乌12份-20份、延胡索15份-25份、威灵仙12份-20份、豨莶草12份-20份、苏木12份-20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甘遂18份-20份、肉桂18份-20份、干姜10份-12份、川花椒10份-12份、细辛15份-18份、白芥子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敬国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百家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