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隔间帘的防脱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13518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3 2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隔间帘的防脱端子,所述大轨道一端侧面设置有避空孔,所述小轨道的一端侧面设置有防脱孔;所述通槽的内部侧面设置弹性的防脱凸起,所述防脱凸起的一边平面,一边是圆弧面;所述防脱凸起透过所述大轨道一侧的避空孔与所述小轨道上的防脱孔配合;所述小轨道从大轨道拉出时,所述防脱凸起一边的平面卡住所述小轨道上的防脱孔,避免小轨道拉脱;所述下轨道向大轨道缩回时,所述防脱凸起一边的圆弧面可以避让小轨道上的防脱孔,实现小轨道的缩回;解决现有技术中,调整轨道长度的过程中大轨道和小轨道之间容易脱离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隔间帘的防脱端子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脱端子,具体说是一种用于隔间帘的防脱端子。
技术介绍
隔间帘一般由轨道、滑轨、帘片组成,轨道固定,滑轨在轨道内移动,帘片固定在滑轨上,轨道上具有多个沟槽,每个沟槽设置滑轨,使各滑轨和帘片可横向平行滑动而逐片展开或收合并排重叠一起。基于安装位置的不同,要求隔间帘具有不同的尺寸,为了满足不同尺寸规格的隔间帘,也就要求隔间帘长度可调,且便于安装固定;对于隔间帘长度的调整一般通过伸缩杆实现,但调整过程中大轨道和小轨道之间容易脱离。其中专利文件CN2923961Y公开了一种滑动片帘,如图1-2所示,两只轨道101组成轨道组100,每个轨道101设置一个沟槽,两个200a、200b滑轨在每个沟槽内滑动;滑轨200的连接片201之间采用反向式或间隔式排列,连接片201在各滑轨200上端面的位置是采用错位方式排列(说明书第4页倒数第二段);二轨道101的二沟槽102内分别容许二滑轨200a、200b的滑动件202a、202b同时并存在一沟槽102内滑动,进而使二相邻滑轨200a、200b可分别在各沟槽102的下方并排平行滑动,再籍滑动片帘上设置的传动机构及定位机构,使二组二滑轨200a、200b共四滑轨(依序为200a、200b、200a、200b)可在二轨道101构成的轨道组100下方并排平行滑动以进行展开或并排重叠收合。上述的方案虽然长度可调,调整过程中大轨道和小轨道之间容易脱离,且不方便安装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隔间帘的防脱端子,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调整轨道长度的过程中大轨道和小轨道之间容易脱离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隔间帘的防脱端子,所述防脱端子包括管夹,所述管夹下方设置通槽,所述通槽用于卡紧伸缩轨道中大轨道;所述大轨道一端侧面设置有避空孔,所述大轨道中穿插小轨道,所述小轨道的一端侧面设置有防脱孔;所述通槽的内部侧面设置弹性的防脱凸起,所述防脱凸起的一边平面,一边是圆弧面;所述防脱凸起透过所述大轨道一侧的避空孔与所述小轨道上的防脱孔配合;所述小轨道从大轨道拉出时,所述防脱凸起一边的平面卡住所述小轨道上的防脱孔,避免小轨道拉脱;所述下轨道向大轨道缩回时,所述防脱凸起一边的圆弧面可以避让小轨道上的防脱孔,实现小轨道的缩回。优选地,所述管夹下方的通槽数量为1-4个,用于卡紧1-4个隔间帘轨道。优选地,所述管夹下方的通槽数量为2个。优选地,所述管夹通槽的底部设置定位凸起,所述大轨道的底部设置定位孔,所述定位凸起与所述定位孔配合用于定位所述大轨道。优选地,所述通槽的内部两侧面设置两个弹性的防脱凸起,相应的所述大轨道一端两侧面设置有避空孔,所述小轨道的一端两侧面设置有防脱孔;两个所述防脱凸起均透过所述大轨道一侧的避空孔与所述小轨道上的防脱孔配合。优选地,所述防脱凸起、定位凸起与管夹为一体结构。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隔间帘的防脱端子,所述大轨道一端侧面设置有避空孔,所述小轨道的一端侧面设置有防脱孔;所述通槽的内部侧面设置弹性的防脱凸起,所述防脱凸起的一边平面,一边是圆弧面;所述防脱凸起透过所述大轨道一侧的避空孔与所述小轨道上的防脱孔配合;所述小轨道从大轨道拉出时,所述防脱凸起一边的平面卡住所述小轨道上的防脱孔,避免小轨道拉脱;所述下轨道向大轨道缩回时,所述防脱凸起一边的圆弧面可以避让小轨道上的防脱孔,实现小轨道的缩回;解决现有技术中,调整轨道长度的过程中大轨道和小轨道之间容易脱离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用于隔间帘的防脱端子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一种用于隔间帘的防脱端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隔间帘的轨道端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隔间帘的轨道所使用的防脱接头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隔间帘的轨道所使用的防脱接头的横截面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隔间帘的轨道所使用的防脱接头的仰视图;图7为本技术隔间帘的轨道所使用的防脱接头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01大轨道,102小轨道,401防脱端子,402管夹,403定位凸起,404防脱凸起,4041平面,4042圆弧面,405定位孔,406避空孔,407防脱孔。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隔间帘的防脱端子,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调整轨道长度的过程中大轨道和小轨道之间容易脱离的技术问题。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了更详细说明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隔间帘的防脱端子,进行具体地描述。请参阅图3-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隔间帘的防脱端子,所述防脱端子401包括管夹402,所述管夹402下方设置通槽,所述通槽用于卡紧伸缩轨道中大轨道101;所述大轨道101一端侧面设置有避空孔406,所述大轨道101中穿插小轨道102,所述小轨道102的一端侧面设置有防脱孔407;所述通槽的内部侧面设置弹性的防脱凸起404,所述防脱凸起404的一边平面4041,一边是圆弧面4042;所述防脱凸起404透过所述大轨道102一侧的避空孔406与所述小轨道102上的防脱孔407配合;所述小轨道102从大轨道101拉出时,所述防脱凸起404一边的平面4041卡住所述小轨道101上的防脱孔407,避免小轨道102拉脱,完全拉出大轨道101;所述下轨102向大轨道101缩回时,所述防脱凸起404一边的圆弧面4041可以避让小轨道102上的防脱孔407,实现小轨道102的缩回。所述管夹通槽的底部设置定位凸起403,所述大轨道101的底部设置定位孔405,所述定位凸起403与所述定位孔405配合用于定位所述大轨道,避免大轨道移动;所述管夹402下方的通槽数量一般为2个,也可以为1-4个,用于卡紧1-4个隔间帘轨道。为了更好的实现防脱效果,所述通槽的内部两侧面设置两个弹性的防脱凸起404,相应的所述大轨道101一端两侧面设置有避空孔406,所述小轨道102的一端两侧面设置有防脱孔407;两个所述防脱凸起404均透过所述大轨道101一侧的避空孔406与所述小轨道102上的防脱孔407配合。由于管夹为塑料件,在制造的过程中,所述防脱凸起404、定位凸起403与管夹402为一体结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隔间帘的防脱端子,所述大轨道一端侧面设置有避空孔,所述小轨道的一端侧面设置有防脱孔;所述通槽的内部侧面设置弹性的防脱凸起,所述防脱凸起的一边平面,一边是圆弧面;所述防脱凸起透过所述大轨道一侧的避空孔与所述小轨道上的防脱孔配合;所述小轨道从大轨道拉出时,所述防脱凸起一边的平面卡住所述小轨道上的防脱孔,避免小轨道拉脱;所述下轨道向大轨道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隔间帘的防脱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端子包括管夹,所述管夹下方设置通槽,所述通槽用于卡紧伸缩轨道中大轨道;所述大轨道一端侧面设置有避空孔,所述大轨道中穿插小轨道,所述小轨道的一端侧面设置有防脱孔;所述通槽的内部侧面设置弹性的防脱凸起,所述防脱凸起的一边平面,一边是圆弧面;所述防脱凸起透过所述大轨道一侧的避空孔与所述小轨道上的防脱孔配合;所述小轨道从大轨道拉出时,所述防脱凸起一边的平面卡住所述小轨道上的防脱孔,避免小轨道拉脱;所述下轨道向大轨道缩回时,所述防脱凸起一边的圆弧面可以避让小轨道上的防脱孔,实现小轨道的缩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隔间帘的防脱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端子包括管夹,所述管夹下方设置通槽,所述通槽用于卡紧伸缩轨道中大轨道;所述大轨道一端侧面设置有避空孔,所述大轨道中穿插小轨道,所述小轨道的一端侧面设置有防脱孔;所述通槽的内部侧面设置弹性的防脱凸起,所述防脱凸起的一边平面,一边是圆弧面;所述防脱凸起透过所述大轨道一侧的避空孔与所述小轨道上的防脱孔配合;所述小轨道从大轨道拉出时,所述防脱凸起一边的平面卡住所述小轨道上的防脱孔,避免小轨道拉脱;所述下轨道向大轨道缩回时,所述防脱凸起一边的圆弧面可以避让小轨道上的防脱孔,实现小轨道的缩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隔间帘的防脱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夹下方的通槽数量为1-4个,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州和刘本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嘉伦橡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