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磁吸式的用电设备充电装置,其包括用电设备的保护套和电源适配器,电源适配器的绝缘壳体上设有第一导电机构、第二导电机构和电磁铁,保护套包括保护套本体、磁吸式充电绝缘座及用于电连接用电设备的充电接口的第一充电接头,磁吸式充电绝缘座上设有用于与第一导电机构、第二导电机构配合使用的第三导电机构、第四导电机构、以及用于容纳电磁铁的定位孔,每个定位孔内均固定有用于与其对应电磁铁相互吸合使用的磁块或铁片,第四导电机构和第三导电机构的输出端均通过数据线与第一充电接头输入端导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避免用电设备充电时充电接口及其对应电源适配器之间的频繁插拔操作。
A Charging Device for Electric Equipment Based on Magnetic Absorp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磁吸式的用电设备充电装置
本技术涉及用电设备配件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磁吸式的用电设备充电装置,用于为用电设备充电。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手机、平板电脑以及相机等电子设备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些电子设备在电量消耗完毕后需要通过其各自对应的充电装置(即电源适配器)进行充电。但这些电子设备每次充电,都需要插拔连接其充电接口与电源适配器,而这些电子设备往往在使用2天或者更短的时间便需要进行充电,充电频繁。而实际使用时,多次插拔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及其对应的电源适配器,在一定程度上会对用电设备充电接口造成伤害,甚至在几次插拔使用不当后还会导致用电设备充电接口故障,致使用电设备无法再通过其充电接口正常充电。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磁吸式的用电设备充电装置,用于克服现有电源适配器存在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磁吸式的用电设备充电装置,用于避免用电设备充电时充电接口及其对应电源适配器之间的频繁插拔操作,以便延长电设备上充电接口的使用寿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磁吸式的用电设备充电装置,包括用电设备的保护套和电源适配器;电源适配器的绝缘壳体上设有第一导电机构、第二导电机构和至少两个用于产生磁力的电磁铁,电源适配器内配设的电源适配器电路的正极输出端与第二导电机构的输入端导电连接,所述电源适配器电路的负极输出端与第一导电机构的输入端导电连接;各所述的电磁铁分别接在电源适配器电路的正极输出端与负极输出端之间;所述的保护套包括保护套本体、设置在保护套本体的背面的磁吸式充电绝缘座以及用于电连接所述用电设备的充电接口的第一充电接头;所述的磁吸式充电绝缘座上设有用于与第一导电机构配合使用的第三导电机构、用于与第二导电机构配合使用的第四导电机构、以及用于一对一地容纳所述的电磁铁的一组定位孔,所述的定位孔与所述的电磁铁数量相等且位置相对,每个定位孔内均固定有用于与其对应并且通电状态下的电磁铁相互吸合使用的磁块或铁片;第四导电机构的输出端通过数据线与第一充电接头的正极输入端导电连接,第三导电机构通过所述的数据线与第一充电接头的负极输入端导电连接;在任意一所述的电磁铁与其对应的磁块或铁片吸合时,其他电磁铁分别与其各自对应的磁块或铁片吸合;在各所述的电磁铁与其各自对应的相应磁块或铁片吸合时,第一导电机构的输出端与第三导电机构的输入端抵接连接并导电连通、第二导电机构的输出端与第四导电机构的输入端抵接连接并导电连通。其中,所述的第一导电机构为第一导电插头,所述的第二导电机构为第二导电插头;所述的第三导电机构包括设置在磁吸式充电绝缘座上并能够容纳所述的第一导电机构的第一插孔、以及包括设置在第一插孔内底部的第一导电片,第一导电片通过所述的数据线与第一充电接头的负极输入端导电连接;所述的第四导电机构包括设置在磁吸式充电绝缘座上并能够容纳所述的第二导电机构的第二插孔、以及包括设置在第二插孔内底部的第二导电片,第二导电片通过所述的数据线与第一充电接头的负极输入端导电连接;在各所述的电磁铁与其各自对应的相应磁块或铁片吸合时,第一导电机构的输出端与第一导电片抵接连接并导电连通、第二导电机构的输出端与第二导电片抵接连接并导电连通。其中,所述电磁铁的数量为2个。其中,第一导电机构、第二导电机构以及两电磁铁呈四边形分布。其中,第一导电机构和第二导电机构位于四边形的一对角线上,两电磁铁位于所述四边形的另一对角线上。其中,所述的数据线嵌设在所述保护套本体的内部,所述第一充电接头与所述用电设备的充电接口位置相对。其中,所述的用电设备为手机或平板电脑或相机。其中,所述的第一充电接头采用MiscroUSB插头或Type-C插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所述的基于磁吸式的用电设备充电装置,其包括用电设备的保护套和电源适配器,电源适配器的绝缘壳体上设有第一导电机构、第二导电机构和用于产生磁力的电磁铁,保护套包括保护套本体、设置在保护套本体的背面的磁吸式充电绝缘座以及用于电连接所述用电设备的充电接口的第一充电接头,磁吸式充电绝缘座上设有用于与第一导电机构配合使用的第三导电机构、用于与第二导电机构配合使用的第四导电机构、以及用于一对一地容纳所述的电磁铁的一组定位孔,每个定位孔内均固定有用于与其对应并且通电状态下的电磁铁相互吸合使用的磁块或铁片,并且第四导电机构的输出端通过数据线与第一充电接头的正极输入端导电连接、第三导电机构通过所述的数据线与第一充电接头的负极输入端导电连接,使用时,始终保持将保护套套设在用电设备外(用于保护用电设备)、并保持将第一充电接头对应插入用电设备的充电接口,当不需要通过本技术所述的基于磁吸式的用电设备充电装置为用电设备充电时,此时电源适配器的输入端并未接入市电,保护套和电源适配器之间相分离;而当通过本技术所述的基于磁吸式的用电设备充电装置为用电设备充电时,将所述电源适配器的输入端与市电连接,从而上述保护套和电源适配器因电磁铁及其对应磁体或铁片的吸合作用而吸合在一起,从而有所述电源适配器的输出端、第一导电机构、第二导电机构、第三导电机构、第四导电机构和第一充电接头之间形成一充电通路,继而为用电设备充电;当充电完成后,只需断开电源适配器与市电之间的连接,电磁铁因失电而失去磁性,从而便于将保护套(其内安有相应的用电设备)与电源适配器相分离,可见避免了用电设备的充电接口及其电源适配器之间的插拔操作,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用电设备充电接口的使用寿命。由此可见,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基于磁吸式的用电设备充电装置的保护套的主视图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基于磁吸式的用电设备充电装置的保护套的一侧视图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基于磁吸式的用电设备充电装置的电源适配器的主视图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基于磁吸式的用电设备充电装置的电源适配器的一侧视图示意图。其中:1、保护套本体,2、磁吸式充电绝缘座,2.1、定位孔,2.1.1、铁片,2.2、第三导电机构,2.2.1、第一插孔,2.2.2、第一导电片,2.3、定位孔,2.3.1、铁片,2.4、第四导电机构,2.4.1、第二插孔,2.4.2、第二导电片,2.5、第一充电接头,2.6、数据线,3、电源适配器,3.1、第一导电机构,3.2、第一电磁铁,3.3、第二导电机构,3.4、第二电磁铁,4、电源线,5、电源插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以手机为例进行说明,其中所涉及到的保护套为手机保护套,所涉及到的保护套本体为手机保护套本体;其他用电设备对应本技术所述的基于磁吸式的用电设备充电装置,参照本实施例以及结合现有技术即可实现。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未记载的内容,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依据现有技术进行实现。图1-4为本技术所述基于磁吸式的用电设备充电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基于磁吸式的用电设备充电装置,包括手机的保护套和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磁吸式的用电设备充电装置,包括用电设备的保护套和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电源适配器(3)的绝缘壳体上设有第一导电机构(3.1)、第二导电机构(3.3)和至少两个用于产生磁力的电磁铁,电源适配器(3)的绝缘壳体内配设的电源适配器电路的正极输出端与第二导电机构(3.3)的输入端导电连接,所述电源适配器电路的负极输出端与第一导电机构(3.1)的输入端导电连接;各所述的电磁铁分别接在电源适配器电路的正极输出端与负极输出端之间;所述的保护套包括保护套本体(1)、设置在保护套本体(1)的背面的磁吸式充电绝缘座(2)以及用于电连接所述用电设备的充电接口的第一充电接头(2.5);所述的磁吸式充电绝缘座(2)上设有用于与第一导电机构(3.1)配合使用的第三导电机构(2.2)、用于与第二导电机构(3.3)配合使用的第四导电机构(2.4)、以及用于一对一地容纳所述的电磁铁的一组定位孔,所述的定位孔与所述的电磁铁数量相等且位置相对,每个定位孔内均固定有用于与其对应并且通电状态下的电磁铁相互吸合使用的磁块或铁片;第四导电机构(2.4)的输出端通过数据线与第一充电接头(2.5)的正极输入端导电连接,第三导电机构(2.2)通过所述的数据线与第一充电接头(2.5)的负极输入端导电连接;在任意一所述的电磁铁与其对应的磁块或铁片吸合时,其他电磁铁分别与其各自对应的磁块或铁片吸合;在各所述的电磁铁与其各自对应的相应磁块或铁片吸合时,第一导电机构(3.1)的输出端与第三导电机构(2.2)的输入端抵接连接并导电连通、第二导电机构(3.3)的输出端与第四导电机构(2.4)的输入端抵接连接并导电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磁吸式的用电设备充电装置,包括用电设备的保护套和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电源适配器(3)的绝缘壳体上设有第一导电机构(3.1)、第二导电机构(3.3)和至少两个用于产生磁力的电磁铁,电源适配器(3)的绝缘壳体内配设的电源适配器电路的正极输出端与第二导电机构(3.3)的输入端导电连接,所述电源适配器电路的负极输出端与第一导电机构(3.1)的输入端导电连接;各所述的电磁铁分别接在电源适配器电路的正极输出端与负极输出端之间;所述的保护套包括保护套本体(1)、设置在保护套本体(1)的背面的磁吸式充电绝缘座(2)以及用于电连接所述用电设备的充电接口的第一充电接头(2.5);所述的磁吸式充电绝缘座(2)上设有用于与第一导电机构(3.1)配合使用的第三导电机构(2.2)、用于与第二导电机构(3.3)配合使用的第四导电机构(2.4)、以及用于一对一地容纳所述的电磁铁的一组定位孔,所述的定位孔与所述的电磁铁数量相等且位置相对,每个定位孔内均固定有用于与其对应并且通电状态下的电磁铁相互吸合使用的磁块或铁片;第四导电机构(2.4)的输出端通过数据线与第一充电接头(2.5)的正极输入端导电连接,第三导电机构(2.2)通过所述的数据线与第一充电接头(2.5)的负极输入端导电连接;在任意一所述的电磁铁与其对应的磁块或铁片吸合时,其他电磁铁分别与其各自对应的磁块或铁片吸合;在各所述的电磁铁与其各自对应的相应磁块或铁片吸合时,第一导电机构(3.1)的输出端与第三导电机构(2.2)的输入端抵接连接并导电连通、第二导电机构(3.3)的输出端与第四导电机构(2.4)的输入端抵接连接并导电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磁吸式的用电设备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导电机构(3.1)为第一导电插头,所述的第二导电机构(3.3)为第二导电插头;所述的第三导电机构(2.2)包括设置在磁吸式充电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伟光,牟骏,李咸明,张睿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中磁视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