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梁埋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0355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6: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梁埋件,涉及一种建筑构件,解决了现有钢梁预埋件在钢梁受到震动和较大的压力的时候容易从混凝土墙体中脱离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呈矩形设置的预埋板、固定连接在预埋板埋入混凝土墙体一侧的四个螺旋钢筋以及固定连接在螺旋钢筋背离预埋板一端的两挡板;两挡板的长度方向分别与预埋板的两对角线反向相互平行,两挡板的中间位置相交并且固定连接在一起,挡板的两端分别与两螺旋钢筋背离预埋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一起,通过设置钢板,使得混凝土墙体对挡板进行阻挡,从而使得钢梁埋件不容易从混凝土墙体当中脱离,螺旋钢筋与混凝土墙体的接触面积增大,从而增加了螺旋钢筋与混凝土墙体连接的稳固性。

Embedded parts of steel beam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梁埋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构件,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钢梁埋件。
技术介绍
在建筑施工当中,钢梁与混凝土墙体之间的连接都是通过在混凝土之中提前埋入预埋件,然后在安装钢梁之前在预埋件上焊接牛腿,安装钢梁的时候只需要通过将钢梁与牛腿连接就可以。参见附图1,为一种预埋件,包括呈矩形设置的钢板1、固定连接在钢板1一侧的分别位于钢板1四角的钢筋11以及固定连接在钢筋11背离钢板1一端的钢筋钩12。混凝土墙体在浇注时将钢板1靠近钢筋11的一侧、钢筋11和钢筋钩12预埋到混凝土当中,然后在钢板1背离钢筋11一侧焊接牛腿,将钢梁与牛腿进行连接。传统的这种连接方式钢筋11和钢筋钩12与混凝土墙体之间的连接不稳固,在钢梁受到震动或者受到是较大的压力的情况下,钢筋11和钢筋钩12容易从混凝土墙体当中脱离,现在亟需一种在钢梁受到震动或者是较大压力的情况下不容易从混凝土墙体中脱落的钢梁预埋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梁埋件,其通过设置钢板,使得混凝土墙体对挡板进行阻挡,从而使得钢梁埋件不容易从混凝土墙体当中脱离,螺旋钢筋与混凝土墙体的接触面积增大,从而增加了螺旋钢筋与混凝土墙体连接的稳固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梁埋件,包括呈矩形设置的预埋板、固定连接在预埋板埋入混凝土墙体一侧的四个螺旋钢筋以及固定连接在螺旋钢筋背离预埋板一端的两挡板;螺旋钢筋分别位于预埋板靠近四角的位置,两挡板的长度方向分别与预埋板的两对角线反向相互平行,两挡板的中间位置相交并且固定连接在一起,挡板的两端分别与两螺旋钢筋背离预埋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一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旋钢筋与混凝土墙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大于直钢筋与混凝土墙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了螺旋钢筋与混凝土墙体之间连接的稳固性,使得螺旋钢筋不容易从混凝土墙体中脱离,通过设置挡板,在挡板向外移动的时候受到混凝土墙体的阻挡,从而使得钢筋埋件更加不容易从混凝土墙体当中脱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预埋板靠近挡板的一侧设置有两辅助钢筋,辅助钢筋竖直设置,辅助钢筋的两端分别与两挡板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一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竖向钢筋能够使得钢梁埋件在受到拉力时钢筋混凝土能够对竖向钢筋进行阻挡,使得钢梁预埋件更加不容易从混凝土墙体当中脱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辅助钢筋呈螺旋状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辅助钢筋呈螺旋状设置能够增加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钢筋埋件更加不容易从混凝土墙体当中脱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预埋板靠近挡板的一侧设置有两水平设置的横杆,位于顶部的横杆的两端分别与两挡板的顶部一端固定连接在一起,位于底部的横杆的两端分别与两挡板的底部一端固定连接在一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横杆能够使得钢梁埋件在受到拉力时钢筋混凝土能够对横杆进行阻挡,使得钢梁预埋件更加不容易从混凝土墙体当中脱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杆背离预埋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沿横杆长度方向排布的钩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钩体使得混凝土墙板对于横杆的阻力增加,使得钢梁埋件更加不容易从混凝土墙体当中脱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预埋板底部背离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用于对钢梁进行支撑的支撑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能够对钢梁进行支撑,增加钢梁埋件与钢梁之间连接的稳固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板靠近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连接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板预埋入混凝土当中,并且连接板与支撑板固定连接在一起,从而增加了连接板与混凝土墙体之间连接的稳固性,从而使得支撑板能够更好的对钢梁进行支撑。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板顶部背离预埋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加强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筋埋件在受到拉力时,混凝土墙体能够对加强板进行阻挡,使得钢筋埋件更加不容易从混凝土墙体当中脱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板呈圆弧状设置并且加强板的轴线位于加强板靠近预埋板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弧状设置的加强板使得混凝土墙体对加强板的阻力增大,使得钢筋埋件更加不容易从混凝土墙体当中脱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板顶部开设有若干凹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凹槽,能够增加混凝土墙体与连接板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连接板不容易从混泥土墙体当中脱离,从而使得钢梁埋件更加不容易从混凝土墙体当中脱离。综上所述,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螺旋钢筋和挡板,使得混凝土墙体对挡板进行阻挡,从而使得钢梁埋件不容易从混凝土墙体当中脱离,螺旋钢筋与混凝土墙体的接触面积增大,从而增加了螺旋钢筋与混凝土墙体连接的稳固性;2、本技术通过设置支撑板和连接板,使得钢梁埋件能够更好的对钢梁进行支撑。附图说明图1为
技术介绍
的完整结构的轴测图;图2为实施例的完整结构的轴测图。图中:1、钢板;11、钢筋;12、钢筋钩;2、预埋板;3、螺旋钢筋;4、挡板;5、辅助钢筋;6、横杆;61、钩体;7、支撑板;8、连接板;81、凹槽;9、加强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实施例:一种钢梁埋件,参见附图2,包括呈矩形设置的预埋板2、固定连接在预埋板2埋入混凝土墙体一侧的四个螺旋钢筋3、固定连接在螺旋钢筋3背离预埋板2一端的两挡板4、固定连接在预埋板2底部背离挡板4一侧的支撑板7、固定连接在支撑板7靠近挡板4一侧的连接板8以及固定连接在连接板8顶面上的加强板9。螺旋钢筋3分别位于预埋板2靠近四角的位置,两挡板4的长度方向分别与预埋板2的两对角线反向相互平行,两挡板4的中间位置相交并且固定连接在一起,挡板4的两端分别与两螺旋钢筋3背离预埋板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一起。螺旋钢筋3与直钢筋相比增加了与混凝土墙体的接触面积,并且混凝土墙体能够对螺旋钢筋3产生阻挡,从而使得螺旋钢筋3不容易从混凝土墙体当中脱离;在钢梁埋件受到拉力时,混凝土墙体能够施加给挡板4阻力,使得钢梁埋件不容易从混凝土墙体当中脱离。连接板8预埋入混凝土中,支撑板7的顶面与钢梁相互接触,在连接板8和支撑板7的共同作用下能够对钢梁进行支撑。参见附图2,所述预埋板2靠近挡板4的一侧设置有两辅助钢筋5,辅助钢筋5竖直设置,辅助钢筋5的两端分别与两挡板4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一起,辅助钢筋5呈螺旋状设置。所述预埋板2靠近挡板4的一侧设置有两水平设置的横杆6,位于顶部的横杆6的两端分别与两挡板4的顶部一端固定连接在一起,位于底部的横杆6的两端分别与两挡板4的底部一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横杆6背离预埋板2的一侧都固定连接有若干钩体61,钩体61在横杆6上沿横杆6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在钢梁埋件受到拉力时,混凝土墙体能够对横杆6、钩体61以及辅助钢筋5施加阻力,使得钢梁埋件更加不容易从混凝土墙体当中脱离。参见附图2,连接板8的顶部开设有若干凹槽81,增加了混凝土墙体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梁埋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矩形设置的预埋板(2)、固定连接在预埋板(2)埋入混凝土墙体一侧的四个螺旋钢筋(3)以及固定连接在螺旋钢筋(3)背离预埋板(2)一端的两挡板(4);螺旋钢筋(3)分别位于预埋板(2)靠近四角的位置,两挡板(4)的长度方向分别与预埋板(2)的两对角线反向相互平行,两挡板(4)的中间位置相交并且固定连接在一起,挡板(4)的两端分别与两螺旋钢筋(3)背离预埋板(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梁埋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矩形设置的预埋板(2)、固定连接在预埋板(2)埋入混凝土墙体一侧的四个螺旋钢筋(3)以及固定连接在螺旋钢筋(3)背离预埋板(2)一端的两挡板(4);螺旋钢筋(3)分别位于预埋板(2)靠近四角的位置,两挡板(4)的长度方向分别与预埋板(2)的两对角线反向相互平行,两挡板(4)的中间位置相交并且固定连接在一起,挡板(4)的两端分别与两螺旋钢筋(3)背离预埋板(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梁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板(2)靠近挡板(4)的一侧设置有两辅助钢筋(5),辅助钢筋(5)竖直设置,辅助钢筋(5)的两端分别与两挡板(4)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梁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钢筋(5)呈螺旋状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梁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板(2)靠近挡板(4)的一侧设置有两水平设置的横杆(6),位于顶部的横杆(6)的两端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肇才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现代建筑设计与顾问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