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可视对讲门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00244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6: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可视对讲门禁系统,包括固定盒和系统主体,所述固定盒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杆,且支撑杆上对称焊接有圆轮块,所述圆轮块的外侧套接有套环,且套环上下两端的内部均通过第一弹簧连接有嵌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圆轮块和套环的配合,使得外壳能够进行转动,且通过嵌块与圆轮块的外侧凸块相啮合,使得外壳转动的幅度不会太大,同时外壳在可转动后可以自动固定,较为便捷,通过使外壳转动,从而使得身高较低或身高较高的人群,可以通过转动外壳,来使得系统主体上的人脸识别系统和可视对讲系统能够对准脸部,致使身高较低或身高较高的人群可以直接使用本装置系统,大大增加了本装置系统的实用性。

A Visual Interphone Access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Face Recogni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可视对讲门禁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门禁系统
,具体为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可视对讲门禁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智能化的居家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同时,人们也越来越注重自身安全的保护,对于安全和可靠的安全防范系统的需求日益强烈,尤其在高档住宅小区、商务写字楼和金融机构等场所,安全问题是该管理区域中最为重要的问题,不仅在管理上要求强化对于进出人员的识别,也对安全领域的技术水平日益严格,门禁控制系统是建筑安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各类身份识别技术对进出人员进行管理,门禁系统通常是安装在屋外的大门旁边,但是由于使用者的身高不同,导致身高较矮或较高的人群,无法直接使用门禁系统的人像识别装置和可视对讲装置,另外在使用装置进行语音交流时,如所处环境嘈杂,会导致交流的双方无法听清,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可视对讲门禁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可视对讲门禁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身材较矮或较高的人群使用门禁装置较为不便,门禁装置在嘈杂的环境对讲效果较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可视对讲门禁系统,包括固定盒和系统主体,所述固定盒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杆,且支撑杆上对称焊接有圆轮块,所述圆轮块的外侧套接有套环,且套环上下两端的内部均通过第一弹簧连接有嵌块,所述套环的左右两侧均通过轴承与支撑杆连接,所述套环的左端通过连接杆与外壳相连接,且外壳的内部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杆,所述第一支杆的左端通过第二弹簧与第一套杆的内部相连接,且第一套杆的左端与支撑板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左端与系统主体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外壳的左端通过合页连接有壳盖,且壳盖的背端外侧焊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对称套接有套块,且套块与第二套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套杆通过第三弹簧连接有第二支杆,且两组所述第二支杆之间焊接有卡杆,所述卡杆与卡块相抵,且卡块固定安装在外壳的背侧。优选的,所述嵌块的外端设置为半圆形,所述套环的内壁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侧尺寸与嵌块内端的外侧尺寸相等,所述嵌块通过第一弹簧设置为伸缩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一套杆的右端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侧尺寸与第一支杆左端的外侧尺寸相等,所述第一套杆通过第二弹簧与第一支杆设置为伸缩结构。优选的,所述壳盖的左端内壁设置为倾斜状。优选的,所述卡杆的左侧开设有卡槽,且卡槽的内侧尺寸与卡块的外侧尺寸相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基于人脸识别的可视对讲门禁系统,通过设置圆轮块和套环的配合,使得外壳能够进行转动,且通过嵌块与圆轮块的外侧凸块相啮合,使得外壳转动的幅度不会太大,同时外壳在可转动后可以自动固定,较为便捷,通过使外壳转动,从而使得身高较低或身高较高的人群,可以通过转动外壳,来使得系统主体上的人脸识别系统和可视对讲系统能够对准脸部,致使身高较低或身高较高的人群可以直接使用本装置,大大增加了本装置的实用性;通过将壳盖的开口边缘设置为倾斜状,通过声波的反射原理,将系统主体输出的声波通过壳盖的开口集中送至站在系统主体面前的使用者,同时站在系统主体面前的使用者所发出的声音能够通过壳盖的开口集中送进系统主体,通过壳盖的斜面来限制声波传输的范围,从而使得系统主体能够起到良好的收声和放声的效果,致使本装置在嘈杂的环境也能够提供给使用者一个良好的交流保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俯视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背视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4中B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固定盒;2、支撑杆;3、圆轮块;4、套环;5、第一弹簧;6、嵌块;7、连接杆;8、外壳;9、第一支杆;10、第二弹簧;11、第一套杆;12、支撑板;13、系统主体;14、壳盖;15、固定块;16、套块;17、第二套杆;18、第三弹簧;19、第二支杆;20、卡杆;21、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可视对讲门禁系统,包括固定盒1和系统主体13,固定盒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杆2,且支撑杆2上对称焊接有圆轮块3,圆轮块3的外侧套接有套环4,且套环4上下两端的内部均通过第一弹簧5连接有嵌块6,嵌块6的外端设置为半圆形,套环4的内壁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侧尺寸与嵌块6内端的外侧尺寸相等,嵌块6通过第一弹簧5设置为伸缩结构,该结构使得嵌块6在撞击圆轮块3外侧的凸块时,能够向内收缩,同时在嵌块6不与凸块相抵时,第一弹簧5能够将嵌块6推动嵌入圆轮块3的凹槽内进行固定;套环4的左右两侧均通过轴承与支撑杆2连接,套环4的左端通过连接杆7与外壳8相连接,且外壳8的内部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杆9,第一支杆9的左端通过第二弹簧10与第一套杆11的内部相连接,且第一套杆11的左端与支撑板12的右端固定连接,第一套杆11的右端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侧尺寸与第一支杆9左端的外侧尺寸相等,第一套杆11通过第二弹簧10与第一支杆9设置为伸缩结构,该结构使得系统主体13具有一定的减震和缓冲效果,从而使得系统主体13在受到冲击时能够通过该结构进行缓冲,从而降低系统主体13本身受到的冲击力;支撑板12的左端与系统主体13的右端固定连接,系统主体13采用供应商提供的开发板进行硬件开发,在通过其他外围设备对其进行功能设计。系统所传输的信息主要是人脸图像、显示信息和控制命令,其信息传输流程包括以下几点:1)人脸图像采集,核心板配置处理器的摄像头,对住户和访客进行人脸图像提取和数字化处理。2)图像显示和语音提醒,核心板在完成人脸图像的识别阶段后需要在屏上进行显示,以及通过语音进行提醒。图像显示包括住户或访客的视频图像以及识别的结果信息。语音信息主要包括操作语音提醒和问候语。3)门禁控制命令,识别结果是门禁系统的控制命令,核心板完成人脸识别结果后将其信息通过通信适配器传输至门禁控制器,作用其电磁机构。4)微处理器信息处理,搭载内含库函数的操作系统,实现其人脸图像特征提取和识别,将其显示结果和控制命令传输出去。5)数据信息存储,卡作为存储设备将人脸图像和识别结果入库管理,同时也可以通过卡启动方式将操作系统加载至核心板中。系统主体13采用嵌入式系统设计人脸识别相比较传统的身份识别方式,本设计具有以下三个优点:人脸识别安全性高,由于检测设备摄像头远距离提取人脸图像信息,且人脸特征信息相对稳定,因而很少出现指纹或虹膜受损造成识别出错的情况,也难以被其他人提取和复制;系统操作便捷,通过改进算法和硬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可视对讲门禁系统,包括固定盒(1)和系统主体(13),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盒(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杆(2),且支撑杆(2)上对称焊接有圆轮块(3),所述圆轮块(3)的外侧套接有套环(4),且套环(4)上下两端的内部均通过第一弹簧(5)连接有嵌块(6),所述套环(4)的左右两侧均通过轴承与支撑杆(2)连接,所述套环(4)的左端通过连接杆(7)与外壳(8)相连接,且外壳(8)的内部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杆(9),所述第一支杆(9)的左端通过第二弹簧(10)与第一套杆(11)的内部相连接,且第一套杆(11)的左端与支撑板(12)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12)的左端与系统主体(13)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外壳(8)的左端通过合页连接有壳盖(14),且壳盖(14)的背端外侧焊接有固定块(15),所述固定块(15)上对称套接有套块(16),且套块(16)与第二套杆(17)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套杆(17)通过第三弹簧(18)连接有第二支杆(19),且两组所述第二支杆(19)之间焊接有卡杆(20),所述卡杆(20)与卡块(21)相抵,且卡块(21)固定安装在外壳(8)的背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可视对讲门禁系统,包括固定盒(1)和系统主体(13),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盒(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杆(2),且支撑杆(2)上对称焊接有圆轮块(3),所述圆轮块(3)的外侧套接有套环(4),且套环(4)上下两端的内部均通过第一弹簧(5)连接有嵌块(6),所述套环(4)的左右两侧均通过轴承与支撑杆(2)连接,所述套环(4)的左端通过连接杆(7)与外壳(8)相连接,且外壳(8)的内部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杆(9),所述第一支杆(9)的左端通过第二弹簧(10)与第一套杆(11)的内部相连接,且第一套杆(11)的左端与支撑板(12)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12)的左端与系统主体(13)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外壳(8)的左端通过合页连接有壳盖(14),且壳盖(14)的背端外侧焊接有固定块(15),所述固定块(15)上对称套接有套块(16),且套块(16)与第二套杆(17)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套杆(17)通过第三弹簧(18)连接有第二支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海赵立稳王兴明肖志强王伟明王金晶郭晶光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朗捷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