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步带传输物料防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9941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5: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同步带传输物料防抖装置,包括一号固定架、二号固定架、一号防抖支架、二号防抖支架、电机、同步带、一号皮带轮、二号皮带轮、三号皮带轮、一号连接轴、二号连接轴、三号连接轴、一号防抖板、二号防抖板、所述一号固定架和所述二号固定架安装在流水线外侧,所述一号防抖支架上方固定安装所述一号防抖板,所述二号防抖支架上方固定安装所述二号防抖板,流水线之间安装同步带,所述同步带环绕所述一号皮带轮、所述二号皮带轮和所述三号皮带轮形成闭合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装配方便,操作简单,便于工件在流水线上收集清晰的照片,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节约成本。

A Material Anti-shaking Device for Synchronized Belt Transmis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同步带传输物料防抖装置
本技术属于机器视觉防抖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同步带传输物料防抖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常见工业流水线多为人工操作,要实现自动化我们提供了一种与机器视觉结合的方式,但机器视觉需要拍摄清晰稳定的照片才可以进行分析与判断,而要拍摄清晰稳定的照片,需要将物料举升到同步带上独立拍摄成像,机器视觉成像需要保证物料在拍摄位置不产生抖动,在工业流水线上要将物料一件一件分开需要设计一种同步带,与流水线衔接举升到高于流水线的位置,衔接时由于车间及同步带(主要)振动会使物料在同步带上抖动,导致机器视觉部分拍摄成像不清晰。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同步带传输物料防抖装置,以解决物料从流水线传送到同步带上时会出现抖动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同步带传输物料防抖装置,包括一号固定架、二号固定架、一号防抖支架、二号防抖支架、电机、同步带、一号皮带轮、二号皮带轮、三号皮带轮、一号连接轴、二号连接轴、三号连接轴、一号防抖板、二号防抖板、一号相机、二号相机,所述一号固定架和所述二号固定架分别安装在第一流水线和第二流水线外侧,所述一号固定架和所述二号固定架结构相同,且均为工字型固定架,所述一号固定架外侧安装一号相机,内侧通过一号防抖支架固定连接至第一流水线,所述一号防抖支架上方固定安装所述一号防抖板,所述二号固定架外侧安装二号相机,内侧通过二号防抖支架固定连接至第一流水线,所述二号防抖支架上方固定安装所述二号防抖板,第一流水线和第二流水线之间安装同步带,所述同步带环绕所述一号皮带轮、所述二号皮带轮和所述三号皮带轮形成闭合结构,所述同步带表面设有锯齿,所述锯齿之间形成锯齿槽,所述一号皮带轮通过一号连接轴分别连接至一号固定架和二号固定架,二号皮带轮通过二号连接轴分别连接至一号固定架和二号固定架,三号皮带轮通过三号连接轴分别连接至一号固定架和二号固定架,三号连接轴外部安装所述电机,所述一号皮带轮与所述三号皮带轮直径相同,所述二号皮带轮直径大于所述一号皮带轮、所述三号皮带轮直径,所述一号相机、所述二号相机正对所述一号防抖板、所述二号防抖最高点,所述一号防抖板最高点高于所述同步带最高点。进一步的,所述一号相机通过一号相机托固定连接至一号相机支架,所述二号相机通过二号相机托固定连接至二号相机支架。进一步的,所述同步带包括第一段同步带、第二端同步带、第三段同步带和第四段同步带,所述一号皮带轮、所述二号皮带轮之间的第一段同步带通过所述一号皮带轮、所述二号皮带轮的高度差形成的角度不大于10°,所述第一段同步带与所述第二段同步带、所述第三段同步带、所述第四段同步带形成的角度相同。进一步的,所述锯齿的高度高于物料的直径。进一步的,所述锯齿上设有纹络。进一步的,所述一号防抖板、所述二号防抖板表面均为光滑表面。进一步的,所述一号防抖板包括一体的上部和下部,所述上部为弧形板状结构,所述下部为矩形柱,所述一号防抖板与所述二号防抖板结构相同。进一步的,所述一号相机、所述二号相机的型号为Y3000。进一步的,所述一号防抖支架呈Z字型,所述一号防抖支架两侧分别固定安装耳板,所述一号防抖支架与所述二号防抖支架结构相同。进一步的,所述一号固定架头部固定安装一号固定座,中部固定安装二号固定座,尾部固定安装三号固定座,所述二号固定架头部固定安装四号固定座,中部固定安装五号固定座,尾部固定安装六号固定座,所述一号连接轴两端分别与所述一号连接轴、四号连接轴固定连接,所述二号连接轴两端分别与所述二号固定座、五号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三号连接轴两端分别与所述三号固定座、六号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一号固定座、所述二号固定座、所述三号固定座、所述四号固定座、所述五号固定座、所述六号固定座结构相同,所述一号固定座包括圆形接口和两块连接短板,两块所述连接短板固定连接至所述圆形接口两侧。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同步带传输物料防抖装置具有以下优势:(1)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同步带传输物料防抖装置,设计合理,装配方便,操作简单,提出了在动态系统中找相对静态的思路,便于工件在流水线上收集清晰的照片。(2)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同步带传输物料防抖装置,对防抖板表面进行光滑处理,保证物料可以圆滑的从同步带过渡到防抖板上,提高了工作效率。(3)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同步带传输物料防抖装置,经过实验,原来拍摄清晰的照片占比为20%,现已达到95%,极大的提高了拍照清晰度和效率。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同步带传输物料防抖装置装配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一号防抖支架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号防抖板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号固定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同步带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号防抖支架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一号固定架;101-一号相机支架;102-一号相机托;2-二号固定架;201-二号相机支架;202-二号相机托;3-一号防抖支架;301-耳板;5-电机;6-同步带;61-锯齿;62-锯齿槽;63-第一段同步带;64-第二段同步带;65-第三段同步带;66-第四段同步带;7-一号皮带轮;8-二号皮带轮;9-三号皮带轮;10-一号连接轴;11-二号连接轴;12-三号连接轴;13-一号防抖板;131-上部;132-下部;14-二号防抖板;15-一号相机;16-二号相机;17-第一流水线;18-第二流水线;19-固定座;1901-圆形接口;1902-连接短板。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一种同步带传输物料防抖装置,如图1至图6所示,包括一号固定架1、二号固定架2、一号防抖支架3、二号防抖支架4、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同步带传输物料防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号固定架(1)、二号固定架(2)、一号防抖支架(3)、二号防抖支架(4)、电机(5)、同步带(6)、一号皮带轮(7)、二号皮带轮(8)、三号皮带轮(9)、一号连接轴(10)、二号连接轴(11)、三号连接轴(12)、一号防抖板(13)、二号防抖板(14)、一号相机(15)、二号相机(16),所述一号固定架(1)和所述二号固定架(2)分别安装在第一流水线(17)和第二流水线(18)外侧,所述一号固定架(1)和所述二号固定架(2)结构相同,且均为工字型固定架,所述一号固定架(1)外侧安装一号相机(15),内侧通过一号防抖支架(3)固定连接至第一流水线(17),所述一号防抖支架(3)上方固定安装所述一号防抖板(13),所述二号固定架(2)外侧安装二号相机(16),内侧通过二号防抖支架(4)固定连接至第一流水线(17),所述二号防抖支架(4)上方固定安装所述二号防抖板(14),第一流水线(17)和第二流水线(18)之间安装同步带(6),所述同步带(6)环绕所述一号皮带轮(7)、所述二号皮带轮(8)和所述三号皮带轮(9)形成闭合结构,所述同步带(6)表面设有锯齿(61),所述锯齿之间形成锯齿槽(62),所述一号皮带轮(7)通过一号连接轴(10)分别连接至一号固定架(1)和二号固定架(2),二号皮带轮(8)通过二号连接轴(11)分别连接至一号固定架(1)和二号固定架(2),三号皮带轮(9)通过三号连接轴(12)分别连接至一号固定架(1)和二号固定架(2),三号连接轴(12)外部安装所述电机(5),所述一号皮带轮(7)与所述三号皮带轮(9)直径相同,所述二号皮带轮(8)直径大于所述一号皮带轮(7)、所述三号皮带轮(9)直径,所述一号相机(15)、所述二号相机(16)正对所述一号防抖板(13)、所述二号防抖板(14)最高点,所述一号防抖板(13)最高点高于所述同步带(6)最高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步带传输物料防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号固定架(1)、二号固定架(2)、一号防抖支架(3)、二号防抖支架(4)、电机(5)、同步带(6)、一号皮带轮(7)、二号皮带轮(8)、三号皮带轮(9)、一号连接轴(10)、二号连接轴(11)、三号连接轴(12)、一号防抖板(13)、二号防抖板(14)、一号相机(15)、二号相机(16),所述一号固定架(1)和所述二号固定架(2)分别安装在第一流水线(17)和第二流水线(18)外侧,所述一号固定架(1)和所述二号固定架(2)结构相同,且均为工字型固定架,所述一号固定架(1)外侧安装一号相机(15),内侧通过一号防抖支架(3)固定连接至第一流水线(17),所述一号防抖支架(3)上方固定安装所述一号防抖板(13),所述二号固定架(2)外侧安装二号相机(16),内侧通过二号防抖支架(4)固定连接至第一流水线(17),所述二号防抖支架(4)上方固定安装所述二号防抖板(14),第一流水线(17)和第二流水线(18)之间安装同步带(6),所述同步带(6)环绕所述一号皮带轮(7)、所述二号皮带轮(8)和所述三号皮带轮(9)形成闭合结构,所述同步带(6)表面设有锯齿(61),所述锯齿之间形成锯齿槽(62),所述一号皮带轮(7)通过一号连接轴(10)分别连接至一号固定架(1)和二号固定架(2),二号皮带轮(8)通过二号连接轴(11)分别连接至一号固定架(1)和二号固定架(2),三号皮带轮(9)通过三号连接轴(12)分别连接至一号固定架(1)和二号固定架(2),三号连接轴(12)外部安装所述电机(5),所述一号皮带轮(7)与所述三号皮带轮(9)直径相同,所述二号皮带轮(8)直径大于所述一号皮带轮(7)、所述三号皮带轮(9)直径,所述一号相机(15)、所述二号相机(16)正对所述一号防抖板(13)、所述二号防抖板(14)最高点,所述一号防抖板(13)最高点高于所述同步带(6)最高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步带传输物料防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相机(15)通过一号相机托(102)固定连接至一号相机支架(101),所述二号相机(16)通过二号相机托(202)固定连接至二号相机支架(20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步带传输物料防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带(6)包括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绍磊刘佳魏兆超张志强马有瑄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和光天津应用激光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